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傳

  • 史傳類文本的思辨性閱讀教學淺論 ——以《鴻門宴》為例
    個角度入手,談談史傳類文本的思辨性閱讀教學。一、從可供仔細玩味的“妙處”著手史傳類文本中可供仔細玩味的“妙處”是需要去發現的。史傳類文本記敘的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具有復雜性,一個事件會關聯眾多的人物,歷史人物身上有著復雜的故事,又基于史傳文本篇幅的限制,在選材上一定是慎之又慎,能進入文章的材料一定是經過再三考慮的,這就決定了史傳文本之中沒有廢話。這個前提之下,史傳文本中出現的,表面看起來與事件關聯不大的文字,看似閑筆,其實不閑,一定必有用意。而這

    中學語文 2023年24期2023-10-29

  • 史傳類文本的思辨性閱讀教學淺論
    即使面對敘事性的史傳類文章,同樣可以展開思辨性閱讀教學。史傳類文本中可供玩味的“妙處”、可供評析人物的“素材”,可以懸想假設的“斷點”,可以反思質疑的“疑點”是進行思辨性閱讀的四個角度,也是針對此類文本展開思辨性閱讀教學的切入點。關鍵詞 高中語文? 思辨性閱讀? 史傳? 《鴻門宴》一提到思辨性閱讀教學,我們常常想到的是說理性文章的教學。的確,思辨性閱讀教學更適合的教學內容是說理性文章,因為這一類文章自身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思辨性,便于我們開展思辨性閱讀教學。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8期2023-09-27

  • 淺析史傳對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
    【摘要】 史傳是客觀記錄歷史事件的作品,但其除了是歷史著作外,本身還含有非常豐富的文學因素,這對中國古代小說的產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梢哉f,中國古代小說源于史傳。從文學的角度出發,小說從史傳中汲取了很多營養,基于此,筆者結合《史記》從史傳的精神及史傳中的小說因素兩個方面出發來探討史傳對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娟P鍵詞】 史傳;古代小說;影響;《史記》【中圖分類號】I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

    今古文創 2023年8期2023-05-30

  • 以“言”解“文”文言兼得 ——《鴻門宴》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為了讓學生了解史傳散文的特色,教師要重點引領學生自主感悟和體會文章的內容、框架和文學特征,于“言”“文”“人”三個主要元素的品析和鑒賞中,深入挖掘史傳散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使得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文言知識的同時,還能領會文章背后蘊含的歷史典故、傳統文化,從而達到加強閱讀深度、提升高中生文化素養的目的。一、聚焦于“言”,深讀語言內涵語言是構成文本的關鍵要素,尤其是在文言文篇章中,古代史學家、文學家將真實的歷史故事、復雜的人物關系,融合于凝練的詞句之中,這足以

    中學語文 2023年1期2023-03-05

  • 全面察看 多路探尋
    李曉事入乎其內讀史傳文,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遙遠的過去,嗅到一觸即發的矛盾沖突,聽到大漠邊關的鼓角爭鳴,看到沙場征戰的刀光劍影,了解到能臣勇士的竭忠盡智……史傳文既是史學又是文學,它對歷史進行故事化敘述,注重塑造人物形象。我們閱讀史傳文時,需要認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一、全面察看,認識歷史人物。史傳文中的人物,生活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思想性格復雜,我們需要注意描寫人物的方法、了解人物產生的社會影響、在比較中洞察人物性格特征,才能做到充分認識,客觀評價。1.看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期2023-02-09

  • 論漢代楚歌的敘事藝術
    、楚歌的敘事性與史傳文學(一)楚歌與史傳文學楚歌“即事抒情”的特點使得楚歌與敘事文學產生了密切聯系,漢代史傳文學作品中常有楚歌的身影出現,現存的漢代楚歌作品大多因為與史傳文學的特殊關系得以保存至今。據前人的統計,《史記》中有《垓下歌》《大風歌》等楚歌9 首,《漢書》中有《歸空城歌》《鄴民歌》等12 首楚歌作品,《后漢書》中也保留了《悲歌》《舞歌》等11 首楚歌,關于漢代歷史的史部著述共收錄有24 首漢代楚歌。[5]4-9除此以外,漢代其他典籍中也保存了一定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3-01-05

  • 高中史傳文學群文閱讀教學解析
    于剛史傳文學作為文學領域內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只是體現出歷史真實性,還體現出生活化的語言以及內涵豐富的故事,對應的文學與史學價值十分明顯。在中華文學的組成體系內,史傳文學也是其內在分支,文化韻味是比較濃厚的,是高中時期語文課程教學的基礎內容。史傳文學以人物自身的活動為線索,和單一歷史著作相比更加具備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史傳文學對應的語言表達以及人物描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啟迪學生思維,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高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高中史傳文學群文閱讀教學解析
    于 剛史傳文學作為文學領域內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只是體現出歷史真實性,還體現出生活化的語言以及內涵豐富的故事,對應的文學與史學價值十分明顯。在中華文學的組成體系內,史傳文學也是其內在分支,文化韻味是比較濃厚的,是高中時期語文課程教學的基礎內容。史傳文學以人物自身的活動為線索,和單一歷史著作相比更加具備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史傳文學對應的語言表達以及人物描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啟迪學生思維,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高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語文天地 2022年8期2022-03-17

