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的生化監控研究

2008-03-14 06:59周海瀾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年12期
關鍵詞:體能訓練力量

周海瀾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摘 要:對改進組和對照組的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分別采用改進和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進行3個月的體能訓練,并對其生化指標進行監控,同時對其進行體能測試。從測試結果看,改進后的體能訓練方式對于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的效果要好于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

關鍵詞: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有氧能力;速度耐力;力量

中圖分類號:G80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12-1662-02

On the Biochemical Monitor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ZHOU Hai瞝a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653002, Guizhou China)

Abstract: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in improve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re trained respectively in improved and traditional way of physical training for 3 months. Their biochemical indexes are monitored and they receive physical condition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result of test, the improved way can improve the players'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and strength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way.

Key words: juniors' basketball; physical training; aerobic capacity, speed endurance; strength

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協調五部分訓練,各部分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對運動能力影響有較大的影響[1]。

本研究利用改進國家體育總局籃管中心給出的體能訓練與青少年籃球訓練中常用的訓練方法進行對比研究,從中找出適合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為基層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提供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少年體校的20名男子籃球運動員,隨機分為兩組?;厩闆r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訓練方法

訓練改進組運動員在15 min內完成3 200 m跑發展有氧耐力;以變距折返跑發展速度耐力,具體安排為5-10-15遞增的方式進行3組×4次;采用腰腹肌(1 min屈體仰臥起坐)、下肢力(三級蛙跳)為主,扛杠鈴下蹲為輔發展力量。對照組運動員仍然采用低強度的長跑發展有氧耐力;以10 m的等距折返跑發展速度耐力。并以杠鈴負重為手段發展力量。以這兩種方法分別進行為期3個月的體能訓練。

1.2.2 測試方法

在訓練結束后分別進行3 200 m跑、變距折返跑(5-10-15 m遞增,進行3組)、腰腹肌1 min屈體仰臥起坐、下肢力(三級蛙跳)進行測試。并在訓練結束后即刻測試心率、血乳酸、CK等生化指標進行監控。測試運動員在訓練進行前后的血紅蛋白值,監控有氧能力的變化。

1.2.3 數理統計法

將所有實驗的有效數據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組間T檢驗,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結果 兩組運動員的Hb值經過3個月的體能訓練均顯著性提高,RBC值業較訓練前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沒有顯著性(表2)。兩組之間相比較,運動員的Hb和RBC值接近。

m表示訓練前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2 3 200 m跑測試結果 改進組運動員在完成3 200 m跑測試成績較對照組提高,運動后即刻心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3)。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值改進組低于對照組。

2.3 變距折返跑測試結果 改進組運動員完成變距折返跑的成績、運動后即刻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4)。改進組血乳酸值低于對照組。

2.4 力量測試結果 改進組運動員在進行力量測試時軀體側臥和三級蛙跳的成績好于對照組,特別是三級蛙跳的成績顯著好于對照組(表5)。兩組運動員在運動后次日晨的CK值均顯著低于運動結束后。改進組運動員次日晨的CK顯著性低于對照組。

3 討 論

3.1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結果的討論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兩項指標反映機體的運氧能力。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籃球運動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值越高運動員的有氧能力越高[2]。通過本研究的結果(表2),兩種訓練方法對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運氧水平提高,也反映出運動員的身體狀態是較好的。但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值升高并不一定表示運動時的有氧能力提高,因為運動時的有氧能力是在一定強度下發揮作用的。

3.2 3 200 m跑測試結果的討論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看,采用改進訓練方法后運動員進行3 200 m跑測試的成績與血乳酸值低于對照組。運動后的心率顯著低于采用普通訓練方法的運動員。分析原因,3 200 m跑是籃管中心的對籃球運動員進行耐力測試的方法,籃球是在較高運動強度下進行對抗的運動項目,因此其應發展運動員在一定強度下的有氧能力。因此,采用規定時間內完成3 200 m跑就使得運動員的有氧訓練的強度提高,使得心臟的功能增強,從而使得改進組運動員在進行定量運動時心率下降,這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現。

