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道及養老

2009-06-08 08:03姚武威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孝道養老傳統文化

姚武威

摘要: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在家庭的道德規范,在高速發展的商業化社會中,面對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能否繼承傳統,本文擬就孝的本質,孝道的內涵、外延諸方面作一淺顯的探討。

關鍵詞:孝;孝道;養老;傳統文化

一、孝道——中國傳統“人有所養”社會組織的道德基石

中國向稱禮儀之邦,中華文化向以禮義道德自處。中華文化的早熟性和農耕文化的穩定性,加之以血緣宗親為表征的華夏族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早在“三五”時,即形成了以人為中心考察自然社會和以禮為核心調節社會關系的社會意識形態。司馬遷氏曰:

禮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先王惡其亂故制禮義以分之。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不窮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

可見禮制是在養人的基礎上制定的抑忿防亂,人、物兩便的社會規范。即所謂的“禮之用,和為貴”。

中華文明早早地進入了以一夫一妻制家庭和以姓氏為集聚的血親家庭和家族為基礎的農業社會。家庭、家族的和睦自然是社會和睦的基礎。于是以養為核心的孝道自然變成了家庭規范。堯告舜以“慎徽五典”,舜訓契以“敬敷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所由來上矣。

孝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核心和母體,是禮的根本:“孝、禮之始也”。家庭要生存,必須老有所養,壯有所為,少有所長。而老少者皆資壯者所養?!笆枪拭骶泼裰a,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兇歲免于死亡”。我們不必高唱“人性善”基礎上的道德的高尚,從人的動物屬性而言,人為自私逞欲者也。故孝并非內心的必然,僅為外界的強迫。班固氏云:

(夫人)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趨走不足以避厲害,無毛羽以御寒暑,必將役物以為養,任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為貴也。故不仁愛則不能群,不能群則不勝物,不勝物則養不足,群而不足則爭必將作??梢韵胍?爭奪至極,則身家性命有所不保。故文之以孝以約其爭于家,刑之以法以制其傷于群(從消極的意義來說,以孝為名的養親只不過是自養自存的延伸:無父母則己身無有所長,無子女則己身無有所養,故養人者,自養也)。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群體單位,不傷最好的辦法便是代代遞行的以養老為表現形式的孝行。故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將養親自養的家庭關系上升到從天地人的宏觀角度審視,從而納入“仁”、“禮”范疇基礎上的倫理道德體系,是為孝道。

如何行孝?就家庭而言,綜先哲所云,不外下面內容:

善父母為孝(《孝經正義》):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孝經.庶人章》)。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尚書.武成》注:食以養生,喪以送死,祭以追遠);

養志(曾子不違父意,老萊子戲彩娛親,《三字經》揚名聲以顯父母)。

中華文化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葬之以禮,視死如事生;祭祀者,“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故班固氏曰:“喪祭之禮廢則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眾……禮以養人為本”。

由此可見,家庭行孝,不外乎滿足父母之物質和精神需求兩個方面:養其身、養其志。

養其身是生存需求,難養乎?似乎并不難養:人生“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拔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要在養與不養耳。

養志屬于較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范疇,平民罕能滿足,要在“無違”。

由個體家庭伸展到血緣家族,要在弟(弟者,悌也,敬長之意)而已。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有子將孝與悌并舉,認為是仁之本,符合《禮記.大傳》人道親親之謂:“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宗廟嚴故重社稷”。誠如《尚書.堯典》所云:“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

中國人注重宗族關系以及維系宗族利益實為將一個個分散而薄弱的個體家庭以血緣為紐帶,團結在家族的旗幟下以便于抵御自然、人為侵害的最好的生存方式。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捌浼也豢山?而能教人者無之(《禮記.大學》)”。孝道的至極目的,并不局限于狹隘的家、族范疇,必也是為國家民族擔負責任,做一個有為的大丈夫。即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人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歐陽修曰:

“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父父也,子子也,兄兄也,弟弟也。推而之國,國而之天下,建一善而百行存,其失則以法繩之。故曰孝者,天下大本。法其末也。至匹夫單人行孝,一概而兇盜不敢凌,天子喟而旌之者,以其教孝而求忠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門,以佑國治,以仁愛物,以至于治。子曾子更是倡言: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他親,敢不敬乎……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塞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在他這里,莊、忠、敬、信、勇的社會要求,都變成了“孝”的內涵,變成了彌綸天地、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歷史的實踐中,縱觀商周之降,雖暴如秦政,奸如魏武,蕩如隋廣,逸如唐玄,莫不以孝為治天下之具。蓋無人善禍而樂死也。

二、孝的本質——以農業家庭為基礎的養親

二十世紀以降,由于救國宣傳的需要,部分革命者將民族之危殆上罪于以“忠孝”為人本的周孔思想,于是以中華文化失公平、尚專制為由,掀起批孔反古思潮,幾以為孔教不死,國無寧日,人無寧日,實則大謬特謬。殊不知上中古以忠孝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理論上是雙方制約的:

