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20世紀中后期北太平洋地區經濟發展

2009-03-16 09:57張金珠
關鍵詞:太平洋地區世紀經濟

張金珠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政治環境趨向緩和,相對穩定,世界各地經濟都得到了良好快速的發展。其中以北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20世紀90年代后,世界經濟呈一體化趨勢,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而且在不斷加強。在北太平洋地區先后出現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和APEC,促使該地區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北太平洋地區,按地理位置劃分有:美國、日本、蘇聯、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韓國等國家,這些國家臨海而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原料、燃料、廉價的勞動力,便利的海運優勢,加之,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成果最先并且最大程度地被這些國家投入使用,大幅度地提高了本國的生產力水平,促使經濟進一步得到發展。雖然這些國家的發展之路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上看,二戰結束以后,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得以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得以大幅提高。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里根上臺執政,“新自由主義”出臺,至1982年底美國經濟開始復蘇,10年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上臺執政,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恰在此時,第三次產業革命正處于高峰,因此,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產業成為美國的主導產業。經濟發展再度出現繁榮,重登經濟霸主的寶座。

二戰后,日本政府進行了有效的社會改革,重視教育,制定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大力提高綜合國力。自1951年始,美國開始扶植日本,1955年,日本經濟開始高速發展,60年代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二號經濟強國,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加大對科技的投入,至1987年,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從另一方面來講,有所不同的是蘇聯和中國,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赫魯曉夫、勃日涅列夫、戈爾巴喬夫先后都進行了改革,探索并發展社會主義道路,試圖完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不同的時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卻多有失誤,并未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中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實行過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從20世紀50年代后,中共黨在實踐中探索本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有成就也有失誤。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地總結了自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決定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中國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綜上所述,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都至關重要,而影響經濟發展有4個大方面的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周邊國家與本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與周邊國家保持良好的關系,經濟上加強聯系與交流,可以促使本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環境,能有效的刺激本國的經濟發展,對外資的吸收也是一個較大的貢獻。

科學教育因素。 國際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就是教育的競爭??平炭梢耘d國,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世界市場與本國特點。 一國的經濟必然要與世界經濟相聯系,必須要靠外向型經濟推動本國的經濟發展。

制定符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各國制定經濟政策必須依照本國國情來制定。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

另外,從世界地理的角度出發,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大致要從資金,資源,科技程度,勞動力,市場等五個方面去綜合考慮。

猜你喜歡
太平洋地區世紀經濟
如何加強與太平洋地區的文化交流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美國兩棲突擊車在泰國灣巡邏
世紀中國夢
錯過這些復古店,要等下個世紀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