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弱勢群體之法律保護

2009-05-14 03:29王魯豫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弱勢群體保護權利

王魯豫

【摘要】:弱勢群體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存在的一類群體,目前,弱勢群體的大量產生已成為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瓶頸。本文從洛陽的實際出發出發,分析洛陽弱勢群體的現狀及法律保護的不足,進而措出完善措施,以維護社會公平和公正,切實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弱勢群體、權利、保護

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又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更需關愛弱勢群體的基本權利。這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的正義之舉。

一弱勢群體的含義及特征:

(一)弱勢群體的含義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于“弱勢群體”沒有統一認識。有人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弱勢群體是由于各種外在和內在原因、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產和生活上有困難的人群。有人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認為弱勢群體是指憑借自身力量難以維持一般社會生活標準的生活有困難者群體。還有人從政治和法律角度著手,認為弱勢群體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在經擠、文化、體能、智能、處境等方面,與另一部分人相比處于相對不利地位的一部分人。而筆者認為弱勢群體是一個集合性概念,它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無法保持個人及其家庭成員最基本的生活水準、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

(二)弱勢群體的特征

其一,物質生活上的貧困性。貧困是弱勢群體的主要特征,貧困現象是弱勢群體產生的主要淵源。弱勢群體一般來說是其個人及家庭生活達不到社會認可的最基本標準的有困難的群體,他們依賴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目前的弱勢地位。其二,政治地位低一弱勢群體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也往往處于弱勢的地位。他們掌握的資源很少,雖然人數眾多,但他們很難在政治上準確表述其需求,在他們的切身利益被侵犯時,往往需要政府和傳媒來代為表達,他們自己的聲音是虛弱的,甚至經常被忽略。其三,文化素質不高。這是前者導致的必然結局。由于物質生活窘迫,弱勢群體難以進行教育投入,政治地位低下使得他們的受教育權易被忽略和侵犯,而知識的缺乏又反作用于前兩種特征,由此致使惡性循環往復不斷。

二洛陽弱勢群體的構成

弱勢群體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會出現。洛陽自然也不例外。目前洛陽的弱勢群體是一個結構復雜、分布較廣的群體,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人。一是下崗工人。眾所周知,洛陽是一個老工業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企業兼并破產的情況日益突出,不少工人和干部下崗失業。二是利益缺乏保障的農民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經濟差距加大。農村的剩余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但由于存在戶籍制度和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農民工本身以一種不平等的身份進入城市。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合法權利難以得到相應保障。三是農村貧困戶。河南地處中原,是一個糧食大省。洛陽的農民占據了全市人口的絕大多數。有些人由于居住環境差,缺乏地域自然災害的能力而生活窮苦,也有些人由于素質較低,只會依靠傳統農業生活,不能進行多種經營而生活窘困。四是殘疾人,殘疾人是社會中特殊又困難的弱勢群體,他們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生產、生活之中受到他人的歧視。盡管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來保護他們的利益,但大部分正常人懷疑殘疾人的能力,經常帶著有色眼鏡看他們,因此殘疾人在“弱勢群體”中需要受到更多的幫助和關懷。

三洛陽針對弱勢群體加以法律保護的現狀

就總體而言,洛陽雖然存在一定的針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法規,但它們大多是國家的制定法在本地的具體運用,且總量較少,不成體系。最大的缺憾則是缺乏根據本地特點而為弱勢群體專門制定的法律。這就使得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被侵犯時,難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即使在現存的國家立法中,我們也能發現這些法律條文的適用對象非常狹窄,它們大多是針對某一特定的弱勢群體而對其權利加以維護,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的弱勢群體階層,缺乏保障的普遍性。尤其是對最需要保障的農村勞動者則幾乎沒有任何的相關立法規定,致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在遭受侵害時由于存在法律空白而不能得到有效地維護。除此之外,現有的法律內容規定過于原則,在實施過程中可操作性不強,這樣的法律形式大于實質,相當于一紙空文。在司法實踐中,這些法律規制缺少相應的訴訟制度作為后盾,使得法律僅僅是書面文字而難以轉換為司法救濟。

四改善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具體措施

1加強和完善立法。在針對弱勢群體進行立法保障時應注重保護對象的全面性。應將目前未能納入法律保障體系的農民等涵蓋進來,在立法理念上,除了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之外,還應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則,注重遵循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的原則。在具體內容上,應注重對現行立法加以矯正,不再單純的關注特殊主體進行特殊立法,而應從普遍性出發,城市保險制度為客體的相關立法。這樣才能有效的解除弱勢群體的后顧之憂。加快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涵蓋弱勢群體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會利益的法律政策的制度保障體系,對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實現提供全面的保護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弱勢群體的養老保險、疾病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于保險等為客體的社會保險立法,有效地解除公民的后顧之憂?,F階段,我們應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制定出合乎本地實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完善本地區弱勢群體的立法保護。

2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執法力度,切實依法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雖然我市對于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未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可以依據現有法律,加強執法力度,在做到有法可依之時,務必達到有法必依,使法律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在最大限度內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行政執法環節是弱勢群體權益能否得以保障的關鍵環節。行政執法應遵循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進以規范行政行為,防止行政權力被濫用。但現實中上述原則能否真正貫徹執行,既取決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也取決于相關的理念制度是否完備。因此,一方面要求公共權力的行使者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重視法律知識的積淀,重視法治素養的培養,嚴格遵循公權法定原則行使管理權;另—方面,應加強與行政執法相關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理念建設。從而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3保證弱勢群體能夠進入司法救濟環節。司法公正是確保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任何一種法律權利要獲得實在性,必定意味著最終可以獲得司法上的救濟。弱勢群體也不例外,若是他們的合法權利缺少最后的救濟手段,容易導致該類群體過激行為的發生。因此需盡量降低弱勢群體獲得司法救濟的門檻。首先,應杜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司法冷漠現象,司法機關應重塑司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效果、保護弱者和實質公平理念,調整司法政策。法院應通過放寬起訴條件、強化程序保護、明確訴權地位來加強訴權保護,逐步完善司法體制,應在簡化程序便利訴訟和減少訴訟成本等方面解決弱勢群體告狀難的問題,同時,應擴大訴訟費用的減、免、緩的范圍,消除弱勢群體因經濟原因被排除在司法大門之外的現象。建立執行救助制度,用以彌補保險制度的缺位,更好的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從而緩解社會矛盾,救助弱勢群體,維護司法公正。

4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力度我市雖建立了法律援助的制度,但這項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使得大多數弱勢群體得不到及時救助。因此我們應增加資金投入,建立法律援助機關與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機制,應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規范工作運行機制及程序應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者隊伍,提高公益團體整體業務水平,從而使法律援助制度切實可行。

5在法律宣傳方面,應運用多種形式教育群眾普法和守法用法相結合,使弱勢群體敢于和善于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弱勢群體應增強權利意識,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貧困狀態,我市司法檢察機關應堅持重視與加強公民的法律知識普及工作,進而用法律手段驅除弱勢。我市應建立立相應的公益訴訟體系,從法律制定上和司法實踐中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賦予公益社團公益訴訟權利,減免弱勢群體的訴訟費用,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法律辯護,從而更為有效、合理的確保弱勢群體的相關權益。

社會弱勢群體是社會主體的一部分,無論是遵照法律平等原則也好,出于人文關懷也罷,我們必須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唯有如此,方能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猜你喜歡
弱勢群體保護權利
股東權利知多少(二)
股東權利知多少(一)
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法價值分析
論弱勢群體保護之法律保障機制的建立
民粹風下,臺軍成島內“弱勢群體”
權利套裝
愛一個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