  • 高中歷史課堂運用史傳文學作品路徑初探 ——以《崔杼弒其君》為例
    語文課程包含大量史傳文學作品,教師在歷史課堂上合理利用這些史傳文學作品是促進文史融合、提升歷史課程綜合性的有效途徑。本文以《崔杼弒其君》一文為例,對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運用史傳文學作品的策略進行初步探索,以期推動高中歷史課程改革。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運用史傳作品,教師首先需要分析其史料價值。這些作品大多選自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如《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等,《崔杼弒其君》一文選自左丘明的《左傳》。從史料的原始性來看,這些作品屬于“二手史料”,以文字史料的形

    名師在線 2021年24期2021-11-22

  • 體文用史與晚年風格
    化人格,貫連著“史傳”“詩騷”“生活的辯證法”三條線索,這或是理解王蒙晚年創作的關鍵。關鍵詞:王蒙 《笑的風》 史傳 詩騷 生活 體文用史作為“共和國的一面鏡子”[1],王蒙的確是中國當代歷史上一個獨特的存在。無論是多達50卷的《王蒙文集》(202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版《王蒙文集》,共50卷,不包含《笑的風》)所宣示的文學、學術等成就,還是他曾擔任文化部部長這一政治背景,抑或“故國八千里,風云三十年”的人生經歷,都注定了他在中國當代思想、文化歷史上

    南腔北調 2021年10期2021-11-18

  • 從《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史傳”傳統及其歷史變遷》看中華文化精神的詮釋
    ? 鍵? 詞】“史傳”傳統;中華書局;中華傳統文化【作者單位】田甜,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净痦椖俊亢笔〗逃龔d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9G134)?!局袌D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3.02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020年,由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何悅玲撰寫的《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史傳”傳統及其歷史變遷》一書經

    出版廣角 2021年13期2021-08-11

  • 論中國傳統道德敘事的基本線索及特征
    傳統文化重史學,史傳敘事作為獨具特色的敘事范型,催生了民間敘事的興起和發展。民間敘事延續其實錄性和倫理性的特征,卻在發展過程中消解了史傳敘事的宏大敘事特征,呈現出個人主義的傾向,從而在民間站穩腳跟,獲得更廣泛的道德認同。史傳敘事與民間敘事共同在道德敘事中發揮效用,為生活其中的人們確立安身立命之地,也為身處混亂的人指明意義。一、敘事與道德敘事(一)敘事“敘事”概念并非是一個外來詞匯,而是一個具有中國本土文化意涵的概念。中國古人所講的“敘事”有別于西方敘事學理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2期2021-02-13

  • 《聊齋志異》對史傳敘事模式的傳承與新變
    曰”明顯是繼承了史傳文學的評論傳統,如《左傳》“君子曰”,《史記》“太史公曰”,《三國志》“評曰”等。從“異史氏曰”名稱的傳承,到其內在精神的繼承,無不體現出《聊齋》與史傳文學之間的血脈相連。馮鎮巒評論《聊齋》說:“此書即史家列傳體也,以班、馬之筆,降格而通其例于小說。[1]14蒲松齡同鄉孫錫嘏認為:“文理從《左》《國》《史》《漢》《莊》《列》《荀》《揚》得來。而窺其大旨要皆本《春秋》彰善癉惡,期有功于名教而正,并非抱不羈之才,而第以鬼狐仙怪,自抒其悲憤已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12-11

  • 明清史傳入集的文章學考察
    海 陳 露所謂“史傳”,指史書中以寫人敘事為主要內容和表現方式的紀傳類文體,如本紀、世家、列傳等。一般認為,此類文體,先秦雖已萌芽,但成熟、定型于司馬遷之《史記》,此后兩千年長盛不衰,成為史家著史的主要體式。與“史傳”相對的概念是“文傳”,即文人模仿史傳而創作,獨立完整,可單篇別行的傳記,含自傳、家傳、假傳、托傳等。此外,一些不以“傳”命名,但主于寫人紀事的文體,如行狀、墓志、碑、記、述等,亦為文傳之旁衍。在傳統四部之學中,史傳作為史書最核心也最有特色的內

