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世姻緣傳

  • 醒世姻緣傳》中 “母親” 義稱謂詞研究
    【提要】《醒世姻緣傳》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長篇世情小說,描寫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醒世姻緣傳》中有大量的稱謂詞,僅“母親”義稱謂詞就有27種?!?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中,“母親”義稱謂詞主要分為母、媽、娘三類,并以這三類為詞根進行延伸,組成了不同的詞。隨著時代的發展,《醒世姻緣傳》中“母親”義稱謂詞在現代漢語的濟南方言和德州方言中,有一部分仍在使用。而有一部分,則已經被歷史淘汰,不再使用?!娟P鍵詞】《醒世姻緣傳》;稱謂詞;山東方言【中圖分類號】H315? ? ?

    今古文創 2023年42期2023-11-20

  • 杜德橋及其《醒世姻緣傳》研究
    中,關于《醒世姻緣傳》的翻譯和研究,大致有以下重要成果。就翻譯而言,北美的奈倫女士(Eve Alison Nyren)首次將《醒世姻緣傳》翻譯到英語世界,并于1995 年出版。aEve Alison Nyren, trans., The Bonds of Matrimony, Hsing-shih yin-yüan chuan: A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Lewiston,Queenston, Lampeter

    國際漢學 2023年2期2023-10-05

  • 從人物形象看《醒世姻緣傳》作者的男性立場
    ”相比,《醒世姻緣傳》的作者肯定多妻制,維護封建倫理道德,提倡“無妒”、女德,對當時社會的思想解放并不支持,反而是希望恢復傳統道德倫理,建立符合封建倫理的“和諧”的男女及家庭和社會的秩序,這顯然是一種帶有濃厚封建意識的“男性立場”。因此,作者通過“男卑女尊”的男女、家庭及社會亂象的描述,特別是通過非正常男女群像的繪制和刻畫,表述了自己堅定的“男性立場”。關鍵詞:《醒世姻緣傳》;女性群像;男性群像;男性立場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志碼:A《

    蒲松齡研究 2023年1期2023-06-07

  • 醒世姻緣傳》副詞重疊式研究
    的研究?!?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成書于近代漢語的晚期,由山東方言寫成,語言帶有極強的地域口語色彩,書中共出現副詞300多個,具有重疊形式的副詞也不在少數,本文對書中出現的副詞重疊式從結構、意義、功能等角度進行研究,總結副詞重疊式的特點?!娟P鍵詞】副詞重疊式;結構形式;語法功能;語法意義;動因【中圖分類號】H1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4-0117-03【DOI】10.20024/j.cnki.CN42-1

    今古文創 2023年4期2023-05-31

  • 醒世姻緣傳》中的“沒的”
    摘要】 《醒世姻緣傳》人物對話語言里常見“沒的”一詞。其中“沒的”分別是副詞性“沒的1”、動詞“沒的2”、名詞性結構“沒的3”。語義上,三個“沒的”都具有表否定的基本語義;語用功能上,“沒的”常發揮強化和揣測功能,并具備較強的口語色彩,在口語里分布廣泛,并在不同性別、身份、性格人物的對話里分布有所偏向?!娟P鍵詞】 “沒的”;《醒世姻緣傳》;近代漢語【中圖分類號】H14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3-

    今古文創 2023年3期2023-05-31

  • “語言索隱”在《醒世姻緣傳》作者研究中的疏誤
    生關注到《醒世姻緣傳》文本帶有的某些語言特點,運用語言學知識進行“索隱”,進而認為蒲松齡是《醒世姻緣傳》的作者。但其文中所給出的證據頗有令人生疑之處,論述中也存在一定的疏失,這使得最終結論難以令人服膺。對鄭先生論述中牽涉到語言學知識的內容予以剖析,可以廓清其中的部分疏誤。關鍵詞:《醒世姻緣傳》;作者;索隱派;蒲松齡;商榷中圖分類號:I207.37 ? ?文獻標志碼:A 《醒世姻緣傳》的作者究竟是誰,向來眾說紛紜,諸家觀點聚訟紛至。1931年,亞東圖書館出版

    蒲松齡研究 2022年1期2022-04-27

  • 醒世姻緣傳》詈語的多層面分析
    041)《醒世姻緣傳》[1](下文簡稱《醒》)又名《惡姻緣》,相傳為明末清初西周生著(有爭議)。小說以一個人生業果、冤仇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為線索,對明末清初社會黑暗的兩大癥狀——腐敗的官場和淺薄的世風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該小說共一百回,前23回描寫前世姻緣,23回以后重點寫今世姻緣。作者為了成功地塑造薛素姐和童寄姐兩個悍婦形象,借角色之口使用了大量的詈語,語言之粗鄙,實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為研究《醒》的詈語提供了豐富的語料基礎。何謂詈語,張廷興(1994

    池州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3-17

  • 醒世姻緣傳》ABB式形容詞構式探析
    量最多?!?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作為明清時期的一部世俗小說,書中語言具有濃郁的時代與地域特色,對于探究近代漢語和山東方言具有重要意義。一、ABB式形容詞“表”角分析邢福義在《語法研究中“兩個三角”的驗證》中指出,“表”即語表形式,是語言符號表現在外的可見形式[1]。我們對ABB式形容詞的語表形式可分析為:ABB的結構形式和動態形成方式。(一)結構形式不少學者對ABB式形容詞的構詞方式進行過討論,從重疊的完整性來看,ABB式屬于不完全重疊,不完全重疊即把基式的部分進行

