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方政府信息能力的均衡發展:政權穩定的重要維度

2009-05-18 02:41仲昭慧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均衡發展

仲昭慧 楊 建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人類已進入了信息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成為重要的社會資源。由于信息網絡資源的不均衡導致信息落差及信息富有階層和貧困階層的出現,政府的信息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此,政府應該盡快建立政府信息工程和開展信息扶貧,以便更好地應對信息化社會的浪潮。

關鍵詞:信患能力;均衡發展;政權穩定

文章編號:1978-7-80712-402-3(2009)04-063-03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成為重要的社會資源。在信息化的浪潮下,無論對于地方政府還是地方政府的人民,這些主體無時無刻不在參與信息活動,并在活動的各個階段表現出相應的本領或能力。如果地方政府及其管治下人民缺失應有的信息能力,不能很好地應對信息化的浪潮,必將會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導致社會矛盾的出現,從而對中央政權和地方政權的穩定構成一定的威脅。

一、政府信息能力的提出

1.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

人類已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社會是“以信息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動力,以信息技術為實現信息化社會的手段,以信息經濟為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主導經濟,以信息文化改變著人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和時空觀念的新興社會形態?!痹趹獙π畔⒒鐣睦顺敝?,信息社會對地方政府信息能力的要求應是“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問題;具有識別潛在信息源的能力,能檢索各種類型的信息源,能為實際應用而對信息進行組織}具有將新信息整合到現存的知識體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維利用信息并解決問題?!钡胤秸仨氁源藶闇世K,在信息化社會中有效提取符合自己地區的信息,帶動當地人民發展區域特色的經濟,把信息化與當地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有效信息為“我”所用的目的。

2.信息落差的必然要求。

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落差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信息化的核心是開發信息資源,尤其要強調在對信息資源擁有的基礎上,注重信息的有效利用。但在信息化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卻出現較為尷尬的一面——信息落差。比如一家當地的現代民營企業對當地政府發布的信息服務較為反感。一是從當地政府部門向企業發布的信息過多、過濫,絕大部分信息缺乏深層次的加工處理和增值;二是方方面面向企業收集信息的機構層出不窮,重復采集現象頻繁;三是在這些未經加工的信息里面存在著誤導信息,而這無疑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負面效應等等。導致這種狀況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當地政府信息提取能力的缺失,當地政府的信息服務部門未能建立有效信息資料庫和企業發展所需資料庫,未能從根本上知企業之所難,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供企業之所需。因此,為防止此類現象的再度發生,當地政府的信息服務部門要為信息需要者分類別提供充分的信息,提高其對信息的理性預期乃是真正急“人”所需,可以防止信息落差的出現。

3.信息能力的必然要求。

信息能力是社會某一主體在社會生活、科學勞動中進行搜集、加工、傳遞、吸收和利用信息等各項活動時靈活運用各種方式,主要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發掘、利用社會信息資源的能力。當今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信息正發揮著商品的作用。信息的使用價值或效用是信息商品的一種基本屬性,其大小一方面取決于信息商品所固有的使用價值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消費信息商品的主體對信息的利用條件和利用能力。信息商品效用的實現過程實質上就是主體在利用信息時,通過各種方式接受和理解信息內容,并將接收到的信息內容作用于自身的思想和行動過程。因此,只有具備一定信息能力的主體才能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消費價值,從而實現其效用。

二、中國地方政府信息能力現狀及可能出現的后果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應用及其由此而推動的信息化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各種利益的同時,事實上也帶來了一些人們始料未及的新的社會問題比如信息分化。所謂信息分化(In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是指“在當代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于不同信息主體之間的信息差距及其擴大發展的態勢”。而在信息分化中,信息的貧富分化則最為典型。有資料表明,社會信息化過程下所形成的信息分化,已使得一部分人成了信息富有者,也使得一部分人成了信息貧困者。

