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藻

  • 褐藻寡糖的制備工藝研究
    266400)褐藻膠是一種酸性直鏈多糖,主要是由β-D-甘露糖醛酸(縮寫為M)和α-L-古洛糖醛酸(縮寫為G)通過1,4-糖苷鍵連接形成的線性、水溶性、酸性多糖[1]。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褐藻膠的寡聚物,一般可通過物理降解法、化學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等降解褐藻膠而獲得。褐藻寡糖的聚合度一般在2 ~10,解聚后其水溶性增強、易被機體吸收,是一種安全、無毒的化合物。研究表明,褐藻寡糖是一種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海

    現代食品 2023年15期2023-11-15

  • 褐藻膠的凝膠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
    276800)褐藻膠,一般指海藻酸鈉,是一種從海帶等褐藻中提取出的陰離子多糖,可與氫離子或除鎂、汞離子之外的多價金屬陽離子交聯形成水凝膠。褐藻膠與鈣離子形成的凝膠安全無毒,具有環境友好性,作為食品膠凝劑、質地改良劑和保水劑等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領域。褐藻膠的凝膠特性對食品特別是凝膠狀食品品質的影響至關重要[1]。例如,將具有較好凝膠強度的褐藻膠作為膠凝劑,可以使食品在一定的外力下保持完整的外形[2]。將褐藻膠作為質地改良劑用于凝膠食品中,可以改善食品的硬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3年4期2023-03-22

  • 褐藻膠多糖分子修飾酶的研究進展
    210023)褐藻膠是一種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ate,G)通過1→4 糖苷鍵連接的線性多聚體[1],根據其分子的長度、M/G 殘基比率和分布以及乙?;潭鹊?,使其具有凝膠強度、水合能力、黏度和生物活性等特性,在食品、醫藥和化妝品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褐藻膠的這些特性主要通過褐藻膠修飾酶對褐藻膠的合成和修飾過程進行控制,為了能夠利用不同的褐藻膠修飾酶進行高效、安全和綠色地制備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23年1期2023-03-09

  • 4種大型褐藻類菌胞素氨基酸的提取工藝優化及鑒定
    有大型紅藻和大型褐藻中[10]。目前,大型海藻MAAs研究多集中在MAAs的分布[11-14]、活性[15-17]以及環境因子對其積累和誘導[4,9,13]等其它[4,11,18,19]方面。已有的 MAAs 提取和分離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 Bangia atropurpurea[5]、Bostrychia scorpioides[7]、Nostoc flagelliforme[20]、海 蘿(Gloiopeltis furcata)[21-22]、江 蘺(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3年4期2023-02-17

  • 褐藻膳食纖維對糖脂代謝調節作用的研究進展
    品具有重要意義。褐藻膳食纖維又稱海藻酸鹽、褐藻膠,是以不溶性鹽的形式存在于海帶、巨藻等褐藻細胞壁中的一種天然多糖類物質??茖W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纖維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菌、增強免疫等生物學功效,其對糖脂代謝的調節作用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3]。本研究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對褐藻膳食纖維在糖脂代謝中的作用及其機制進行綜述,為開發防治糖脂代謝相關疾病的功能性食品和藥物提供思路。1 褐藻膳食纖維影響消化吸收調節糖脂代謝褐藻膳食纖維具有的持水力和凝膠特性使其通過影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3年1期2023-02-16

  • 復合酶法提取褐藻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工藝優化及其抗氧化功能測定
    . 研究表明, 褐藻糖膠與海藻膳食纖維具有降血脂、 降血糖、 抗凝血、 緩解便秘、 多種免疫調節功能以及生物活性[1], 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功能性食品. 目前我國海藻工業的加工提取技術較差, 導致海藻的利用率較低. 研究表明, 我國有超過9%的居民攝入膳食纖維量不足, 遠低于每日推薦的30%攝入量[2]. 因此, 海藻膳食纖維產品開發將會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市場前景廣闊.褐藻是我國沿海地區常見的大型海藻之一, 目前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3]和微波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2022年3期2022-07-07

  • 褐藻膠寡糖的制備、分離及表征研究進展
    116034)褐藻膠(Alginate)是一種主要從海帶、巨藻、裙帶菜、馬尾藻等褐藻中提取的水溶性酸性多糖[1?2],棕色固氮菌、綠膿桿菌等微生物經培養也可產生褐藻膠[3]。據調查顯示,褐藻膠的世界產量約為30000 t/年[4]。褐藻膠分子是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洛糖醛酸(G)兩種同分異構單體通過1→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直鏈線型嵌段多糖,主要有均聚甘露糖醛酸(PM)、均聚古洛糖醛酸(PG)和異聚褐藻膠(PMG)三種排列方式[3,5](見圖

