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慈

  • 從《文心雕龍·神思》看《怠惰頌》的創作理念
    劉海英內容摘要:濟慈的詩論思想與《文心雕龍·神思》中的文藝理論有諸多契合。從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視角解讀濟慈經典作品《怠惰頌》,并同濟慈的“消極的能力”“詩人無自我”等詩學創作理念相觀照,能夠為濟慈詩歌作品分析和相關文學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視野。關鍵詞:濟慈 《怠惰頌》 《文心雕龍·神思》 創作理念濟慈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擁有卓越的詩歌成就,被譽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最典型的代表和西方浪漫主義詩歌藝術最完美的體現者[1]。他在書信中提出不少閃爍著真知灼見的詩論,具有寶

    文學教育 2023年7期2023-08-10

  • 電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體芳妮與濟慈作家形象
    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與芳妮·布勞恩(Fanny Brawne, 1800—1865)的戀愛故事,也是一部傳記影片,真實地反映了濟慈在詩歌創作高峰時期的生活經歷。與此同時,該片成功建構了芳妮的女性主體身份,它將女主人公芳妮的畫面用于電影的開場和結尾,電影海報也以芳妮讀信的場景作為主要素材,突顯芳妮熱愛詩歌、忠于愛情、熱情無私的美好人物形象。電影中的芳妮與19世紀英國文化史中的芳妮形象存在巨大反差。在濟慈及其作品被

    文化學刊 2022年1期2022-12-06

  • 文學精神的契合:論濟慈文藝思想對聞一多詩歌創作的影響
    學精神的契合:論濟慈文藝思想對聞一多詩歌創作的影響李 靚(湖南科技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作為一位學貫中西的詩人,聞一多吸收和借鑒了眾多外來作家文藝思想的影響。其中,濟慈對詩歌之美的執著追求,以及對詩歌創作過程中想象力的大力推崇,對聞一多詩歌觀念與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聞一多不時在詩歌評論中將濟慈的詩歌理論視為判斷詩歌藝術水平的標準。與此同時,聞一多表現出了明顯的“創造性叛逆”,其詩歌充滿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感。聞一多;濟慈;詩歌;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11-25

  • 《夜鶯頌》: 浪漫化的現實警示錄
    心的浪漫主義詩人濟慈(1795年-1821年),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在生命之花本應綻放得最為艷麗的25歲辭世, 給世界定格了他年輕、 熱烈又富含哲思的形象。 1819年, 在他生命終點的兩年前, 他以《夜鶯頌》和《希臘古甕頌》兩首頌詩攀上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巔峰。 時至濟慈逝世 200周年后的今天, 濟慈的《夜鶯頌》仍未褪色, 其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對詩論、 詩人及世人都有不同的啟發與警示。 1819年5月的一個清晨, 庭院中夜鶯舒展悠揚的歌聲, 讓詩人沉入“困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11-22

  • 濟慈與王維詩歌中的植物意象對比
    王子涵關鍵詞:濟慈 王維 植物意象 自然觀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興起于18 世紀中后期,該時期的詩人在作品中普遍表達出否定現實,反抗資本主義社會,并把希望寄托于空想世界的傾向。作為浪漫主義時期后期最年輕的一位詩人,濟慈在其詩歌中努力擺脫現實的困境,使用大量植物意象,尋找他所向往的自然美好世界。中國盛唐山水田園詩與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王維擅長描寫景色,其筆下的山間松竹與流水鳥鳴相映成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然而,盡管二人均向往自然,但由于其自身經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在長影,被擊中
    地,觀看一部關于濟慈的電影那時,不知道誰是濟慈?翻譯得,如此女性化的名字現在的。我也仍未知曉影片內容是什么記憶擦肩而過,只記得女主人公,在蝴蝶紛飛的四月森林里收到濟慈來信,稱:“我們是蝴蝶,只在夏日中活三天有你陪伴的三天,比獨活五十年更開心”恍若被擊中般這句話,長久蕩漾在記憶暗處像一只野貓,埋伏在許多夜晚、許多發呆它勢必,隱秘地促成我拾起濟慈腳印也勢必驚醒我,思考什么才是詩歌這種霸道的勢必,早已因年齡的蠻橫消磨成貓脖頸上,順滑的毛今天,在冬眠的電影工廠卻又

    星星·散文詩 2021年25期2021-12-21

  • 在長影,被擊中
    地,觀看一部關于濟慈的電影那時,不知道誰是濟慈?翻譯得,如此女性化的名字現在的。我也仍未知曉影片內容是什么記憶擦肩而過,只記得女主人公,在蝴蝶紛飛的四月森林里收到濟慈來信,稱:“我們是蝴蝶,只在夏日中活三天有你陪伴的三天,比獨活五十年更開心”恍若被擊中般這句話,長久蕩漾在記憶暗處像一只野貓,埋伏在許多夜晚、許多發呆它勢必,隱秘地促成我拾起濟慈腳印也勢必驚醒我,思考什么才是詩歌這種霸道的勢必,早已因年齡的蠻橫消磨成貓脖頸上,順滑的毛今天,在冬眠的電影工廠卻又