    蒲松齡研究 2022年4期2022-03-13

  • 醒世姻緣傳》中的“倒沫(抹)”與“沒牙虎”*
    1 引言《醒世姻緣傳》是明末清初時,西周生用當時的山東方言寫的一部白話世情小說。由于成書時間距今已久,期間各地人員的往來交流、政治經濟的發展、文化習俗的變革等原因,使語言發生了很大變化,書中許多方言俗語如今已很難解讀。胡適先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在他的《〈醒世姻緣傳〉考證》一文中,最早開始對《醒世姻緣傳》的詞語進行考釋。近年來隨著該書研究地位的不斷提高,對書中的方言詞的考釋也成了近代漢語研究的熱門課題,許多學者參與其中,且成果頗豐。黃遵章《元明清白話著作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02-10

  • 論《醒世姻緣傳》中的《水滸傳》元素
    虎摘要:《醒世姻緣傳》中有很多《水滸傳》元素,如使用了許多出自《水滸傳》的俗典,有一些和《水滸傳》中相似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以顧大嫂性格特征強化“悍妻”主題,在結構上借鑒了《水滸傳》連環鉤鎖的敘事模式,甚至還提到《水滸傳》書名等。由此可見,從明代中期至清代初期,《水滸傳》故事通過評書、戲劇以及人們互相之間的講述,在縣城、村鎮中廣泛流傳,成為城鄉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書中的人物性格特點、平生事跡家喻戶曉,在平時的講話中時常援引《水滸傳》的俗典來表

    蒲松齡研究 2021年3期2021-12-12

  • 醒世姻緣傳》中的“寵妾滅妻”現象研究
    妾卑”,《醒世姻緣傳》敘述了一個“寵妾滅妻”的故事,展現了男性在封建家庭生活中的失職。追究產生寵妾滅妻的原因,在文本層面之外,其淵藪是封建婚姻制度,此外,與社會時風的導向,男性審美的主觀誘使,更與社會男性主導地位的大背景緊密相關。作者展現寵妾滅妻,不僅是對封建傳統秩序回歸的呼吁,更是對時下封建知識分子人格重建的期待,并流露出面對家國世事傾覆的哀怒之情。關鍵詞:寵妾滅妻 妻妾關系 《醒世姻緣傳》《醒世姻緣傳》敘述了一個兩世姻緣果報的故事,展現了與一般世情小說

    文學教育 2021年11期2021-12-06

  • 淺析《醒世姻緣傳》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云摘要:《醒世姻緣傳》是清代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西周生描寫了狄希陳和薛素姐兩世姻緣的故事。本文以人物形象為核心,深入分析了作者西周生所創設的人物群體,塑造了晁老夫人、晁思孝、邢皋門等形象,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古代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通過這些形象,可以側面的反映當時的部分生活圖景,同時嘉獎美好的品德,警醒世人。關鍵詞:文學形象?《醒世姻緣傳》?圖景?原因雖然小說中有各種人物形象,有很多品行高潔的人,比如賢良淑德的晁夫人,孝順懂事的晁梁,盡忠溫恭的邢皋門等,此三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醒世姻緣傳》服飾文化譯介傳播探究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著力描繪明代社會人物的“衣著百態”,其英譯本為服飾文化譯介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本文以奈倫《醒世姻緣傳》節譯本中涉及服飾文化的內容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主要采取的翻譯策略及譯文對原服飾文化信息的傳遞效果來探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可譯性限度,為以后的服飾文化譯介提出有效建議。關鍵詞:《醒世姻緣傳》;服飾文化;譯介;傳播中圖分類號:I2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9-0039-02作為世情小說代表之

    傳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2020-11-10

  • 醒世姻緣傳》服飾描寫與潑婦形象塑造關系探析
    要】 從《醒世姻緣傳》中的服飾描寫入手,可以對“潑婦”這一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群體進行探究,分析作者西周生是如何通過服飾描寫塑造潑婦形象,揭示潑婦內心,展現潑婦之間關乎生存與利益的斗爭?!娟P鍵詞】 服飾描寫;潑婦形象;心理;妻妾斗爭【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0-0021-03《醒世姻緣傳》是明末清初一部以描寫前世今生兩世姻緣為主線的世情小說,它通過主人公的家庭社會關

    今古文創 2020年20期2020-09-10

  • 醒世姻緣傳》里的文學教化力量
    化力量?!?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的《凡例》也間接表達了作者的創作計劃:“本傳凡有懿婀揚闡,不敢稍遺;唯有劣跡描繪,多為掛漏,以為賞重而罰輕?!弊髡呤怯休p重取舍的,他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勸善懲惡、“賞重罰輕”,并且為了達到效果,他在一定程度上要避免詳細描述床笫之事帶給讀者過重的獵奇心理,即否定了品格不高的娛樂功能。由此可見,雖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小說,作者卻不希望它僅僅是人們茶余飯后逗樂取笑的消遣,最好是能在消遣之余也發揮出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這是作者西周生作為儒家知識分子的

