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白兩則:《尼泊爾與中國》出版 阿馬蒂亞·森與《慣于爭鳴的印度人》

2007-07-04 09:21
南亞研究 2007年1期
關鍵詞:中尼印度人尼泊爾

本 記

《尼泊爾與中國》出版

由尼泊爾駐華使館前公使尼蘭詹·巴塔拉伊(Niranjan Bhattarai)先生撰寫的《尼泊爾與中國》一書的中文本(劉建、王宏緯、陳明、馬維光譯)于2007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刊行。

該書系尼泊爾友人全面論述從古迄今中尼友好關系的第一部專著,共分為十四章。前四章講述了作為中尼友好關系紐帶的佛教如何傳入中國,特別是中國西藏地區,及隨后的發展。再后四章介紹了文殊菩薩從“大中國”來到加德滿都谷地,劈山泄去湖水,使其成為可居之地這一流傳于尼泊爾人民中間的神話;列舉了尼泊爾迦毗羅衛的馱跋陀羅、中國的法顯、玄奘等高僧和學者在兩國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貢獻;出嫁松贊干布的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共同努力,在西藏播下佛教的種子;以及尼泊爾使節出使唐王朝,兩國正式建立官方關系的佳話。九、十兩章講述尼泊爾天才的建筑師阿尼哥元代來華修建大佛塔和佛像的事跡,及元、明兩朝時期中尼友好關系的持續發展。隨后兩章簡述了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兩國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尼關系進入全面友好合作的歷史新時期,最后兩章重點闡述這一發展,臚陳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重要互訪活動,兩國達成的重要條約、協定及經濟貿易關系。該書文字簡約而自成體系,具有豐富的資料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不失為一部了解和研究中尼關系的珍貴文獻。

(本記)

阿馬蒂亞·森與《慣于爭鳴的印度人》

阿馬蒂亞·森的論文集《慣于爭鳴的印度人:印度人的歷史、文化與身份》于2005年由企鵝書局出版。該書共收入作者近十年來尤其是近年來撰寫的16篇論文。全書分為四輯,標題分別為“直言與異議”、“文化與交流”、“政治與抗爭”和“理性與身份”。阿馬蒂亞·森以“窮人的經濟學家”而著稱,并因其在經濟學領域的非凡研究成果而榮膺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在研究經濟學理論之余,他十分關注印度的政治與文化。他在這一方面的論著也已引起廣泛關注。從《犁俱吠陀》至當代印度教民族主義,從泰戈爾與圣雄甘地的微妙差異到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從世俗主義到男女平等,該書涵蓋內容相當豐富,作者見地相當深刻,研究方法也頗有創新之處。

然而,該書卻以論述印度的爭鳴傳統作為自己的重點。森在序中寫道:“印度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家,擁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信仰,判然有異的風俗和異彩紛呈的觀點。只要試圖談論這個國家的文化,或其過去的歷史,或當代政治,就勢必需要做出相當選擇。因此,以爭鳴傳統做為這部著作的重點也是選擇的結果”。該書封底刊登了兩則相關評論。一是喬納森·斯蒂爾在《衛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森是一個對政治具有重大影響的知識分子,是一個罕見的榜樣……在學術界,森的聲譽幾乎無與倫比?!倍菚r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說:“世界上的窮人和被剝奪者,在經濟學家中不可能找到比阿馬蒂亞·森更有力也更有見地的斗士。通過表明我們的生活質量不應當以我們的財富來衡量,而應當以我們的自由來衡量,他的著述使發展理論及實踐發生了革命性巨變?!睋?,該書的中文版將由上海三聯書店于年內推出。

(本記)

猜你喜歡
中尼印度人尼泊爾
尼泊爾對“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尼鐵路的認知及我國的對策研究
看好了!
中尼跨境鐵路助力兩國經濟互利共贏
經驗
以退為進
尼泊爾的憂傷
尼泊爾的印象
尼泊爾 震后的日常生活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開通提速西藏邊貿發展
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