    文藝理論研究 2020年4期2020-11-17

  • 利用史傳類資源開展片段作文訓練的教學探討
    用高中課本中的“史傳文學”,進行片段作文的訓練,辯證地處理文章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提高學生整篇作文能力?!娟P鍵詞】 ?史傳材料 片段寫作【中圖分類號】 ?G633.34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91-020一、背景中國古代散文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遠古的簡單記事開始發展到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其中敘事記人的史傳散文尤為出色。史傳文學,是史與文的有機統一,是用文學的手法寫出的歷史,又是以歷史為題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2020-08-24

  • 縣域高中史傳文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文心雕龍·史傳》篇曰:“史者,使也;執筆左右,使之記也?!庇盅裕骸皞髡?,轉也;轉受經旨,以授于后,實圣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span class="hl">史傳文學源遠流長,是中國文學傳統之“根”。史傳文學教學,不能簡單等同于一般文言文教學。同時,基于縣域高中學生的具體學情,史傳文學閱讀教學需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文體意識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縣域高中有些教師對史傳文學往往并不太熟悉,對史傳文學概念式的認知,大都來源于高考試卷中的文言人物傳記。這種狀況,導致不少教師無法科學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0年1期2020-04-10

  • 縣域高中史傳文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琦《文心雕龍·史傳》篇曰:“史者,使也;執筆左右,使之記也?!庇盅裕骸皞髡?,轉也;轉受經旨,以授于后,實圣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span class="hl">史傳文學源遠流長,是中國文學傳統之“根”。史傳文學教學,不能簡單等同于一般文言文教學。同時,基于縣域高中學生的具體學情,史傳文學閱讀教學需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文體意識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縣域高中有些教師對史傳文學往往并不太熟悉,對史傳文學概念式的認知,大都來源于高考試卷中的文言人物傳記。這種狀況,導致不少教師無法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年1期2020-02-23

  • “大一統”:《王昭君變文》中史傳精神的體現
    卷后部及下卷,以史傳記載為原型進行改編、發展,并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后來《漢明妃》《和戎記》《漢宮秋》等小說戲曲的創作,是敦煌變文的典型代表?,F存抄本主要描寫了昭君出塞的路途及入塞的生活,以昭君的病逝葬禮和漢使的吊祭為結尾,相較史傳記載,故事情節相對完整。近幾十年來,有關《王昭君變文》的研究成果很多,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對其進行整理、???、訓釋、考證;二是從史傳、小說、詩歌、戲曲等題材分析王昭君的形象演變,探析其在昭君故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這些研究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12-27

  • 厚積方能薄發
    00篇。二、掌握史傳類文言文的閱讀方法高考語文全國卷考查的文言文均為史傳類,大多選材于“二十四史”。這類史傳類文言文有其共性,掌握這類文言文的共性,有助于快速閱讀和拿到較高分數。1.把握傳主身份一篇史傳類文言文的傳主,一般都是對朝廷有貢獻的官員,身份是文臣或者武將。閱讀時,要注意把握傳主的身份,對朝廷的貢獻,最后的結局,以及朝廷給予他的褒獎。把握住這些要點,就能對文章有一個整體性的理解,不會犯低級的錯誤。2.理清時、職、人、事的關系史傳類文言文的基本結構是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2019-12-15

  • 史傳敘事傳統對“十七年” 現代歷史敘事的影響
    代歷史敘事都深受史傳敘事傳統的影響,由此我們也可窺見“十七年”文學在當代文學史中的價值地位。關鍵詞:史傳;敘事傳統;“十七年”文學;現代歷史一? ?史傳敘事傳統的界定在當代文學發展史上,文學傳統似乎聲名日下。這不僅是因為當代文學身處一個不斷變換的歷史場景,傳統曾被視為現代社會進步的障礙;而且它還繼承了現代文學以來形成的一種文學價值在于創造的審美觀念,因而當代文學充滿“影響的焦慮”。然而,當我們細加辨析當代文學便不難發現,實際上它根本無法割斷文學傳統影響的臍

    當代文壇 2019年6期2019-11-25

  • 群文閱讀觀照下的史傳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化中的的瑰寶,而史傳文則是其中一朵奇葩。特別是2017年全國卷進行試卷大面改革,變選考中的現代實用傳記文為必考史傳文,賦分19分,把史傳文閱讀的地位提到空前高度。史傳是正史所載的人物傳記,它展示了我國的悠久歷史及祖先的優秀品格,在“立德樹人”教育功能上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在講授時應力求引導學生學習、體味、挖掘史傳文的精髓,使其浸潤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而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但是因為應試教育,如今的史傳文教學越來越背離教學的宗旨和初衷,以致在中學流行

