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焦

  • 漢唐經方建中含義新探
    中”被認為是“建中焦”之意。直至現代,《方劑學》[1]對“建中”的解讀也依舊沿用了“溫補中焦,建立中氣,故名建中”的觀點。筆者通過查閱漢唐時期醫方名稱含“建中”諸方,并考其方藥主治證型后認為,“建中”類醫方主治疾病寬泛,涉及臟腑眾多?,F今對“建中”的解讀,不僅模糊了漢唐時期醫方“中”的含義,亦局限了“建中”類醫方的臨床應用范圍。本文擬通過解讀漢唐時期“中”的含義與范圍,并結合“建中”類方在醫方名稱、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討論,以期還原漢唐諸經方“建中”之

    光明中醫 2023年21期2023-11-30

  • 溫病四大家三焦辨證規律探討
    [6]。1.2 中焦營衛宜守宜行溫邪困遏中焦,以脾胃受擾為主,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溫邪阻滯氣機,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故中焦治療亦需宣通氣機。葉氏在《指南》中提出“中焦營衛宜守宜行”,用藥上葉氏提倡“中焦藥用苦辛寒”,主張中焦藥物多運用宣通氣機之品,藥用如杏仁、橘皮、檳榔、厚樸、枳實等類或方用瀉心湯、小陷胸、小承氣等類以宣暢氣機[6]。1.3 下焦陰陽宜潛宜固下焦肝腎受邪,多為溫邪劫爍肝腎陰液,肝陰主濡潤筋脈,腎陰主一身之陰,溫邪煎灼肝腎之陰,致筋脈失養,

    江西中醫藥 2023年9期2023-11-09

  • 《溫熱論》苦泄法與開泄法探析
    因素。其易搏結于中焦,郁積化熱,影響脾胃升降納運,故致使感染此邪氣的患者出現上述癥狀?!稖責嵴摗肥菧夭W理論的奠基之作,書中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針對濕熱病邪結胃脘所引起的胃痞病,提出以苦泄法和開泄法治療,并被后世醫家繼承、應用和發展?,F對苦泄法與開泄法的內涵、運用要點以及臨床運用進行探析,以期為臨床運用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疾病提供借鑒。1 苦泄法與開泄法的內涵1.1 苦泄法:苦辛通降,透泄并施《溫熱論》云:“……再人之體,脘在腹上,其地位處于中,按之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年2期2023-03-22

  • 從《溫病條辨》三焦篇探討嘔吐的治療
    中上焦篇6 條,中焦篇2 條,下焦篇1 條;關于濕溫病邪引起嘔吐的條文共有15 條,其中中焦篇8 條,下焦篇7條,詳見表1?!稖夭l辨》中提到嘔吐的條文有26 條,其中上焦篇6 條,中焦篇10 條,下焦篇8 條。詳見表2。表1 《溫病條辨》三焦篇中嘔吐條文分類表2 《溫病條辨》三焦篇中嘔吐條文分布2 上焦嘔吐以肺胃不和、氣機上逆為主,治以祛邪和中為要張景岳、張仲景從寒熱虛實論述嘔吐。吳鞠通在嘔吐的認識上較前人更加詳細全面,強調肺胃不和引起嘔吐。其討論肺、胃

    當代醫藥論叢 2023年3期2023-03-14

  • 《溫病條辨》三焦俱病辨治探析
    (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1]174,被廣泛運用。但是,在溫病過程中會出現三焦俱病的情況。臨床上,許多急性傳染病和復雜性疾病亦常表現出三焦俱病的特點。我們發現,《溫病條辨》有專門針對三焦俱病的相關論述,現做整理總結與分析探討,以期提煉出吳氏辨治三焦俱病之規律,以益臨床。1 《溫病條辨》中三焦俱病之概念《溫病條辨》中三焦俱病的條文共11條(詳見表1)。其中,上焦篇未見分布,基于吳氏三焦辨證體系,分析原因為:上焦屬表熱證,

    江蘇中醫藥 2023年3期2023-03-12

  • 基于中焦為樞理論運用調肝理脾法治療心下痞*
    ,清濁之氣混雜于中焦,氣機壅塞,則發生心下痞,滿悶不舒。中焦如同聯絡站,中轉站,居于三焦通路之中位,具有溝通聯絡上下,調節五臟六腑氣機升降出入的作用,而脾胃居于中焦,乃五臟六腑氣機運轉之樞,所以基于中焦脾胃為樞理論,是治療胃痞的關鍵。1 中焦乃機體之樞“樞”乃門的軸,現指事物的中心或關鍵的部分?!秴问洗呵铩けM數》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2],本意為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遭蟲蛀,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由此可見,樞需運轉起來才能

