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進行體育器材管理,提升教師綜合業務水平

2009-03-25 07:20劉旭輝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關鍵詞:體育器材教師

劉旭輝

[摘要]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離不開體育器材,如何能夠讓體育室窗明幾凈,物品擺放井井有條,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綜合業務能力,是對新時期體育教師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

[關鍵詞] 體育器材 教師 綜合業務水平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離不開體育器材,就如同人們吃飯離不開碗筷,幾乎天天在用。而用過之后的及時的整理與擺放,給體育教師無形中增加了一些負擔。走進體育器材室,映入眼簾的通常是橫七豎八散落一地的體育器材,儼然如同一個“百寶箱”。久而久之,不僅使體育器材容易丟失、加速損耗,更容易導致體育教師工作上形成懶散拖拉的壞習慣。俗話說,“教師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如何能夠讓體育室窗明幾凈,物品擺放井井有條,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綜合業務能力,是對新時期體育教師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

一、登記造冊,分類擺放

體育教師在新學年初或者承擔體育工作之際,應對體育器材分門別類登記造冊,進行梳理統計。查看各類體育器材的數量和質量情況,準確掌握學生數目和器材配比情況,以便在課堂教學中科學的分配和使用體育器材。通過統計整理,有利于合理地制訂教學進度,統籌安排學校各項體育活動,能有有效避免體育器材使用上的沖突。例如,高一、二年級都有籃球教學任務,但是籃球數量只能滿足一個年級的需要,那么,體育教師在掌握相關情況后,就可以適當調整教學計劃,錯開使用時間,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對體育器材登記造冊后應盡量把器材放入相應的柜架里,并在柜門處粘貼標簽,注明器材的名稱、數量,方便其它人的查找和使用。切記不要把不同種類的器材堆積要一起,如把短繩、長繩、丈量繩、拔河繩等看似相似,其實用途差別很大的器材放到一處,學生取體育器材的時候很容易混淆,弄錯,耽誤使用,另外還應避免暴露擺放,防止陽光直射。

二、日清日結,培養骨干

一個整潔有序的體育器材室,需要教師的及時整理擺放才能規范。有的老師怕麻煩,在體育課中不使用體育器材或者少使體育器材。如在教授足球傳接球,本來具備裝備一個班級的足球,卻只拿出五六個球,讓七八個人用一只,這種做法嚴重的影響了教學質量,是不可取的。其實,只要我們體育教師養成一個勤于動手的好習慣,做到日清日結,每天在上過體育課后,把體育器材清點入柜只是舉手之勞,并不會耽誤很長的時間。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培養體育骨干協助自己收發器材,可以大大減輕體育教師的工作量。

三、定期掃除,隨時維護

體育器材經常在室外使用,難免會沾到很多灰塵泥土。如籃球、體操墊等經常同地面接觸,很容易弄臟。同學們穿著嶄新的衣服肯定不愿意在臟兮兮的體操墊上做動作,不愿意用干凈的手去拍滿是泥土的籃球,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除塵,清洗,晾曬。有些使用頻繁的器材,則需要每周都要進行清潔。如對球類,山羊,跳箱等可以用抹布沾清水進行擦洗,體操墊入庫前就要用笤帚拍打、掃凈灰塵,特別臟的地方可以用肥皂水涮洗,晾干后折疊收好。體育教師要隨時觀察體育器材的破損情況,預防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不能因為體育器材出現的是小毛病而掉以輕心。如壘球開線,就容易在投擲的剎那把手指帶進縫隙里折斷。體育教師要轉變體育器材定期修理為隨時維護,看到螺絲松動,球皮龜裂等細微隱患都要及時排除,避免因小失大。