1.信息富有者階層出現。

在信息時代,信息富有的人其信息將越來越富有,擁有有效信息的人勢必會帶來個人財富的增加,社會財富的增加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刺激信息富有者盡最大可能的占有信息,如此循環下去。信息富有者將會越來越富有。這就是信息的增值規律。社會整個大趨勢如此,我國的城鄉信息貧富分化也絕不例外。一般說來,信息的流動在同一國家內部的不同地區之間,同一地區的城鄉之間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信息水平總是隨著與城市距離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要比農村地區更容易得到信息。具體到我國各個地方,總體趨勢是信息富有階層大多集中于該地方的城市區域。這些階層主要集中在以下社會群體上:供職于政府機關、科教文衛單位或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專業人士或“白領人士”,擁有較高經濟收入和消費投資決策能力、對于流行時尚敏感的、享有豪華生活用品的城市人。

2.信息貧困者的自閉。

在社會信息化過程下所形成的信息分化。已使得一部分人成了信息富有者,也使得一部分人成了信息貧困者。信息貧困者是信息社會的最大弱者,這類群體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在中國的廣大農村,許多農民由于缺乏獲取信息的手段,甚至連報紙這樣的傳統媒介也不能看到,因而他們根本無法及時獲得必要的生產性信息與生活性信息,他們的生產與生活的水平和質量都要大打折扣。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說,信息貧乏者實際上也就是知識的貧乏者、財富的貧乏者、社會地位的低下者。與此同時,信息制造者和傳播者也不能平等地對待分布于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歧視弱勢群體即處于階層低端和社會邊緣位置的人群,傳媒不僅給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的信息資源極為有限,還總是有意無意地將他們置于社會注意力的邊緣地帶.使他們成為媒體的“缺席者”和“失語者”。因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信息貧富差距的實質是在較大程度上剝奪了弱勢群體的信息話語權和接近權,迫使他們陷入了多重尷尬的境地。

3.可能出現的后果。

在經濟上,信息貧富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會加劇我國城鄉居民貧富分化的拉大。在信息禮會下.信息化的實施與應用帶有一定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即“原本能力較高的人在信息化社會中如魚得水,獲得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勞動回報,而低文化水平的人在信息化社會中則加速被淘汰”。因此。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往往

會出現社會成員經濟上貧富分化的現象。單從我國城鄉居民這一群體來看,我國信息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廣大農村地區則基本上處于“盲區”狀態。影響了我國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整體水平。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我國網絡用戶中只有0.3%的用戶是農民。城市網絡普及率為農村網絡普及率的740倍。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數字鴻溝”反映了城鄉居民獲得信息公共服務機會的嚴重不平等性。8億多鄉村人口基本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成為信息時代的弱勢人群,這極不利于農業現代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如此情況若得不到改觀,勢必會加劇我國城鄉居民貧富分化。

在政治上,信息貧富分化會導致地方社會結構失衡。信息貧富差距把社會分為信息強勢群體和信息弱勢群體兩個部分。信息強勢群體憑借信息資源的壟斷和經濟勢力的強大,獲得堅實的社會經濟地位。而那些無條件、無能力、無意識進入互聯網的信息弱勢群體被拒之門外,信息弱勢群體會失去實現政治權利和被剝奪他們平等地獲取公共服務的基本權利。我國近年來由網絡化所推進的社會信息化進程中.一些信息強勢群體已經迅速獲得了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而信息弱勢群體的社會經濟地位仍然沒有什么變化,甚至相對水平還在降低。如果到了社會信息化的中期,信息貧富差距對我國社會成員社會地位分化必將起著更為有力的作用。在社會高度信息化的條件下,正如信息經濟具有倍增效應,將呈指數增長一樣,社會成員社會經濟地位的收入和財富差別也會成倍增加,甚至呈級數增長。這樣一種兩極分化的速度,造成社會結構的較大失衡在所難免。