    光明中醫 2022年5期2023-01-04

  • 從陽明里結證論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相互搏結,留戀于中焦,日久則化火。李偉偉教授認為此為壯火,為病理之火,壯火食氣,耗損正氣,久致衛表虛,若此火不能及時被清解,則形成中焦濕熱、脾胃伏火、肺脾氣虛的里實表虛的陽明里結證,如葉天士的《溫熱論》云:“再論三焦不從外解,必致里結。里結于何?在陽明胃與腸也?!?.1.2 壯火食氣,正氣受損 少火為生理之火,能生元氣,而久服氣味厚重之藥食可助火滋長,本位生元氣之少火轉變為食人之氣的壯火,生理之火成為病理之壯火?!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唬骸皦鸦鹬畾馑?,少火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1期2023-01-02

  • 從“脾胃為氣機升降樞紐”學說探析心腎不交型不寐的證治
    卻忽視了脾胃居于中焦對心腎交通也有著重要影響,其氣機升降、氣血運化皆可影響心腎二臟的交濟。本文從整體出發,在論述心腎不交型不寐的同時,進一步闡述脾胃對心腎不交型不寐的影響,從而指導臨床治療。1 心、脾胃、腎臟腑和諧則寐而有時心、脾胃、腎居于人體上、中、下三焦,猶如人之中軸,心陽下潛,腎水上升,相互交濟,脾胃斡旋于中,一升一降。在正常情況下,三者各司其職,互相配合,陰陽才可平衡,人方可夜寐而安。1.1 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夜寐有時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

    江蘇中醫藥 2022年11期2022-12-27

  • 濕阻中焦動物模型及其評價指標的建立研究進展
    41000)濕阻中焦證,其病機為濕邪阻滯脾胃,水液運化失常,又稱濕困脾胃證,是中醫常見的一類病癥,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的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頭重身肢困倦,口黏淡,身困乏力,不思飲食,苔厚膩,脈濡或滑[1]。濕阻中焦證的現代病因尚未明確,目前造模法多以中醫病因作為出發點,模擬中醫發病機制,然此法與自然患病有差異,且造模復雜、耗費時間長、動物死亡率高。但隨著濕阻中焦患病人數的不斷上升,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動物模型復制及模型的評價指標有了更高要求,因

    亞太傳統醫藥 2022年9期2022-12-26

  • 淺析朱丹溪之“六郁”學說與中焦*
    的病位“凡郁皆在中焦”,由此可見中焦常致六郁,凡郁皆在中焦。1 六郁學說的基本內容金元時期,朱丹溪基于《內經》“木、火、土、金、水”五郁的基礎上,意識到其明顯的機械唯物論思想,考慮到外感風寒濕邪、七情六淫等內外致病因素,再結合臨床實踐經驗,開展理論到實際的臨床探索,創立了“氣、血、濕、熱、痰、食”六郁學說。其私淑弟子虞摶補充曰:“夫所謂六郁者,氣、濕、熱、痰、血、食六者是也……氣郁而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郁而成痰,痰滯而血不行,血滯而食不消化,此六者皆相因而

    浙江中醫雜志 2022年3期2022-12-07

  • 用中獸醫的思維來探究藍耳病
    者治療不當)傳入中焦(脾胃),臨床表現傳染病的中期階段;中焦不治病癥傳入下焦(肝、腎、子宮、母豬的卵巢),臨床表現傳染病的轉歸期(不是治愈就是死亡)。1 溫病侵入上焦,波及心肺嚴重影響肺臟的宣發肅降以及呼吸功能。肺臟通過宣發肅降的能力把身體中的營養成分以及氧氣分發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分配也是有秩序的,首先分配僅靠肺臟的部位,最后分發身體的末梢部位,比如毛發,尤其是四肢、耳朵、屁股。 所以肺外和于皮毛,也就是皮毛的變化,可以顯示肺臟的健康狀態,有無被病邪入侵

    北方牧業 2022年6期2022-11-22

  • 半夏瀉心湯的應用
    方式傷及人體脾胃中焦,中焦不通,使“陽盛于上,陰盛于下”時,陰陽不相接續,就會出現病理性的心腎不交,心火向上并導致腎陽氣不足,下身得不到溫煦而倍感寒涼,心火得不到腎水滋潤就會使心火亢盛,上身倍感燥熱。2.上熱下寒的癥狀首先,上熱的癥狀,除了容易“上火”之外,常見的還有燥熱、汗出、失眠和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舌瘡、咽喉灼熱以及目赤、青春痘等一派陽浮于上的表現。下寒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腰膝酸冷、雙腿怕涼怕風、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涼的容易拉肚子以及尿頻、痛經、陽痿等陰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2年7期2022-08-26

