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實驗平臺對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影響探究

2007-12-26 00:38韓晶孫瀟畢亞娟喬曉強
亞太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創新素質大學生

韓晶 孫瀟 畢亞娟 喬曉強

摘要:高校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同時承擔著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的重任。為探究科研實驗平臺建設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作者在河北大學藥學院范圍內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科研平臺在提高大學生創新素質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素質;科研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44-02

引言

當前,創新素質被列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高等教育在原有體制的基礎上提出創新的概念,并將其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戰略轉變核心內容。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根本因素??蒲袑嶒炂脚_是科學研究過程中所憑借各種支撐條件的綜合應用。[1]為探究科研平臺建設對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影響,課題組在河北大學進行深入調查。本次調查以問卷形式展開,調查對象為在校本科生,共回收289份有效填寫問卷。本文將根據調查結果,重點分析科研平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現階段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兩個方面的問題,并討論提高大學生創新素質措施的方法。

一、大學生科研平臺現狀

科研平臺是科學研究性實驗的基本手段,科研平臺建設是衡量高??蒲心芰翱蒲袑嵙Φ幕A。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科研平臺為其提供設備、資金等物質基礎,以及豐富的科學理論基礎。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國家扶持力度加大,高校的科研平臺建設呈現逐步提高的趨勢,但在此過程中仍存在問題。

經調查顯示僅有32.53%的學生曾在實驗室參與科研活動。其余學生未曾參與科研工作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實驗室名額受限”占有49.20%的比重,且未曾參與科研工作的學生中88.20%的群體認為“學生非常有必要進入實驗室學習并且實驗過程對創新素質培養很重要”。以上數據反應當前存在的問題為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進入實驗室進行學習探索的機會。如何完善科研平臺建設以實現多數學生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工作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調查發現大學生認為“影響在所學領域提升創新能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客觀原因為實驗條件不健全,即缺少相關的設備、技術和經費支持。因而實驗設備以及經費的短缺仍然是限制學生實驗創新的影響因素。高??蒲薪涃M緊張,直接導致實驗室科研工作難以全面展開,進而學生創新型科研行為受限??梢姼咝?蒲衅脚_的完善與提高與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密不可分,保證充足的物質資源將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二、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現狀

基于當前科研實驗平臺,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可歸納為以下特點:整體創新素質水平有所提高,但個體間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各高校一直致力于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戰略轉變,總體來看高校針對大學生創新能力訓練有兩條主線:一方面通過加強創新宣傳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提高創新項目訓練并鼓勵創新成果交流展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經過多方努力,這一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

個體間創新素質培養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從調查反饋數據可以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相比未曾參與任何科研工作的學生群體,承擔研究課題的學生群體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明顯要更突出,這部分學生參與創新項目訓練并取得成果的可能性越大;而未曾參與科研實驗項目的學生參與創新項目訓練比例很小,對專業領域了解的深度也有限。

三、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原因

1.部分大學生參與科研實驗工作目的性不強

在參與科研工作的學生中,47.80%的群體選擇進入實驗室是出于熱愛科研工作,希望深入了解所學專業領域,55.23%的學生表示并不熱衷于其所在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或者根本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這其中的落差反映出部分大學生在科研工作中缺乏目的性。另外,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示參與科研工作是為了“獲得創新學分”而并不是出于自身興趣。如何提高大學生科研興趣將成為大學生培養創新意識和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部分大學生在創新工作中表現出不自信

研究發現,58.50%的學生進入實驗室后主要在研究生指導下進行實驗工作,即在經驗基礎上進行重復試驗。究其原因32.90%出于對自身能力的不認可,認為自己無法擔當科研任務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自身素質不足,缺乏實驗能力。故而這些學生選擇不參與科研工作,或者僅在科研實驗中承擔小部分重復性工作。該現象可能與其對專業領域知識理解深度和廣度有關,這種不自信的表現從根本上導致大學生創新能力難以提高。

3.學習模式難以轉變,缺乏自主性

大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的順利過渡是創新素質培養的基礎。學生需要逐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關鍵。而部分大學生不能適應這種轉變,因而無法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導致其創新能力發展受限。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僅34.00%的學生選擇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答案,并且56.40%的學生表示自己對所承擔的課題或任務并非積極主動,缺乏自主性。這就造成學生科研興趣的降低進而在創新實驗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二)客觀原因

1.師資隊伍及授課方式影響

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僅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建設一支創新型師資隊伍同樣重要。傳道授業是為人師表的責任,教育創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教師自身知識更新足夠迅速且將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滲透到教學中。盡管高校一直提倡創新體制改革,但傳統教學模式仍在高等教育占據主體地位,側重于教師講授而非學生探索。[2]

2.缺乏設備資金支持

上文提到,在科研平臺建設中設備資金短缺是一直以來急需解決的問題。缺乏資金設備的支持學生很難將思路付諸實踐,實驗室將大部分資金用于已有課題項目而忽略了學生創新型訓練項目的需要,最終使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實驗的可能性很小。

四、提高大學生創新素質措施

(一)主觀方面

大學生主體需要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一方面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深入了解專業領域,加強在日常學習中的創新性想法;另一方面抓住機會參與實驗室科研工作,并積極參與各類創新項目訓練活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創新素質。自主學習模式需要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且尋找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自身自主學習意識是大學生首先需要面臨的問題,也是創新素質培養中的關鍵問題。

(二)客觀方面

1.增加宣傳力度,采取獎勵措施

一方面,高??杉哟笮麄髁Χ?,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新活動。通過宣傳創新精神,舉辦講座或者大學生創新交流會等一系列活動向學生普及創新知識,提高大眾創新意識。另一方面,高??蛇m當給予相應的獎勵措施,舉辦創新項目競賽,承諾學生參加創新項目可以獲得創新學分等。

2.完善科研平臺,給予物質支持

科研平臺的完善,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科研工作并且依照自己的思路進行科研實驗工作,從而實現自身創新水平提高。而實驗室名額受限,極大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科研平臺的完善是一直以來不斷需要改進的問題。保證多數學生有機會接觸科研實驗研究應當被重視起來。此外,物質支持是學生創新實驗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3.增進師生交流,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充當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需要將主導權還給學生,通過學校的教學以及科研活動將創新素質培養真正落到實處,開展第二課堂為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創造良好的氛圍[3],努力做到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索,適應新的學習模式進而更好的進行創新實驗,提高自身素質。

五、結束語

高校的創新教育體制改革在今后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仍是高校創新人才戰略轉變的核心內容。第二課堂的開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有所助益,科研平臺的完善將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探索提高學生自身創新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的培養機制對高校來說是一項挑戰,對社會來說是無窮的效益。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德欽,梁一池,曾令超.大學生科研平臺建設與創新能力研究——以福建省部分地方高校為例[J].北華大學學報,2009(10):107-109.

[2]石建軍.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5):13-15.

[3]張水香,尹發根,王前莉.對一般地方高校創新素質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8(30):331.

猜你喜歡
創新素質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創新教育在大學成功素質教育中的實施
生物活動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實踐研究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