    西部論叢 2019年15期2019-09-16

  • 試論史傳傳統與中國現代小說 ——以“五四”時期到建國前的小說為例
    文體內在的發展,史傳傳統對中國現代小說的影響并不一定直接表現在形式特征上。正如陳平原所說:“千年以下,‘史傳’與‘詩騷’的影響于中國小說,已主要體現在審美趣味等內在的傾向上,而不一定是可直接對應的表面的形式特征?!保?]因而,我們不能僅從形式特征上機械地探討史傳傳統與中國現代小說的關系,而應該深入挖掘它們之間審美趣味的關聯性。實際上,史傳傳統和抒情傳統對現代小說的影響呈現出時弱時強的特性。在“五四”時期,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對現代小說的影響遠遠超過史傳文學對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02-19

  • 史傳傳統與《白鹿原》的歷史意識
    響。中國小說深受史傳影響,史傳為中國小說起源之一,這已是學界基本共識?!栋茁乖返娜〔暮完愔覍嵉膶徝廊の抖俭w現了陳忠實對中國小說史傳傳統的自覺繼承,陳忠實在創作《白鹿原》時一直持有追求歷史真實的史傳精神,這些賦予了《白鹿原》強烈的歷史意識,奠定了《白鹿原》史詩性的基調。1 史傳傳統與小說取材中國現當代小說具有由古至今一直延續著的“史傳傳統”。陳平原在《“史傳”“詩騷”傳統與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從“新小說”到“現代小說”》中寫到,“不過我仍選擇作為歷史散文

    鎮江高專學報 2019年1期2019-01-29

  • 元好問借碑存史的書寫策略
    并未模糊碑志文與史傳的文體界限。關鍵詞 元好問,敘事策略,人物,碑志文,史傳中圖分類號 K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8)16-0035-05金元之際重要的史學家、一代文章宗匠元好問,有感于國亡而史不作,故有意借文章以存一代史實。他受人請托創作了大量的碑志文作品,保存了金代的典章制度與人物之遺言往行,往往為后世史家所采錄。郝經評價他的碑志文作品“有例有法,有宗有趣,又至百余首”。①元好問有意借碑志以存史,他的書寫策略對于史傳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18年8期2018-11-09

  • 初中語文史傳文學作品“言、文、史 ”融合教學策略研究
    徐曉杰史傳文學作品是初中文言文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既有文言文的一般特點,又有史傳文學的特殊內涵。因此,教師在教這類文學作品時,既要遵循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律,又要在文言合一、文史融合等方面體現其特殊性。一、初中史傳文學的基本特征我國史傳文學非常豐富,初中語文教材也節選了大量的篇幅。以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陳涉世家》選自《史記》,《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戰國策》……這些都是史傳文學的名篇,是學生學習這類文學作品,了解過去那段歷史的載體。一是從語言積累的角度看,

    基礎教育參考 2018年9期2018-07-24

  • 層層剝筍式講讀史傳類文言文
    文言文是重頭戲,史傳類文本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粗粗統計,僅高二上就有《鄒忌諷齊王納諫》、《殽之戰》、《燭之武退秦師》、《馮諼客孟嘗君》、《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和《蘇武牧羊》等七篇。這意味著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和學生一起研讀文言文。課前的問卷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學文言文,為了引導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去領會、去延伸,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探索了一套“層層剝筍式”的講讀辦法,幫助學生越過語言障礙,積極主動地進入史傳類文言

    文學教育 2018年13期2018-04-26

  • 史傳題材與關漢卿的歷史劇
    卿的歷史劇來源于史傳題材,但關漢卿在其歷史劇的創作中對史傳材料進行了剪裁與取舍,融進大量的現實內容,透過這些史傳題材來表現他的現實思考。分析史傳題材對關漢卿歷史劇的影響,有助于我們對關漢卿的歷史劇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思考。關鍵詞:史傳;關漢卿;歷史??;影響;價值一、《單刀會》簡介及其與史傳材料的比較《單刀會》全名《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取材于《三國志》,是關漢卿最著名的歷史劇之一。劇寫東吳大夫魯肅,為索取荊州,設計三條,宴請關羽,欲在宴會上相機行事。他先與喬公商

    速讀·下旬 2017年7期2017-08-03

  • 文言文閱讀之史傳
    鐘能文技法指津史傳文,顧名思義,就是以歷史人物為敘寫對象的文言文。這種文體大多出現在歷史著作中,特別是司馬遷開創了紀傳體通史以后,歷代史官都沿革此式,以“本紀”“列傳”等體例對歷史人物進行傳述。像我們學過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是一篇典型的史傳文。閱讀史傳文,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做思考。①因事見神。所謂“事”,就是指人物的事跡。史傳文是以人物為敘寫對象的,因此,人物身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成為史傳文敘寫的主體。通過事件的敘述可折射出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而這個主題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0期2017-06-20