    傳奇故事·百家 2020年1期2020-07-18

  • 醒世姻緣傳》紅色范疇顏色詞初探
    彥摘要:《醒世姻緣傳》中表示紅色范疇的顏色詞,在其語義及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凸顯出極大特色,主要體現為“紅”作為基本顏色詞可以單獨使用,紅色范疇顏色詞在句法功能上相較于現代漢語而言更加靈活,其所富含的意義也更為豐富。本文試從其構詞方式、著色功能、語法特點等角度,對《醒世姻緣傳》中紅色范疇顏色詞的使用情況進行探析。通過《醒世姻緣傳》紅色范疇顏色詞的個案分析,我們認為該作品語言基本未受東北、西北漢兒言語系統顏色詞感染,這對東方語音寫成的這部大小說,考證縮小其作者里

    蒲松齡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6

  • 醒世姻緣傳》“羊性”釋義辨正
    周生所著《醒世姻緣傳》,對其意義的解釋各家觀點不無分歧。在分析其詞匯化之前的詞組意義文言用例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文學作品、現代漢語方言以及網絡語言用例,可以看出“羊性”的具體語境意義同出一源而又有所區別,以分別闡釋為宜。關鍵詞:醒世姻緣傳;羊性;辨正中圖分類號:H134? ? 文獻標識碼:A一、“羊性”的出處及已有解釋“羊性”一詞最早見于明末西周生所著《醒世姻緣傳》(下簡稱《醒》),例如:(1)人偏是這樣羊性,你若一個說好,大家都說起好來;若一個說是不好,大

    蒲松齡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6

  • 明清小說中民間廟會的狂歡精神
    。本文從《醒世姻緣傳》《金瓶梅》的文本出發,結合相關史料進行合理分析,通過對廟會的主要成員、空間環境等的探究,發現民間廟會的狂歡精神在推動男女主次地位顛覆、集市貿易繁榮與兩性情感萌發三個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時狂歡的非理性也造成了廟會背景下小說人物的悲劇性轉折。文章最后簡要總結了民間廟會狂歡精神的意義與影響,認為它在釋放人民壓抑的本性上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關鍵詞:《醒世姻緣傳》 《金瓶梅》 民間廟會 狂歡精神狂歡節是西方中世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尼采提出的酒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醒世姻緣傳》中的“桃紅鸞帶”意象解讀
    衣飾。在《醒世姻緣傳》中,一條美麗鮮艷的桃紅鸞帶,竟變成帶有幾分恐怖氣息的物品。在第一世姻緣里,浪蕩子晁源蒙受父親蔭澤突然顯貴,繼而起了“富易妻”的念頭。他寵愛小妾而冷落正妻計氏,使孤立無援的計氏生活日漸窘迫。一次,小妾珍哥造謠計氏與和尚道士通奸,晁源憤而休妻,含冤的計氏再也無法忍受二人的凌逼,最終用一根桃紅鸞帶自縊而亡。此后,桃紅鸞帶的意象也重復出現在書中。它像一條幽魂,在兩世姻緣間游蕩,暗示了無影無形又無法逃脫的罪孽、怨恨與因果,這種視覺上的意象“‘代

    文化學刊 2020年7期2020-01-02

  • 論《醒世姻緣傳》中的泰山香會?
    容提要 《醒世姻緣傳》詳細地描寫了薛素姐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的過程,這對于我們了解明清時期的婦女香會組織及其朝山進香的過程提供了豐富詳盡的資料。薛素姐參加的這次泰山進香活動,雖然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但是并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基本上可視為以宗教為幌子的游山玩水活動。薛素姐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對于女性進香的不同態度。薛素姐的泰山進香關聯著她的前世和今生,在情節結構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藝術上有著強烈的諷刺效果?!?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第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4期2019-10-11

  • 明代奢侈性食品消費的階層下移趨向 ——兼考《醒世姻緣傳》中的罕異方物名吃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與其他明清文獻中所記錄的罕異方物名吃,我們可以看到,晚明最上等的社會與中等富裕程度的城市家庭,其所能享用的具有奢侈性食品已經有相當的重合。明代奢侈性食品消費的階層下移趨向的形成,有著三重源流:文化的——文人士子對美饌的推動作用;歷史的——明孝宗弘治朝的寬大政治風氣的影響;地理的——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和故都的名吃文化傳承?!?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前后共100章、長度為一百多萬字的明末章回小說,一般認為其書成于明清鼎革前而付梓于清初①。僅就飲食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2期2019-09-29

  • 醒世姻緣傳》作者勸懲意圖與實際效果的消解
    周生創作《醒世姻緣傳》小說的主觀意圖主要在于勸懲教化。但由于小說因果報應的設定,以及實際書寫中存在的一些疏漏,作者對喜劇娛樂因素分寸把控并不完美等種種因素使得小說文本本身即對其勸懲功能造成了消解,并不能達到作者預期的勸懲效果。作者的主觀創作意圖,與書寫的客觀效果、讀者的閱讀感受形成了背離。關鍵詞:醒世姻緣傳;勸懲;作者意圖;消解中圖分類號:I207.37? ? 文獻標識碼:A小說的勸懲教化功能,與提高小說的地位和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有關。明清時期,理學思想逐漸