    星星·詩歌原創 2021年9期2021-10-04

  • 濟慈詩歌的不列顛書寫與民族共同體建構
    摘 要:濟慈詩歌的不列顛書寫不是對于英倫三島景觀的單純描摹,而是一種依靠文學想象來建構不列顛民族共同體的過程。詩人將景觀提升到了“繆斯”的高度,以此激發讀者的崇拜之情。通過景觀書寫這一文學想象方式,濟慈得以在情感上、認知上和文化上建構不列顛民族的認同感。關鍵詞:濟慈 景觀書寫 不列顛 共同體托馬斯·赫胥黎曾說過:“在很大程度上,民族是由它們的詩人和小說家們創造的?!盿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一書中從發生學角度考察民族起源和流變,更加明確地闡述了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9期2021-10-04

  • 濟慈詩歌中的“結核美學”
    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濟慈作為一個的典型的結核病患者,在遭受結核帶給其生理痛感的同時,更以敏銳的身體意識捕捉結核病賦予他的創作激情和詩性靈感,把結核這一“豐富而感性的意象”頻繁地表現于其詩歌創作中。本文中,筆者將立足于文學書寫中結核病隱喻意義的相關概念,結合濟慈表現結核病的具體詩歌作品,深入探究濟慈詩歌中結核病美學上的隱喻意義。關鍵詞:濟慈 詩歌 結核美學在人類歷史上,疾病作為人類生活中普遍性的痛感經驗,早已超越了純粹的病理學概念而被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前科學時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7期2021-08-03

  • 沒有名字的墓碑——關于濟慈
    家。我立即回答:濟慈。哪幾首呢?《夜鶯曲》和《希臘古甕曲》。當時讀書不多,感受卻強烈,所以回答爽快。以后見識雖稍廣,感覺卻似乎麻木多了。常常遲疑,弄不清自己究竟怎么想,更不要說別人了。也許因為詩句本身的力量,也許因為讀時年輕,后來的麻木并未侵吞以前的記憶,在雜亂的積累中,濟慈的詩句有時會驀地跳出,直愣愣地望著我。一九八四年三月中旬,我們從英格蘭西南部都徹斯特返回倫敦。進市區后,車子經過一些僻靜的街道,停在一座房屋的小綠門前。英國朋友說,濟慈在這里住過,《夜

    意林原創版 2020年12期2020-12-29

  • 民國時期上海學界中的濟慈熱 ——薄命詩人、革命詩人和唯美主義詩人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John Keats,1795—1821年)的作品,上海出版的外國文學教材和專著基本都論及濟慈,呈現其薄命詩人、革命詩人和唯美詩人的形象。英國人是近代最早來到上海的外籍人士,對上海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均產生了深刻影響。①熊月之、高?。骸渡虾5挠幕貓D》,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1年,第21頁。以下以濟慈的詩人形象為切入點,依據上海出版發行的主要報刊和外國文學著作,梳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0年間上海學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5期2020-12-02

  • 健康365專家服務站和藥膳養生學科普基地在濟慈緣中醫館揭牌
    25日上午,山西濟慈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慈緣)專家服務站揭牌儀式在太原舉行。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出席儀式。山西健康365服務中心、山西省藥膳養生協會相關負責人參加儀式?;顒舆€邀請到全國健康教育巡講專家、山西省健康365服務中心專家黃立坤教授進行專題健康科普講座。在揭牌儀式現場,山西健康365服務中心主任申紅濤和山西省藥膳養生學會秘書長穆志明分別授予濟慈緣“濟慈緣專家服務站”和“濟慈緣藥食同源科普基地”稱號。揭牌儀式上,濟慈緣中醫館負責

    科學導報 2020年68期2020-11-09

  • 濟慈詩歌翻譯研究
    王楊摘要:詩人濟慈出生于1795年的倫敦,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之一,與拜倫和雪萊齊名。1821年,濟慈身患重病不幸離世,年僅26歲。年少逝世的他卻為世人留下寶貴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恩底彌翁》《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等,詩歌風格真摯、浪漫,細膩的表述下蘊含人間真性情。早在20世紀,濟慈的詩歌就流傳到中國。通過簡述濟慈詩作在中國的譯介,介紹喬治·斯坦納的闡釋學理論,并采用斯坦納的闡釋學理論對濟慈詩歌的中譯本進行研究,探討濟慈詩歌的譯介對中國的影響。關鍵詞:濟慈

    現代交際 2020年15期2020-10-09

  • 從《夜鶯頌》看濟慈的死亡觀
    靜摘 要:約翰·濟慈對于世界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個人特色的詩人,他的詩作風格更加偏向于浪漫主義,因此他在浪漫主義詩歌復興階段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濟慈的詩作中,體現出的不僅是濟慈心中的愛與美,也是死亡與死亡背后的價值,而在《夜鶯頌》中就相對全面地展現了詩人濟慈的死亡觀。關鍵詞:夜鶯頌;濟慈;死亡觀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5-0-01本文主要圍繞對《夜鶯頌》的賞析來分析濟慈的死亡觀,濟慈作為詩歌天才,

