?

鄂溫克族

  • 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創新發展
    發展和繁榮。鄂溫克族文化,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繼承了北方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保護好和利用好鄂溫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加速鄂溫克地區經濟發展、改善鄂溫克族人民物質生活、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內容目前,鄂溫克族非遺項目以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技藝為主。雖然目前有不少人重視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因保護意識不強,

    收藏與投資 2023年12期2024-01-03

  • 民居趣讀
    骨)傳統游戲鄂溫克族的別樣居舍——柳條包鄂溫克族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為適應游牧生活,鄂溫克族人創造了各種可隨搭隨拆的房子,有撮羅子、木刻楞、柳條包(歐鬲柱)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牧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鄂溫克族人曾居住過的多種特色房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柳條包卻被完好地傳承了下來。在鄂溫克族生活區,人們至今依然保留著住柳條包的習慣。柳條包是鄂溫克族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創造出來的特色民居形式。柳條包構造簡易,主體結構都是用紅柳樹的粗條桿筑成,

    中華民居 2023年2期2023-07-17

  • 民族文學敘事的共同體尋繹
    地意識到改變鄂溫克族生存窘境的緊迫性,全身心投入到民族文學事業重建當中。遲子建創作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巧妙借助“邊緣敘事”的表述策略,以鄂溫克族的民俗生活為主要寫作素材,從邊緣文化的視角觀照處于主流文化周圍的邊緣文化生存狀態,在構建鄂溫克族獨特話語體系的同時,揭示了鄂溫克民族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刻認同與緊密依存關系。一、邊緣敘事下《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鄂溫克族生活遲子建選擇“邊緣敘事”的寫作策略,以處于邊緣位置的鄂溫克族群的民俗生活體驗和感受為寫

    華夏文化 2023年1期2023-05-30

  •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鄂溫克族文化的敘事與再現
    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它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還是關于鄂溫克族歷史、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全書。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90歲高齡的鄂溫克婦女,也是鄂溫克族最后一位酋長的女人。拋開加注在她身上標簽,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鄂溫克女人,在追憶自己的一生,也在追憶鄂溫克百年歷史。故事以她的回憶為視角,以她講故事的口吻展現鄂溫克族近百年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和社會文化變遷圖景。從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鄂溫克族傳統的生活方式,更能直觀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3-01-05

  • 鄂溫克族服飾文化中的生態觀分析
    飾文化不僅是鄂溫克族物質文化發展的重要表現,也是鄂溫克族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產物。通過研究鄂溫克族人的服飾及服飾文化,可以看出鄂溫克族在生活地域、自然環境及自然條件、生產生活方式等不同領域中的發展過程。因此,研究鄂溫克族的服飾文化在產生、發展中的生態觀演變有獨特的價值。一、鄂溫克族服飾文化分類及特點分析民族服飾是一個民族意識、宗教、文化、藝術等的綜合體現。[2]在鄂溫克族人的物質文化中,民族服飾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是鄂溫克族人生存的必要物質手段,也是鄂溫克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2022-12-17

  • 鄂溫克族傳統紋樣及其美學價值
    074)前言鄂溫克族作為我國56 個少數民族之一,大多居住在內蒙古、黑龍江及新疆伊犁、塔城等地。民族內部主要分為索倫部,敖魯古雅部及通古斯三部落。生活方式貫穿傳統狩獵及草原游牧生產方式,如根河市敖魯古雅部以長期在大興安嶺生活、飼養馴鹿的方式生存發展,索倫、通古斯部落長居在草原且受周邊其他民族影響而呈現獨特的草原生活模式。在鄂溫克族文化及歷史不斷發展壯大的進程中,其獨特的狩獵、草原生產方式也對民族內部文化產生了一定影響,不僅體現在日常生產方式、宗教信仰、音樂

    西部皮革 2022年21期2022-11-16

  • 鄂溫克族伊堪舞的文化內涵探究
    敬巖一、走進鄂溫克族伊堪舞伊堪舞又稱“篝火舞”,其中“伊堪”是“火神”的意思,也可以說無篝火不“伊堪”,且一般都是在傍晚時分點燃篝火載歌載舞,因此有人也把伊堪舞稱為“歡樂的火舞”。作為一種男女老少皆可參與的群眾性舞蹈,主要流傳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左旗鄂溫克族獵民鄉,又稱“敖魯古雅部落”。每當豐收或節慶之余,抑或舉辦婚宴時,古老的鄂溫克人民便聚集于河邊或森林的空地,點燃篝火拉手圍圈,載歌載舞。最初篝火舞只在夜晚時分才跳,發展到后來這種古老的舞蹈已經不再