    食品工業科技 2022年9期2022-04-26

  • 海帶褐藻糖膠的分離純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測定
    ica.)中含有褐藻膠、褐藻糖膠、褐藻淀粉[1]等多糖。目前,我國海帶的工業利用率僅占30%[2],其深加工主要集中在碘、褐藻膠及甘露醇等的生產中[3],造成海帶價格瓶頸,制約了海帶產業的發展,同時海帶工業殘渣作為廢棄物,其中還有豐富的蛋白質、褐藻糖膠及膳食纖維,造成資源浪費。褐藻糖膠(Fucoidan)是一種水溶性硫酸雜多糖,主要成分為硫酸化的α-L-巖藻糖,并含少量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等[4]。近年來,大量研究已證明褐藻糖膠具有降血糖血脂、抗氧

    農產品加工 2022年2期2022-02-16

  • 海洋細菌來源低溫褐藻膠裂解酶的分泌表達和酶學性質研究*
    海洋細菌來源低溫褐藻膠裂解酶的分泌表達和酶學性質研究*張文彬1,2#白 露1,2#劉 彬3王朋梅2莫照蘭4李 杰2①(1.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水生動物病原庫 上海 201306; 2.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海水養殖病害防治重點實驗室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 山東 青島 266071; 3.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34;4. 中國海洋大學海

    漁業科學進展 2021年6期2022-01-04

  • 海洋細菌A78的鑒定及褐藻膠裂解酶特性的研究*
    icum)的胞外褐藻膠裂解酶,目前,科研工作者在褐藻膠裂解酶的研究領域取得大量成果,例如,藻酸雙脂鈉(PPS)、海立特等海洋藥物的問世極大地鼓舞了科學工作者向海洋要寶的信心。褐藻膠作為源自褐藻植物細胞壁的水溶性酸性多糖,在農業、食品、醫藥和化工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2]。海藻肥料作為新一代天然海洋生物肥料,具有多種高活性成分和營養元素,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和極強的抗逆作用,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方面的表現突出[3]。目前,比較常見的褐藻膠降解糖化方法包括稀酸

    生物學通報 2021年1期2021-11-01

  • 褐藻膠裂解酶研究進展
    264200)褐藻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藻類之一,也是沿海地區重要的生物能源制造者,有超過250個屬,1800余種[1]。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瓊膠、褐藻膠和卡拉膠。其中,褐藻膠在海藻工業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用途最廣,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褐藻膠的降解產物褐藻膠寡糖也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因此近年來受到許多科研工作者的極大關注[2]。我們通常所指的褐藻膠是褐藻酸的鈉鹽——褐藻酸鈉,又名海藻酸鈉,廣泛存在于各種褐藻中的一類水溶性酸性多糖物質。褐藻酸鈉分子式為(C6H7O

    食品工業 2021年8期2021-08-25

  • 褐藻膠裂解酶研究進展
    264000)褐藻膠存在于褐藻細胞壁及細胞間質中,約占其干重的40%。褐藻膠是酸性陰離子線性多糖,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與其C-5差向異構體α-L-古羅糖醛酸(α-L-guluronate;G)通過1,4糖苷鍵共價連接,以均聚或隨機的方式排列成同源多糖醛酸M殘基(Poly M)、G殘基(Poly G)以及雜多糖醛酸(Poly MG或Poly GM)[1]。除褐藻外,褐藻膠也由兩個細菌屬——固氮菌(例如葡萄固氮菌Azo

    食品工業 2021年7期2021-08-15

  • 闊葉羊棲菜中褐藻膠的提取及應用
    充在細胞壁之間的褐藻膠及細胞質中的褐藻淀粉組成,有文獻表明褐藻膠是由α-L-古羅糖醛酸和β-D-甘露糖醛酸以糖苷鍵連接而成的聚合物[2-3]。褐藻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堿法、酶法、超聲法和沉淀法4種,褐藻膠常與褐藻糖膠相伴相生,如何分離出褐藻糖膠、提高褐藻膠純度是現如今提取羊棲菜褐藻膠的研究重點[4]。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試劑和儀器羊棲菜(榮成市旭豐水產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山東創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乙醚(北京海力揚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丙酮(重慶寶潤

    食品工業 2021年7期2021-08-15

  • 低分子褐藻聚糖硫酸酯寡糖的研究進展
    116023 )褐藻聚糖硫酸酯又稱巖藻聚糖,主要來源于褐藻、海參和海膽等生物。不同來源的褐藻聚糖硫酸酯結構因來源不同而存在差異、且較復雜。即使同一特定褐藻中的褐藻聚糖硫酸酯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結構[1]。近些年來褐藻聚糖硫酸酯的大部分結構及其骨架已經被逐漸揭示[2];隨著結構的揭示其功效或構效研究逐漸增多。研究發現,褐藻聚糖硫酸酯具有良好的保肝護肝[3-6]、降血脂[7-8]、降血糖[9]、抗炎[10-11]、抗腫瘤[12-15]、調節免疫系統[16-17]等