血乳酸值改進組也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目前常用的訓練方法是低強度的長跑訓練,與比賽中要求的高強度下的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差距[3]。研究表明有氧范圍成績提高,血乳酸觀察值不變或下降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現[4]。研究表明,V?O2max可能無法有效評價籃球運動員有氧代謝能力[5]。改進組運動員采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3 200 m跑的訓練方式發展有氧耐力正是提高運動員在發展有氧時的運動強度,更接近于項目本身的要求。正是因為在一定強度下有氧能力的增強,從而使得改進組運動員在完成3 200 m定量測試時運動后即刻的血乳酸值低于對照組,這正是一定強度下有氧能力提高的體現。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采用3 200 m跑進行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有氧能力的訓練與測試都是很好的一個途徑。

3.3 變距折返跑測試結果的討論

籃球是以沖刺、拼搶籃板、快速起動、全力滑步等極量運動強度動作為主導[6]。因此在比賽中對于跑動速度的提高和保持要求很高。變距折返跑測試的就是運動員的速度耐力。改進組運動員在平時訓練就采用5-10-15 m遞增的方式進行折返跑訓練,而對照組則依然采用跑距不變的方式進行折返跑練習。從變距折返跑的測試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改進組運動員的成績要顯著性好于對照組運動員,同時運動后即刻的心率也低于對照組。

分析原因這主要一方面是改進組運動員平時訓練中就采用變距折返跑的形式訓練運動員,這較普通訓練更接近于真實的比賽情況;另一方面,本研究采用的變距折返跑距離短,主要測試隊員的跑動速度,為了獲得更高的跑動速度運動員的磷酸原供能能力應提高。因此改進組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可能與機體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得到提高有關,而血乳酸值的下降也證明了磷酸原供能能力的增強,減少了糖酵解的供能比例,從而使得運動員在完成折返跑時的速度提高,完成時間縮短且血乳酸值降低。

3.4 力量測試結果的討論

力量測試采用1 min軀體側臥和三級蛙跳兩項分別測試運動員的腰腹和下肢力量。改進組運動員的測試成績要好于對照組運動員。分析原因,改進組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以非杠鈴訓練為主,加入了軀體側臥和蛙跳等非負重的力量訓練方式。一方面這樣訓練更接近籃球運動的實際,也使得訓練涉及腰腹、下肢,變得更加全面;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肌肉中的肌纖維成份少于成年人,因此肌肉力量有限,以非負重的方式訓練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保證青少年肌力的健康發展。而這一點從運動結束后即刻和次日晨的CK值的結果中也得到了驗證。研究表明,定期檢查運動員的血清CK活性,將CK的活性變化作為制定訓練計劃的科學依據,使教練員及時掌握運動員訓練量的適應情況和身體機能狀態,減少運動損傷[7]。對照組運動員的CK值均高于改進組運動員,說明傳統的力量訓練方式對于肌肉的破壞較大。雖然也有一定的訓練效果,但是不利于青少年肌肉的正常發育,對以后的訓練是一種阻礙。

4 結 論

1) 改進的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式與普通方式對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影響類似。

2) 采用規定時間的3 200 m跑和變距折返跑發展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和速度耐力要好于采用低強度的長跑和定距折返跑。

3) 采用腰腹肌1 min屈體仰臥起坐、三級蛙跳為主,杠鈴下蹲為輔發展青少年籃球力量較以杠鈴負重的形式好且對青少年運動員肌肉的損害小,利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采用。

參考文獻:

[1]鞏慶波,胡宗媛.淺析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創新[J].體育世界?學術,2007(2):58-59.

[2] 鄭小萍,陳靈芝.大負荷訓練對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2(2):120-122.

[3] 白素麗,宋旭峰. 論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J].體育學刊,2003(2):8.

[4] 黃峰.籃球運動中運動性疲勞的生理生化特點及恢復手段[J].體育科技,2005,26(3): 45-47.

[5] 陳文聰,賴愛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供能特點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7,29(6): 127-129.

[6] 王銳.淺析根據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供能特點對運動員進行訓練[J].四川體育科學,2004(4):57-59.

[7] 潘桂芝,李彥龍.籃球運動員定量負荷運動前后生化指標的監控[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25(5):135-136,139.

猜你喜歡
體能訓練力量
自然的力量
消防員體能訓練與應用
堅持的力量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能訓練策略的分析
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理念創新
拳擊體能訓練方法研究
麥嘜力量 (一)
實效性視角下對警察體能訓練的思考
孤獨的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