  • 黃雅慧教授治療中焦濕熱證臨床經驗擷萃*
    ?,F將黃教授治療中焦濕熱證的臨床經驗簡要總結如下,與同道共勉。1 脾失健運,水濕內停,郁久化熱,釀濕生熱是中焦濕熱形成的關鍵中焦濕熱證又稱脾胃濕熱證,是濕熱內蘊,氣機升降失常,脾胃失運所致??捎商幗浭軗p,運化失司,濕飲內停日久遏而化熱而成,《濕熱條辨》云:“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濕熱?!币嗫捎缮辖節駸岵唤鈧髯兌鴣?。黃師精研古訓,并結合自己30余年的臨床經驗,認為外感濕熱之邪、飲食不節、內傷勞倦等內外因相合可致脾失健運,水濕內停,郁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12-04

  • “四泄法”與濕熱病的三焦傳變探析?
    “開泄法”用于上中焦濕熱彌散的病證“開泄法”是溫病學派中運用理氣宣散類藥物治療濕熱病的一種治法?!伴_泄法”的具體提出見于葉天士的《溫熱論》,他在論及“苦泄法”時提到一種鑒別情況,即“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結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痛,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輕苦微辛,具流動之品可耳”[1]18,文中將“杏、蔻、橘、桔”等輕苦微辛之類藥物的組合用法命名為“開泄”法。之所以命名為“開泄”,是因為這類藥物能宣暢中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1年12期2021-03-29

  • 王成祥從中焦論治肺系疾病臨證經驗
    《靈樞》中提到“中焦如漚”,意為脾胃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將氣血津液輸于全身各臟腑。中焦脾胃為氣機升降調節的樞紐,脾失健運,痰濕內生,則阻礙肺氣宣發肅降,因此肺病的發生發展與中焦聯系緊密。中醫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理論體系基本特點,注重臟腑之間的聯系,在治療時應從整體出發,綜合調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王成祥教授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近40 年,對呼吸系統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王成祥在臨床治療肺系疾病時,常常有伴隨脾胃病證或基礎疾病者,調理中

    吉林中醫藥 2021年11期2021-03-27

  • 基于“升降相因”理念從三焦辨治支氣管擴張癥
    營衛生會》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指出脾胃居中焦,承接水谷,化生精微,分清泌濁,清濁隨氣機而升降有常,分別滋養充盈上焦與下焦臟腑,亦根據性質不同從上焦與下焦排出,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所言。以“升降相因”理念為基礎,中醫辨治疾病圍繞三焦展開,以中焦為核心,上焦與下焦襄輔而論之,旨在達到升降相宜、三焦調暢的理想狀態。在運用中醫辨治支氣管擴張癥時,“升降相因

    吉林中醫藥 2021年11期2021-03-27

  • 中焦論治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動
    ]等。本研究擬從中焦的角度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動,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1 西醫對血糖波動的認識血糖波動也稱血糖變異性,是指人體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和低值之間的不穩定狀態[1]。目前血糖波動的監測方式有動態監測和自我監測兩種,而餐后血糖波動幅度是監測餐后血糖波動的一個重要指標。餐后血糖波動是指三餐后2 h的血糖與其相應餐前血糖差值絕對值的平均值,其正常參考值為2.2 mmol/L[13]。餐后血糖波動與進食后血糖迅速升高導致血糖波動的

    陜西中醫 2021年6期2021-01-10

  • 《傷寒論》中寒熱錯雜致中焦樞機不利的機理及證治探析
    為代表;第二類是中焦寒熱夾雜證,以三瀉心湯證為代表;第三類是上熱下寒證,以梔子干姜湯證、黃連湯證、烏梅丸證、干姜芩連人參湯證、麻黃升麻湯證為代表;第四類是陰陽失調證,以炙甘草湯證、白通加豬膽汁湯證、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證為代表;第五類是少陽失和證,以小柴胡湯證、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為代表。在這五類之中,無論是表寒里熱證、上熱下寒證、陰陽失調證還是少陽失和證,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影響中焦脾胃功能,出現中焦寒熱錯雜證。因此,探討仲景關于寒