    水產科學 2021年3期2021-05-24

  • 褐藻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在功能性食品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150076)褐藻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大陸沿岸冷水水體中的多細胞藻類植物,目前已知的褐藻種類約有1500種。由于其普遍含有大量黃橙色的褐藻素而多呈褐色。褐藻均為多細胞生物,屬于海藻中比較高級的類群。近年來,通過對褐藻類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褐藻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營養成分。不同于市面上已被大規模開發利用的蛋白質與多糖,褐藻類中的活性物質具有天然、新穎、獨特等優勢。研究表明,褐藻中的活性物質有抗氧化、抗腫瘤、抗凝血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隨著近幾年海洋資源的

    中國調味品 2021年8期2021-04-01

  • 褐藻酸和褐藻酸鹽的分離提取及應用研究進展
    264209)褐藻酸(alginic acid),又名褐藻膠,分子式(C6H8O6)n,是由 β-D-甘露糖醛酸(M)和 α-L-古羅糖醛酸(G)通過1,4-糖苷鍵聚合而成的天然線性高分子多糖,以鈣及鈉鹽的形式存在于褐藻的細胞壁中[1]。褐藻酸鹽,一般是指褐藻酸與一價或二價金屬離子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最常見的是褐藻酸鈉、褐藻酸鈣。褐藻酸和褐藻酸鹽的特殊結構決定其具有特殊的凝膠能力,結構中的G、M單體以3種方式組合:GG、MM和GM,G、M單體和3種鏈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1年6期2021-03-30

  • 褐藻膠降解過程及鏈剪切模型的研究
    )大量研究已證明褐藻膠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抗菌、降血糖等生理特性[1-3]。 但天然褐藻膠是一種生物大分子, 相對分子質量集中在4×105~8×106, 即使在低濃度下形成的溶液黏度也很高,流動性與適口性差,使其無法應用到食品體系中發揮重要生理特性。 與天然褐藻膠相比,低相對分子質量的褐藻膠不僅具有一定的成膜性,可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同時具有較好的調節腸道菌群并可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特點[4]。 此外,多糖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寬度也是影響其生理特性的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21年1期2021-03-18

  • 黃桿菌褐藻膠裂解酶的高效表達及其在褐藻寡糖制備中的應用
    100083)褐藻膠裂解酶作為一種多糖裂解酶(polysaccharide lyase,PL),可通過β-消去機理以內切或外切方式將褐藻酸鈉裂解為非還原端帶雙鍵的不飽和糖醛酸寡糖和不飽和糖醛酸單糖。根據褐藻膠裂解酶底物特異性差異可分為3 種類型:聚甘露糖醛酸(polyM)特異性裂解酶(EC 4.2.2.3)、聚古羅糖醛酸(polyG)特異性裂解酶(EC 4.2.2.11)和雙功能裂解酶(EC 4.2.2.-)[1]。根據序列相似性,褐藻膠裂解酶可劃分為7

    食品科學 2021年4期2021-03-01

  • 褐藻糖膠抗腫瘤活性研究進展
    蘇州)0 引言褐藻糖膠普遍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脂等功效。研究表明,褐藻糖膠的抗腫瘤機制非常復雜,如促進NK細胞活化、促進樹突狀細胞活化、影響巨噬細胞、抑制細胞周期轉換、誘導細胞凋亡等。本文通過系統的文獻檢索和總結,對褐藻糖膠的抗腫瘤作用進行綜述。1 促進NK細胞活化NK細胞是機體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殺傷細胞,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Namkoong S等[1]發現褐藻糖膠飼喂的小鼠NK細胞活性顯著提高,NO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3期2021-01-08

  • 褐藻多糖基于PI3k/AKT信號通路對乳腺腫瘤大鼠的效果研究
    帶來極大的痛苦。褐藻多糖的主要功能是抗腫瘤、抗氧化、抗病毒、調節免疫、抗血栓等,對于多種腫瘤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4]。褐藻多糖對多種腫瘤細胞具有促進凋亡和完成自我吞噬的作用,同時可以誘導樹突細胞、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成熟和分化。在體外細胞研究中,褐藻多糖促進細胞凋亡的途徑是通過內源性和外源性凋亡機制來完成,同時能夠提高化療藥物的療效。PI3k/AKT信號通路在大部分腫瘤中均表達失調,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凋亡過程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5]。郭威等[6]研究指出

    河北醫藥 2020年20期2020-11-04

  • 響應面法優化羊棲菜褐藻多酚提取工藝
    值高,其中羊棲菜褐藻多酚是羊棲菜中重要的活性物質之一,約占藻體干重的2%,主要為間苯三酚衍生物及連苯三酚衍生物,具有抗氧化[2]、抗菌[3]及抑制代謝酶[4]等作用。目前,褐藻多酚的提取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聲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和臨界流體萃取法等[5]。呂成林等[6]和張麗斌等[7]等均通過乙醇溶劑提取法對羊棲菜多酚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但是提取率不高。為了獲得更高的提取率,采用其他方式輔助乙醇進行提取。方麗等[8]用二次正交旋轉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10-21

