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課堂上“讀懂”學生

2009-05-07 05:48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課堂教師

李 飛

課堂是師生每天交往、互動的場所,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探究知識、充分展現智慧的場所,也是師生生命價值得以彰顯的場所?!罢n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經歷,是他們個體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盵1]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教學質量對他們個體生命質量的意義,“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1]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思維得以碰撞,感情得以溝通,價值得以實現。由于學生是思想、性格、身心發展特征等差別都很大的一個群體,因而對學生的了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而讀懂學生則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自身價值、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那么該讀懂學生的什么?又怎樣去讀懂學生呢?筆者試就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一、 讀懂學生的什么

1.讀懂學生的言語

學生的言語是最有觀察價值的行為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最熟悉、最常見的就是學生的言語,包括發言、溝通交流、辯論等等?!皩W生的言語行為直接體現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性格特征,直接反映了其思想與情感的需求?!?[3]讀懂學生的言語,就是教師能認識到學生言語表象后的信息,能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能從學生無意、或是單個的詞匯中領會到其賦予的特殊意義。

2.讀懂學生的表情

表情是人的第二語言,“學生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所表達的行為信息是非常豐富的,無論是喜悅、憂慮、驚訝、疑惑、期待、滿足……教師都可以從學生豐富多彩的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發現其內心世界的蛛絲馬跡,從而察覺一系列有意義的行為信息?!盵2]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學生的眼神有時候會說話,對知識的領會、困惑、頓悟,對課堂氣氛的滿意、適應等都可以通過眼神表達出來。教師授課時,應盡可能以敏銳、親切的目光有意識地關注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與學生保持目光接觸,同時有效傳遞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根據學生眼神所傳遞的信息,教師要學會“解讀”,從而適度地調整節奏、聲音、板書或講解的方法。教師在讀懂學生表情的同時,也獲取了學生的信賴,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因此而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

3.讀懂學生的錯誤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錯誤有時就是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關于學生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教師應積極讀懂學生的錯誤,對于其中隱含的“亮點”,教師要給予肯定和欣賞,對于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教師要發揮教學機智,對學生及時引導、點化,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從錯誤的認識中去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犯錯、識錯、知錯、改錯”的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提升,思維得到了鍛煉。讀懂了學生的錯誤其實也是教師寬容心態的體現,是教師對學生積極參與的鼓勵。

4.讀懂學生的困惑

困惑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學習的一道障礙,走出困惑,也預示著接近了成功。教師對于學生的困惑,要“知其因,曉其果”,要能迅速地指出學生困惑的原因所在,并給予恰當、合適的指導。讀懂學生的困惑,教師換來的是對教學的重新認識,對學生來說是一份“柳暗花明”的欣喜?!袄Щ蟮膬r值,就在于它讓人在反思與實踐中實現了突破與創新?!盵3]而讀懂的價值則在于師生雙方在情感上的深化和精神世界上的溝通。

5.讀懂學生的心理

在教師的眼中,學生也許是不成熟、無知、不諳世事的個體。教師總習慣了用成人的目光去看學生,其實學生的心理是個變化而精密的體系,他們認為他們自己是完美的,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讀懂學生的心理,教師也就掌握了打開學生心門的一把鑰匙,也只有讀懂了學生的心理,教師才會真正“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表現是“因何而起”,學生的反應是“何以如此”。

二、 在課堂上怎樣讀懂學生

1.“備學生”,掌握生情

“生情”在這里指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基礎差異、愛好特長等等?!皞鋵W生”也就是要在課前把學生的情況當作備課這一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備學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班里大多數學生都處于哪種認知發展水平,學生在學科學習上有多大的發展潛力,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學生應有的一般思維水平與學習發展階段,并據此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案?!盵4]教師還要有一種積極主動的行動,針對學生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所實施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充分地掌握了生情,才有可能在課堂上讀懂學生,否則,不了解學生,就不可能有的放矢,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刀切”、“教師主宰課堂”。這樣的課堂不會有學生生命活力的體現,師生之間也難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備自己”,更新觀念

“備自己”,其實就是教師要有一個很清醒的自我認識:我對學生了解嗎?我對教材熟悉嗎?能活用教材嗎?我在多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我能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嗎?對自己的認識也包括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控制者、權威、霸權話語的發布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盵5]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教師要讀懂學生先要讀懂自己,沒有對自己的深度“解剖”,要想真正讀懂學生其實也是不現實的。

3.“備教學過程”,勤于反思

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失的三個基本元素?!皞浣虒W過程”就是教師在每結束一節課后,要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核心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教師的講解效度、學生的應答方式、教師的提問方式、教學時間的分配等要素展開反思。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而良好的習慣又有助于教師的自我發展,體現在課堂上,也讓教師讀懂學生有了一種主動的意識。

4.“備教材”,因材施教

“備教材”主要體現在教師要“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的研究力度,使教師在設計中就有‘結構意識和形成‘彈性化方案,思考師生活動的合理配置與目標,用新的設計去支撐教學過程的構建。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整體和深度的理解,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思路、目標、過程在課前就嫻熟于心?!盵1]另外,教師要能靈活使用教材,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增添或刪減教材。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為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盡量讓學生的內在能量釋放出來,讓學生“活”起來。

5.善溝通,形成合力

多元智力發展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力發展是不均衡的。教師僅僅用一種單一的學科視角來讀懂學生可能就產生一種誤區。所以教師群體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要善于溝通,進行合作,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要多溝通交流,多交換意見,利用各自資源差異,實現優勢互補,爭取多一個讀懂學生的角度,多一份“認識”學生的信息,以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健康成長作為共同的目標。教師還要“走出去”,主動了解社會,從社會流行思潮、多元價值、風俗習慣等方面來了解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感、道德教育的社會影響因素,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去充分了解學生,以期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合力。

三、 結語

在課堂上讀懂學生,需要教師堅持以學生的成長作為設計和實施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狀態、細心解讀學生的成長需求、尋找并確定學生發展的可能空間?!盵6]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當代教師的一種基本責任,當教師從讀懂學生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內在尊嚴和快樂的時候,“教學相長”才被賦予了其真正的意義。

總之,讀懂了學生,課堂才有活力,讀懂了學生,課堂才有生命,讀懂了學生,課堂才會煥發智慧的光芒,也只有讀懂了學生,課堂才有根。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教師讀懂了學生也就讀懂了自己。

參考文獻

[1] 葉瀾著.“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248,249,278.

[2] 林正范.論教師的學生行為觀察[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B):55.

[3] 沈祖蕓.困惑的價值[J].上海教育,2003(19):卷首.

[4] 周彬.叩問課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2.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08.

[6] 楊小微.當代教師要有堅定的學生立場[J].教育發展研究,2008(4):4.

責任編輯:白文軍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課堂教師
歡樂的課堂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