    蒲松齡研究 2019年2期2019-09-04

  • 醒世姻緣傳》的鄉村敘事美
    一、引言《醒世姻緣傳》(下文簡稱為《醒》)是明清之際一部具有地域色彩的小說,作者西周生,它廣泛地展現了魯東南鄉村自然社會風俗人情,充滿了生活氣息。評論界對《醒》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且諸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較少從敘事美學視角揭示其審美特征。費孝通曾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蔽覈糯L期處于農業社會,鄉土性明顯,且在文學史上出現了田園詩派,展示了鄉土審美特征。但很多學者認為我國少有,甚至沒有古代鄉土小說。李修生、趙義山在《中國分體文學史·

    名作欣賞 2019年15期2019-07-13

  • 醒世姻緣傳》的鄉村敘事美
    摹對象,《醒世姻緣傳》以其獨特的鄉村敘事美而獨具魅力,作者嚴肅的創作態度和文學使命感展示了鄉村敘事的美學意蘊。關鍵詞:《醒世姻緣傳》 鄉村 敘事美一、引言《醒世姻緣傳》(下文簡稱為《醒》)是明清之際一部具有地域色彩的小說,作者西周生,它廣泛地展現了魯東南鄉村自然社會風俗人情,充滿了生活氣息。評論界對《醒》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且諸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較少從敘事美學視角揭示其審美特征。費孝通曾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蔽覈糯L期處于農業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9年5期2019-06-25

  • 明初的輿服整頓與明末的輿服亂象 ——以《醒世姻緣傳》中的描寫為例
    程度呢?《醒世姻緣傳》[注]本文所使用的《醒世姻緣傳》版本為翟冰點校的齊魯書社1993年版。其后的引文處僅注章節與頁碼,不再另注版本信息。中,貴公子晁源攜愛妾珍哥在京賃屋居住,他父親派仆人從通州前去探望,“恰好撞見珍哥穿著油綠云段綿襖,天藍段背心,大紅段褲,也不曾穿裙,與晁住娘子在院子里踢毽子頑”(7:47)?!岸尉d襖”“段背心”“段褲”,因為踢毽子而不穿裙,這是富貴人家女子的冬天常服,明朝的女服仿自唐宋,上衣一般都為右衽,頗長而寬大,經常至膝下。顧炎武記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4-26

  • 從《醒世姻緣傳》晁思孝發跡過程看明代后期官場的腐敗
    才摘要:《醒世姻緣傳》中的晁思孝從做官的消息傳出后,就通過投獻和詭寄擁有了很多房產和田產、仆役丫鬟之屬,通過借貸得到大量活動經費,購置起了大宅和家具之屬,一躍而成為富家大戶。做官以后,通過征收火耗和羨余、搜刮屬吏百姓、貪污公款、巧取豪奪等手段聚斂了巨額的財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的貪官。晁思孝做官后的貪腐發跡現象,在明朝后期并不孤立,而是一個普遍現象,揭示了明代末年的社會危機,預示了明王朝覆亡的必然命運。關鍵詞:醒世姻緣傳;晁思孝;明代末期;官場腐敗中圖分類號

    蒲松齡研究 2019年4期2019-03-13

  • 明代的水陸旅行 ——以《醒世姻緣傳》中的描寫為例*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1)本文引文所使用的版本均為西周生:《醒世姻緣傳》, 翟冰點校,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引文標注章節與頁碼,不再另示出版信息。中,旅行是一個重要的寫點,包括起旱和走水路兩種形態。如果一位男性角色旅行,則他或是需要赴任,或是需要經商,或是需要趕考;而女性角色的旅行,則多半是與其丈夫一起去遠方赴任,或由家人和仆人陪伴前往丈夫的所在地謀家庭團聚。西方漢學界研究明清閨秀群落及閨秀式旅行有其創見,而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在傳統中國的非閨秀女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2-22

  • 醒世姻緣傳》醫方整理與考辨*
    王明強△《醒世姻緣傳》描寫了一個人生業果、兩世姻緣的故事。它是繼《金瓶梅詞話》后又一部杰出的描寫現實人生、真實社會的世情小說,是一個時代的社會寫生。胡適先生在《考證》一文中預言:“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社會風俗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教育史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經濟史(如糧食價格、如災荒、如捐官價格,等等)的學者,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政治腐敗、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學者,也必定要研究這部書?!盵

    中醫文獻雜志 2018年6期2019-01-11

  • 醒世姻緣傳》對士林與官場人物的刻畫及文學史價值
    章回小說《醒世姻緣傳》雖然算不上一流作品,但在好幾個方面對后代小說、 尤其是《儒林外史》構成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或者先聲效應。這一話題過去有人提及,如鄒宗良認為它“使得世情小說在《金瓶梅》等作品的基礎上向前跨進了一步,而這一進步又同樣為《紅樓夢》等小說的出現奠定了基礎”[1]; 沈治鈞則直接將其歸入從《金瓶梅》到《紅樓夢》之間的三段“鏈環”之一的作品中[2]; 劉銘認為《姑妄言》中許多人物的原型來自于《醒世姻緣傳》[3]。段江麗則看到它對《儒林外史》的開啟作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1-03

  • 從淮安方言看《醒世姻緣傳》里的一些字詞
    要: 《醒世姻緣傳》是明清之際用山東方言創作而成的一部小說,書中使用了大量方言詞語?;窗彩潜狈椒窖詤^與吳方言區的過渡地帶,本文根據淮安方言解釋了《醒世姻緣傳》里的一些詞語和用字。關鍵詞: 《醒世姻緣傳》 淮安方言 詞語 用字淮安是北方方言區與吳方言區的過渡地帶。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1987),淮安方言屬于江淮官話洪巢片。本文所說的淮安方言為今淮安市清河區話。相關資料有卜玉平(1998);張牧如(2011);王一鳳、