    環球中醫藥 2021年1期2021-01-05

  • 基于三焦痹學說探討當歸拈痛湯的組方配伍理論
    痹矣;溫溫欲吐,中焦痹也;腳腫如脫,下焦痹也”。其后,清·張璐《張氏醫通》[3]記載:“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此即總治三焦痹之法”,將上、中、下焦痹合稱為三焦痹進行論述,三焦痹這一病名正式提出?!吨袊圆〈笕穂4]根據總結歷史文獻,明確將上焦痹、中焦痹、下焦痹總稱三焦痹。三焦痹的提出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中醫痹證理論,豐富了中醫臨床治療痹證指導思想,故本文選取臨床治療痹證的代表方劑——當歸拈痛湯,探討從三焦痹

    中醫藥學報 2021年12期2021-01-04

  • 態靶結合辨治多囊卵巢綜合征高雄激素血癥
    態靶因果;上焦;中焦;下焦;中醫藥治療Abstract?Hyperandrogenemia (H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ndocrine featur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On the basi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combined with the prescription strategy of “s

    世界中醫藥 2021年22期2021-01-03

  •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e-Jiao (中焦),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tumor had consumed healthy Qi for a long time when the patient came to see the doctor. It hurt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nd the source of food and drink essence wa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1期2020-12-29

  •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frarde Ther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 Jiao (中焦)temperature. Among them, the lower Jiao (下焦)temperature was the lowest, with typical "cold"characteristics, concentrated in the chest and abdomen functional areas; after moxibustion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7期2020-12-28

  • 淺談《傷寒論》“心下痞”論治
    受邪氣的干擾,使中焦斡旋失司,樞機不利,氣機壅滯于中焦而形成心下痞;主癥是心下脹滿不通,按之濡。中焦是人體陰陽、氣血、水火、氣機升降的樞紐,中焦胃氣對人體陰陽、氣血、水火、氣機的升降有主動的調節和控制作用,叫做胃氣的斡旋作用?,F代醫學認為,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當出現以胃脘部痞塞,滿悶不舒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均屬于“心下痞”的范疇。1 心下痞證凡以“心下痞”為主癥的證候,就叫心下痞證。雖以“心下痞”為主證,但病機各不相同,主要分為五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68期2020-12-25

  •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理論在痰熱型慢性咳嗽治療中的應用?
    700)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論基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理論由溫病學家吳鞠通首先提出?!稖夭l辨》[1]168云:“治外感如將,兵貴神速,機圓法活,去邪務盡,蓋早平一日,則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內傷如相,坐鎮從容,神機默運,無功可言,無德可見,則人登壽域。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眳蔷贤ㄟ\用象思維方法,從外感和內傷兩方面提出總的治療原則,此外又從三焦理論闡釋了中醫對溫病治療的指導原則和用藥規律?!爸紊辖谷?/div>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0年12期2020-01-14

  • 芳香三味飲加減治驗淺析
    的主藥,用于治療中焦濕濁不化之胃脘痞悶、不思飲食、口淡黏膩或有穢濁之氣、肢體困倦、苔白膩等癥。附驗案兩則以佐證?!娟P鍵詞】 藿香;健脾化濕;中焦;臨證經驗【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4-0065-02毛德西教授為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毛老從醫50余載,熟諳經典,博采眾長,精于辨證,尤擅“抓主癥、擇主方、用主藥”,以《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奇之制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6-25

  • 肝脾建中思想及臨床應用
    )肝膽、脾胃同處中焦,在結構、生理、病理上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筆者在長期教學、臨床中總結出“肝脾建中”的理論,認為中焦是后天之本,疑難雜病千頭萬緒,持中可守方圓,抓住中焦的本質就掌握了全局,而肝脾恰恰是中焦的樞機所在?!案纹⒔ㄖ小崩碚摰膬r值在于抓住了中焦的核心,緊扣“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念,將肝脾作為一個矛盾的整體納入雜病的辨治過程中,病在脾胃先察肝膽,病在肝膽當思脾胃,調和肝脾,為中醫臨床提供新的思路[1-2]?!案纹⒔ㄖ小崩碚撌菍庋\行功能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年6期2019-03-14

  • 從“伏陽”論治化療后消化道反應?
    認為,化療可郁遏中焦陽氣,致“中焦伏陽”為患,為化療后消化道反應的核心病機。1 伏陽致病,陽氣不升,伏陽化火伏陽初見于《素問·本病論篇》云:“民病伏陽在內,煩熱生中,心神驚駭,寒熱間爭。以久成郁,即暴熱乃生,赤風氣腫翳,化成郁癘,乃化作伏熱內煩,痹而生厥,甚則血溢”,是論伏陽化熱,陽氣溫煦、推動功能失常,又致寒厥。清·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云:“郁則必熱,所謂痞堅之處,必有伏陽”[2],提出臨證需顧及痰瘀等遏阻陽氣、陽郁化熱,辨治應佐清火解郁之劑??梢?,伏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01-09