    傳媒論壇 2020年15期2020-09-03

  • 濟慈的死亡哲學觀
    摘 要:濟慈是英國史上非常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對于世界詩歌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詩歌史上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存在。拜倫和雪萊也是非常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但是,濟慈卻是最大化浪漫主義詩歌影響的浪漫主義詩人,因此濟慈對于浪漫主義詩歌的貢獻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本文也主要通過濟慈的詩歌分析濟慈的生死哲學觀。關鍵詞:濟慈;死亡哲學觀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4-0-01一、引言濟慈一直以來都飽受命運無常的折磨

    傳媒論壇 2020年14期2020-09-02

  • 《無情的妖女》解讀及濟慈女性觀
    系的變化,并結合濟慈本人生平總結詩歌中性別觀念的來由。關鍵詞:《無情的妖女》;濟慈;女性視角[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4-0-03一、妖女形象濟慈筆下這位妖女的形象非常鮮明。一方面,她極富女性的魅力,容貌美麗而溫柔賢惠,會勾人心弦;另一方面,詩歌中處處暗示,她是神秘而令人捉摸不透的。第四小節中才出現對妖女的直接形象描寫。妖女的初次亮相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懊馈保ā癋ull beautiful

    青年文學家 2020年14期2020-06-08

  • 認識大地,才會認識詩歌
    主義時期的約翰·濟慈(1795—1821)是其中突出的一個。因為早夭,濟慈投身詩歌創作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年。這十年卻是他煙花絢爛的十年,也是他為自己贏得詩名不朽的十年。在濟慈一系列已成經典的詩歌中,這首《蟈蟈和蟋蟀》特別令人難忘。該詩問世于1816年12月30日夜間,其時,年僅二十一歲的濟慈與友人亨特、克拉克在火爐邊取暖。談話間聽到爐邊有蟋蟀出聲,亨特詩性驟起,提議以《蟈蟈和蟋蟀》為題,他和濟慈各寫一首十四行,由克拉克計時,看誰先完稿,結果,才思敏捷的濟慈

    星星·詩歌理論 2020年1期2020-04-24

  • 蒙古族與西方詩歌中的死亡觀之比較
    。本文以約翰 ·濟慈的《夜鶯頌》 和我國蒙古族高延青的《祭靈歌》 為例,分別從宗教背景、詩歌意象等方面探索兩位詩人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死亡觀,從而更好地闡釋蒙古族與西方死亡觀的異同。關鍵詞:約翰 ·濟慈 高延青 宗教背景 詩歌意象 死亡觀約翰·濟慈(John Keats)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杰出代表。1818年,詩人經歷了喪兄之痛和戀人的離去,接二連三的打擊使濟慈的身體每況愈下,正是這樣的悲痛經歷使詩人對死亡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創作了不朽詩作《夜鶯頌》(Ode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4期2020-03-01

  • 濟慈的田園史學家:沒有注腳的歷史》解讀
    究》中的第八章《濟慈的田園史學家:沒有注腳的歷史》做出詳細解讀。文章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對濟慈其人生平經歷與主要詩歌創作情況作一梳理,通過了解其生平體會其詩歌中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詳述了近兩個世紀以來濟慈研究的審美和歷史兩大范式,延伸出布魯克斯對濟慈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對《精致的甕》第八章的文本細讀,布魯克斯以新批評的方法為濟慈備受爭議的“美真同一”說的合理性提供了合理辯護,這是濟慈研究中獨辟蹊徑的經典范式。關鍵詞:克林斯·布魯克斯 《精致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2期2020-02-28

  • 濟慈詩歌中的現代性
    集大成者,約翰·濟慈憑詩歌中新穎的意象、別出心裁的想象以及對于美的永恒追求躋身英國偉大詩人行列。與其他同時代的浪漫主義詩人不同的是,濟慈被看作浪漫主義文學史上重要的承前啟后者。一方面,他是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另一方面,他詩歌中體現的“詩人的處境,詩藝的多面性,語言的限制力與可能性”[1]等現代主義所面臨的問題使得他詩歌以及詩學觀點具有了超前的現代性。濟慈的早逝使得他無法像華茲華斯那樣留下成體的詩學理論,但讀者依舊可以從濟慈與友人往來的信件中窺視這位天才對詩

    文化學刊 2020年7期2020-01-02

  • 巴赫金對話理論視域下濟慈作家形象與文學報刊的關系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John Keats,1795—1821)在19世紀初期受到英國主流文學報刊的猛烈攻擊,文壇開始流傳“濟慈死于評論的神話”[1]。也有學者認為濟慈的身心健康并未受到文學報刊的影響[2]。俄國思想家、哲學家和符號學家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1895—1975)的對話理論為濟慈作家形象與文學報刊的關系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皩υ捓碚摗弊鳛榘秃战鸬闹匾捳Z理論,指的是相互獨立且又同時共存的兩個或多

