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佛教與和諧社會

2009-06-08 08:03楊超超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佛教和諧

楊超超 賀 健 楊 菲

摘要:和諧思想自古就是人類思想的精華,古人為了人類社會與宇宙世界的和諧作了深入思索與闡述,這些都是人類的寶貴思想財富,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佛教于此契機契理,將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而獨特的作用。本人就此關系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關鍵詞:佛教;六和精神;和諧;和諧社會

世界和平、人類和諧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隨著國際上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政治一體化也將不可避免的到來。和諧是世界人民的企盼。在中國近期以來,尤其是兩會結束后, 和諧正逐漸取代以往的斗爭、競爭理念, 成為全社會的主導性觀念。它說明中國政府既具有開放性的眼光, 又能夠審時度勢,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智慧, 從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國民。

“和諧”,《現代漢語詞典》解:“配合得適當和勻稱?!薄掇o源》解:“協調?!薄稘h語辭?!方?“配合得適當、勻稱、協調?!焙驼?和睦也,強調和衷共濟;諧者,相合也,強調順和、協調,避免抵觸、沖突。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p>

《淮南子》曰:“天地之氣莫大于和”,“陰陽相接乃能成和” 。

這些都是對“和”的至高無上地位的肯定。這里的“和”,就是和諧,用中國傳統中的陰陽五行的學說來解釋萬物生長的規律,陰陽和諧,萬物長成。用這種天人一體的整體觀來思維,則可以說明整個宇宙都是處在一體變化的過程,“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彼^的“玄同”,就是說要承認萬物不同的存在事實,在這種思維方式下,盡可能找出各種事物的共同點,使整個宇宙處在和諧的一體觀之中。

和諧是涉及人類各個活動領域的概念。和諧,作為描述客觀規律性的概念就是規律;作為表達個體主觀感受的概念就是美;作為表示主體和客體相互關系的概念就是融洽;作為闡述一種社會觀念的概念就是價值觀。和諧社會的基礎在佛教中來說就是六和精神。六和精神,從心做起,才是正確的起點。做到六和,就自己而言,會去掉心靈上的障礙,在完成人格的過程中,為社會留下貢獻;就國家而言,會和諧共存,和平往來,去除殺戮,幸福安寧。六和思想是從六個方面引導人們身心愉悅、社會安寧、環境舒心、國泰民安、和平共處、資源共享。

六和是身和共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戒和同持,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其現實價值是:

一、身和共住:是說明自身與環境方面的和諧。去除自我的偏見,打破私我的范圍,不自私、不貪婪,融合隨緣,與身邊的人事和合而住。這是自身方面的幸福。

二、口和無爭:是說明言論方面的和諧?!暗湉目诔?病從口入”,注意自己的言語,不論人非,用平等正直、尊重包容的心面對事實,去掉不必要的矛盾。這是言論方面的安然。

三、意和同悅:是說明思想意識方面的和諧。從我們身邊所發生的戰爭、災難等方面來看,多數是由思想意識的不統一所造成,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最終思想變成武力。統一思想,求同存異,才能穩定大局。這是思想意識方面的坦然。

四、戒和同持:是說明行為規范方面的和諧。萬物共存,其間有一定的自然規律和行為規范。如果刻意、人為地去破壞,就會環境失調,行為失控,災難隨時面臨。若想共存同榮,必須在利用的同時要保持一定的行為準則。這是行為規范方面的自在。

五、見和共解:是說明認識方面的和諧。環境上的不同,就會產生認識上的差異。不能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以長遠的眼光、寬大的心胸接納他人的意見,從善棄惡。才能日新月異,不斷發展。這是見解方面的快樂。

六、利和同均:是說明利益方面的和諧。從各方面都能充分地擁有,這是不可能的事實。在利益的面現,人們自然地想到自己的擁有,合理的擁有才能消除別人的怨恨。利己益人,才能資源共享,補己利人。這是利益方面的和平。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六和主要體現在內心的知足和思想的寬廣,造成利弊的根源是-內心。若果放寬心胸,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人我共利,同步發展的心態來隨緣處世,就會消除自身的貪婪,給社會帶來安然;若果私心為己、貪婪不足,在滿足個人欲望的同時,破壞自然環境,縮小人際環境,最終自食其果,損人害己。若果以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思想來合理應運,慕強攜弱,以獨立發展、共同維護的原則來處理對外事務,就會贏得鄰國的擁護和尊敬;假若只考慮到自己的壯大和發展,依強凌弱,必將樹立怨敵,伺機報復。

和諧社會是來自人類締造的共同財富,不應刻意推托;和諧國家是全球的意愿,不能只求少數國土;心靈的美好,來自人們道德規范與思想意識的提高,不是個別人事的升華。攜手共進,共同參與,同步提升才能創造和諧社會、文明邦國;和平共存,才能國泰民安、環境優美。從心靈出發,才能擁有現實的幸福安康。和諧來自于與個體的心靈,來自于整體的締造,也來自于自然的呼喚,更來自于人類不懈的創造!

參考文獻:

[1]《辭?!?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第六版.

[2]《道德經》.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3]《和合之境——中國哲學與21世紀》,李振剛、方國根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楊超超:女,1984年3月生,現就讀于西南民族大學政治與社會學學院,中國哲學專業。

賀健:男,1985年1月生,現就讀于西南民族大學政治與社會學學院,中國哲學專業。

楊菲:女,1980年3月生,現就讀于西南民族大學政治與社會學學院,中國哲學專業。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佛教和諧
佛教藝術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論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看中國·在浙江
五代兩宋佛教雕塑的佛學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