  • “一靈砭術”治療中焦寒熱錯雜疾病經驗總結
    將宋振虎醫師治療中焦寒熱錯雜類疾病的經驗總結如下。1 中焦如漚,非平不安三焦在中醫理論中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本文的中焦指的是按上中下3個部位所分的三焦的中焦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受納腐熟水谷精微,并將之輸布至周身?!鹅`樞·營衛生會》記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又說“中焦如漚”?!鹅`樞·決氣》記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中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消化腐熟水谷精微,并將之輸布

    中國民間療法 2018年12期2018-01-23

  • 從濕阻中焦證探討中醫脾病及腎之病機?
    ”未來20年濕阻中焦會更加普遍,對該證研究的迫切性已引起醫家的重視[1]。故本文以濕阻中焦證為切入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脾病及腎的病理機制。1 正常機體及濕阻中焦后機體水液代謝情況人體的水液代謝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中醫對此也有一定的論述。早在《素問·經脈別論》中就有“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高度概括了機體水液代謝的基本過程,說明水代謝以肺、脾、腎為主要調節,并與胃、大小腸、膀胱等器官密切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8年7期2018-01-23

  • 調理中焦氣機是膿毒癥MODS的根本治法*
    機逆亂則首當調理中焦氣機。本文從孔立教授的觀點出發就膿毒癥MODS的中醫根本治法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1 膿毒癥MODS的根本病機是氣機逆亂膿毒癥MODS主要病因是組織損傷、感染、休克、呼吸心跳驟停等原因導致肺、腎、肝、胃腸、心、腦等器官功能障礙,凝血及代謝功能異常等[4]。而膿毒癥MODS概念上強調,原發致病因素是急性而繼發受損器官可在遠隔原發傷部位,不能將慢性疾病器官退化失代償時歸屬于MODS,MODS機體原有器官功能基本正常,功能損害是可逆性,一旦

    中國中醫急癥 2018年3期2018-01-23

  • 龍惠珍運用越鞠丸治療絕經綜合征經驗舉隅
    年期婦女大多存在中焦氣郁之虞,方予解六郁之越鞠丸開解中焦,療效顯著,略拾一二,以饗讀者。1 中焦脾胃氣機郁結為其根本《素問·六微旨大論》曰:“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闭f明氣機的正常運動是生理活動的基礎。龍老師認為,脾胃居于中焦,為全身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中焦氣機沖和條達,升降出入有序,周流運行不息,則臟腑功能協調,肢體百骸舒暢,故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言:“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間,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年11期2018-01-15

  • 基于Na+-K+-ATP酶活性變化評價濕阻中焦證Cajal間質細胞模型的研究
    活性變化評價濕阻中焦證Cajal間質細胞模型的研究王琦越,楊 旭,王吉娥,陳繼蘭,黃秀深△(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 611137)目的:建立濕阻中焦證Cajal間質細胞模型并對其進行評價。方法:濕阻中焦證動物模型建立及動物血清制備;采用Ⅱ膠原酶消化法體外培養ICC,通過濕阻中焦證動物模型含藥血清建立體外濕阻中焦證Cajal間質細胞模型,模擬濕阻中焦證大鼠模型體內ICC的生長,以及平胃散含藥血清在濕阻中焦證治療中對ICC細胞的調節機制,反證證候細胞模型建立成功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7年5期2017-08-22

  • 王作順主任運用“因時學說”治中焦病經驗舉隅
    時間位置出發治療中焦病癥,可謂是同病異治。王主任根據春夏秋冬四時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藥治療同一部位的病癥,臨床療效頗著?!娟P鍵詞】三因學說;中焦;王作順;春夏秋冬;同病異治【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8..01脾胃為后天之本,故應扶助胃氣。同時[1],李東垣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而元氣又是人身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疾病生。當脾胃受損時,中焦可出現一系列癥狀,如腹脹、大便不爽、體倦乏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28期2017-06-10

  • 翻掌上托,通調三焦
    為,“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經常導引此勢,可提高上、中、下三焦的氣化功能,從而消除疲勞,防病于未然。下面是動作分解演示。1.兩腳開立,略寬于肩,屈膝下蹲成大馬步。2.兩掌心向上,經體前捧起(如圖1),在胸前翻掌,用勁慢慢上托(如圖2)。3.雙臂左右打開,于體側握拳(如圖3),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的同時慢慢起身。重復導引七次后,恢復初始的松靜站立姿態。兩手翻掌上托時要徐徐向上用勁,感受三焦區域的開合。

