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實驗與健康心理素質培養

2009-01-27 08:25張少華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考試實驗教學心理

張少華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瘜W實驗與課堂教學一樣,是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發展智力,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鍛煉優秀品質的重要環節?;瘜W實驗以其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對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好奇心,但是也存在著學生潛在的、妨礙實驗教學效果的恐懼心理;難于自控的緊張心理、考試焦慮心理等等,這些都是阻礙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真知的心理障礙。本人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就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地心理因素,克服消極心理因素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下面僅就如下幾個方面談談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

1 克服考試焦慮心理,培養從容應對態度

實驗操作考試是實驗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它除可了解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外,還可了解學生的學習水準、能力培養、技能掌握等情況,更能檢驗學生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在實際操作考試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學生左顧右盼,心煩意亂,思維遲鈍,頭上冒汗,手腳發抖等情況,這是由考試焦慮引起的。所謂考試焦慮是指學生面臨考試情景時屢屢出現恐慌心理,無法自控,同時伴隨各種不適的身心癥狀,導致考試失敗的心理疾病。下面談談中學實驗操作考試中學生焦慮心理的表現、和調控策略。

1.1 學生焦慮心理的表現

1.11 情緒焦慮

根據"情緒理論"(Lazarus,1968),從情景事件的刺激到產生特定情緒反應,中間存在兩種過程,一種過程是個體判斷所面臨的事件是否存在壓力或威脅,另一種過程是在前一種過程得出"存在威脅"的結論后,個體衡量自已有多少可選擇的反應方式,以及自已有多少資源(能力,努力和其它條件)可用來應付壓力和威脅。一些學生對自已的實驗操作方法,實驗結果分析判斷心存疑慮,總是擔心操作不當,會失敗,會出事等等,尤其在嚴肅的考查情景和教師的注視下,情緒更加緊張,出現顫抖,出汗甚至尿頻尿急等過份的情緒焦慮現象。

1.12 認知模糊

認知在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中居于主導性的地位,因為只有當應試者把考試或考試失敗看成是對他的一種巨大威脅時,才會形成較強的焦慮反應。一些學生由于認知發生偏差,因此在操作時頭昏腦脹。

1.13 操作紊亂

實驗是一種科學研究過程,它既要學生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又要學生有嫻熟的操作技能,更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在實驗操作考查時又忙又急,手足無措,操作順序顛三倒四,滴瓶滴管張冠李戴,思維僵化,不會排除不利因素,死鉆牛角尖等。

1.2 學生焦慮心理的調控策略

1.21 認知矯正

考試焦慮是學生對考試事件在認知上的歪曲,導致情緒上的紊亂和行為上的異常。認知矯正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影響學生對考試的知覺和評價,使學生對考試獲得一種現實的態度,進而對"即將面對考試"這一情景產生一種控制感。心理學家愛麗絲曾說過"人的認知直接影響情緒,錯誤的或不現實的認知會導致異常的情緒反應,進而產生各種身體和心理病癥,如果矯正了認知就能改善情緒反應并消除焦慮癥狀。因此,首先要使學生改變對考試和考試焦慮之間關系的錯誤認識,使他們意識到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是造成壓力的關鍵。其次幫助他們分析為什么在同樣的考試中大多數學生沒有過高的考試焦慮,通過改變其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樹立正確的考試動機。再次要減輕壓力,放下包袱,有效的降低考試壓力是防治考試焦慮的首要措施。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實驗考查并不是"一考定終身",現在的實驗考查均留有余地,一般均可補考。使學生放下包袱。

1.22 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的主要方法是放松練習,放松練習是一種簡易的身心放松程序。放松冶療的原理來自這樣一個發現:人在肌肉放松條件下的情緒狀態與焦慮狀態是相互對抗的,二者不能相容,一種狀態出現必須抑制另一種狀態。南非心理學家沃爾撲(Wolpe)把這一現象稱作"交互抑制"。根據交互抑制原理,就可以通過誘導肌肉放松達到緊張焦慮反應的抑制。方法是,雙手慢慢握拳,握到不能再緊時,再慢慢放松。反復練習幾次。另外,還可采用下列方法:

(1)深呼吸法,實驗操作前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地吸氣,再從嘴巴里慢慢地吐出來。

(2)超覺靜站,以舒服的姿勢站好,保持身體的平衡,想像身體各部位的放松,從腳開始,然后雙腿,背部,頸,再到手心。

(3)自我安慰法,在心理對自已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2 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特別容易被新異,不平常的現象或內容所吸引,這是一種好奇心理,是學生質疑之源。在實驗教學中應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知規律,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好奇心理。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既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保護其學習興趣,更要加以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講鹽的性質"金屬與鹽發生反應的條件"時,我增加實驗了鈉與水、鈉與硫酸銅的演示實驗,提出問題:鈉放入水中會有何現象?把鈉投入滴有無色酚酞的水中,面對一系列聲、色、形并舉的反應現象,學生感到驚奇不已,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我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啟發,引導分析,揭示產生現象的原因,從而得出結論。其后向學生提出:鈉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會產生哪些現象?鈉能否把銅置換出來?在學生分析,預測后,再做演示實驗,驗證其思維方法的正確性。再如:講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我要求學生用日常生活中可樂罐、礦泉水瓶等材料設計出能使反應隨時發生、隨時停止的制取裝置。實驗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質疑習慣和創新思維能力。