  • 褐藻膠裂解酶的結構及催化機制研究進展
    210023)褐藻膠主要是由褐藻以及細菌產生的一種酸性多糖,是褐藻門植物如海帶(Saccharinajaponica)、裙帶菜(Undariapinnatifida)等細胞壁的主要成分[1]。褐藻膠主要由兩個單體組成,β-D-甘露糖醛酸(M)以及它的C5差向異構體,α-L-古羅糖醛酸(G)。各個單體之間通過1,4-糖苷鍵相連,可以形成均聚甘露糖醛酸片段(polyM)、均聚古羅糖醛酸片段(polyG)以及兩個單體交替連接形成雜合片段(polyMG)[2]。

    生物加工過程 2020年5期2020-10-15

  • Fe3O4磁性納米粒子固定化微泡菌褐藻膠裂解酶AlgL17的研究
    361021;)褐藻膠是由α-L-古羅糖醛酸及β-D-甘露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線狀聚合物多糖,它是褐藻酸親水衍生物的統稱,從巨藻、海帶和馬尾藻等褐藻中提取而來,是細胞壁主要組成物質[1]。褐藻膠寡糖是經褐藻膠降解的一種低分子聚合物,與多糖相比,生物特性更為突出[2-3]。褐藻膠的降解方法主要有化學法和酶法[4-5]。酶法生產褐藻膠寡糖條件溫和、得率高、不污染環境、水解產物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壞,已經逐漸取代化學法降解。褐藻膠裂解酶能通過β-1,4糖苷鍵的方式進行消

    食品工業科技 2020年6期2020-04-02

  • 清除魚缸水垢的小妙招
    文/天天第一種是褐藻。顏色為褐色。水族缸通常在“新”設缸時比較會發生褐藻,在一兩個星期褐硅藻往往也會自動消失(看不見),新設缸的硝化系統尚未完整建立,所以就出現這種情況。解決方法:1.可以飼養胡子幼魚,他可以貼著缸壁,吃食褐藻。2.在過濾槽內添加優質的硝化細菌膠囊或者水劑,過濾系統和充氧設備24小時開著。3.喂食不要過多。等待一段時間,褐藻就會慢慢消失。第二種就是水垢,為白色痕跡。原因是自來水硬度高,如燒水會出現水垢道理一樣。解決方法:1.用紙巾等沾一點點

    飲食保健 2019年15期2019-08-13

  • 褐藻多糖硫酸酯通過調控HDAC1基因的表達促進胃癌細胞凋亡*
    230000)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sulfate)又稱為褐藻糖膠、巖藻聚糖,為存在于多種藻類的細胞間多糖,為一種水溶性雜多糖,主要成分有巖藻糖和硫酸根及木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糖醛酸、蛋白質、Na+、K+和Mg2+等[1-2]。大量研究已證實,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抗氧化、調節血脂血糖、保護腎臟、抗病毒、抗腫瘤、保護神經及調節免疫的活性[3-5]。褐藻多糖硫酸酯在胃癌中的治療作用早已有相關報道[6],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尚未十分清楚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9年6期2019-06-25

  • 褐藻膠降解酶產生菌的篩選與鑒定
    116023)褐藻膠又稱藻酸、海藻酸鈉,是一些大型藻類的細胞壁、細胞間質的主要組成成分[1]。褐藻膠是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ate,G)兩種糖醛酸殘基通過β-1,4糖苷鍵相互連接而成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2]。依據海藻種類、藻體組織部位、生態環境、季節等的不同,M和G單體的含量比也具有差異[3]。褐藻膠及其衍生物的獨特理化性質,如良好的凝膠特性和穩定性,使其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紡

    中國釀造 2019年5期2019-06-11

  • 海洋來源褐藻膠裂解酶及其基因B1SM的克隆和表達
    ,350108)褐藻膠(alginate)是由1,4-β-D-甘露糖醛酸(M)和1,4-α-L-古羅糖醛酸(G)兩種糖醛酸單體聚合而成的水溶性酸性多糖[1],在能源、農業、食品和醫療等領域均有應用價值[2-4]。由褐藻膠降解得到的褐藻膠寡糖具有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抗病毒和抗腫瘤等功能[5-10]。褐藻膠裂解酶是通過β消除反應催化褐藻膠產生褐藻寡糖的多糖裂解酶[11-13]。褐藻膠裂解酶的來源主要有海洋動物、細菌和真菌等,獲得途徑主要是篩選產褐藻膠裂解酶菌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9年3期2019-03-01