    中老年健康 2016年11期2017-02-05

  • 《溫病條辨》瀉心湯類方研究*
    相搏,寒熱互結于中焦而成痞,故仲景以辛開苦降,寒熱平調之法治之。1.2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干姜、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中焦篇第39條云:“陽明暑溫,脈滑數,不食不饑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干姜、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主之?!逼渥宰⒃疲骸安火嚥槐?,而有濁痰,心下痞滿,濕熱互結而阻中焦氣分?!北痉剿槍Φ牟C為濕熱壅阻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司而致痞。1.3人參瀉心湯本方首見于中焦篇第54條,吳氏曰:“濕熱上焦未清,里虛內陷”“或因中陽本虛,或因

    西部中醫藥 2016年6期2016-08-27

  • 王自立主任醫師調中焦護脾胃思想的臨床應用*
    王自立主任醫師調中焦護脾胃思想的臨床應用*羅向霞1,王 煜1,柳樹英2,楊阿妮1指導:王自立1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王自立主任醫師一向重視調治脾胃,注意顧護胃氣,從“人以胃氣為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未病”3個方面簡要介紹和探討王自立主任醫師“調中焦,護脾胃”的學術思想。調中焦,護脾胃;學術思想;王自立王自立主任醫師是國家級名中醫,連續5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師承工作指導老師。王老師從醫60載,勤求古訓、博覽諸籍,治學嚴

    西部中醫藥 2016年8期2016-02-21

  • 葉天士上下交病治其中辨治思想探析*
    “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為切入點,闡明上下交病之理論基礎,中焦在機體中的重要意義、對“治在中焦”的理解及其引申含義,以及上下交病、紛繁難解時謹守病機,以和中焦、和氣血、和陰陽為辨治思路,進而說明“上下交病治其中”在辨證施治中的指導意義。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辨治思想;葉天士臨證診病,輕重不一,簡繁有別,其病情單一,病變部位局限者治之猶易;倘有上下交病、病變部位廣泛者,醫者往往捉襟見肘,顧此失彼,不得周全,治之則難?!饵S帝內經》論“下病取上”、“上病取下”和“中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7期2016-02-03

  • 歷代脾胃借代稱謂考略*
    居部位而派生的“中焦”、由脾胃功能所引申的“后天之本”、由脾胃所合經絡而言之“足太陰陽明”以及據運氣學說而產生的“戊(土)己(土)”等,這些稱謂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脾胃學說的理論內涵和文化內核,豐富了脾胃學說的研究內容。故對脾胃借代稱謂的考釋既有助于構建系統的中醫學脾胃理論體系,也有助于新時期脾藏象研究的繼承與創新。脾胃;借代稱謂;考略脾胃學說是中醫藏象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脾與胃以膜相連,同居中焦,臟腑相合,納運相得,升降相因,燥濕相濟,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4期2016-02-02

  • 初探“清上暢中法”在痤瘡治療中的運用*
    ,往往上焦肺熱、中焦脾胃失調的病理狀態同時存在。臨床可見皮膚油膩,顏面、頸項、胸背部散在粉刺、丘疹、膿皰、囊腫、結節等損害。伴口臭、大便黏滯、排便不暢等癥狀。若僅以熱論之恐失偏頗,僅以清熱法治之則難奏全功。故試分析此類痤瘡的病因病機及特點,提出清上焦肺熱、暢中焦氣機的并治之法,自擬清金暢中飲運用于臨床,使上焦熱清、中焦濕化,從而達到改善皮損的目的。痤瘡;青壯年;清上暢中法;清金暢中飲痤瘡又稱粉刺,因皮損類似瘡瘍疔癤,古今醫家常以“火”“熱”論之,故在治療上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12期2016-01-31

  • 大棗在獸醫中的運用
    一個是緩。補能補中焦就是和脾胃,亦能解餓。緩是緩和諸藥毒性,緩和峻猛藥性。中藥方劑眾多凡用大棗多不出這兩個目的?!秱摗分袕娬{固護脾胃之氣,因此大棗,炙甘草,人參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而且這三味藥也是補脾氣的基礎藥,如果需要固護脾胃之陽氣那么加上姜。對于中焦氣虛或中焦陽氣虧虛所致的納差,嘔吐,腹瀉等用此三味或四味作為基礎藥每能或的良效,因此習慣上稱作護中三藥或護中四藥。大棗的補從《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桂枝湯,炙甘草湯,甘麥大棗湯,當歸四逆湯,橘皮竹茹湯,