《禮記.禮運》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左傳》隱三年),衛莊公寵愛庶子州吁,石碏諫曰:“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孟子亦云:“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至隋,顏之推訓家:“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仍對關系雙方進行了平等的約定。惜乎平民出身的朱明政權,以卑陋之心圖固江山,引朱熹之說以愚眾,滿洲以夷滑夏,樂而不改,遂行獨裁專制之實,遺害無窮。五四時人多輕率執言,全盤否定傳統,將孝道亦視為糟粕,后強勢集團以斗爭哲學為執政之本,全面維新,致皂白不分,善惡不辨,至有人以詆毀、批判祖先以維生而揚名者。莊生曰: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筌。然勇于執言者恒言筌早忘,而意漁不得,為售其主義,常相互矛盾。唯物主義者對傳統批判尤力,喻忠孝文化為“吃人”,孰不知李大釗氏早已斷言:

孔子的學說之所以能支配中國人心有千余年的緣故,不是他的學說本身具有絕大的權威、永久不變的真理配作中國人的“萬世師表”,因他是適應中國二千余年來未曾變動的農業經濟組織反映出來的產物。因他是中國大家族制度的表層構造。因為經濟上有他的基礎,這樣的相沿下來,中國的學術思想都與那靜靜的農村生活相照映,停滯在靜止的狀態中,呈出一種死寂的現象。(《新青年》七卷二號《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

可見文化有其滋生適應的土壤,自非什么好人或壞人強加于社會,讓人頂禮膜拜??酌蠈W說數百年來少人問津,直至漢武帝大一統才變成統治思想,是和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大一統相一致的,也是和二千年來人們以家庭為存養和生產單位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現實相適應的。革命的沖動并不能徹底改變文化。否定忠孝的唯一辦法就是推倒家庭,實行共產共養。但從英國歐文氏的聯合工廠到康有為的人種雜同,從太平天國的男營女營到大躍進的共產風,或為夢囈,或為鬧劇,無一長存,匆匆謝幕的原因恐怕無外乎親親的私心和社會供養的不完備。

僅此而言,僅是唯物的一面,除社會生產而外,還有人類自身再生產的需求。動物為遺傳后代,殫其智力,以求其生育發言權,人亦然。中國人以子嗣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私心自用,即使物質基礎允許,從情感上也不想棄孝道以謀他養。由此而言,以養親為內容的“孝道”并非悖于歷史而趨于反動,他仍有無限的生存時空和人文的召喚。

三、未來養老——仍需以家庭為主

近三十年來,隨著中國工業化的日趨擴張,建立在男耕女織基礎上的地著農耕文明日漸破裂,自給自足的現狀已被掃蕩,以商品為表現的商業文明猛烈地沖擊著恬靜的農村,經濟的設計者們不遺余力地想將國家化作一個大工廠,以爭取貨幣利益或物質利益最大化。

如何養老,如何解決老齡化社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更多的人想到的是經濟手段,由國家和慈善機構加大投入,以社會化養老為著力點。但如此,會有兩方面欠缺:一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全面以稅收的形式征收社會養老費并不現實,企業亦面臨擴展市場、擴大再生產及多子女繼承問題難有大的慈善投入;老人們辛苦一生,將有限的收益依傳統全面用于子女教育、成家立業的無償捐贈。被迫進入社會養老圈,自然心存被遺棄和冷落的心理障礙。不但無法養志,益且大多喪志。

社會養老需要自由的鋪墊:經濟自由和精神自由。中國人類自身再生產全部歸由家庭負擔,亦即一個人在作為合格的勞動者走向社會以前,一切負擔均歸由家庭,更遑論子女成家立業對父母的借支,故父母難得自由。據言上世紀前半期興起的新儒學光大于東亞、新加坡等地,變作世界習仿和關注的焦點,不知是否適合中國?

司馬遷氏曰: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返本(《史記?屈原列傳》)?!兑住吩?“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措”。觀此,偉大的人類仍被規范了天地自然和男女倫理的循環之中:“物不可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易?序卦傳》)。家的存在及建立有家庭基礎上的“孝道”等倫理道德終將如何被革命,不得而知。不過董仲舒曰:“天不變,道亦不變”,值得我們深思。

注釋:

1《史記?禮書》

2《論語?學而第一》

3、4《尚書?舜典》

5《左傳?文公二年》

6《孟子?梁惠王上》

7《漢書?刑法志》

8《孟子?離婁上》

9《禮記?祭義》

10《漢書?禮樂志》

11《禮記?王制》

12《新唐書?孝友傳贊》

13《禮記?祭義》

14《孟子?盡心下》

15《顏氏家訓?治家》

16《周易?序卦傳》

猜你喜歡
孝道養老傳統文化
養老生活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養老更無憂了
塑成作為倫理主體的父母與子女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淺談中學生的孝道教育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