  • 褐藻生物活性物質研究現狀
    類,分別是紅藻、褐藻、綠藻和藍藻[1]。褐藻屬于海藻中比較高級的類群,褐藻均為多細胞生物。近年來,通過對褐藻類植物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褐藻類中活性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類、多糖類等。研究表明,褐藻中的活性物質有著抗氧化[1]、抗腫瘤[2-3]、抗凝血[4-5]、抗炎癥[6-7]、抗疲勞[8]、防止肝損傷和增強免疫力[9-10]等作用。對褐藻中的主要活性物質的研究現狀及其開發利用進行綜述,進而為海洋褐藻類資源開發研究提供參考。1 褐藻中的活性物質褐藻的組成成分

    農產品加工 2019年14期2019-01-06

  • 羊棲菜褐藻糖膠的提取工藝優化及理化性質分析
    forme)屬于褐藻門、褐藻綱、墨角藻目、馬尾藻科、馬尾藻屬的一種海洋孢子植物,別名玉草、海草、六角菜、海大麥、鹿角尖等,從遼東半島到雷州半島均有分布,其中以浙江和福建沿海居多[1].羊棲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藥食兩用海藻,其干燥藻體全株入藥,稱為海藻.《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羊棲菜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清涼解毒、破血祛淤以及利水消腫等功效,用于緩解與治療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等病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多糖是羊棲菜的主要活性物質,羊

    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12-03

  • 微泡菌ALW1褐藻膠裂解酶AlgL14的表達及信息學分析
    021)0 引言褐藻膠是一種陰離子酸性直鏈多糖,它主要來源于褐藻類植物的細胞壁,是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羅糖醛酸(G)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構成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1]。褐藻膠來源廣泛,因為其具有增稠性、穩定性、凝膠性和螯合金屬離子等特點,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食品、醫療、印染和化工等領域[2-4]。褐藻寡糖作為褐藻膠的降解產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5]。褐藻膠裂解酶具有β-消除催化裂解褐藻膠糖苷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10-26

  • 響應面優化銅藻(Sargassum horneri)中 褐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結構鑒定
    “丁香屋”,屬褐藻綱墨角藻目馬尾藻科馬尾藻屬,是一種經濟型大型褐藻[1]。銅藻主要分布于遼寧、浙江、福建和廣東等沿海地區,在醫藥、食品、飼料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據《中華本草》和《廣東中藥志》記載,銅藻可用于治療水腫、咳嗽、甲狀腺腫大等疾病。除多糖、蛋白質、礦物質和脂類等營養成分外,銅藻中還含有萜類化合物、褐藻多酚等活性物質[3]。其中褐藻多酚(Phlorotannins)是一類間苯三酚(Phloroglucinol)的聚合物,主要存在于褐藻中,是細

    食品工業科技 2018年16期2018-09-13

  • 不同來源褐藻膠對空心硬膠囊殼特性的影響
    行業的重視,其中褐藻占藻類總產量的78%左右。近年來,褐藻加工逐步轉向精深加工產物的加工,褐藻膠作為一種重要的加工副產物,屬于可食性膳食纖維的一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毒性、無免疫原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尤其是凝膠性,使其成為功能性組分及藥物載體的良好資源,為生物醫學應用的優質候選物,用于制備空心硬膠囊殼,既可充分利用褐藻資源,同時又擴大產品的選擇性,降低生產成本。本研究選用中試生產褐藻活性多糖過程中的副產物褐藻膠,以及商業化褐藻膠為原料,考察原料配比對

    現代食品 2018年12期2018-08-20

  • 海洋弧菌中褐藻膠裂解酶Alg的克隆表達及酶學性質
    海 201306褐藻作為豐富的海洋藻類資源之一,其年產量僅次于纖維素[1],隨著海洋大型野生藻類的培養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作為可持續發展資源的應用開發提供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據報道[2],從馬尾藻中可以提取超過30%~35%的褐藻膠,經過降解處理后可產生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作用的褐藻寡糖,已經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3,4],醫療醫藥[5,6],農業化工[7-10]、生物原料[11]以及飼料添加劑[12]等行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通過傳統降解法制備褐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07-25

  •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結構與生物活性研究*
    王 晶 張全斌?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結構與生物活性研究*王 晶1, 2張全斌1, 2①(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266071; 2.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功能實驗室, 青島 266071)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細胞間多糖, 存在于細胞壁基質中。生長于潮間帶、長時間與空氣接觸的褐藻種類中, 如多年生的墨角藻()類, 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達20%; 生長在