  • 《文心雕龍?史傳》品評歷代史書上的得失
    夢瑤[摘 要]《史傳》篇為劉勰所作,它是我國最早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研究專論,也是第一個較為系統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研究專論,主要是儒家體系下的產物,有著豐富的意義。[關鍵詞]《史傳》;劉勰;得失;功用;儒家[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98《文心雕龍》一書為南北朝時期劉勰所作,它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古代文學理論著作,共50篇,分為文體論、創作論、作家論、批評論,《史傳》篇在文體論中。在南北朝時期駢文迅速發展的背景下,

    中國市場 2017年15期2017-06-05

  • 史傳文教學內容的確定: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以《鴻門宴》為例
    門361012)史傳文教學內容的確定: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以《鴻門宴》為例鄒春盛(廈門外國語學校,福建廈門361012)史傳文教學內容的確定,首先是要揭示文本的微言大義,其次明確選文的主旨,通過適當補充些必要的材料、提供有效的信息等手段,對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能夠作出判斷;再次是引進小說的敘事策略,把對比、聯結和視角等小說的敘事方法運用到史傳文的教學中。教學內容;史傳文;揭微;明旨;敘事關于史傳文教學,存在三個誤區:一是僅把它當成是學習文言文語言現象的載體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7年1期2017-04-15

  • 也談神仙人物傳記的文體歸屬
    仙人物傳記。既有史傳筆法,又有小說色彩,其文體歸屬學術界不僅闡釋較少,而且結論不同。從文體的基本結構考察可知:兩文在體制、語體、體式與體性上皆依循了史傳文體,且此四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體現了中國古代史傳宏大、雅正的實錄之美。故神仙人物傳記的文體歸屬應視作品的具體情況而定,并要考慮宗教徒的宗教立場,不能單從非宗教受眾的審美接受出發?!娟P鍵詞】史傳;小說;實錄;宗教立場一、研究回顧從字面上來看,神仙人物傳記文體歸屬應很明了,必然屬于傳記文體,但細究起來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1期2017-03-04

  • “詩入史傳”的探究
    鄭辰霽【摘要】史傳文學是兼具歷史科學與文學藝術的歷史文學,既重視史實的真實記錄,也追求文學的審美情志。詩歌作為抒情表意的重要文學形式,是“一種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奏和韻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達感情的文學體裁”。詩歌進入史傳文學無疑為其“文學性”增添了一抹色彩,是豐富史傳內容和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值得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將以《史記》等史傳為例,對史傳中詩歌的種類、出現原因、特征和作用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對“詩入史傳”這一現象進行深入探究?!娟P鍵

    儷人·教師版 2016年19期2017-03-02

  • 錢基博史傳創作的學術來源、貢獻和局限性
    732)?錢基博史傳創作的學術來源、貢獻和局限性劉大勝(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以紀傳體為核心的史傳寫作,是中國重要的學術傳統。錢基博一直堅持史傳體例的創作,留下幾百萬字的學術成果。探討錢基博史傳寫作的學術來源、貢獻和局限性,有利于明晰其學術的得失利弊。綜合來講,其史傳有三個學術來源,分別是以《史記》為代表的紀傳體正史、韓愈等人的碑傳思想和方志中的人物志目。在學有根基的基礎上,錢基博通過體悟傳統文論和文法,文心中求史通,為學術界貢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2-08

  • 史傳文本框架下的紅拂女之“俠”與“情”
    虬髯客傳》的仿古史傳結構相輔相成,人像鮮明而如在幕前。本論文通過分析晚唐《虬髯客傳》文末議論、史家筆法等對史傳傳統的繼承,以及后世諸風格迥異的衍伸之作,稍得初本紅拂女“羈縻女丈夫”的本色。[關鍵詞]《虬髯客傳》;紅拂;史傳一、史傳傳統如宋代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八載:“(幽怪錄、傳奇等)蓋此等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 ”,傳奇亦屬史傳支裔,《虬髯客傳》繼承了自《史記》以來的史傳文傳統,很有傳記文學的風格。(一)文以載道文以載道歷來是士人創作的必然追求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6年10期2016-11-23

  • 從讀者角度看史傳文學中虛構存在的合理性
    從讀者的角度分析史傳文學中虛構存在的合理性,主要包括史傳文學的工具性、史傳文學的易讀性、史傳文學的趣味性、史傳文學的人文性四個維度,最后得出在史傳文學中適當的、不妨礙真實的虛構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的結論?!娟P鍵詞】史傳文學;虛構史傳文學,顧名思義,是一種記錄歷史的文學樣式,具有鮮明的史乘特征。這要求史傳文學堅持實錄、真實的原則,最大程度上地還原歷史的真實。然而,在史傳文學中,我們往往會發現有虛構的情況出現。那么,史傳文學中的虛構是否合理呢?虛構是否會與史傳