    文化學刊 2020年10期2020-01-01

  • 淺析《夜鶯頌》的主題表達
    摘要:約翰·濟慈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一生曲折凄慘,使之詩歌讀起來令人心碎。他的每一首詩歌都蘊含真摯感情?!兑国L頌》中,濟慈用多處對比,揭示理想與現實,死亡與永恒之間的區別。關鍵詞:約翰·濟慈;《夜鶯頌》;主題表達《夜鶯頌》作于1818年,當時23歲的濟慈處于和范妮·布恩小姐的熱戀當中,然而命運和濟慈開了個玩笑,染上肺癆的他每天生活在理想與現實之中。在一個昏暗的夜晚,在夜鶯婉轉的歌聲中,濟慈情緒激昂得寫下這首8節80多行的《夜鶯頌》。一、夢境

    魅力中國 2018年20期2018-08-06

  • 中英浪漫主義詩歌中月亮意象的比較
    亮入手,將李賀和濟慈的詩歌按照主題進行分類研究。得出中國的儒家思想給中國由士大夫組成的文人群體安上了沉重的家國包袱,這個包袱和道家的隱士思想一道鑄就了中國詩人之魂。相比之下,英詩中的情感表達更為直接,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核。關鍵詞:李賀;濟慈;意象作者簡介:袁佳珂(1994-),女,漢族,江西宜春市人,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英美文學。[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期2018-01-31

  • 約翰·濟慈詩歌中的生態詩學思想
    想和活力,約翰·濟慈生態詩學思想貫穿于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其中的藝術觀以及美學觀均得到了文學界極大的肯定。在20世紀后半葉,濟慈生態詩學思想及其藝術觀與美學觀在社會以及政治發展中又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從生態倫理的角度審視濟慈的作品,可以發現其生態詩學思想中的生態倫理審美。約翰·濟慈的生態詩學在審美價值體系重構中做出了貢獻,他的生態詩學思想內涵在于其審美理想,他的詩歌體現了生態詩學的整體原則,也蘊含著生態斷裂、生態和諧、真善美的本質等生態思想。關鍵詞

    文學教育 2018年1期2018-01-22

  • 詩人濟慈的唯美主義與戀詩情節
    李艷麗[摘要]在濟慈的詩中,“真”和“美”的探索貫穿始終,這不但體現了濟慈的美學思想,更體現了其哲學傾向?!罢妗笔菧\層的,表面的,其意義主要指向情感層面,具有唯心主義色彩;“美”則是更深層次的,代表著審美作用下強烈的歡愉。本文主要通過濟慈詩歌的創作及詩人濟慈簡介、詩歌外延美與內涵美的唯美主義詩歌表達及其戀詩情節和審美風格分析其審美心態的“真”與“美”。[關鍵詞]美;文藝美學;濟慈;唯美主義[中圖分類號]1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一5918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8年14期2018-01-18

  • 西班牙臺階:羅馬的濟慈
    浪漫派詩人約翰·濟慈。西班牙臺階,是濟慈最后的居所,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聽著窗外丑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的水聲嗚咽和行人的喧嘩,等待著終將到來的死神。濟慈-雪萊紀念館的地址是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二十六號,正好在西班牙臺階的底端。我們抵達時將近正午,西班牙臺階上擠滿游人,注意到這家紀念館的人卻不多。我們興奮地登上臺階頂,參觀了上面的圣三一教堂之后,又下得臺階,才得知濟慈—雪萊紀念館中午一點到兩點之間關

    書城 2017年12期2017-12-21

  • 濟慈的生死觀
    摘要:濟慈是英國19世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此時英國詩歌領域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國學者王佐良先生指出“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是浪漫主義的創始者,拜倫使浪漫主義的影響遍及全世界,雪萊透過浪漫主義前瞻大同世界,但他們在吸收前人精華和影響后人詩藝上,作用都不及濟慈?!边@一分析精辟、透徹,充分肯定了濟慈的貢獻和歷史地位。關鍵詞:濟慈;生死哲學;浪漫主義;自由一、對生命的珍惜與贊美濟慈生來貧寒,在成長的過程中,又遭遇著接二連三的打擊

    大觀 2017年9期2017-12-12

  • 在羅馬邂逅濟慈
    李金榮在羅馬邂逅濟慈◎ 李金榮1真沒想到隔著二百年的時空,我與濟慈竟在羅馬相遇,至今想來仍感意外。當時是下午四點多鐘,我從古羅馬斗獸場出來,穿過標有西班牙使館標志的孔多第街,直奔西班牙廣場。也許是因為天氣陰冷的緣故游客稀少,整個廣場顯得空曠靜謐。就在離開時,一座標有“濟慈、雪萊紀念館”的小樓闖進了我的視線,立刻跑過去,門扉緊鎖。不過慶幸的是我在羅馬還有一天的行程,那就明天見吧。第二天也就是2016年1月5日,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我再次來到紀念館。這是一座意