    海洋科學集刊 2017年0期2018-01-10

  • 海藻——來自大海的饋贈
    的特有的黏性物質褐藻糖膠為一種天然水溶性食物纖維,它不但能給人體提供現代人飲食中容易缺乏的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從化學角度來說,褐藻糖膠是一種高分子多糖體,對人體健康有正面效果。提高免疫力各種研究和臨床實驗均證實,褐藻糖膠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它可以恢復和提高人類的自然治療能力,改善體質。還可以預防過敏癥和生活習慣疾病。沒有在腸道吸收的褐藻糖膠也會在小腸表面激發“腸道免疫”,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與血脂清潔的血管和流暢的血液讓身體更加年輕、健康!褐藻糖膠可

    家庭用藥 2017年6期2017-06-22

  • 一株明亮發光桿菌產褐藻膠裂解酶的培養基優化
    株明亮發光桿菌產褐藻膠裂解酶的培養基優化劉彩琴,王 楠,陳薇青,金建昌,項麗艷(浙江樹人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浙江杭州 310015)通過響應面方法對明亮發光桿菌液體發酵產褐藻膠裂解酶的最佳產酶培養基進行了優化。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部分因子實驗對葡萄糖、牛肉膏、氯化鉀、七水硫酸亞鐵、磷酸氫二鉀、MgSO4·7H2O、初始pH進行系統考察,篩選出兩個影響較顯著的因素MgSO4·7H2O和葡萄糖添加量,然后通過中心組合實驗進一步優化,建立以褐藻膠裂解酶

    食品工業科技 2017年8期2017-05-12

  • 兩個品系羊棲菜褐藻膠與褐藻糖膠的聯合提取及理化性質測定
    )兩個品系羊棲菜褐藻膠與褐藻糖膠的聯合提取及理化性質測定李雅靜,范家興,程柳坤,許加超,高 昕,付曉婷*(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000)本文利用聯合提取方法對浙江洞頭兩個品系羊棲菜(SF-1、SF-2)的褐藻膠與褐藻糖膠進行了提取,并對其理化性質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品系SF-1的褐藻膠含量略高于SF-2,差異不顯著(p=0.149),而后者的褐藻糖膠含量顯著高于前者(p羊棲菜,褐藻膠,褐藻糖膠,聯合提取,理化性質羊棲菜是我國經濟

    食品工業科技 2017年6期2017-04-14

  • 復合酶法高效提取海帶中褐藻糖膠
    法高效提取海帶中褐藻糖膠楊曉雪1,董學前2,張永剛2,王 偉2,杜金華1,劉建軍1,2,*(1.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泰安 271000;2.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山東濟南 250000)本研究以海帶為原料,采用復合酶法提取其中的褐藻糖膠(Fucoidan),目的是通過優化提取條件以及與傳統水提法和其他酶提取法作比較,得到一種高效提取褐藻糖膠的方法。研究表明,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了復合酶即纖維素酶、果膠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

    食品工業科技 2017年6期2017-04-14

  • 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進展
    海264210)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進展孫艷賓,陳洪基,姜國良(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山東威海264210)隨著海洋藥物和海洋保健制品的蓬勃發展,海洋多糖及其降解產物的研究也引起了廣泛的重視。利用褐藻酸裂解酶對褐藻酸進行降解,獲得具有多種新型生物活性的海藻寡糖,已成為近幾年研究的熱點。該文介紹了褐藻酸裂解酶的來源、分類、結構、生物學功能及酶解機理,并對褐藻酸裂解酶的應用前景進行了討論。褐藻酸;褐藻酸裂解酶;海藻寡糖褐藻酸是由褐藻植物和某些細菌產生的直鏈多糖[

    中國釀造 2017年3期2017-04-07

  • 海帶夏季育苗系統褐藻酸降解菌數量組成分析
    海帶夏季育苗系統褐藻酸降解菌數量組成分析王偉偉,王娜,張壯志,曹增梅,曲艷艷,王青巖,李曉捷,曲善村(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海藻與海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海藻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煙臺264003)為研究褐藻酸降解菌對海帶Saccharina japonica夏季育苗的影響及其與病害間的關系,全程跟蹤監測育苗池水與苗簾上的可培養好氧異養細菌 (heterotrophic aerobic bacteria,H)和褐藻酸降解菌 (a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7年1期2017-03-14

  • 褐藻膠裂解酶的研究進展
    116034)?褐藻膠裂解酶的研究進展羅丹丹,薛永常(大連工業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大連 116034)褐藻膠是由β-D-甘露糖醛酸及其C5差向異構體α-L-古洛糖醛酸結合而成的線性高分子多糖。褐藻膠裂解酶通過β消去機制能將褐藻膠降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褐藻寡糖。褐藻寡糖因具有獨特的促進生長、增強植物抗性、抑菌等生理活性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簡要概述了褐藻膠裂解酶的來源分類、結構功能、酶學性質、褐藻寡糖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為褐藻膠裂解酶在工業生產的應用提供理