在思想文化上,信息貧富分化會加劇城鄉居民精神貧富差距。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不文明狀況與封閉、不開化直接相關,與受教育程度低直接相聯,信息經濟社會使得教育機會平等有了實現的途徑——開展遠程教育,使身在偏遠山區的農家娃也能聆聽到大城市名師的講授。但當農村尚不具備信息化教育手段時。山里的孩子就只能像他們的父輩一樣,繼續封閉、不開化.與文明社會越來越疏遠。此外。日益擴大的信息貧富差距,會導致城鄉居民的生存與發展的不平等及基本人文關懷和倫理道德的喪失。如果知識貧困,那么時間和實踐將會扭曲人的內心世界并最終使人思想保守,精神頹廢,觀念陳舊,道德失落,缺乏人文教養。在一般情況下,信息貧困必然加劇精神貧困,而精神貧困又會引發新的信息貧困以及經濟貧困,如此惡性循環,地方政府無力改善其內部城鄉居民的經濟差距,進而會導致部分人的進一步全面貧困化。

三、中國地力政府信息能力提升策略

1.區域特色發展——“為有源頭活水來”。

針對信息化社會引起的信息分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信息貧富分化問題,當地政府應借助信息技術的推廣和信息活動的展開來解決城鄉貧富分化。針對各區域的特色采取適當的措施,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一方面,開發低成本、分散用戶的信息傳播技術。低成本、分散用戶的信息傳播技術對地域分布廣泛,文化素質不同的用戶,都能夠從多種媒體互聯互通的信息傳播平臺上獲取信息,尤其是那些時效性強的信息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既要充分發揮信息落后地區現有的信息設備如村廣播站、黑板報等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視信息傳播新技術、新手段如無線移動通信的推廣。另一方面,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面向不同需求水平的信息服務體系,包括信息服務責任體系、信息服務人員體系和信息服務設施體系,通過建立貫穿于省-市-縣-鎮-村的縱向和聯合各地域級別企業信息系統的多層橫向數據交換和管理架構,提供多種類的信息服務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局面。

2.實施信息政府工程。

首先,政府必須提升農民信息主體的能力。以資源建設為中心的信息化基礎工程的開展保證了信息主體在信息共享中享有的是可用的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以及怎樣才能用得好這些資源是需要解決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提高農民有效利用相結合的問題。因此,提高農民信息能力是目前實現信息扶貧和政府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徑。政府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培育農民的信息能力,即在信息共享中做到信息獲取有目標、服務能吸收、運用講方法、交流有反饋、消費有保障、組織懂技巧、創新信息有基礎。也就是使主體的獲取、吸收、交流、消費、組織、運用和創新信息的能力提高,以此減小信息多主體間的能力差異。達成信息共享中多方主體在能力上的平衡,從而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利用、交流與創新增值。

其次,推行開發性的扶貧工程?,F在許多貧困地區的干部群眾都認識到,要脫貧致富,必需推行能增強造血功能的扶貧工程。但是,由于缺乏準確及時的經濟信息,許多抱著增強造血功能目的而匆匆上馬的扶貧項目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這些貧困地區的群眾還是經常捧著金飯碗要飯。因此,信息工作人員應該幫助他們分析本地區的資源優勢、產品優勢和市場需求,真正找準脫貧致富的側重點和突破口。逐步建立起“以信息和科技為先導,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環境保護為前提,能夠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工業和現代化農業”真正達到能增強造血功能的信息扶貧的目的。

再次,當地政府應主動尋求外界信息的支持。貧困地區政府面對困局應主動出擊,積極尋求與各類高校、圖書館、科研院所、高級信息部門的信息合作,用政府行為的方式來保障合作與信息支援的合法性、長期穩定性,爭取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信息扶貧”、“數據扶貧”計劃中來。同時。各類高校、高級信息部門應以優惠的價格提供適用的信息資源,甚至免費為貧困地區培訓信息人才,免費為貧困地區制作維護網頁、網站,并組織志愿者到貧困地區從事信息服務。通過以上措施,貧困地區信息閉塞的局面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改善。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各地方政府應積極應對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挑戰。在此過程中,各級政府應積極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實施政府信息工程,以此來加快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猜你喜歡
均衡發展
關于天峨縣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以規范管理提升農村教育均衡發展軟實力
西部地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資源配置的思考
山東省各地市城鎮養老保險水平差異分析及對策建議
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實證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分層導學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