    延河 2017年4期2017-11-14

  • 《夜鶯頌》寫作技巧及主題表達
    】《夜鶯頌》作為濟慈頌詩中的代表作,其所表達的主題值得我們思索,基于對寫作技巧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夜鶯頌》旨在描述歌手從虛幻到現實的時空之旅,以及刻畫了兩個存在差異的世界,即詩境和塵境,充分體現了理想和現實、死亡和永恒的對峙,揭示了深刻的主題內涵。因此,本文主要就《夜鶯頌》寫作技巧及主題表達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娟P鍵詞】《夜鶯頌》;濟慈;寫作技巧;主題表達前言約翰·濟慈是出自于英國的一位偉大詩人,他一生貧苦,歷經曲折,但他畢生追求夢想與美,創作出了眾多出色

    文理導航 2017年22期2017-08-16

  • 濟慈的詩歌美學及社會政治意識淺談
    不少時政評論家對濟慈的生平做出了簡介,其認為其是英國浪漫主義領域當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詩人,其在英國詩歌領域政壇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之中既有浪漫主義的特性也有一定的 思想情感融入其中,其在詩歌當中所主要推行的就是永恒美的主旨。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通過詩歌當中情感的表達對人性進行反應,從而對現實世界進行諷刺。詩人濟慈其在年輕階段就在詩歌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詩歌當中起主要所進行推崇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對濟慈的政治思想進行評判的過程當中,不同黨派對其其中

    魅力中國 2016年45期2017-07-20

  • 濟慈頌歌的感覺意象探析
    內容摘要:約翰·濟慈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雪萊、拜倫齊名,1821年2月23日,年僅25歲的他在羅馬病逝,英年早逝的他卻給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詩歌作品,比如《恩底彌翁》、《夜鶯頌》等等。濟慈的詩歌總是能將人的各種感覺與自然完美融合,讀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尤其是他創作的六大頌歌,是覺得形象生動細膩,富有獨特的認識,給人展現了其中無窮的藝術魅力。關鍵詞:濟慈 頌歌 感覺意象一、視覺意象探析視覺意象描寫的是人們都能夠看得見的事物,在六大頌歌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7-05

  • 濟慈與李賀詩藝對比分析
    要通過將外國詩人濟慈與中國詩人李賀進行詩藝比較,來分析不同詩歌中所蘊含的詩藝以及兩者所凸顯的經典詩歌所共有的文學價值。關鍵詞:濟慈;李賀;詩藝;文學價值;對比分析[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5-0-01一.濟慈與李賀詩歌的創作背景1.濟慈的人生短夢濟慈出生于18世紀末的倫敦,是英國的著名浪漫派詩人。他在年少之時,便目睹了父母的離世,并且他在一生當中都對其充滿傷感。他的經歷短暫卻又豐富多彩,他用

    青年文學家 2017年15期2017-06-17

  • 迷幻之美:濟慈詩歌中的罌粟意象
    偉大的詩人約翰·濟慈,他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為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植物魅力幻想,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者。約翰·濟慈本身的身份非常特殊,因為他既是一位職業的藥劑師,同時也是一位肺病患者,所謂久病成醫,在他的詩歌中充滿了別致的幻想色彩,也為人們對詩歌的體驗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官。濟慈的詩歌藝術造詣非常深厚,因為他的浪漫主義并不庸俗,而是別具一格的至美體現,他賦予了罌粟獨特的生命意象,把罌粟的意象侵入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既表達出在現實中的迷失,又體現出詩歌中的迷幻,至真至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5期2017-06-13

  • 濟慈長詩《拉米亞》對希臘神話的顛覆性改寫
    《拉米亞》,探究濟慈對理想與現實,感性與理性,藝術與科學等對應關系的理解。濟慈把希臘神話同具有強烈自傳性的內容融為一體,把神話人物嫁接到當代語境和現實中來,對神話進行了顛覆性的改寫。希臘神話成了濟慈對現實世界的人文主義寓言,這也體現了濟慈在詩歌創作領域對希臘神話的繼承和發展。關鍵詞:濟慈 《拉米亞》 希臘神話 顛覆性改寫★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社科聯2017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2017lslktyb-061)和遼寧省教育廳2016年人文社科一般項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5期2017-06-13

  • 濟慈長詩《恩底彌翁》對希臘神話的自傳性改寫
    116044)論濟慈長詩《恩底彌翁》對希臘神話的自傳性改寫逯 陽(大連外國語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44)通過分析濟慈長詩《恩底彌翁》探究濟慈對希臘神話的自傳性改寫。濟慈一生孜孜不倦地吸收希臘神話的精神內涵,在想象力的長途跋涉中尋找美的真諦。他點鐵成金,賦予神話詩的形式,神話也為濟慈詩歌注入了活力。在恩底彌翁身上有濟慈的影子,詩人把個人理想和家國情懷通過神話改寫巧妙地表現出來,這也成為他借助神的力量改變現狀的慰藉。濟慈 恩底彌翁 希臘神話 自傳性改寫一、