    生物學雜志 2016年6期2016-12-22

  • 電極制備工藝對褐藻多孔碳雙電層電容性能的影響
    ?電極制備工藝對褐藻多孔碳雙電層電容性能的影響許興欣,康丹苗,劉慶雷,張 荻(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200240)摘 要:為探究電極制備過程對材料雙電層電容可能帶來的變化,以褐藻為前驅體制備多孔碳,研究了電容測試過程中碳顆粒尺寸和電極制片壓力兩種工藝參數對其雙電層電容性能的影響規律.通過將多孔碳粉末嚴格篩分成5組不同的尺寸,分別制成電極并測試其充放電性能和循環伏安曲線,得到比電容隨顆粒尺寸變化的規律;再選取優化尺寸的多孔碳,在4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6年1期2016-03-29

  • 刺參海帶飼料原料褐藻膠降解菌的分離與鑒定
    刺參海帶飼料原料褐藻膠降解菌的分離與鑒定王熙濤1,2, 李淑英2, 王麗麗3, 李曉宇3, 徐永平1,2,3*(1.動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 116620;2.大連賽姆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620;3.大連理工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4)從海帶及刺參養殖環境中篩選有效降解褐藻膠,且對刺參無致病性的微生物,對海帶飼料原料進行降解處理,以降低海帶飼料中刺參難以消化的褐藻膠成分,顯著提高飼料利

    微生物學雜志 2016年6期2016-03-08

  • 褐藻多糖的分離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進展
    264200?褐藻多糖的分離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進展吳 澤, 魏琦峰, 邱慶慶, 任秀蓮*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0褐藻多糖是海藻膠、褐藻糖膠和褐藻淀粉的統稱,主要存在于褐藻中。褐藻糖膠作為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由L-巖藻糖和硫酸酯基組成,具有抗氧化、抗凝血、防癌抗腫瘤、抗病毒和消炎等活性。綜述了褐藻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和褐藻糖膠的生理活性研究進展,以期為褐藻多糖的應用提供參考。褐藻多糖;褐藻糖膠;提取分離;生物活

    生物技術進展 2015年3期2015-04-08

  • 多肋藻渣中褐藻膠提取工藝及其分離純化研究
    stata)屬于褐藻門、褐子綱、海帶目、海帶科、多肋藻屬,在亞洲主要分布于日本及朝鮮半島海域,是我國近年新栽培的褐藻[1]。多肋藻富含褐藻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2],可食用,同時也是海藻工業的重要原料[3]。因多肋藻富含褐藻多糖硫酸酯,近些年對其的研究很多[4-5],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多肋藻褐藻多糖硫酸酯與褐藻膠。多肋藻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棄藻渣,含有數量可觀的褐藻膠,未見對多肋藻渣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相關研究與報道。因此本研究擬通過實驗研究多肋

    食品工業科技 2014年21期2014-12-16

  • 具有海帶褐藻膠降解能力的刺參有益菌篩選及降解條件優化
    是由于海帶細胞壁褐藻膠含量較高限制了其作為刺參優質餌料的使用。刺參體內褐藻酸酶活性處于很低的水平,因此對海帶等富含褐藻膠的大型藻類消化能力較弱,大多數飼料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這不僅造成飼料的浪費,而且水體里含有大量黏性較高的褐藻膠等殘餌,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導致刺參養殖環境的惡化(郭娜等,2011;唐黎等,2007)。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篩選出一株能高效降解海帶中褐藻膠且對刺參無潛在危害的有益菌,并探討了其降解海帶褐藻膠的最佳發酵條件,以期能有效降解海帶飼料中

    中國飼料 2014年4期2014-10-25

  • 動物抗凝血酶Ⅲ和褐藻糖膠結合的結構模擬
    225009)褐藻糖膠(fucoidan,FUC)是一類主要由巖藻糖及硫酸酯基團組成的多糖類物質,廣泛存在于褐藻及一些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海參,海膽等)體內[1]。 含有豐富的免疫調節成分,具有類似于肝素的多糖結構,有較好的抗凝血活性,雖然其活性低于肝素,但由于肝素的副作用較大,因而仍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過去幾十年間FUC得到了較為廣泛、系統的研究,己證實其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包括抗凝血與抗血栓、抗病毒、抗腫瘤、免疫調節、抗炎、降血脂、抗氧化、抗補體特性、抗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3-15

  • 褐藻糖膠對黃顙魚幼魚生長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重要的指導意義。褐藻糖膠(fucoidan)又名褐藻多糖硫酸酯、巖藻聚糖、巖藻聚糖硫酸酯等,它是以小滴狀存在于褐藻類海藻細胞間組織中或黏液基質中,并能從葉片表面分泌出來的一種水溶性雜多糖,主要成分是L-巖藻糖-4-硫酸酯,由于其分子鏈末端存在天然硫酸基,使得褐藻糖膠表現出廣泛而特殊的生理活性[2]。研究表明,褐藻糖膠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腫瘤、抗凝血、抗病毒、降血脂、調節免疫系統、抗氧化等[3-4]。褐藻糖膠還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含量,加