    輕音樂 2022年7期2022-07-23

  • 淺談《鄂溫克的拉瑪湖》中的“情”與“趣”
    瑪湖——孕育鄂溫克族的母親湖,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仍熠熠生輝。拉瑪湖滋養了鄂溫克族的子孫,一直以來,鄂溫克人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于拉瑪湖的感激之情,舞蹈就是其中一種很重要的方式。作品《鄂溫克的拉瑪湖》以鄂溫克族對于拉瑪湖的情感為切入點,通過穿手等動作以及手臂的運動路線,建立起與湖水的關系進而表達情感。以鄂溫克族最具特色的“跟靠步”和“跺步”為主,又有鄂溫克族傳統民間舞中的動作元素。題目中的“情”指的是鄂溫克人對于拉瑪湖的感激與思念之情,在作品中的流露;“趣

    民族文匯 2022年23期2022-06-10

  • 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建設研究
    關鍵詞:鄂溫克族;馴鹿文化;創造性轉變;創新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4 — 0134 — 04 馴鹿是環北極動物,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美、西伯利亞南部。馴鹿是許多馴鹿養殖地區文化、經濟和精神的基礎。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是馴鹿的唯一產地,鄂溫克獵民也是馴鹿的唯一飼養者。 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

    理論觀察 2022年4期2022-05-31

  • 論烏熱爾圖作品的民族書寫特色
    帶來了獨特的鄂溫克族之聲?;厮萃暧洃浐椭币暡孔逦C,成為烏熱爾圖自我闡釋的兩種路徑。他以“內在人”的身份建立起非對抗性的言說策略,傳達出這一部族對世間萬物(包括部族自身)的獨特理解,反之也成為維系部族意志,重造文化記憶與傳遞群體生存經驗的有效手段。但需注意的是,烏熱爾圖的自我闡釋并非純粹,其民族自覺意識經歷了由隱到顯的歷程。對比于遲子建的鄂溫克族書寫,我們可見二者在敘述身份與意圖上的差異。關鍵詞:烏熱爾圖 鄂溫克族 自我闡釋 言說身份 敘述意圖作為一位少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鄂溫克族的多維生態解讀
    持緊密聯系的鄂溫克族的生存狀態,從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精神生態、語言生態四個方面可以思考少數民族的發展變遷及生態文明的發展。關鍵詞:鄂溫克族 自然生態 社會生態 精神生態 語言生態黑龍江作家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于2008年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反響巨大,小說講述了從雅庫特州的勒拿河遷徙至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鄂溫克族百年的生存狀態,這個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少數民族在遲子建的筆下向我們展示了其多維生態。一、自然生態作為長期生活在森林中以狩獵為生的少數民族,山巒與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鄂溫克族“索黑溫特”制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研究
    齊齊哈爾大學鄂溫克族是北方跨境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和中國,中國的鄂溫克族主要生活在內蒙古和黑龍江,新疆地區也有少量分布。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統計,中國境內,鄂溫克族的人口數為34617人。鄂溫克族是一個有語言而無文字的民族,除鄂溫克語外,還使用漢語和蒙語。在我國境內,鄂溫克族分為索倫部落、通古斯部落和使鹿部落。1958年3月,根據鄂溫克族人民的意愿,三個部落被統一為鄂溫克族,意為“住在大山里的人們”。同年8月,鄂溫克族自治旗宣告成立。鄂溫

    天工 2022年9期2022-04-16

  • 人類學視域下鄂溫克族紀錄片中的生態美學思想
    的關系。使鹿鄂溫克族紀錄片在呈現的生存環境、文化事項及精神信仰等方面流露出鄂溫克族人與自然的重要關系?!渡衤拱?,我們的神鹿》(以下簡稱《神鹿》)(1997年)?!栋紧敼叛拧ぐ紧敼叛拧罚?007年)?!队旯募倨凇罚?010年)?!逗边_犴》(2013年)以及《最后的敖魯古雅》(2017年)這五部鄂溫克族紀錄片雖然由不同的創作者和創作機構制作完成,但記錄的都是同一家人。在20余年的鏡頭變化下,我們看著妞拉痛苦地屈服于傳統與現代之下, 巴拉杰伊無奈地徘徊在城市與

