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2009-01-12 08:42賈淑艷
關鍵詞:思維語文課堂

賈淑艷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闭Z文教學的實踐證明,只有充分找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那么如何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使其主動地參與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尊重個體,真誠交流,共建民主課堂

新課標中提出“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即使學生的觀點有所偏差,教師也不可一概否定。如果為了捍衛所謂的“標準答案”,將學生獨特的理解視為異類一棍子打死,那么,發展學生的辨證思維就是空頭支票了。教師要著力啟發學生,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鼓勵學生勇于創新、大膽思維。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賞識,切記“填鴨式的滿堂灌”。課堂上,教師要有“控”有“放”,留足學生發展的空間,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學生的童真天性就會像展翅高飛的小鳥,展現智慧的無限潛能。課堂就是一個小小的舞臺,它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編導,更需要不同層次的學生齊心協力,盡情發揮,才能演出一幕幕和諧、生動、感人的戲劇。

二、手段豐富,協調配合,走合作道路

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一種適應課文教學的情景中學習。學生普遍歡迎討論、辯論、演課本劇等方式,這些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實現個體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不過,這些教學方法離不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它必須是一個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語文老師應讓學生在一種適應語文教學的情境中學習,在教學中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理解、體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會互相啟發,促進學習。這就不僅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培養了他們合作探究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開放課堂,注重實踐,共同探究課堂

在啟發指導中,教師要啟迪學生思維,須奮發其志,激其情,理其思。點撥方式不拘一格:或發散,多角度思考;或綜合,歸納不同意見;或歸謬,有意識地把學生認識推向極端,使其另辟蹊徑;或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想辦法打開學生思想的匣子?!墩Z文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能力的目標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例如“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它的教學渠道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教育資源,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倡導發現,鼓勵創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力避盲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話就說,實話實說,培養學生質疑提問能力。教師要放棄課堂話語霸權,引導學生質疑、釋疑,重視學生主體性的參與,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四、傳授技巧,靈活運用,謀求發展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但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掌握了知識和能力,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才會自己走路,才有發展可言。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但更重要同時也最艱巨的是怎樣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同時我們在教學中要在關鍵處、在思辨中適時又巧妙地加以點化,學生就會掌握正確的方法,就會自己拿著鑰匙去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強調應該以“和諧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語文教學的主體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是必然的。我們應結合教學實踐,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弘揚學生的天性和個性,不遺余力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求索,主動參與教學,真正地動起來!

猜你喜歡
思維語文課堂
歡樂的課堂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