    社科縱橫 2017年7期2017-04-11

  • 影響濟慈頌詩意象審美特征的因素
    ++金燕摘 要:濟慈的頌詩的意象體現著豐富性、感性美和組合美的審美特征。浪漫主義思潮、先輩詩人、濟慈豐富的想象力及對美的追求影響著這些特征的形成。關鍵詞:濟慈;頌詩;意象;因素[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2約翰·濟慈是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作頗豐,并對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濟慈的詩作中,其頌詩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成熟的部分。濟慈的頌詩擁有鮮明的主題、令人陶醉的抒情和優美

    青年文學家 2017年6期2017-03-31

  • 迷幻之美:濟慈詩歌中的罌粟意象
    張素玫摘 要:濟慈的職業藥劑師經歷和肺病患者身份,使罌粟成為他詩歌中重要而又獨特的意象,營造出其詩歌迷亂幻美的意境。這種意境使濟慈的“感覺主義”走向極端,到達一種詩學意義上的虛無之美,寄托了詩人藉此忘卻現實渴求美好的內心真情,體現了他由“幻美”而至“真美”的審美追求。關鍵詞:約翰·濟慈 罌粟意象 幻美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在詩歌中抒寫過許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如開在牧野的薔薇和“盛滿了露制醇醪的”麝香玫瑰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6年12期2017-01-21

  • 淺析濟慈的消極能力說
    史悅內容摘要:濟慈的“消極能力說”是他諸多詩學命題之一,其內涵雖已多有學者研究,但其中包含的住客關系仍有待發掘。消極能力說并不僅限于對詩人個性的否定,它表達的是詩人作為創作主體,與客體間的互動與交融的關系。本文從客體,詩人,及主客關系三方面,以《秋頌》為典型文本,試淺析消極能力說的內涵。關鍵詞:濟慈 消極能力說 秋頌 主客關系濟慈一生命途多舛,英年早逝。在他二十六歲的人生中,完完全全屬于“詩人”這個頭銜的時段更是不長。濟慈關于詩歌理論的論述,多散見于其書信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1-07

  • 兩心之外無人知 ——評英國詩人約翰·濟慈傳記電影《明亮的星》
    評英國詩人約翰·濟慈傳記電影《明亮的星》羅小華約翰·濟慈(1795—1821)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詩才橫溢,與雪萊、拜倫齊名,生平只有26歲,但其遺下的詩篇一直譽滿人間,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杰出代表。濟慈在《希臘古甕頌》中提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命題,“beauty”是他筆下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1818年濟慈在寫給美國友人喬治的信中說:“我認識了一位姑娘,她容貌美麗、舉止優雅,就是有一點執拗的傻氣,我想我墜入愛河了?!?span class="hl">濟慈英年早逝,在他

    影劇新作 2016年4期2016-08-24

  • 靜謐之秋成熟之美
    錫《秋詞二首》和濟慈《秋頌》比較賞析的基礎上,對兩位中西方詠秋史上的怪才在面臨坎坷時保持的樂觀豁達的態度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中西方詩歌中韻律、意象選取等差異進行探討。關鍵詞:詠秋詩;濟慈;劉禹錫;對比賞析作者簡介:樊瑾(1992.4-),女,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8-0-02從古至今,“秋”一直是詩作中常見的

    青年文學家 2016年18期2016-06-30

  • 濟慈詩歌的意象藝術
    代表詩人,約翰·濟慈善于在詩歌中運用意象傳情達意,形成了其詩歌的一大特色藝術。其詩歌意象多是以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直接訴諸讀者感官,讓讀者能從中真實地感覺到詩人熾熱的情感。詩人把一系列意象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組合在一起,有機構成了詩歌的意境,表現了詩歌獨特的藝術魅力。關鍵詞: 濟慈 詩歌 意象藝術約翰·濟慈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集大成者。其詩歌運用意象傳情達意,形成了其詩歌的一大特色藝術。其詩歌意象多是以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直接訴

    考試周刊 2016年40期2016-06-12

  • 西班牙廣場26號
    走過時,與標有“濟慈、雪萊紀念館”的一座小樓相遇。立刻跑過去。門扉緊鎖。不過還好,在羅馬還有一天的行程,等明天便可一睹真容。都說期待是美麗的,其實更多的是五味雜陳,就像此刻行走在晚風中的我,“濟慈”的突然出現,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迷詩”歲月,那時我也就十七八歲吧,因《外國情詩選》知道了“濟慈”這個名字。如今不期而遇!意外得有些憂傷也有些恍惚,憂傷是因為逝去的青春與夢想,恍惚是因為時光的流逝與不可思議,隔著近200年的時空,我們竟在羅馬相遇,在這個于他于我皆為