    青春歲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黃雀記》:“史傳”與“詩騷”無名時代的重奏
    ]《黃雀記》:“史傳”與“詩騷”無名時代的重奏⊙趙曉迪[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長春130024]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在“向內轉”演變的大背景之中,走入一種無名的狀態,“史傳”與“詩騷”對于文學創作的影響也呈現出更加復雜的雙重交織與變奏的局面。本文以蘇童的小說《黃雀記》為研究文本,對小說中流露出來的歷史意識以及“詩騷”韻味的表現進行具體的闡釋,并進行原因的探析以及意義歸納。史傳詩騷 《黃雀記》 歷史意識審美轉化引言陳平原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提出,“‘

    名作欣賞 2016年24期2016-07-14

  • 唐傳奇《聶隱娘》體現的史傳性的研究
    《聶隱娘》體現的史傳性的研究左思(華南師范大學,廣東 廣州510631)摘要:晚唐傳奇《聶隱娘》對聶隱娘女俠形象的描寫,不僅對當時及后世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還反映了當時時代的一些社會特征和社會心理,與歷史和史傳文學具有很密切的聯系。關鍵詞:《聶隱娘》;史傳;俠客《聶隱娘》是晚唐時期一部很重要的傳奇故事,后世的很多藝術創作,比如《西游記》等,都有著《聶隱娘》的影子。前人大多從歷史考證層面、文化意蘊層面來對《聶隱娘》進行研究,很少能聯系到其與史傳的關系。所

    人間 2016年18期2016-06-25

  • 唐前正史史傳載文的演變軌跡
    記》《漢書》,其史傳載文代表了唐前正史史傳載文的開創與成熟,正式開啟了正史史傳載文的模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傳載文,在繼承發展中不斷創新,《三國志》史傳載文關注“切世大事”,極少載錄文學性強的詩賦作品,《后漢書》史傳載文既重視與現實政治相關的作品,也重視文學性強的詩賦類作品,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史傳載文亦文亦史的價值和作用,《宋書》《南齊書》《魏書》的史傳載文則體現出繁富與浩瀚的特點,同時,也有追求文辭駢儷的傾向。[關鍵詞]唐前正史;史傳;載文[中圖分類號]K

    北方論叢 2016年6期2016-05-30

  • 淺析《文心雕龍.史傳》的價值
    心雕龍》中特立《史傳》一篇,具有突出的史學成就,文中對于我國史學的一系列諸如史官建置、撰史原則及態度、史著的優劣、史體的得失、修史方法等問題都有深刻的論述。雖然劉勰的史學思想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史傳》對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發展卻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劉勰 《史傳》 史學成就 局限性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從整體上看是論述古今文體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其中的《史傳》列于該書第十六,專論史學,是我國現存較早的系統評論史學的專篇?!?span class="hl">史傳》一篇雖然篇幅不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7期2016-05-14

  • “革命歷史”敘述與史傳傳統
    革命歷史”敘述與史傳傳統郭冰茹一盡管對于小說文體的孕育和發展,學界有著不同的表述方式和梳理脈絡,但將史傳視為中國小說的母體可以說是基本的共識。石昌渝在《中國小說源流論》中說:“先秦兩漢產生的史傳著作上承神話,下啟小說,是我國敘事文學的藝術寶庫。史傳孕育了小說文體,小說自成一體后,在它的漫長的成長途程中仍然師從史傳,從史傳中吸取豐富的營養,研究中國小說如果不顧及它與史傳的關系,那就不可能深得中國小說的壺奧”①。由于中國沒有發育出成熟的史詩,史傳對中國小說最顯

    揚子江評論 2016年2期2016-04-27

  • 史傳論贊演進與六朝駢文形式
    521041)?史傳論贊演進與六朝駢文形式劉濤(韓山師范學院 中文系,廣東 潮州521041)摘要:駢文是由傳統散文發展而成的一種特殊文體,講究對偶、藻飾、用典與聲律四種形式要素。它萌芽于先秦、生長于兩漢、形成于魏晉、成熟于六朝。這一發展過程正是通過對四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實現的,它不僅可以通過傳統散文的駢化得以完成,而且還可以通過史傳論贊的駢化呈現出來?!妒酚洝氛撡澗涫届`活,長短交錯,參差不齊,屬于典型的散體形式;《漢書》論贊稍加雕琢辭藻,句式較整齊,四言句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3-16

  • 黎錦熙的《史傳演義舉目》與一段被遺忘的小說目錄學史*本文系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晚清民國小說話研究”(項目編號:2014M561679)、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項目編號:1302047C)階段性成果。
    ?黎錦熙的《史傳演義舉目》與一段被遺忘的小說目錄學史*本文系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晚清民國小說話研究”(項目編號:2014M561679)、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項目編號:1302047C)階段性成果。劉浩摘要伴隨著小說研究的興起,民國學者編制了數量可觀的通俗小說書目。這其中絕大部分書目已為當前學界所掌握,但仍有一種重要的小說目卻在漫長的時間里一直塵封于民國的報刊中不為人提起,這就是黎錦熙先生的《史傳演義舉目》?!?span class="hl">史傳演義舉目》上承黃人的《小