    傳媒論壇 2022年1期2022-02-17

  • 現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較少民族的民俗文化變遷與保護 ——以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為例
    )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是我國北方較為獨特的三個民族,這三個民族的成員大多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從事狩獵、游牧、漁業、農業,兼營林業、手工業、商業等其他生產活動,通過特有的自然生活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創造出絢麗多彩的歷史和文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分別有131992人、30875人、8659人。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擁有各自的語言,歷史上彼此交錯雜居、交往密切,生活方式、文學藝術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12-05

  •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以鄂溫克族現狀為例
    族的歷史發展鄂溫克族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岸鯗乜恕笔嵌鯗乜巳藢ψ约好褡宓姆Q呼,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鄂溫克族是一個跨界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和俄羅斯。目前,我國的鄂溫克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扎蘭屯市等地,黑龍江省內的訥河市和嫩江縣,以及新疆伊犁、塔河等地也都有鄂溫克族人居住。由于歷史上的各種遷徙,不同居住地的鄂溫克人有著不同的稱謂。后根據鄂溫克民族所有人民的意愿,1957 年統一民族名稱

    活力 2021年1期2021-11-24

  • 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瑟賓節”數字化保護與旅游宣傳
    學院) 譚震鄂溫克族是我國東北地區人數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瑟賓節是鄂溫克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瑟賓意為“歡樂、祥和”。瑟賓節是齊齊哈爾訥河市興旺鄉鄂溫克族每年最為盛大的慶祝節日。鄂溫克族是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民族,瑟賓節作為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豐富,凝聚了當地鄂族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反映了鄂溫克族的民族信仰、生活生產方式、民族風俗和鄂族人民的智慧。瑟賓節是傳承鄂溫克族文化的方式之一,節日內容有助于提高鄂族的民族自信心,是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

    區域治理 2021年38期2021-01-02

  • 鄂溫克族皮褶厚度及其年齡變化*
    特點[2]。鄂溫克族是中國人數較少的少數民族,明末清初游獵于黑龍江中上游以北、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十七世紀中葉因沙俄入侵,大部陸續南遷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一帶,清朝康熙年間被編入八旗,嗣后部分移駐呼倫貝爾草原。內蒙古的鄂溫克族分為索倫、雅庫特、通古斯三部。鄂溫克族自治旗是鄂溫克族的主要聚居區,鄂溫克語屬于滿-通古斯語族群通古斯語支[1]。我國鄂溫克族共有30 505 人,其中有26 201 人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約占全國鄂溫克族人口的87%(2000 年第五

    解剖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12-31

  • 鄂溫克族裝飾圖樣造型藝術探析
    摘要:鄂溫克族是我國北方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其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征,這源于鄂溫克族人民對自然的敬仰和崇拜,在生產生活的不斷進步下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裝飾造型藝術,本文通過對鄂溫克族裝飾圖樣造型藝術的來源以及造型表現形式的分析,來解讀鄂溫克族人民的藝術追求。關鍵詞:鄂溫克族;裝飾圖樣;造型藝術中圖分類號:TP391. 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144-01一、前言鄂溫克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1

  •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旅游開發與文化保護研究
    要: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文化傳統印記正變得淡薄。加強鄂溫克民族的民俗文化旅游保護與開發,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產品,不僅可以實現民族文化的保護,還能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實現獵民的增收。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對鄂溫克民族民俗文化進行可持續開發和資源的保護,將為發展鄂溫克民俗文化旅游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關鍵詞:鄂溫克族;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開發;保護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大連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階段性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4期2020-05-21

  • 淺談薩滿文化對鄂溫克民族傳統服飾的深遠影響
    生的薩滿服飾鄂溫克族是由多個部落組合而成的,貝加爾湖周圍的外興安嶺南北是其起源地(1)。因生活地域和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有較多分支,再加上因為各個分支之間的文化發展不同造成了服飾造型上的差異。民族有宗教活動,不一定會產生獨特的服飾文化,但是如果沒有宗教活動,那么民族的服飾一定不會像擁有宗教崇拜的服飾那樣多姿多彩。所以本文就鄂溫克族中人數較多的三大分支薩滿服飾,做為文章源頭的發展點進行簡要分析,進一步引出薩滿文化對鄂溫克族傳統服飾的深遠影響。(一)索倫鄂溫克人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05-11

