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四川省汶川縣三江鄉給排水設施現狀及規劃的思考

2009-06-13 06:26丁學文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2期
關鍵詞:汶川縣水廠三江

摘要:文章通過對汶川縣三江鄉地震前后水設施狀況進行比較和分析,初步探討了該類設施在災后重建規劃中的思路原則和具體實施方案,并對規劃的基本方向作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給排水設施現狀;規劃的思考

中圖分類號:TV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8631(2009)12-0038-02

2008年5月12日,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的地震,這是我國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地震。地震后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全部癱瘓,極大地影響了災民的生產、生活和災后的重建工作。汶川縣為極重災區,全縣13個鄉鎮全部受災,據初步統計受災人口達145600余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元。依據黨和國家的要求,舉全國之力,聚全民之智,支援災區建設?;謴椭亟?規劃先行,本市對口支援汶川縣三江鄉的恢復重建工作,在規劃的調研和編制過程中,引發了對災區給排水設施存在問題及其重建規劃的初步思考。

一、基本概況

三江鄉地處汶川縣西南邊緣,距縣城威州95公里,是岷江上游汶川縣境南部支流壽江的發源地。集鎮地處三水(西河、中河、黑石江)匯合處得名“三江”。鄉境地域遼闊,總面積485.2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2.26%。三江鄉水資源豐富,鄉域內三條河流均為自然保護區內山溪水匯流而成,全鄉無工業廠礦,因而水質清澈見底,能夠充分滿足全鄉遠期的用水需要。地震發生前是個山青水秀的美麗小鎮,地震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據初步調查,全鄉一個中心村(街村)、9個行政村,共3843人,基本上全部受災。

1.1地震前后給水設施情況

中心村——街村,利用重力流集中供水,地震前通過管道直接將山泉水送入山頂的蓄水池(容積160立方),在統一供入村民家,地震后山頂蓄水池毀壞,供水一度中斷。經過四川省下撥經費,更換水源地,新建了六公里管道,供水基本恢復。其余九個行政村,村民居住點分散,各家各戶通過重力流在山溪直接取水,水質、水量較好,局部建有1~2個立方的小型蓄水池,震后約50%的取水點被損毀,30%的蓄水池被掩埋,70%的給水管網斷裂、破損,村民們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采取自救,逐步恢復取水。

主要存在問題:沿街道到處是隨意拉扯、裸露的管道,供水安全性不容樂觀。

1.2地震前后排水設施情況

三江鄉目前排水主要是街道陰溝排水;排放采用雨污合流制,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河流。由于排水管道以陰溝為主,淤塞破壞嚴重,對河流產生污染。大多數村民的衛生間與豬圈合建,衛生條件較差,污水直接排到田間地頭或水體,沒有成型的污水管道系統。地震后90%的村排水仍可正常進行。地震后一些排水設施損壞,由于排水系統及不完善,故未造成較大破壞。

主要存在問題:環境衛生條件較差,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旅游環境的開發。

1.3地震前后防洪設施情況

全鄉基本無完善的防洪體系,僅僅街村、河壩村建有部分防洪堤,主要沿西河、中河、壽江分布,主要采用塊石結構,充分利用當地原材料,就地取材。地震對原有防洪堤造成一定的破壞,局部地段垮塌。全鄉的住宅標高相對較高,并未受到洪水的直接威脅。

二、規劃的分析與思考

通過對現場的初步踏勘,掌握了上述的基本情況后,為了下一步更好的完成規劃任務,對規劃需要面對的問題作如下的初步思考:

2.1供水方案

2.1.1供水方式的選擇:

三江鄉鄉域廣闊,全鄉現狀3843人,鄉域面積485.2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人/平方公里,地廣人稀。鄉域內地貌起伏,南西北高東面低,地貌以深丘為主,鄉四周為高山包圍,犬牙交錯。由于地勢垂直高差2970米(1000至3970),除鄉鎮中心區為村民主要聚集點外,其余村村民皆為散居住,三、五戶居住在一起。村民居住點相距較遠,而且居住點標高相差50~1000米。初步考慮供水采用集中分散相結合,在集鎮中心區(街村全部)新建水廠,集中供水。其余行政村采用分散供水,村民結合居住位置選擇山溪水作為水源,每家每戶建設小型蓄水池,取用山溪水,并作簡要處理。這樣避免了長途遠距離敷設管道,以及較高的時勢標高造成的高揚程供水。在人口密集的鄉中心區采用新建水廠集中供水,滿足了鄉政府、學校、衛生院等主要公共設施及村民的用水需求。這種做法充分結合了地形地貌等要求、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水資源,結合當地財政考慮,節省了供水的電費問題,保證了供水系統的運行。