    新世紀圖書館 2015年4期2016-01-04

  • 論《太函集》傳記文之史傳特色的成因
    太函集》傳記文之史傳特色的成因楊 瑾黃山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安徽黃山,245041對明代文學家汪道昆的《太函集》進行了認真研究,以揭示其傳記文史傳特色的成因。原因具體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受明代文學復古思潮和政治斗爭等因素的影響,汪道昆推崇經典史傳;二是在經典史傳的影響下,汪道昆為文有意識地借鑒史傳體例和寫作技巧;三是受史傳“成一家之言”的影響,形成了汪道昆著文以存史和干預現實的創作動機?!短?;史傳特色;史學修養;存史意識汪道昆(1525-1593),

    宿州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6-23

  • 《紅樓夢》敘事藝術中的春秋筆法
    官文化的土壤,與史傳文學有著深厚的淵源??梢哉f史傳孕育并滋養了中國古典小說。在這些史傳文學作品中,對我國古典小說產生了深刻影響的莫過于《春秋》,其“春秋筆法”也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文學傳統,而《紅樓夢》集我國一切優秀文學作品之大成,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作品,其在創作上使用“春秋筆法”也是必然的,主要表現在:直書其事、婉而成章,敘述視角的轉變等方面。關鍵詞:中國 小說 史傳 春秋 敘述手法中國小說的發源與西方不同,西方敘事文學是在古希臘神話的基礎上,經過荷馬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05-11

  • 《泰西新史攬要》史傳會通研究*
    沒。該譯作的中西史傳會通現象鮮明,尤其中國傳統史傳 “所貴者義也,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3]第三卷,63在其中的影響,翻譯界尚缺乏具體研究。本文運用翻譯改寫論對 《泰》在“義”“事”“文”三個層面的以中會西進行描述研究,評價其以西史補國史的得失,拓寬晚清翻譯研究的中西會通視角,反思傳統資源和外來文化在翻譯中的會通與互補。義:以 “經世致用”會通 “冷靜無私”自孔子作 《春秋》,中國史學就形成了經世致用的傳統,史傳任務在于 “綱紀天人,推明大道”[3]第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3-20

  • 金圣嘆“因文生事”說的理論構成及其敘事學意義
    ,也是對輕小說重史傳之傳統的叛逆。金圣嘆;“因文生事”;“敘事”;narrate;史傳敘事;中國晚明社會某嘗道《水滸》勝似《史記》,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卻不是亂說。其實《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是因文生事。以文運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卻要算計出一篇文字來,雖是史公高才,也畢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順著筆性去,削高補低都由我[1]19。此說旨在辨析小說文體體式與史傳之不同,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及其敘事理論建構中具有重要地位與意義。從小說理論發展史

    學習與探索 2015年5期2015-02-27

  • 史傳與明傳奇權奸形象塑造之比較 ——以嚴嵩父子為例
    明 650500史傳與明傳奇權奸形象塑造之比較 ——以嚴嵩父子為例李 賀(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昆明 650500幾乎每個歷史人物形象在史傳記載和文學創作中都會有出入,尤其是小說、戲曲為了突出主旨或舞臺效果,常常對一些人物形象進行渲染、夸張和變形。在明傳奇中,這種現象尤為突出。嚴嵩父子作為明代權奸人物的代表,在《鳴鳳記》《飛丸記》《遍地錦》和《一捧雪》等傳奇作品中都有刻畫,雖然大都以史傳記載為基礎,但是為了渲染人物特點、突出舞臺演出效果,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

    運城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2-14

  • 論明中期商人傳記的分類與發展脈絡
    傳記的主流,但與史傳懲惡的傳統一脈相承,其中有著清晰的承襲脈絡。高士化商人傳記與一般商人傳記在不同階段主導地位的變更,反映了明中期商人傳記請托應酬之文的特征越來越明顯。高士化商人傳記的薪火相傳以及機詐商人傳記的不絕如縷,表明商人傳記承襲著史傳的優良傳統,并未完全蛻化為請托應酬之文。關鍵詞:商人傳記;史傳;請托應酬之文商人的墓志銘、傳記、壽序等,是研究明清商人最重要的文獻,對此,余英時在《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一文中已有明確的論述。墓志銘主要記述墓主的“學行大