  • 鄂溫克族音樂文化
    楊斯童鄂溫克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由于人口較少,居住地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音樂文化是我國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內涵反映了鄂溫克族的民族歷史文化,具有獨特的風格。本文分析了鄂溫克族幾種民間音樂文化形式的特征,梳理了當前鄂溫克族民間音樂文化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保護傳承鄂溫克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對策?!岸鯗乜恕笔?span class="hl">鄂溫克族人們對自己的自稱,這一民族在我國史籍中出現比較晚,祖先長期居住于森林地區,以狩獵為生。目前主要散居于東北和內蒙古地區,曾用“索倫

    炎黃地理 2020年11期2020-03-08

  • 鄂溫克族《母鹿之歌》的傳承與保護現狀研究
    【摘要】鄂溫克族敘事民歌《母鹿之歌》在鄂溫克族聚居區廣為流傳,其旋律優美、歌詞內容豐富,全面反映了鄂溫克人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鄂溫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我國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問題日益嚴峻。作為鄂溫克族最具代表性的長篇敘事民歌,其傳承和保護現狀正是筆者想要迫切了解的。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了詳細調查,探討這一民歌的傳承與保護現狀?!娟P鍵詞】《母鹿之歌》;傳承保護;鄂溫克族【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緒論鄂溫克族敘事民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0期2019-11-29

  • 論舞蹈《鄂溫克的拉瑪湖》藝術特征
    山中的人們。鄂溫克族人主要集中居住在大興安嶺一帶,也有少數分散居住在大興安嶺附近地區。對于鄂溫克族的民族文化,現今被人們廣為認知的就是鄂溫克族的舞蹈,鄂溫克族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全都深深熱愛跳舞,人們在節日中主要的活動就是跳舞。對此,鄂溫克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對于我國也有著巨大的意義。關鍵詞:鄂溫克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一、鄂溫克族概況眾所周知,鄂溫克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一個跨境民族。鄂溫克族聚居區主要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內蒙古兩省區以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

    大觀 2019年8期2019-10-30

  • 鄂溫克族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無法比擬的。鄂溫克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的民族文化包括服飾、飲食、禮儀和傳統藝術等,風格鮮明,特色突出,尤其是服飾和傳統藝術,具有濃烈的民族特色,在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中獨樹一幟。據此,文章分別闡釋了鄂溫克族文化元素、動畫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動畫造型中鄂溫克族文化元素的應用三個方面的內容。關鍵詞:鄂溫克族;動畫造型設計;文化元素一、鄂溫克族文化元素元素是指組成事物的基本單位,這里可以理解為要素,也就是構成事物的重要因素,文化元素就是指構成某類文化的重

    大觀 2019年2期2019-06-25

  • 鄂溫克族建筑與服飾初探
    【摘要】鄂溫克族(俄語:Эвенки)是位于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由于歷史原因,這個民族在俄羅斯與中國等地均有分布,在俄羅斯,鄂溫克族又被稱為埃文克族(Evenki,亦作Evenky)?!娟P鍵詞】鄂溫克族;穹;服飾【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由于鄂溫克族的日益遷移,其他民族也稱其為“索倫”“雅庫特”“通古斯”。新中國成立以后,以上三種稱謂全部取消,統一稱為“鄂溫克族”。在鄂溫克語中,“鄂溫克”是“在南山坡或者在大山林居住的人們”的意思。一、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期2019-06-11

  • 從《額爾古納河右岸》看鄂溫克族的原始風貌
    的語言展現了鄂溫克族原始的生活狀態,描寫了一群有血有肉,鮮為人知的鄂溫克人。本文從兩方面入手,對于《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少數民族原始文化進行解析,從而展現《額爾古納河右岸》所體現的少數民族獨特的民風及其頑強的生命力。關鍵詞:鄂溫克族;文化風貌;額爾古納河右岸《額爾古納河右岸》全書遍布著“萬物有靈論”的氣息,它展示了中俄邊境的鄂溫克人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故事,將中國北部獨特的自然景觀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作者從多處落筆,展現給讀者

    北方文學 2018年21期2018-08-28

  •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樹木文化
    文將從樺樹與鄂溫克族日常生活和民族文化的關系兩個方面重點說明樹木文化在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重要體現。關鍵詞:額爾古納河右岸;樹木文化;鄂溫克族中圖分類號:1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007-02一、前言在大興安嶺地區廣泛地分布著各類樹種,它們或是單獨的成片純林,或是多種樹木混生在一起,例如落葉松、山楊、樺樹,它們總是相互錯生。而在大興安嶺與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一帶生活著鄂溫克族的一支,他們本是居住在貝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2018-07-23