    中國動物保健 2016年7期2016-01-30

  • 熱天“降火”須有的放矢
    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上焦火:喝點百合枸杞綠豆湯暑天,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熬夜。但夜間應該是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需安靜入睡的時段,若到凌晨不睡覺,會使人體內的陽氣得不到正常的休整,容易誘發“心火”,表現為口腔潰瘍等。祛心火,平時可以用枸杞20克,干百合20克,綠豆20克煮成“百合枸杞綠豆湯”。中焦火:喝碗黃瓜粥吃夜宵、喝啤酒次數多了,容易導致胃陰不足、津液虧損,引發“中焦火”,特別是“胃火”?!拔富稹闭{節應當遵循清

    中老年健康 2015年8期2015-05-30

  • 王寅教授刺絡拔罐法調理中焦治療失眠臨床研究
    授刺絡拔罐法調理中焦治療失眠臨床研究戴恩潔 王寅目的 對刺絡拔罐法調理中焦治療不寐進行臨床觀察、療效進行評定,明確本法治療失眠的優越性。方法 跟隨王寅教授出診,收集失眠患者37例,應用刺絡拔罐法調理中焦。結果 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指標計分、中醫證候學指標計分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積分進行比較發現,治療后的各項積分均下降明顯,存在顯著(P刺絡拔罐;調理中焦;失眠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臨床采集以刺絡拔罐法調理中焦診治的失眠患者40例,其中脫落3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15年2期2015-03-22

  • 濕阻中焦證現代機制研究
    州5009)濕阻中焦證現代機制研究汪 瀅1,孫宏文2*通信作者:孫宏文,女,教授,電子信箱-shw8101@163.com (1.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210029;2.蘇州市中醫醫院,江蘇蘇州215009)濕阻中焦證的發生受到環境、氣候、飲食、心理、臟腑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但與脾主運化功能失常最為密切?,F代醫學從“濕阻中焦證”“濕困脾胃證”在水液代謝、胃腸動力、腸黏膜屏障及機體活性反應這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對“脾主運化”“濕邪”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與分析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年2期2015-02-21

  • 淺析調暢中焦防治中風病
    ,整理歸納出調暢中焦法,即:和脾胃、暢肝氣、通腑濁,同時結合辨證施治,提高了療效,減少了中風病的復發?,F就中焦在防治中風病中的作用機制初步探討如下。1 中焦與營氣血脈早在《靈樞·營衛生會》中就有記載:“營出中焦……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得行于經隧,命曰營氣?!?span class="hl">中焦如漚?!痹摱谓浳脑敿氄撌隽?span class="hl">中焦的生理功能、循行路線及其與經脈營氣的關系。中焦泌別津液糟粕,轉化輸布精微營養

    江蘇中醫藥 2013年6期2013-02-20

  • 固護“中氣”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人體之氣分布在中焦的謂“中氣”,貫通上下,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與中焦脾胃關系密切。脾胃位于中焦,是氣血生化之源?!峨y經》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端貑枴れ`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鹅`樞·營衛生會》曰:“中焦……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豐生身……”并將中焦的功能概括為“中焦如漚”,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脾胃者,互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胃主受納腐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2年2期2012-12-09

  • “治從中焦”在口腔潰瘍中的應用
    ,中醫采用“治從中焦”論治,常收滿意療效,報道如下。1 病因病機中醫認為,口瘡病因復雜,外與風、火、燥邪及口腔不潔、口內破損,邪毒直入有關;內與心、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關系密切,導致陰虛火旺,熱毒熾盛,內夾濕熱,上蒸于口;情志不遂而損及心脾,均可致口腔潰瘍[5]。因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腎脈連舌本,胃經絡齒齦,所以口腔潰瘍的主要病位為脾胃心腎。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將其分為[6]心脾(胃)積熱型、胃熱陰虛型、脾胃氣虛型、陰虛火旺型。2 辨證論治2.1 脾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年2期2012-04-25

  • “中氣”淺析*
    生理學名詞:泛指中焦脾胃之氣和脾胃等臟腑對飲食的消化運輸、升清降濁等生理功能。②指脾氣,脾氣主升,脾虛下陷可致脫肛、子宮脫垂等病癥,治宜補中益氣,即補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氣。③運氣術語,指中見之氣?!额惤洝?“中氣,中見之氣也。如少陽厥陰互為中氣,陽明太陰互為中氣,太陽少陰互為中氣,以其相為表里,故其氣互通也?!雹懿∽C名,類中風之一,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又名氣中?!吨袊t學大詞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版)對“中氣“的解釋:①正氣之在人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 2011年3期2011-12-08