四、思想引導,固化意識

教師對器材的愛護思想行為上都有一致意識,做到有借有還,哪里借哪里還。樹立良好的愛護好國家財產,節儉辦學,不浪費資源的高尚品質。不故意損壞器材,學習了解各種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愛護維護常識,不亂使用,不亂破壞,損壞要賠償。新生入學時,體育教師利用課堂組織學生學習器材管理制度、器材借還制度及維護器材設備的常識,明確違反受到的相應懲罰和賠償制度要求等。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時有發現個別教師對器材做出一些違背維護保養的行為。例如,坐籃球、足球、欄架、踢排球等,而對學生做出一些有損器材的行為不進行阻止和勸說,或者置之不理。這都是體育教師自身對器材的保養維護意識薄弱的反映。體育器材的管理使用是學校體育教師、學生共同合作加強愛護意識才能達到的正規化、科學化。促使使用者、管理者都有一種高度的責任感,提高設備的使用率,減低損壞率,最終達到管理有條不紊,減輕學校的財政負擔和國家財產的浪費。

五、進出有據,報廢有憑

體育器材多且雜,是學校各項活動利用率最高的物品之一。除了上體育課要用以外,班級搞活動、平時訓練、教師課余休閑也可能會要借用,每學期學校還會定期補充一些體育器材。隨著時間的推移,器材的進進出出,體育教師難免會遺忘誰借出了,誰歸還了,什么時候新進體育器材了,什么時候淘汰舊體育器材了。為此,體育教師需要專門設立體育器材的使用賬本,把借出、收進體育器材時間、情況、數量、經手人記錄清楚,做到進出有據,借還有憑。并根據體育器材的使用年限,及時對體育器材進行報廢處理,切不可讓報廢器材帶病工作,埋留隱患。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不能用的器材隨便堆積在體育室,形同垃圾,占用了很多的空間,又不能扔掉,只是等到迎接檢查時頂充數量。其實,體育教師大可發揮動手能力,變廢為寶,把廢棄的體育器材進行改造再利用,制作一些適宜的土器材。如把破損的體操墊切割成小塊做成投擲用的小海綿球,把漏氣的籃、排球,裝上沙子縫合好,做成實心球等等,都是不錯方法。

六、安全管理,警示教育

在器材設備上標明禁止行為的圖標或印有標記。例如,對籃球架、足球門等設備找適當的位置噴上“禁止攀爬垂吊”等字樣,起到警示作用。正如某些電器廠家在產品的包裝上標有“小心輕放”、“防止潮濕”、“防止撞擊”、“防止倒置”等的字樣或圖標,也可在器材上印上本校標記,如“xx學?!钡茸謽?防止學生渾水摸魚偷竊器材或以舊換新,更換學校器材等不法行為發生。教師定期檢查各類場地器械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在多功能器械安裝地面鋪上黃沙,在單、雙杠地面鋪上人造草皮,把沙坑里的黃沙添補到位,把體育教學事故排除在萌芽狀態,也就不會發生因噎廢食的事情了。

七、諫言獻策,使用監督

體育教師要促使學校領導在認識上加強關心器材設備的正常使用情況,哪類器材是常用器材?哪些器材是不常用器材?了解器材的損毀情況,及時組織工作人員維護,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和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同時,組織有關部門定時定期對擺放器材的場室進行檢查,主要檢查保潔衛生、管理擺放整齊程度、借還使用記錄情況、器材的損壞情況、保養維護情況以及擺放情況等內容。定時定期檢查,可以實行每周一小檢,每月一大檢,每學期一匯總檢等措施,防止場室管理放松的現象發生,保證場室常年有專人正規管理,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最終使器材管理走上正規化、科學化的管理。

總之,體育教師只要肯于動腦,勤于動手,體育器材的管理這個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并且會成為體育教師進行統籌安排工作的試刀石,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相信體育教師的綜合業務水平必將取得巨大的進步。

猜你喜歡
體育器材教師
室外體育器材的維護保養研究
智能化管理在體育器材中合理運用的策略
最美教師
大山里的教師
學校體育器材的使用與保管研究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師贊
我國冰雪體育器材裝備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一種輪滑鞋提送輔助體育器材的改進研究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