  • 呼倫貝爾地區鄂溫克族人血脂現況調查
    呼倫貝爾地區鄂溫克族人群的血脂現況(狀況)及相關因素,為早期預防(心血管等)慢性病的發生及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將呼倫貝爾地區符合研究條件的對象納入抽樣范疇。在告知本人研究基本過程、目的及意義的情況下,經本人同意后,收集其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檢測數據,按年齡、性別進行分組。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血脂測定標準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34期2018-05-14

  • 鄂溫克族敘事民歌《母鹿之歌》中的鄂溫克文化意蘊研究
    莉曼摘 要:鄂溫克族敘事民歌是鄂溫克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母鹿之歌》是極具代表之作。鄂溫克族敘事民歌《母鹿之歌》(又名《狍子之歌》或《黃羊之歌》)在鄂溫克族地區廣為流傳,其旋律如泣如訴,歌詞內容豐富,篇幅較長。其包含了鄂溫克民族在資源匱乏和不穩定的自然環境中傳統道德觀念和樸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透過歌詞可以感受到鄂溫克人與自然環境適應中形成的精神觀念。關鍵詞:鄂溫克族;敘事民歌;母鹿之歌鄂溫克族敘事民歌在少數民族社會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敘事歌

    新一代 2018年24期2018-04-26

  • 探訪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
    年,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獵民才放下獵槍,從原始大森林搬到了山下的根河市西郊。馴鹿是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獵民親密的生活伙伴,也是森林的招財寶貝。他們在飼養馴鹿的同時,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家庭旅游。2017年7月12日,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帶著馴鹿,參加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馴鹿出場時,引起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歡呼。目前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獵民僅有308人,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現有14個獵民點,飼養馴鹿1200余頭。鄂溫克族獵民的新生活“原

    百姓生活 2018年3期2018-03-26

  • 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
    】為盡快推動鄂溫克族的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地方政府應注重培養民族的體育人才,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避免該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中被丟棄?!娟P鍵詞】鄂溫克族 傳統體育文化 研究【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01-021.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中遭遇的困境1.1缺乏合適的環境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政府的幫助下,鄂溫克族人民搬入政府修建的房屋之后,逐漸走出了樹林,這使他們的生活環境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2018-03-23

  • 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藝術探究
    舞蹈音樂也是鄂溫克族民間音樂的主體,鄂溫克族民間音樂產生與發展有著濃厚的文化語境,對鄂溫克族舞蹈音樂形態特征、產生的深遠影響和起源探究,對鄂溫克民間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重點闡述了鄂溫克民間舞蹈音樂藝術的形態特征和產生的深遠影響等方面的內容。關鍵詞:鄂溫克族 民間舞蹈音樂 藝術特征 深遠影響中圖分類號:J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2-0088-03我國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生活在大興安嶺地區地區

    藝術評鑒 2018年2期2018-03-09

  • 中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族,赫哲族和鄂溫克族也有絢麗多彩的民族美容文化特點。各個民族都具有其獨特的民族性,但也具有融合性。關鍵詞:中國少數民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美容文化1.1 研究目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美容文化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財富。本論文旨在通過分析和總結東北地區六個少數民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的美容文化中的化妝,服飾,頭飾的研究,深入東北少數民族的美容文化的獨特性,多元性和融合性,進而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也有利于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2018-01-12

  • 內蒙古鄂溫克族人群30個InDel位點遺傳多態性
    61)內蒙古鄂溫克族人群30個InDel位點遺傳多態性靳小業1,2,3,魏媛媛1,2,3,賀永鋒4,郭瑜鑫1,2,3,梅婷5,孟昊天1,2,3,張玉黨6,孔婷婷1,2,3,朱波峰1,2,3(1.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陜西省顱頜面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陜西西安 710004;2.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陜西省牙頜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陜西西安 710004;3.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陜西西安 710004;4.陜西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陜西西安

    法醫學雜志 2017年3期2017-07-19

  • 《額爾古納河右岸》“愛”的意蘊
    這部小說中,鄂溫克族人所展現出來的“愛”的精華。鄂溫克民族,這是一個無畏的集體,無論他們的生存遇到什么樣的威脅,都無法將他們對“愛”的追求與堅持消磨掉,他們始終在“愛”的軌道上追尋著他們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额~爾古納河右岸》不僅為人們建筑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俗世界,還同時構筑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心靈世界,這個心靈世界充滿了巨大的“愛”的力量,本文從“愛”的層面出發,一層層揭開蘊含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愛”的神秘面紗?!额~爾古納河右岸》中鄂溫克民族所展示出來的