    文教資料 2018年24期2018-12-08

  • 醒世姻緣傳》評點者葛受之考
    宗摘要:《醒世姻緣傳》(或稱《惡姻緣》)的評點者葛受之應為明末清初人。據《德平葛氏族譜》《光緒德平縣志》等文獻記載,山東德平葛氏家族的葛元祉字“受之”。從生活年代、家學淵源、人生經歷、方言土語等方面,可以斷定葛元祉即是《醒世姻緣傳》的評點者葛受之。通過葛元祉的生平,可以界定其評點時間的范圍、《惡姻緣》的成書時間下限和東嶺學道人寫作“題識”和刻印《醒世姻緣傳》的時間上限。同時,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可以斷定“東嶺學道人”與葛受之并不相識,而是從第三人的轉述中得

    蒲松齡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7

  • 醒世姻緣傳》女性服飾特征研究
    王佳陽《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反映明代社會生活的人情小說,是一部晚明的浮世繪。女性形象作為《醒世姻緣傳》中的一類主體形象,其身份地位多半是平民女性,包括舊家子弟之女、妓女、商人之女、商人之妻、道姑、媒婆等,可謂涵蓋了社會中女性的主要部分,他們在小說中都有相應的服飾裝扮描寫,他們的衣裳穿著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經濟狀況、思想觀念的變化。作者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把握,用人物的服飾穿著,以小見大,從而揭示出廣闊復雜的社會生活。服飾可以分等級,別尊卑,

    文學教育 2018年23期2018-11-28

  • 略論《醒世姻緣傳》對《紅樓夢》的影響
    巍摘要:《醒世姻緣傳》和《紅樓夢》兩部名著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有學者認為兩部小說在整體構思和命意遣旨方面有著諸多相似性?!?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在時空描述、文化內容、遣詞用語等方面對《紅樓夢》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兩部小說的成書年代相差不遠,《紅樓夢》的創作受到了《醒世姻緣傳》的影響,從時間角度來講也具有一定合理性。關鍵詞:醒世姻緣傳;紅樓夢;影響;蒲松齡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識碼:A引 言《醒世姻緣傳》與《紅樓夢》兩部小說名著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王光福

    蒲松齡研究 2018年2期2018-09-13

  • 醒世姻緣傳》女性服飾特征研究
    容摘要:《醒世姻緣傳》作為反映明代社會社會的人情小說,其中女性形象的服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制度、思想觀念等?!?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中的女性服飾具有三種特點:多元化的服裝種類和款式、奢侈化的衣著和配飾、宗教化的專用服飾。這些服裝特征反映出當時僭越禮制的社會風氣。關鍵詞:《醒世姻緣傳》 女性服飾 多元化特征 僭越禮制《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反映明代社會生活的人情小說,是一部晚明的浮世繪。女性形象作為《醒世姻緣傳》中的一類主體形象,其身份地位多半是平民女性,包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8年8期2018-09-02

  • 從《醒世姻緣傳》看女性復仇意識的發展
    肯定。以《醒世姻緣傳》為例,通過人物的復仇意識,給小說注入了新的活力,體現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反抗精神,以一種全新的審美形態詮釋人物的價值內涵。關鍵詞:《醒世姻緣傳》;女性;復仇意識一、前言在中國古代父系男權社會的壓抑下,女性的存在大多就是為了襯托男性的價值?!墩f文解字》對“婦”的解釋為“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意思是女性必須服從自己的丈夫,操勞家務。不管一個女性有多大的才能,不管她是如何的努力,她的最終命運都不是她自己所能掌控的,一旦她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07-06

  • 明末士人對女性小腳的道德想象
    末清初的《醒世姻緣傳》,被后世列為明清時期世情小說的典范之一,它不僅向廣大讀者展示了明末時期華北地區各階層婦女豐富的日常生活與社會活動,更有趣的是,在這特殊的成書年代,作者為各層次女性的“小腳”重重著筆,并將女性“小腳”蒙上了濃厚的道德意味。關鍵詞:小腳 《醒世姻緣傳》 女德 明末清初女子小腳本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西方男權社會自古以來對女子身體審美的一大標準[1]。在中國,至遲到魏晉時期,男性對女性小腳的迷戀和美的幻想已經顯現。據《南史·齊東昏侯記》中記載

    文學教育 2018年4期2018-05-24

  • 醒世姻緣傳》中折射出的明代自耕農經濟興衰 ——兼談一條鞭法和“黃宗羲定律”
    劉曉藝·《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反映中國十七世紀社會生活的世情小說①,雖然它的主題是婚姻制度里的懼內現象,且深富儒家道德說教氣息,但因其豐厚的細節還原了明代社會生活的許多場景,遂成為珍貴的史學研究資料源泉。有關《醒世姻緣傳》可作歷史研究資料的認識,最早由胡適提出。1931年12月,胡適完成《〈醒世姻緣傳〉考證》一文,在結尾處,他第一次以超越文學的眼光評價這部書之于社會經濟史、歷史書寫和風俗研究的重要性:讀這部大書的人,應該這樣讀,才可算是用歷史眼光去讀此書。有