    歲月 2016年11期2016-05-30

  • 穿越時空的心靈交匯 ——前輩詩人對濟慈頌詩意象審美特征的影響
    ——前輩詩人對濟慈頌詩意象審美特征的影響◎張曉鵬1金 燕2(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 應用外語系,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工業大學 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400)約翰·濟慈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頌詩以其鮮明的主題、令人陶醉的抒情、優美的格律形式和豐富的意象,被認為是其詩作中最重要和最成熟的部分。尤其是意象體現著豐富性、感性美和組合美的審美特征。對這些意象審美特征產生影響的除了浪漫主義思潮、濟慈自身對美的追求和其豐富的想象力外,還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04-12

  • 濟慈詩歌的唯美主義傾向
    050071)論濟慈詩歌的唯美主義傾向孫慧聰 王志慧 陳 娟(河北傳媒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71)作為19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熱愛美并在作品中宣揚美,被看作是唯美主義的先驅之一。濟慈詩歌的唯美主義傾向表現在:脫離真實之美,表現為神話入詩、夢幻之美、悲情之美;美與真實結合,表現為理性之美、心靈之美、藝術形式之美。濟慈;詩歌;唯美主義濟慈是19世紀初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純美詩人,他對美有著無限的眷戀,“美”成為他筆下使用最頻繁的

    河北傳媒研究 2016年5期2016-03-15

  • 生態詩學的現代價值 ——從濟慈的生態詩學觀談起
    現代價值 ——從濟慈的生態詩學觀談起徐玉鳳摘要:生態詩學給詩歌傳統研究以新的啟示,為詩歌研究注入了活力。約翰·濟慈的生態詩學觀強調自然是一個活力生態系統,而人是整個自然系統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萬物一樣遵循時間節律繁衍生息。大自然可以給予人類以心靈的呵護與慰藉。濟慈的詩歌體現了豐富的生態思想,其中充滿了對生態和諧的向往和渴求。濟慈生態詩學觀的形成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時代原因,其生態詩學觀對現時代仍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關鍵詞:詩學 約翰·濟慈 生態詩學觀 詩歌

    天府新論 2016年3期2016-02-12

  • 濟慈《秋頌》的美學思想透視
    英國爛漫主義詩人濟慈的最后一首頌,作者應用“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等美學思想將秋季溫暖、唯美的景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充分體現了濟慈詩歌的美學價值。關鍵詞: 濟慈 《秋頌》 浪漫主義 美學思想一、引言約翰·濟慈(1795-1821)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杰詩人之一,《秋頌》是濟慈六大頌歌的最后一首,寫于1819年的秋天,論者普遍認為這首詩最能體現濟慈詩歌的美學價值,詩中內容與形式極好地聯系在一起,字里行間都滲透著美,完美體現了西方的浪漫主義特色。更重要

    考試周刊 2015年9期2015-09-10

  • 約翰·濟慈《秋頌》的主題淺析
    摘要:約翰·濟慈是英國著名的抒情詩人,擅長于頌詩的創作,其詩歌《秋頌》是具有代表性的頌詩之一,這首短短的抒情詩,它集晚秋的景色、形態和聲音于一體,給我們一種美感。然而,秋天的美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折射出詩歌中的易逝性主題。關鍵詞:約翰·濟慈;《秋頌》;易逝性約翰·濟慈 (1795 - 1821) 是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浪漫主義運動的主要人物。在他的詩歌《秋頌》中,全篇不僅充斥著萬物之間的完美搭配,而且詩詞字里行間承載著崇高的美。詩人生動地描述了秋天

    北方文學·下旬 2015年5期2015-08-12

  • 解讀《秋頌》中濟慈的生態觀
    ?解讀《秋頌》中濟慈的生態觀鄒天雨(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524000)摘要: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生態觀與現代生態學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本文旨在應用生態批評的相關理論,從有機自然觀、生態整體觀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三個方面入手,對濟慈在《秋頌》中反映出的生態觀進行分析和闡釋,剖析兩者之間的契合點,探究詩人的生態觀。關鍵詞:生態批評;《秋頌》;濟慈;生態觀一、引言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理念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1978年,生態批評家威廉?魯克爾特首

    大眾文藝 2015年24期2015-07-13

  • 斯蒂文斯與濟慈的《秋頌》
    斯一次又一次回到濟慈的頌歌《秋頌》。那些回歸的歷史為現代藝術家提供了如何重新使用文學材料的經典范例。在現代藝術中我們已經習慣了此種處理,尤其在繪畫和雕塑方面。貢布里奇曾經指出藝術家是如何再生產的,不是他們看見的,而是他們看見的與已經存在于他們心靈中的某種先在草圖的混合。對于斯蒂文斯來說,濟慈的頌歌提供了一個無法抗拒的先在模型;斯蒂文斯圍繞著這首頌歌反復沉思。就我的理解,他變成了頌歌最好的讀者,它豐富涵義的最敏銳的解釋者。當頌歌通過斯蒂文斯的詩句折射回來時,