2.1.2水廠水源的選擇

三江鄉豐富的水資源既可以直接從河流取水、也可以直接利用山溪水。如果從河流取水,平均取水點水位標高1025米,鄉中心區用地平均標高1040~1060米。從河流取水處理后送到用水點,需解決15~35米的供水壓力,運行需要解決水廠動力費用。從山周邊的較高的山溪取水,可以直接將水利用重力流送到水廠,處理后的水也可以通過重力流直接送到用水點,這種供水方式避免了長期供水的動力費用。較好的利用山區的地形地勢,對于靠國家財政補助的貧困鄉來說,該供水方式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

2.1.3水廠位置的選擇

水廠的選址充分考慮供水的安全性要求,避開地質災害地區、避開地質斷層、坍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口,洪水淹沒區。避開受次生災害影響區。結合重力流供水的要求,水廠位置宜設置在標高1080米左右,標高過低,用戶用水壓力過低,過高需采用減壓措施。同時考慮水廠交通的方便性。水廠的建設可采用近遠期結合的方法。近期先建設一座水廠,解決近期用水要求。遠期在另外選址建設一座水廠,形成雙水源供水。當地震等地質災害發生時,可以作為備用水源,避免了像此次地震造成的供水中斷問題,提高了供水的安全性。

2.2排水方案

2.2.1排水方式

排水方式采用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方式。鄉中心區(街村)設置污水處理廠對收集的污水進行集中處理,處理后的污水排入壽江,同時壽江在三江鄉為水體的上游,下游流經旋口等鎮,所以遠期建設一座污水處理廠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行政村(席草、草坪、麻柳村、柒山村、鄧家村、龍竹村)采用分散排水系統,這些村村民居住較為分散,多為幾戶人家聚集在一起,廁所多于豬圈合建,人畜共用,排水量小,雨、污水多排入田間地頭或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建設小型化糞池或沼氣池,對污水做基本處理,化糞池中的糞便及污水可以作為肥料使用,同時還能生產沼氣供生活燃料使用。

2.2.2污水廠位置的選擇

污水廠的選址充分考慮設施的安全性,避開地質災害地區、避開地質斷層、坍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口,洪水淹沒區。避開受次生災害影響區。同時位于鄉中心的外圍建設對鄉中心環境的影響,位于水體的下游,位于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側,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2.2.3雨水設施的改造

區內村莊排水多是雨水邊溝,沒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統。雨天時雨水混雜著街道的垃圾、污物,造成污水橫流。老式的排水方式,雨水直接從屋面泄到地面,嚴重的影響行人的出行。環境衛生極差。雨水設施的建設需結合當地的重建,改雨水明溝為埋地雨水管,完善雨水蓖子等雨水收集設施,結合建筑的重建和改造,改造建筑室內的雨水管道,把屋面雨水通過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道,避免雨水直接從屋面泄落至地面的老式排水方式,改善居住環境。

2.2.4防洪設施的完善

規劃區內應結合地形地勢靈活設置雨水溝、截水溝,減少山洪對建筑的危害。完善現有的防洪體系,從用地選址的源頭上避免洪水淹沒區,避免山洪口等位置,靈活設置防洪堤,在受洪水直接威脅的地區建設防洪堤,在地勢較高地區,不受洪水威脅區不建設防洪堤圍,避免因成片建設防洪堤破壞鄉村的原有自然景觀和風景特色。修復加固現有地震破壞的防洪堤圍,并逐步提高防洪標準。

綜上所述,三江鄉有其自身的特點,規劃應因地制宜,不能簡單的照抄照搬一些城市鄉鎮的規劃,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考慮規劃的合理性、前瞻性,又要充分考慮規劃的可實施性。兼顧近遠期的發展,滿足近期恢復重建,遠期全面小康的要求。相信通過三江鄉人民的自力更生,黨和政府、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將會在造一個全新的三江鄉。

參考文獻:

[1] 孫慧修. 排水工程.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給水工程.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汶川縣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現場工作報告》(王國恩2008.7).

[4]《四川汶川地震災后阿壩自治州恢復重建規劃(2008-2015)城鎮體系規劃綱要》(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2008.6).

[5]《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

[6]《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作者簡介:丁學文,現就職于惠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猜你喜歡
汶川縣水廠三江
大數據背景下水廠自動投礬模型研究
自來水為什么不能直接飲用?
汶川縣2013年慢病普查情況分析報告
水泵變頻在水廠中的應用
試論多功能水泵控制閥在水廠的應用
三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