    明清小說研究 2018年2期2018-04-12

  • 醒世姻緣傳》中的命運反諷 ——敘事語義學的闡釋
    、緒 論《醒世姻緣傳》是長達一百回的白話長篇小說,作于明末清初①《醒世姻緣傳》的寫作年代是一個仍然有爭議的問題,此處采用鄒宗良的觀點。見鄒宗良:《〈醒世姻緣傳〉前言》,載袁世碩、鄒宗良校注,西周生輯著:《醒世姻緣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4-18頁。。作者署名“西周生輯著”,其真實身份有待考證。從全書采用大量山東方言的情況來看,作者無疑是一個山東人②參見鄒宗良前引文,第22頁。。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這部長篇小說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東岳論叢 2018年2期2018-04-11

  • 醒世姻緣傳》雙音節動詞重疊研究
    要: 《醒世姻緣傳》中動詞重疊現象已經大量出現,我們在窮盡搜集該書雙音節動詞重疊用例的基礎上,對其重疊格式﹑重疊特點等進行了重點考察,對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歸納。通過比較研究,我們發現《醒世姻緣傳》中的動詞重疊有自己的特點。在雙音節動詞重疊中,“ABAB”類格式最多,雙音節動詞重疊極少帶賓語。關鍵詞: 《醒世姻緣傳》 動詞重疊 語法結構 語法意義《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口語化程度較高的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地主要是山東濟南府繡江縣明水鎮,全書具有濃

    文教資料 2018年1期2018-04-09

  • 從《醒世姻緣傳》看晚明鄉村生活
    水滸傳》《醒世姻緣傳》《紅樓夢》等眾多長篇小說中,其中又以《醒世姻緣傳》中的鄉村生活最為引人注意。關鍵詞:《醒世姻緣傳》 鄉村 社會生活 美學意蘊《醒世姻緣傳》(下文簡稱《醒》)作為《金瓶梅》和《紅樓夢》之間的橋梁,評論者對它的研究沒有間斷過,并產生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眾多研究中較少從鄉村視角揭示鄉村社會生活。近年來,隨著文學文化學和人類學研究視角的興起,以及《醒》本身豐富的鄉村社會生活,給本文打開了一個新視角,探討《醒》中所表現的晚明鄉村生活。一、鄉村自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8年3期2018-03-22

  • 明清小說中的動物倫理思想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尤其如此,關于人與動物關系的內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部小說是以晁源獵殺以狐貍精為首的大量動物為緣起,講述了晁源死后托生為狄希陳,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狐貍精托生的妻子種種非人的虐待欺凌這樣一個因果報應的兩世姻緣故事,中間還穿插了不少人對待動物的小故事。在主題思想上,小說將人與動物的關系與夫妻、君臣、父母子女、妻妾、師生、朋友、主仆等社會倫理關系相提并論,說明已經具有了明確的動物倫理觀念;闡述了對人開展動物倫理教育,事實上是以此完成道德教育的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4期2018-03-15

  • 醒世姻緣傳》中的晁源人物形象分析
    穎摘要:《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偉大的世情小說,晁源是其中塑造得較為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他對君不忠,對父不孝,對妻負義,交友有挾,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他讓我們看到了純粹的惡。關鍵詞:《醒世姻緣傳》 晁源 重色縱欲 不忠不孝 忘恩負義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110-02《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偉大的世情小說,胡適稱之為“是一部最豐富又最詳細的文化史料”,這部小說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晁源

    現代交際 2018年3期2018-03-10

  • 醒世姻緣傳》語言研究綜述
    彥摘要:《醒世姻緣傳》作為明末清初的一部大小說,不僅受到文學研究者的青睞,其所涉及的方言、詞法、句式等語言領域的問題亦備受學界關注,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績。表現為:個案研究逐漸細化,詞義研究趨于穩定,詞類、句法系統化研究初步彰顯等。這些成果對該書作者里居考釋及近代漢語相關問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雖然該書語言研究成果不斷,但在深度、廣度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方言詞匯釋義工作仍需深入探索,對個案問題的研究亦應放在斷代史的層面宏觀比較分析與檢驗,對作

    蒲松齡研究 2018年4期2018-02-23

  • 醒世姻緣傳》詞語拾詁
    貴摘要:《醒世姻緣傳》是一部用方言寫成的明代白話著作。對于其中的方言俗語,雖然前修時賢做了大量的考釋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詞語的考釋存在問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運用同時期其他山東方言文獻資料及現代方言材料,對其中的“和包雞子”“謅”“調嘴”“方便”等詞語進行辯證考釋。關鍵詞:醒世姻緣傳;方言詞;辯證中圖分類號:I207.37 文獻標識碼:A《醒世姻緣傳》是明代西周生用方言寫成的一部長篇白話小說,許多詞語在今天已經十分難解。從胡適研究《醒世姻緣傳》起,其

    蒲松齡研究 2017年3期2018-02-07

  • 醒世姻緣傳》語言詞典探討 ——兼評《〈醒世姻緣傳〉語詞例釋》
    0)一、《醒世姻緣傳》詞語研究現狀與不足(一)《醒世姻緣傳》詞語研究的現狀《醒世姻緣傳》是17世紀問世的用山東口語寫成的白話長篇小說,它的文學價值早已經得到了學界的公認,魯迅先生評價其“寫社會家庭之事,描寫則頗詳細矣,譏諷則亦鋒利矣,較之《平山冷燕》之流,蓋誠乎其杰出者也”[1]354。從文化史的地位來說,胡適在考證《醒世姻緣傳》時說:“這部百萬字的小說,不但是志摩說的中國‘五名內的一部大小說’,而且是一部最豐富又最詳細的文化史料?!盵2]200說明這部小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1-30