3 克服恐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恐懼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基本心緒之一,而且,往往是比較單純的一種情緒,它由客觀造成而且伴隨著認識過程的發生和發展,不同的人有明顯的個性差異,同一事物,作用于不同個體,反映是大不一樣的,如:在做氫氣具有可燃性演示爆炸實驗時,有的同學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有的同學卻膽戰心驚,堵住耳朵,不敢睜眼。間接的感知也同樣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如老師強調要注意化學實驗的安全,社會輿論和報刊宣傳化工產品有毒和某些藥品的致癌作用,這些都可能造成某些同學在化學實驗中的畏懼心理。特別是本人或別人由于操作失誤產生一些危險時,更是如此,例如燃著的酒精燈傾倒、濃硫酸濺到衣服上或由于通風不良造成實驗室氣味難聞等等,這些直接的感受更強化了那些間接的感知而促使恐懼心理增強。

恐懼心理屬心因性障礙,是外部刺激作用于腦和植物神經系統產生的結果,它不是一種器質性疾病,一旦外部刺激弱化或消除,這種心理也將隨之淡化而消失。

我想,首先從教師處找原因,在演示實驗時,教師要保持適宜的情緒、狀態,實驗操作要規范、熟練、靈巧、現象鮮明,給人以美感。有危險的實驗,操作要準確,保證萬無一失,即使偶爾出現問題也要處之泰然、果斷處理,而不要造成人為的緊張。第二是恰當激勵,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研究表明"激勵因素"能令心情舒暢,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做好學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應對有創新或有不同觀點的同學首先給以肯定,對有創新的同學給以高度的贊揚,對有進步的學生每次給以鼓勵性的評語,尤其要注意多為學困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品味、體會成功的感覺。使他們形成"我也能做好實驗"的良好心理狀態,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價值,讓學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悅。如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一節時,在氣體實驗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導下,自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制取等內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讓學生分組實驗,仔細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討論總結出答案:不能。然后誘導學生用吸濾瓶、小試管、濃碳酸鈉溶液、濃鹽酸溶液等儀器及試劑設計實驗熄滅酒精燈火焰,由此得出,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這樣一環扣一環,步步激勵,步步深入,步步點撥,使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克服了各種困難,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成功的喜樂。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第三是對待化學中可能產生的危險,我認為不應過度渲染,要實事求是地講明利害,要著重講清防止發生危險的方法和道理,只要能正確操作是不會發生危險的??梢韵驅W生介紹,誰家也不會因為煤氣能使人中毒就不點火做飯,首先是敢做,同時要慎為,不能因噎廢食。

恐懼心理來源于外界但影響了自身,消除方法是:淡化外部刺激,加強自身承受力,用科學態度去對待,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品。

4 克服緊張心理,培養學生樹立自信

學生在實驗室獨立操作或當眾實驗時,很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尤其在技能考核時,緊張情緒很難避免。當操作尚不熟練或剛剛接觸獨立實驗的學生幾乎人人都會體驗到這一點,只不過表現有輕有重而已。

學生獨自操作時,他們既希望有人幫助指點,又怕老師總站在旁邊"監視",監視會增加外部壓力導致精神不集中,怕因操作錯誤受到老師

批評,因而更強化了緊張心理。 緊張心理是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的統一,是由緊張條件的刺激物所引起大腦機能狀態的反射性改變,一旦緊張刺激物消失,則緊張心理也就隨之緩解或消除。首先,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加強訓練,是消除緊張心理的主要措施。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為學生自我表現、增強信心提供機會,消除內部壓力是解決緊張心理的關鍵。其次,在演示實驗時,教師自身的心理緊張完全會直接感染給學生,學生視教師為楷模,老師的一舉一動在學生心目中都是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因此,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是外因轉化為內因,進而消除緊張心理的重要條件。

5 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在教學與非教學活動中,學生常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對自己的化學實驗操作的示范性,繪制實驗儀器裝置的規范性,板書的工整性,語言的生動性和解題的標準化等都應嚴格要求。例如,學生在學習氧氣制取實驗時,實驗裝置的連接、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會經常出現等錯誤,若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時,能注意提示,規范操作,則可防止學生出現違反操作規程的錯誤。學生實驗的基本技能來源對教師的模仿,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規范操作,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精神就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心理因素,克服消極心理因素,注重學生心理障礙的疏導,教師要經常研究學生實驗時的心理狀態,調動并愛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針對性地解除他們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障礙,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收稿日期:2009-11-18

猜你喜歡
考試實驗教學心理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試焦慮嗎?
心理小測試
準備考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