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國核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2009-05-14 03:29葉曉霞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核工業核電資源

葉曉霞

自2001年以來,我國核工業經濟運行—直處于較好態勢,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均高于國家平均水平,尤其是2008年,在世界經濟跌宕起伏、“汶川大地震”等諸多負面因素的影下,核工業經濟增長率仍達到兩位數,這不能不令人驚嘆。這個具有里程碑式的“經濟增長門檻”使我國核工業跨入一個更加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核工業經濟的這種快速發展,理性分析其經濟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這對于一個關乎國家戰略安壘的特殊行業走向成熟無疑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經濟快速增長得益于“自主性增長”

從國家的角度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就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但眾所周知,這種高速增長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依靠的是“高投入、高產值、低效益”的增長,這不僅不能給社會帶來實惠,而且也不能持續,同樣核工她也遇到過類似問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這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甚至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面對這種新的形勢,我國核工業逐步開始了對于“自主性經濟增長”的潛心培育,至今已初見成效:核電初具規模,浙江泰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3個核電基地建成。核燃料、核技術應用民品受到核電的帶動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與核電一起形成了一條供需兩旺的產業鏈,并初步形成了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精干高效的新型核科技工業經濟體系。這種需求力量和供給力量的“有效協同”,初步形成了核工業“自主性增長”的“合力”,進而使其經濟增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二經濟自主增長遭遇“可持續發展能力低”的挑戰

在一定的管理和技術水平條件下,物質資源擁有量及其持續供給能力,是決定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并日益受到重視。我國核工業雖然在逐步地向“自主性經濟”過渡,但它的持續發展首先就會遇到可用資源匱乏的直接制約。

從擁有資源的絕對量上來說。我國可謂是“地大物博”,但要是相對來看,卻是地少,水少,油少,富礦少,許多重要資源人均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多數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從核工業自身來說,可利用的資源實在有限:礦產資源種類不全,品味低,開采難度大等等。在資源短缺的同時,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又非常突出:濫采、濫墾、濫伐屢禁不止,資源的產出率、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低,生產流通方面的浪費驚人,一些系統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狀況令人觸目驚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活動的承載力也并非無限制,隨著資源的不斷減少,可利用的部分就會越來越少,這對于核工業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瓶頸”。因此,資源不足和生態惡化必然成為制約核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大的“硬約束”。

其次,雖然人力資源是決定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但是,由于職工老齡化、技術人員斷層同時而至,“人才短缺”也將制約核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核工業專業技術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只占三分之一,高級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到五分之一;院士的平均年齡已超過70歲,科技骨干人才老化嚴重,后繼乏人,高級技能人才占技術工人的比例明顯偏低,技師以上的僅占工人總數的百分之二左右。顯然,在今天這個以科技、人才為主的市場競爭中不能不說是一個致命性的缺陷,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將尖銳的擺在我們面前;如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造成產品積壓致使資金不足、無力進行技術改造,企業收益下降,進而被擠出市場等等。

第三,經濟體制有缺陷,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技術素質低,管理手段落后,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更成為核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絆腳石”。

最后,過渡依賴政府投資的經濟增長,將使核工業經濟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或風險。

由于核屬于特殊行業,必須由國家統一管理,核電站的審批、立項、投資都由國家控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用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國家也明確表示“積極發展核電”,作為核工業支柱產業的核電在迎來自身發展黃金時期的同也必然會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就很好地促進了核工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是,這種對于政府投資所造成的經濟快速增長的過渡依賴性將會使得核工業的整體經濟發展存在著潛在的風險,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三對于未來出路的思考

眾所周知,保持持續穩定的經濟高速增長速度,關乎到一個企業的生存與否。然而,“欲速則不達”,我們必須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冷靜分析我們的優勢和劣勢,從根本上解決桎梏。

首先,要實施“以科技、人才為先”的戰略,建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沙掷m發展的實質,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進而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的問題。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質和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因此,我國核工業在重視經濟投入的同時,要重視對再教育的投入,對科技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職工整體素質,以實現整個行業的全面進步。

其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各企業負責人改變原有的老一套政府機關作風,樹立科學的觀念。作為企業的領導人追求所謂的。功績”本無可厚非,但關鍵是什么才算真正有功績,如果我們不徹底摒棄片面追求增長率,追求高速度的。趕超、攀比”的舊觀念,仍以“速度,形勢”論英雄,就很難使領導者擺脫“好大喜功”、“搞形勢主義”的窠臼,也就很難使他們擺脫“數字游戲”的陋習,造就一批真正的具有現代企業意識的企業家。

第三,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以市場為取向,打破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要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作用,打破各個企業所謂的壟斷和封鎖,沖破“諸侯經濟”的藩籬,通過合作相互引進先進技術、積累經驗、共同開發投資建設,以促進整個行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進而推動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要著眼于核工業的自身情況,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努力實現效益與速度相協調,經濟與文化相協調,力爭在協調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核工業核電資源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
中核集團發布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
我給資源分分類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資源回收
中國核電生長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浙能電力:中國核電IPO最大受益者
賀核工業60周年
歐洲主要國家核電運營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