  • 今世做人與前世宿愆:《醒世姻緣傳》的敘事倫理
    100)《醒世姻緣傳》是一部長達一百回的白話小說,作于明末清初,作者署名“西周生輯著”,然其真實身份尚待考證。該書用山東方言寫成,可以斷定作者是山東人。*參見鄒宗良:《前言》,載西周生輯著:《醒世姻緣傳》,袁世碩、鄒宗良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2頁。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胡適作《〈醒世姻緣傳〉考證》,就稱這部小說是“最有價值的社會史料”和“最豐富又最詳細的文化史料”。*胡適:《〈醒世姻緣傳〉考證》,載西周生輯著:《醒世姻緣傳》,黃肅秋

    山東社會科學 2018年5期2018-01-29

  • 一部特色鮮明功力獨到的擴展型專書詞典
    梅詞話〉〈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語言詞典》突破了以往專書詞典的編寫模式,開創了多書語言詞典的先例;重點收錄口語詞匯和“熟詞生義”,收詞豐富而有特色;注重利用方言佐證詞義,釋義準確,多有發明。文章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小問題。關鍵詞 《〈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語言詞典》 特色 成就近三十年來,近代漢語專書詞典、斷代詞典出了不少,但按語言的地域特征把幾部白話作品的詞語匯集在一起編成一部詞典的,還沒有看到。徐復嶺先生的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成

    辭書研究 2018年6期2018-01-04

  • 論《醒世姻緣傳》對儒家師德理想的闡發
    期關注論《醒世姻緣傳》對儒家師德理想的闡發李建霞《醒世姻緣傳》一書塑造了一批生動的塾師形象,西周生對這一群體持兩種態度,不論褒揚還是嘲諷,均因為他意識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師德淪喪的現實,企圖祭出儒家師德理想的旗幟挽救當時的師風。他認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熱愛教育事業、誨人不倦。他闡發的師德理想對我們今天的師風師德建設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醒世姻緣傳 儒家 師德理想《醒世姻緣傳》是明末清初西周生所著的長篇世情小說,全書涉及社會各階層人物幾百人,且多能描寫生動傳神。

    長江叢刊 2017年8期2017-12-05

  • 醒世姻緣傳》中的筷箸文化
    444)《醒世姻緣傳》中的筷箸文化張 瑞 敏(上海大學 文學院,上海200444)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多用“箸”字表示筷子這一餐具。從目前整理的資料可知,“筷子”的叫法源于明代的民間諱俗,并經歷了詞語結構轉變的過程。明清小說中,“筷”字開始出現并逐漸增多,清初的長篇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中同時出現了“箸”與“筷”兩種叫法。箸或筷在小說不同語境里的運用反映了當時山東地區的筷箸文化與社會風俗?!?span class="hl">醒世姻緣傳》;箸;筷;筷箸習俗網絡出版時間:2017-05-23 1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7-31

  • 醒世姻緣傳》的塾師職業素養觀及其現代啟示
    芳摘要:《醒世姻緣傳》是一部寫實性很強的小說,對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西周生在創作《醒世姻緣傳》時,遵循以“懿美和昭戒”而達到“醒世”目的的創作原則,以舒忠、陳六吉兩位塾師為正面典型,以汪為露為反面教材,描繪了心目中理想的塾師形象,深刻揭露了當時私塾教育中師德墮落等問題,表達了對私塾教師職業素養的看法。西周生主張教師要德才兼備、與學生建立融洽關系、謹慎參與社會活動、廉潔自律、警惕在職業生涯中出現怠惰心理,對當今教師職業素養的形成和提高仍然有一

    蒲松齡研究 2017年2期2017-07-07

  • 醒世姻緣傳》中的龍氏形象
    霞摘要:《醒世姻緣傳》中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的妾婦形象,其中女主角薛素姐的生母龍氏堪稱獨特的“這一個”。從龍氏卑微的命運與其艱難的反抗兩個方面深度挖掘龍氏的形象內涵,以期對龍氏有一個更為客觀公正的評價。關鍵詞:《醒世姻緣傳》;龍氏;形象中圖分類號:I207.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5010103納妾在我國封建社會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家境富裕的平民都可以蓄妾。但從納妾制度形成之初,不論封建倫理道德還是法律無不規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5期2017-06-07

  • 醒世姻緣傳》作者為蒲松齡補證
    一步證明《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是蒲松齡。關鍵詞:醒世姻緣傳;蒲松齡;原型;反切中圖分類號:I207.37 文獻標識碼:A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胡適考證出《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是蒲松齡以來,學者們又提出了丁耀亢、賈鳧西、順治年間無名氏、崇禎年間無名氏、蒲震等人選,致使該小說的作者之爭成為一樁曠日持久的疑案。否定蒲松齡的學者用來壓陣的證據是周在浚寫給顏光敏的一封書信,信中說:“惡姻緣小說,前呈五冊,想已閱畢,幸付來價。因吳門近已梓完,來借一對,欲往寄耳?!?[1] 卷三