    青年文學家 2017年17期2017-06-21

  • 試論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的狩獵文化特征
    350?試論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的狩獵文化特征方 慧 根河市烏蘭牧騎 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河 022350【摘要】我國的鄂溫克族主要生活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是我國少數民族中重要的游牧民族,由此也造就了鄂溫克族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鄂溫克族早期主要以狩獵為生,狩獵文化作為鄂溫克族的傳統文化,能夠充分的表現出鄂溫克族歷史文化發展。文章通過對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的分析,從而充分的反應出鄂溫克族特有的狩獵文化特征,對于研究狩獵部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娟P鍵詞】鄂

    決策與信息 2016年17期2016-11-25

  •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生態批評解讀
    右岸》敘述了鄂溫克族隨歷史變遷而經歷的百年滄桑,作者通過對原始家園的回望和現實生存的反思,揭示了人類文明進程對文化和自然的侵蝕,再現了鄂溫克族人的生命意識,表現了萬物有靈、博愛無私、回歸家園的生態美學思想。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生態《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的長篇小說之一,講述了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族人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也備嘗艱辛,在現實的擠壓下尋求生存的故事。小說通過“我”對家園的堅守,浸透著作者對人類生存的深刻思考,蘊含著濃厚的生態美學思想,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2016-11-04

  • 鄂溫克族之柳條包工藝
    摘要:鄂溫克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其傳統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適用于遷徙生活的柳條包手工藝更是成為傳承至今的文化,它的重要性體現為不僅對狩獵民族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極大便利,甚至衍變為了鄂溫克族藝術中的璀璨珠寶。本文通過文獻記載與實地調查,在闡述柳條包成因、結構特征的基礎上,來探尋鄂溫克建筑中體現出的文化適應與變遷。關鍵詞:鄂溫克族;歷史溯源;結構特征;保護繼承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

    人間 2016年26期2016-11-03

  • 試論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的狩獵文化特征
    摘要】我國的鄂溫克族主要生活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是我國少數民族中重要的游牧民族,由此也造就了鄂溫克族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鄂溫克族早期主要以狩獵為生,狩獵文化作為鄂溫克族的傳統文化,能夠充分的表現出鄂溫克族歷史文化發展。文章通過對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的分析,從而充分的反應出鄂溫克族特有的狩獵文化特征,對于研究狩獵部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娟P鍵詞】鄂溫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狩獵文化鄂溫克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的種類較多,都具有獨特的風格,一般都熱衷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6期2016-08-01

  • 談達斡爾和鄂溫克族民歌中的牧業文化體現
    詞:達斡爾;鄂溫克族;民歌;牧業文化;體現音樂就其本質而言,它和其他藝術一樣,總是特定文化的產物,是特定生命形態與生命方式的產物。音樂的最本質的動力正是文化與生命。生命是音樂乃至一切藝術的根,只有把藝術創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沖動、生命感悟之中,才會創造出對別人的生命狀態具有沖擊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而文化,則決定著生命是以何種方式,遵循著何種軌跡進行運作并作出物化表現的。所以, 可以這樣說,生命是音樂的終極本體和最深層的動力,文化則是生命得以表現的一種方式

    藝術科技 2016年8期2016-05-14

  • “樺樹皮上的民族——鄂溫克族歷史文化展”設計思路小結
    體的紀念館,鄂溫克族歷史文化展只是一個為期2個月的臨時展覽,但卻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展廳空間狹小,展線短,柱子多,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文物如何更好地展示都是對設計者的考驗。通過精心設計,走出了以往一塊塊展板模塊化陳列的路子,文物與版面有機結合,營造出觀眾身臨其境的小場景,得到了觀眾的好評。本文即對這次展覽的設計思路做了一個小結。關鍵詞:鄂溫克族;文物陳列;小場景營造鄂溫克族歷史上曾被稱為“索倫”“通古斯”和“雅庫特”,1957年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意為“住在

    藝術科技 2016年6期2016-05-14

  • 鄂溫克族獸皮文化的包裝設計考察
    包裝設計 ;鄂溫克族; 獸皮文化; 裝飾工藝1、選題的意義和應用范圍獸皮文化起源于服飾藝術。在人們逐漸產生審美意識時,就開始用動物骨針縫制衣物,不是簡簡單單的包裹,甚至在獸皮上出現圖案等裝飾圖案,作為種族圖騰或者裝飾等。由于北方氣候溫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尤其是游牧民族要露宿野外,所以獸皮的使用迅速興起和發展起來。其服飾的款式豐富多樣,衣物類比如,背心、皮坎肩、皮套褲、皮袍、皮靴等;配飾類比如,獸皮帽、皮手套、皮肚兜、腰帶等;生活用品類比如,水皮囊、酒皮囊、

