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法治國背景下當代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2007-12-26 00:41蘇日娜孫國利劉占琦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法治意識依法治國

蘇日娜+孫國利+劉占琦

【摘要】針對依法治國背景下當代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優化當代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路徑,以加強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教育,促進蒙古族大學生在生活中自覺認同法治,推進中國法治進程。

【關鍵詞】依法治國;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意識

隨著依法治國思想的發展,法治社會的建設,離不開蒙古族大學生,他們是國家發展尤其是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發展的主流砥柱,能否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意識,關乎民族未來大計。但從現階段來看,蒙古族大學生自身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蒙古族大學生的法治意識現狀及問題

1、學生自身方面渴望公平正義,但是缺乏法律知識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95%的顯示非常關注自身的合法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否充分享有合法權利,也希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通過法律尋求幫助。但是,一方面,許多蒙古族大學生,不清楚自身擁有何種權利,另一方面,在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買到價格不是很貴假商品,考慮到尋求法律的途徑獲得幫助,很麻煩或者認為沒必要,而選擇和店主私下解決;雖然大學生法治意識有一定的覺醒,開始關注國家的法治建設,并關心社會事務,熱衷參與社會,對社會輿論愿意獨立思考,關注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在實際生活中,仍然不能理性的用法律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比如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當大學生權利被侵害時,學生不知道究竟怎么維權,不知道怎么處理,既不會主動維權更不會請求法律訴訟了。在處理問題時易于迷茫、盲從、偏激、沖動和情緒化,甚至采取“以暴制暴”,造成更大的社會悲劇。

2、師資力量薄弱,任課教師水平差,教育內容單一

目前高校(非法學專業)中的法治教育任務大多被安排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而其教育任務往往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而這些老師大多數是非法學專業的,因此,學校法治教育師資不足,有些教師的法律知識欠缺,缺乏法律實踐經驗。還有,高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來應付“法治教育”,而且法律基礎部分所占該課的比例少、課時少,知識簡單的進行一系列知識羅列;學生往往死記硬背,應付過關考試。

3、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校園環境有待改善

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還做得很不夠,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執行不嚴,不重視對法治教育環境的培育,沒有形成系統的高校校園法治教育體系,不利于培育學生嚴謹的法治思維;經濟社會活動中權利凌駕于法律至上的事情還存在,削弱了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影響了高校的法治教育工作。

二、蒙古族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培育路徑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從培養遵紀守法的合格大學生的角度,針對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蒙古族大學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關聯性、深入思考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內涵、在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教育和法治意識培育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蒙古族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要實現依法治國,就需要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樹立起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社會主義法治更要求權利與義務的和諧統一。蒙古族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否具備較強的守法和護法觀、能否遵紀守法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對于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在社會活動中,對在校大學生的法治教育,不僅是要讓大學生了解法律的相關規定,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更要注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要把遵紀守法的觀念鐫刻到大學生頭腦中,把法律深化為大學生的精神信仰和心靈追求。要研究如何從大學實際出發,引導大學生法律思維、法律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要讓大學生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

2、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法律素養的師資隊伍以及優化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一支合格的高校法律教育的師資隊伍對當代大學生的法治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學??梢云刚埛▽W界的專家來校講座,傳授教學經驗,對教師進行定期的法律培訓等等,教師的法治信仰就會深深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意識。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學生處于被動式吸取知識的狀態,其效果是大學生只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貌,能夠知法,卻不懂法,更不知道如何用法,至于培養法治觀念,樹立法律信仰更是難上加難。學校應當大量的采用案例式、模擬式、討論式、辯論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以不斷加深學生們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認同。

3、重視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環境建設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對于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是高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高校是大學生法治教育的主陣地,要研究和注重大學法治教育環境的建設,要認識到:高校本身的法治管理水平和法治建設狀況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影響到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高校樹立依法治校對于學生法治教育有著積極意義;學校要按照學校章程和各項制度,依法辦學,做到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學校切實保障每個學生的合法權利、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給予學生好的校園生活環境是高校成功進行法治教育的基礎。

課題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名稱:當代蒙古族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培育研究,項目編號CXJJS16046

【參考文獻】

[1] 汪習根. 論法治中國的科學含義[J]. 中國法學, 2014(2):108-122.

[2] 魏麗婷. 大學生法治意識及教育途徑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2):123-125.

[3] 張文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綱領——對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認識與解讀[J]. 法治與社會發展, 2015(1):5-19.

【作者簡介】

蘇日娜(1993—),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研究。

孫國利(1993—),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研究。

劉占琦(1993—),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

猜你喜歡
法治意識依法治國
公司成長的“法治之鑰”
立良法 謀善治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愛國不能僅憑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培養與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的調查研究
依法治國大背景下中國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途徑研究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