    蒲松齡研究 2017年1期2017-04-14

  • 淺談《醒世姻緣傳》名詞性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
    語法功能《醒世姻緣傳》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是指其在各層語法結構中所承當地語法地位,所充當地語法角色,所表現地語法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說地句法功能。下面我們主要討論《醒》中出現的名詞性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一、作主語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說明是誰或什么。表示句子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在句中經常與謂語組成主謂結構一起出現。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缎选分械拿~性四字格作主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作施事類主語表示句子中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期2017-04-08

  • 醒世姻緣傳》中的女圣人 ——晁夫人形象分析
    000)《醒世姻緣傳》中的女圣人 ——晁夫人形象分析杜玉然(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00)《醒世姻緣傳》是出現在明清之際的一部世情小說,徐志摩說它“是一個時代(那個時代至少有幾百年)的社會寫生”。這部小說上承《金瓶梅》,下啟《紅樓夢》,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多達230余人,這些人物大多戴上了作者賦予他們的善惡面具,演繹著蕓蕓眾生相,表達出作者的善惡觀念。其中,晁夫人作為承載作者儒家思想和道德理想的女圣人形象,對整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7期2016-12-06

  • 探析《醒世姻緣傳》中悲劇婚姻的形成原因
    0)探析《醒世姻緣傳》中悲劇婚姻的形成原因范煥莉(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河南 新鄉 453000)《醒世姻緣傳》從生活中常見的婚姻入手,講述了一個兩世婚姻的悲劇故事。在這部小說中,婚姻是貫穿全書的主脈,小說由婚姻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前世晁家與后世狄家等眾多這樣的小家庭看做小社會,以小見大,借當時小家庭陰陽倒置、悍婦懦夫的故事,傳達了作者對明末清初家庭婚姻秩序混亂狀況的失望和批判,以及重建傳統理想秩序和重塑完美家庭倫理的向往。醒世姻緣傳;悲劇婚姻;家庭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3期2016-12-06

  • 論《醒世姻緣傳》中的婚姻觀
    高建榮論《醒世姻緣傳》中的婚姻觀呂明鳳 高建榮《醒世姻緣傳》是明末清初作家西周生所著的一部長篇世俗小說,是17世紀中葉介于《金瓶梅》和《紅樓夢》之間又一部以婚姻家庭題材為背景的百回世情小說。古代社會的婚戀大多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條件下產生,這就使婚姻中產生了許多不平等的現象,男尊女卑、寵妾輕妻等一系列造成家庭矛盾的問題。本文將從中國傳統文化、明代婚姻形態、古代社會心理等方面入手,來分析《醒世姻緣傳》中的婚戀觀。西周生 《醒世姻緣傳》 婚戀觀魯迅先生說過

    長江叢刊 2016年21期2016-11-26

  • 醒世姻緣傳》人文社整理本的成功與不足
    :新出的《醒世姻緣傳》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充分吸收了自亞東本以來的校點成果和學術界數十年來對該書語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后出轉精,在標點、???、注釋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也存有一些失誤和不足,有待改進和提高。關鍵詞:醒世姻緣傳;人文社整理本;成功與不足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識碼:A上世紀30年代初,汪乃剛整理的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簡稱《醒》)新式標點本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發行,開創了采用現代手段整理《醒》書的先河。至80年代初,齊魯書社

    蒲松齡研究 2016年3期2016-11-14

  • 從《醒世姻緣傳》海會的人生觀看明末清初女性處境
    摘 要:《醒世姻緣傳》中的姑子海會是整本小說中最離經叛道的女性形象,海會為了絕對的自由,選擇了自己獨特的反抗方式:不為人妻,不為人妾,不當娼妓,用墮入空門享受自由的性愛和平等的人格。本文從海會叛逆思想根源出發探尋明末清初的社會現實和女性處境。關鍵詞:海會;姑子;墮落;覺醒《醒世姻緣傳》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著名的現實主義的小說,也是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說,該書成書于明末清初,作者為山東人西周生。全書描寫了明正統年間至成化年間一個家庭中一男三女冤冤相報兩世惡姻緣的故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十七世紀中國的社會倫理狀況考查——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
    ——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趙博(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100871)摘要:明代中晚期以來,社會發生著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在倫理層面也有所反映。以《醒世姻緣傳》為例可以看出,雖然“三綱”依然是社會的倫理基礎,但是父子關系、夫妻關系、宗族關系以及家庭的重心都在轉化,傳統的禮制受到了挑戰。心學在這個時期產生,強調道德的主體理性,道德平民化、內向化,對民眾思想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由于傳統禮法的約束力下降,新的倫理規范還沒有產生,整個社會的倫理狀況陷入混亂。關鍵詞:《醒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2-20

  • 醒世姻緣傳》與明末清初的戲曲生態
    00)?《醒世姻緣傳》與明末清初的戲曲生態趙璐(山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摘要: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為研究明末清初的戲曲生態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小說展現了明末清初的演劇風俗和戲曲接受等情境,還塑造了梁生、胡旦兩位另類優伶形象。后者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戲曲史料中的士優關系,從而使《醒世姻緣傳》的戲曲史料價值獲得提升。關鍵詞:《醒世姻緣傳》;明末清初;史料;戲曲生態《醒世姻緣傳》是明末清初上承《金瓶梅》,下啟《紅樓夢》的長篇章回世情小說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02-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