    湖南文學 2015年1期2015-05-12

  • 濟慈《秋頌》之生態女性主義意識
    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一生短暫卻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作品?!肚镯灐纷鳛?span class="hl">濟慈的代表作,充分展現了濟慈的生態關懷。本文立足生態女性主義理論剖析《秋頌》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生態女性主義意識,探究濟慈生態女性觀的由來,以及《秋頌》三個詩節中所體現的具體的生態女性主義哲思。關鍵詞:約翰·濟慈;《秋頌》;生態女性主義;和諧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1-0196-02作為英國浪漫主義詩壇上的一朵奇葩,約翰·濟慈(Jo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11期2014-12-20

  • 概述約翰·濟慈的創作特色
    張欣摘要:約翰·濟慈,出生于十八世紀末的倫敦,著名的浪漫主義代表人。善于運用描寫手法創作詩歌,將多種情感與自然完美結合,從生活中尋找創作的影子。他的詩篇能帶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曾被譽為“浪漫主義復興的旗手”。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英年早逝的俊才。一聲留下多篇詩歌,都被后人廣泛傳頌。關鍵詞:唯美主義;約翰·濟慈;創作特色約翰·濟慈,出生于十八世紀末的倫敦,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曾被稱為其作品以浪漫主義為主題,身居六巨擘之列。濟慈詩歌創作

    世紀橋 2014年3期2014-04-11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評約翰·濟慈的人生苦旅
    5041)約翰·濟慈(John Keats)是著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其成就已經被認為超出其他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稱贊他為英國19世紀最杰出的詩人;中國詩人余光中說:“一百多年來,濟慈的聲譽與日俱增,如今且遠在浪漫派諸人之上?!盵1]但這位天才詩人卻只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短短25年,如流星在夜空劃過一道斑斕后就隕落了。人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在探究濟慈英年早逝的原因。眾所周知,濟慈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黃山學院學報 2012年6期2012-08-15

  • 愛使生命雖死猶生:解析《伊薩貝拉》中的哥特風格
    ]《伊薩貝拉》是濟慈晚期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詩中展現了其風格從一貫的清新華麗到血腥陰郁的轉變。這部作品之所以呈現出如此獨特的風格,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濟慈遭遇到了人生最為重大的挫折,先是失去至親,之后自身又罹患疾病。在雙重打擊之下,濟慈陷入了極為深重的憂郁之中;另一方面,死亡的陰影無時無刻不出現在他的生活之中,哥特文學的主題恰恰又與死亡密切相連,因此引起了濟慈的關注,最終他將這些元素融入到了他的創作之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濟慈并沒有因為死亡的

    名作欣賞 2012年9期2012-08-15

  • 李商隱與濟慈詩歌創作藝術之比較
    摘 要:李商隱與濟慈在詩歌創作藝術上有許多相通之處,都善用清詞麗句、象征以及典故。二人的作品都呈現優美與感傷的雙重主題,但又略有不同:濟慈的詩歌中優美占主導地位,創作顯示外在化傾向,李商隱的詩歌則是傷感貫穿始終,顯示內在化傾向。關鍵詞:李商隱 濟慈 意境 象征 感傷一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創作并流傳下來的大量詩歌,千百年來雋永不變。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雖然只活了26歲,卻創作出了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頌詩。兩人雖國籍不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9年6期2009-07-24

  • 狀寫為詩而生的人
    馮 昊約翰·濟慈(1795—1821)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一位自稱為“名字用水寫成的人”。正如他自己對英國作家命運評論的那樣:“他們在世時受到英國社會的虐待。死后才被接納培育?!?span class="hl">濟慈在其二十五年四個月短暫人生中。備嘗生活的艱辛與病痛的折磨。盡管執著于詩歌藝術的追求,并以生命的代價換得不朽的詩篇,但他生前詩名可以說是相當的寂寞。隨著審美視野的開闊,人們逐漸認識到濟慈詩歌的精妙之處,并開始給予他崇高的藝術尊榮。濟慈所處的時代與當下我們的生存境遇有著眾多

    創作評譚 2009年3期2009-06-15

  • 歌唱的夜鶯
    張 覓約翰·濟慈是一位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1795年10月生,1821年2月病逝,只活了不到25歲,但是卻是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熠熠生光的人物。他自幼喜愛文學,14歲時,他便已將喜歡的維吉爾的長詩《埃涅阿斯紀》翻譯成英語。但是由于家境窘困,不滿16歲就離校學醫。他的父母在其青少年時期便相續去世,這讓他在成長過程中屢次受到打擊,可是他從不放棄對于生活的熱情。1816年濟慈獲得助理醫師資格。這一年,他認識了李·亨特和雪萊等作家,由于對文學的酷愛,使濟慈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09年2期2009-03-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