  • 溫病三焦辨治的動態思維觀探討
    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肝與腎也。始上焦,終下焦?!睆娬{溫病傳變具有上焦傳中焦,中焦傳下焦的由上及下,由淺及深的規律,突出了溫病病變過程中的“傳”,即“變動”也。三焦所屬臟腑不同,感邪不同,則證候各異,但各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1.1 三焦辨證 就是把溫病按病變部位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上焦溫病、中焦溫病、下焦溫病。上焦溫病的臟腑定位首先是在肺,若手太陰肺的邪氣不解,有兩種傳變形式[1]:1)上焦逆傳于心包,即吳鞠通所說的“肺

    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年3期2011-03-16

  • 治療慢性胃炎之經驗
    屬氣滯;病位雖在中焦,但多累及肝氣而致肝、胃、脾三臟俱病。一方面,若肝失疏泄、氣機郁滯則中焦運化失司,或濁陰在上或清陽下陷;另一方面,脾胃升降逆亂、氣失調暢亦可致肝氣郁滯,而終成肝胃不和、肝木乘脾或肝火犯胃。這類患者或有憂思、惱怒等情志致病史,或無明顯七情內傷,可見胃脘脹滿疼痛,或痛處走竄,或連及兩脅,喜太息,噯氣,脈弦;或胃脘脅肋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反酸嘈雜,惡心嘔吐,面紅目赤,脈弦數。前證宜疏肝和胃,用白蒺藜、柴胡、香附、青皮、蘇梗、佛手、香櫞等;后者

    中國民間療法 2011年12期2011-02-11

  • 吳鞠通從濕辨治溫病步驟與方法探析
    其在上焦與肺合,中焦與脾合,其流于下焦也,則與少陰癸水合”(下焦篇43條),即定位在上焦時,病位在肺,定位在中焦時,病位在脾,定位在下焦時,病位在腎。并通過觀察得出:“濕溫較諸溫,病勢雖緩而實重,上焦最少……中焦最多……以濕為陰邪故也”(上焦篇43條注文)。濕病定位在中焦太陰脾為最多,定位在上焦太陰肺為最少。治濕之法,在上宜輕宣透達,在中宜苦辛通降,在下宜淡滲分利??偸且騽堇麑?,就近逐邪,令濕邪分路而去。1.1 宣肺化氣濕溫、暑溫、伏暑等外感濕熱之邪初期,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0年8期2010-02-11

  • 中焦鏡頭專題
    在所有的鏡頭中,中焦鏡頭是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品,也是各廠家生產最多,技術最為成熟的產品(相對其他焦段,本焦段鏡頭無論是定焦還是變焦,在綜合性能上都有明顯優勢)。其實,在我們學習攝影之初,最先接觸到的就是中焦鏡頭,可見,它與我們實在是太為熟悉……中焦鏡頭專題尋常百態在所有的鏡頭中,中焦鏡頭是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品,也是各廠家生產最多,技術最為成熟的產品(相對其他焦段,本焦段鏡頭無論是定焦還是變焦,在綜合性能上都有明顯優勢)。其實,在我們學習攝影之初,最先接

    數碼攝影 2009年7期2009-09-28

  • 親切見長
    使用率為5%,而中焦則拍攝了80%的作品!中焦是每個攝影者最初接觸到的焦段,我們購買相機時的套頭就主要包含中焦,但要把這個常用焦段用好,讓它變化無窮,創造佳品,則需要下一番工夫了!中焦鏡頭的特點所謂中焦,就是相當于135相機36-80mm焦距(其實攝影屆對焦段的劃分有多種看法,比如有人認為中焦是指40-80mm,我們在此以國外普遍的劃分為準),相對于廣角和長焦而言,這一焦段的鏡頭視角和我們人眼所見相近,拍攝出的圖片更具親切感。由于生產歷史悠久,設計成熟,這

    數碼 2009年6期2009-06-05

  • 淺談三焦辨證
    歸納為上焦病證、中焦病證、下焦病證,用以闡明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熱病發病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病理變化、證候表現及其傳變規律。上焦病癥主要包括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的病變,其中手太陰肺的證候多為溫病初起的外感風熱證階段;中焦病證主要包括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和足太陰脾的病變,脾胃同居中焦,陽明主燥,太陰主濕,邪入陽明而從燥化,則多呈現里熱燥實證;邪入太陰從濕化,多為濕溫病證;下焦病證主要包括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的病變,多為肝腎陰虛之候,屬溫病的末期階段。吳鞠通所述溫病的三

    中國醫藥學刊 2009年3期2009-04-2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