    中國綠色畫報 2016年4期2016-05-14

  • 鄂溫克族與馴鹿
    子們送禮物。鄂溫克族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在歷史漫長的歲月里,馴鹿在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古鄂溫克人從野生動物“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馴養成為今日的馴鹿。鄂溫克語馴鹿稱為“奧倫”,馴鹿雄雌均有角。馴鹿角似鹿而非鹿,頭似馬而非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驢而非驢,因而俗稱“四不像”。馴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澤地,是狩獵鄂溫克獵人的主要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馴鹿成為鄂溫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貴經濟動物,被譽為“林海之舟”的美稱

    奇聞怪事 2016年7期2016-05-14

  • 探析鄂溫克族女性服飾
    郭芯萌 馬冬鄂溫克族由于人口少,特殊的習俗和歷史背景,服飾也產生了不同于其他民族服飾的文化特征和內涵,鄂溫克族服飾對鄂溫克人而言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鄂溫克族雅庫特女性服飾入手敘述鄂溫克服飾發展演變和其藝術功能與價值。1.鄂溫克族女性服飾現狀鄂溫克族被稱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與其他民族交錯雜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分布特點。跟隨時代的變遷和環境的改變,鄂溫克族服飾正發生著歷史性的和革命性的變化。(1)鄂溫克族雅庫特服飾材料的原料主要來源于野獸皮毛和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4期2016-04-14

  • 鄂溫克族文化元素在景觀環境設計中的運用
    1000)?鄂溫克族文化元素在景觀環境設計中的運用王 超 馬本和(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介紹了鄂溫克族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從符號、色彩、藝術等角度,探討了鄂溫克族的文化元素,并闡述了各種文化元素在現代裝飾與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有利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鄂溫克族,文化元素,景觀設計,傳統文化1 鄂溫克族歷史文化發展脈絡鄂溫克族,是一個有著神秘故事的民族,其悠久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充滿多種色彩,也是我國中華民族大家

    山西建筑 2016年34期2016-04-07

  • 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歷史研究論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湯洋(黑龍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08)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遺產,只有民族文化存活,民族才會存在。鄂溫克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3項。在現代化的背景下,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中存在面臨失傳等突出問題,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做好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刻不容緩。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一、鄂溫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03-28

  • 關于加快“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發展的調研報告
    爾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是全區18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全區民族文化保護傳承、民族經濟發展的亮點。近年來,在呼倫貝爾市、根河市兩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確立了發展民族經濟、傳承民族文化、改善獵民生產生活條件的發展思路,在政策和資金上不斷爭取加大扶持力度,推進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文化傳承、社會和諧,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一、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歷史與現狀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從原始

    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 2015年1期2015-11-29

  • 《額爾古納河右岸》生死輪回中的薩滿文化
    的界河,也是鄂溫克族的發源地和世代居住地。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通過對“瑕瑜互見的原璞世界”[1]的書寫,表達的是“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持信仰、愛憎分明等等被現代性所遮蔽的人類理想精神的張揚”[2],她以鄂溫克族最后一位酋長遺孀的口吻敘述了這個神秘的少數民族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革”以及新時期建設的發展歷程,以及鄂溫克族如何從與世隔絕、原始淳樸到一點點被迫地改變以至被現代文明收編的過程。此書不僅以細膩詳盡的筆觸描繪了鄂溫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

    小品文選刊 2015年24期2015-11-17

  • 鄂溫克鹿棋
    溫克鹿棋作為鄂溫克族精神文化的產物,承載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從設計的角度探求鄂溫克鹿棋的設計文化與精神內涵,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找尋一條傳承鄂溫克族民族文化的新途徑盡綿薄之力。鄂溫克鹿棋 設計 民族游戲 民族文化鄂溫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鄂溫克族也是一個跨界民族,其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國和俄羅斯境內,在中國境內主要聚居于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鹿棋,是內蒙古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智力游戲之一。鹿棋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有蒙古鹿