    西部學刊 2014年12期2015-01-09

  • 論海南史傳與碑傳的互補價值
    ”的風尚。海南的史傳和碑傳內容豐富,數量不少。對于前者,我們都很熟悉,因為歷代的史籍,如記述國家大范圍史事的像25史等正史,記地方史的地方志或筆記等別史,記家族史的家譜等家史里面,都有傳記保存,在正史中往往還是主要部分,諸如帝王、宰輔、文武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義、孝友、高士、烈女節婦等,都各有傳。至于后者,在海南恐怕接觸到的人不多;因為墓志、傳略以及沒有刻印流傳的私家著述,坊間是看不到的。而墓志、傳略的碑刻這類所謂吉金樂石所銘刻的碑石,后來又多用作鋪

    新東方 2014年1期2014-12-17

  • 老腔與史傳文學
    式①。民間文學與史傳文學是息息相關的,民間文學為史傳文學提供濡養,充實了史傳的內容②,老腔雖屬民間大眾文學,但也吸收了史傳文學積極內容。老腔所選取的題材、所塑造的人物,與史傳文學主體人物一樣,體現出人物驍勇善戰、忠貞正義、無所畏懼,奮勇向前、剛毅頑強實現生命價值的追求和豪爽、昂揚、質樸的精神品質,人物的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價值得到實現,體現出生命精神,令人高山仰止。老腔所塑造和歌詠的先進人物的實質是他們能夠行天下之大道,具有君子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濟世為民、

    文藝評論 2014年4期2014-09-29

  • 史傳類(人物傳記)文言文解題技巧淺談
    賈鋒對史傳類文言文的閱讀,我們認為應當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對文章的結構與內容進行梳理:一、要學會知人寫人、塑造人就是這類文章寫作的重點。就這類文言文的閱讀而言,要學會抓住并掌握文中所寫之人。具體而言,就是要明確文章具體寫到幾個人,其中主要人物是誰,次要人物是誰,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作者對他們的評價是什么。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弄清文章幾次寫到主要人物,人物的命運有怎樣的變化發展,人物身上最為突出的性格特點是什么等等。二、要學會理事對史傳類文言文的閱讀,應當抓住

    新課程·中旬 2014年2期2014-05-10

  • 史傳洪:用心溝通才能有效解決管理難題
    本刊記者 文二霞史傳洪:用心溝通才能有效解決管理難題◆文/本刊記者 文二霞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管理者視良好的員工關系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北京鴻嘉億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嘉億博”)副董事長史傳洪,基于自身從業經歷和企業管理經驗,認為用心溝通是企業建立良好的員工關系和有效解決管理難題的不二法門。史傳洪,一個年僅三十三歲的年輕人,卻已具有汽車維修行業十三年的從業經歷。他勤奮刻苦,銳意進取,一路從基層人員、修理廠的車間主任、執行經理到管理高

    汽車維修與保養 2014年2期2014-01-16

  • 先秦兩漢史傳文學體裁體例之淺析
    勰在《文心雕龍·史傳》中把“傳”解釋為: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于后,實圣文之羽翮,記載之冠冕也。由此我們可知,劉勰是把“史傳”界定為虞夏至東晉的各體史書。那么,“史傳”與“史傳文學”兩者概念能否等同呢?先秦兩漢的史傳文學的體裁、體例上又各有怎么樣的特點呢?一、先秦兩漢的史傳文學“史傳”主要指的是史書,其范圍包括了史傳文學。一部在整體意義上有較強文學性的歷史著作才能稱之為史傳文學。用郭丹教授的話來說就是:史傳文學的文學性使得它不是簡單枯燥地排比歷史史實或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年11期2013-08-15

  • 史傳文學的另一種讀法
    ?!妒酚洝芬越?,史傳文學花開爛漫,在文史領域盡顯風騷。史傳人人會讀,巧妙各有不同。竊以為,讀史要有味,不妨先從讀詠史詩開始。唐代詩人章碣有一首詩叫《焚書坑》,非常有名,末句尤其有名,經常被人不恰當的引用。詩曰: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皠㈨椩瓉聿蛔x書”,多好呀!鼓勵了多少不愛學習的年輕人??!不讀書照樣打天下。事實果真如此嗎?細讀賈誼《過秦論》即可詳明其中奧妙?!凹爸潦蓟?,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中學語文 2011年24期2011-08-15

  • 魅力在于真實
    融合起來;在豐富史傳文學表現手段方面,進行了探索。值得研究和重視。真實,無疑應是史傳文學的堅實根基。然而,經歷過十年動亂以后,有不少歷史問題需要重新認識,因而,如何把握這種歷史的分寸感首先就成為史傳文學成敗的一個關鍵。黨中央一系列有關歷史問題的決議,有助于我們認識歷史的進程,不過,史傳文學的創作畢竟是要面對十分具體的人和事的,要達到歷史的真實,不僅需要作者有敏銳的目光,而且更需要有藝術家的勇氣?!讹L雨年華》蘊含著深沉的藝術魅力,首要原因就在于它是真實的,作

    讀書 1984年6期1984-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