    動物營養學報 2014年7期2014-03-14

  • 褐藻提取物及其在豬、雞生產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島266003)褐藻(Brown Algae)是一種較高級的多細胞藻類,主要分布于大陸附近的水域,褐藻門約有250屬1 500多種,淡水產僅8種。褐藻是藻類植物中開發最多的種類,約占海藻總量的75%。我國是藻類生產大國,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統計數據,2010年,我國養殖藻類總產量占全球養殖海藻總產量的58.4%,總量達到1 110萬噸。褐

    飼料工業 2014年20期2014-02-27

  •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生物活性及應用前景
    島266042)褐藻是海藻中含量豐富的一個類群[1],約有1500種,分成250個屬。褐藻具有廣泛的用途,其中海帶、鹿角菜、昆布、裙帶菜、羊棲菜等可以食用,馬尾藻屬植物可用于制作肥料,有些褐藻還可用于提取褐藻膠(食品穩定劑)、甘露醇和碘等。褐藻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多酚、肽、多糖等成分,將其分離提取,可用于藥品、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等領域[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在褐藻的細胞基質中發現的一類硫酸多糖酯,是由高度支鏈化的α-L-巖藻糖-4-硫酸酯形成的聚合物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3年1期2013-04-11

  • 褐藻膠寡糖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豐富的資源寶庫,褐藻膠是一種來源于海洋褐藻的陰離子酸性多糖,是其細胞壁的主要組成物質[1]。它是一種高聚合度的多糖類物質,凝膠性強、粘度大,水溶性較差,不容易被吸收,因此限制了其應用。隨著近年來海洋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具有多種生理活性的褐藻膠多糖降解產物---褐藻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褐藻膠寡糖AOS是褐藻膠在褐藻膠裂解酶的作用下降解而成的一種寡糖,由β-D-甘露糖醛酸(ManA)、α-L-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12年1期2012-09-12

  • 鈣析法和酸析法所產褐藻膠質量比較的研究
    析法和酸析法所產褐藻膠質量比較的研究李陶陶1,許加超1,*,付曉婷1,高 昕1,李可昌2(1.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003;2.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400)分別采用酸析法和鈣析法提取褐藻酸鈉,對所得褐藻膠的質量和得率,以及兩種方法的耗費成本進行了比較。實驗結果顯示:酸析法與鈣析法所得褐藻膠在灰分含量、透明度、含鈣量和純度指標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是酸析法所得褐藻膠的水不溶物含量較鈣析法所得樣品低,粘度及凝膠強度均

    食品工業科技 2011年10期2011-10-25

  • 褐藻膠裂解酶的研究進展
    100081)褐藻膠裂解酶的研究進展陳俊帆1,石 波2,范紅玲1,趙聰聰1,程永強1,*(1.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2.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飼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褐藻膠是一種由L-古羅糖醛酸和其C5差向異構體D-甘露糖醛酸結合而成的線性高分子多糖。褐藻膠裂解酶能夠通過β消去機制催化褐藻膠降解產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褐藻膠寡糖。對于酶的鑒定分析將會拓展酶和寡糖在食品、農業等領域的應用范圍。因此本文簡要闡述了酶的分類、

    食品工業科技 2011年8期2011-10-24

  • 襊藻膠凝膠體系對帶魚魚糜流變和凝膠特性的影響
    電鏡等方法研究了褐藻膠凝膠體系對帶魚魚糜流變和凝膠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帶魚魚糜在加入褐藻膠凝膠體系后,褐藻膠-魚糜復合凝膠體系的儲能模量G′增大,損耗因子tanδ減小,4h后達到平衡。最終所形成的復合凝膠是一種結構穩定的強凝膠。復合凝膠體系隨著溫度的升高,G′減小,加熱后溫度降低,G′增大。褐藻膠濃度越高,復合凝膠體系受溫度變化影響越大。添加褐藻膠凝膠體系能夠提高帶魚魚糜的凝膠強度,其中破斷強度受褐藻膠濃度的影響非常顯著。對添加量進行優化后的結果表明,在

    食品工業科技 2011年4期2011-10-09

  • 海藻工具酶——褐藻膠裂解酶研究進展
    海藻工具酶 ——褐藻膠裂解酶研究進展李麗妍1,管華詩1,江曉路2,郝劍君21 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青島 2660032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島 266003從海洋生物中篩選提取有價值的酶類,開發海洋多糖降解產物,已成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近年來對于海藻工具酶之一的褐藻膠裂解酶及其降解產物——褐藻寡糖的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從褐藻膠裂解酶的來源、分類、底物專一性、作用方式及結構與機理研究、酶活力測定和酶學性質等方面,結

    生物工程學報 2011年6期2011-02-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