    名作欣賞 2015年14期2015-07-31

  • 俄羅斯埃文基人與中國鄂溫克族民族起源探討
    и,在中國稱鄂溫克族,歷史上曾被其他民族稱為“通古斯”、“索倫”、“雅庫特”等。近些年,中國和俄羅斯學者對該民族起源問題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進行了深入探討,因此,也出現了各種學術觀點。本文將中、俄學者對該問題的不同觀點進行梳理,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個參考。關鍵詞:埃文基人; 鄂溫克族; 族源中圖分類號:D6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0475(2015)02-0081-03引言20

    世紀橋 2015年2期2015-04-03

  • 鄂溫克族傳統服飾的文化功能與變遷研究
    11)。一、鄂溫克族傳統服飾的顯著特點鄂溫克族服飾有顯著的特點,整體上十分寬松、肥大,卻不失細節,通常有斜大襟并且束長腰帶,從款式方面來區分,分為農區和牧區兩種。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鄂溫克族人在服飾方面大多以袍裝為主,男子服飾比較素雅,女子服飾則比較華麗,在袖口、下擺等位置均有花邊裝飾;以飼養、游牧為主的鄂溫克族人在服飾方面則比較獨特,男子通常穿短袍,女子大多穿長袍,男女服飾都以皮質材料為主,鑲有花邊,男女都穿皮質筒靴。女子的服飾通常都較為復雜,而且裝飾物較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3-19

  • 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
    16600)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李孟華 陳立華(大連民族大學 體育教學部 遼寧大連 116600)鄂溫克族雖然人口少,卻孕育出富有魅力的傳統體育文化。探索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產生的淵源,梳理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分析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征,以期為推動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弘揚優秀民族體育文化做一份貢獻。鄂溫克族 民族傳統體育 體育文化一、鄂溫克族傳統體育文化產生的淵源1.來源于日常生產生活生產勞動、生活方式是民族傳統體育產生的必然條件,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36期2015-03-01

  • 試論鄂溫克族火神話及火崇拜
    古以來,火在鄂溫克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成為鄂溫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鄂溫克族先民從發現火、認識火時起,便產生了神圣的火崇拜。鄂溫克族的火崇拜源于火對其原始初民生活的功用,并由此上升為對火的神化。通過奇幻多彩的火神話,可以充分看到鄂溫克族對火的感恩戴德及火神在族人心中的至高地位。1.火神靈化的神話在鄂溫克族火神靈化為神的神話中,火常常被賦予會說話或者會飛的形象。在《火神節》故事中,對于火神的表述梗概:一個獵人在森林里見到一條蛇,舔了

    戲劇之家 2013年8期2013-08-15

  • 書寫鄂溫克——烏熱爾圖、遲子建比較論
    短篇小說獎的鄂溫克族作家,在他之前,還沒有一個作家如此貫穿性地以鄂溫克族為描述對象進行小說寫作。之后,也不多見??梢哉f,不論對于鄂溫克族還是對于當代中國文學來說,烏熱爾圖都是僅有的。直至2005年,遲子建描寫鄂溫克族生活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發表出版,并獲得茅盾文學獎,這一文學格局才發生了變化,鄂溫克族才再次浮現于當代文學視野之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對烏熱爾圖的研究逐漸減少,這和他停止小說創作專注于民族文化的弘揚有關系。從2000年以后研究遲子建的文章有

    揚子江評論 2012年4期2012-08-15

  • 鄂溫克語言的保護與傳承
    口較少民族的鄂溫克族,其世代傳承的民族語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化。通過對鄂溫克族三種方言使用情況的分析及存在問題的梳理,對鄂溫克族語言的保護與傳承問題提出了一點建議和思考。鄂溫克語;傳承現狀;保護鄂溫克族是中國22個人口總數不到十萬的較少民族之一,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人口總數為30 505人,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鄂溫克族是跨國民族,俄羅斯稱其為埃文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鄂溫克族有語言無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

    大連民族大學學報 2012年2期2012-08-15

  • 文化嬗變下的人性困厄—《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鄂溫克族新生代青年形象的解讀
    嶺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就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從政治經濟和國家安全等因素的角度出發,分別在1959年和1965年兩次安排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定居,但是鄂溫克人依然過著半游獵的山上山下的二元結構生活。2003年,政府安排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進行了第三次定居,然而部分飼養馴鹿的獵民們在定居后不久,又重返了森林。[1]14?15來自大興安嶺的遲子建被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的經歷深深地吸引了,進入他們的生活世界追蹤采訪,并調動了所有的童年記憶和生活經驗,懷著一份

    大連大學學報 2012年5期2012-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