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生物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

2009-06-20 03:11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小鼠交流課堂

李 鳳

在課堂教學中,除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外,更重要的是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最大限度的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實質性的交往互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采用了“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下面是我的教學所得,愿與同行共勉。

一、“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活動的特點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倡導者、合作者、規范者、服務者,而不是知識的給予者,學生的活動方式主要是看、讀、思、議、練、做、猜、說、寫、查等,課堂活動的理想表現特點為教學方法活、教學手段活、課堂氣氛活;學生會看書、會思考、會提問;教師少講、少問、少寫;學生多思、多問、多議、多做、多練,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

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活動的要領

1.從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入手,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觀察、讀書、查詢資料、動手實踐等自學形式,指導學生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解決問題。開始時,教師通過每節課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一種“問題氛圍”,通過“問題”激發學生創新潛能,培養學生創新品格,后來發展為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三點:一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開放性,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和自由發展的空間;三要有思維含量,直接在課本中可以找出答案的問題少些、經過思維加工可找出答案的問題多些。

2.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研究討論、實踐操作和練習應用的時間和空間,要相信學生,注意及時調動和鼓勵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盡最大可能的擴大學生各種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要做到“五步”:凡是學生能看懂的不教;凡是學生能學會的不教;凡是學生能探索出結論的不教;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不做;凡是學生自己能說的不說,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恰當運用合作研討、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研討和交流時,注意營造自由商討的氣氛,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和見解;鼓勵學生爭論和辯論;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發言、大膽表述,注意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加強語言規范表達的訓練,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并能充分體會到合作的重要,分享合作的快樂,達到共同提高、發展、進步,即教會學生“求知、做事、共處、發展”,讓他們生動活潑、健康主動的發展。

三、“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活動的操作程序

1.課前自主感知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對所要學的內容做初步的感受、領悟和理解,要求做到讀、思、記相結合:讀所要學的內容,作必要的勾畫;思考課本上的思考題、練習題,自己先行解決問題;記下要點、疑點、難點。教師也可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有梯度的預習提綱。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和表達。如“伴性遺傳”一課設計預習題綱為:(1)什么叫伴性遺傳?(2)寫出男女正常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攜帶者的基因性。(3)一對夫婦中如果有一方患色盲,其后代色覺遺傳現象如何?(4)為什么色盲總是男多于女?這樣的問題不會使學生“爬上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是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引發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

2.課堂交流、討論

在學生已獲得知識結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新課改的三維目標進行交流:(1)關于這節課的內容,你已經掌握多少?(2)你還有什么疑惑?(3)你還想知道什么?在學生充分發言、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教師對所有問題進行歸類、梳理,編寫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繼續討論(同桌討論、分組討論或全班討論)。最后,教師給予點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規律,得出結論。如:學習“人類遺傳病與優生”一課時,可提出:(1)遺傳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嗎?(2)先天性疾病一定是傳染病嗎?(3)愛滋病、血友病分別屬于哪一類疾???通過討論,學生懂得了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傳染病三者的區別。接著還可討論:(1)健康人應如何生活?(2)遺傳病發病率逐年提高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實現優生 ?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珍愛生命要從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心態、進行環境保護、禁止近親結婚等。這比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效果要好的多。學生們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群體,并成為其中一員,在這樣的群體中,共同對學習內容考察、協商、討論、辯論,這樣,學習者群體(包括每位學生和教師)的思維成果就可以被大家所共享。

3.課后拓展訓練

教學的最大價值莫過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把學生的課內興趣向課外延伸,能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事物,能自覺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在學習了“光合作用”之后,能分析回答: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為什么7—10時的光合作用不斷增強?為什么12時左右的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為什么14—17時的光合作用不斷下降?也可以設計下列問題:在甲.乙.丙三個密封的玻璃罩內,分別喂養小鼠。甲罩內只關小鼠;乙罩內除小鼠外還有一盆長勢良好的綠色植物;丙罩內比乙罩內多放了一杯氫氧化鈣。在陽光下,培養了一段時間后,出現了下列不同結果:(1)甲罩內小鼠死亡,乙罩內小鼠和植物都正常,這是因為——。(2)丙罩內小鼠和植物都趨于死亡,這是因為——。還比如學完“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后,在學生已經明白影響綠色植物生長的五大環境因素的基礎上,設計一個結合實際的開放性問題:假如你在玻璃溫室內種植蔬菜,請根據學過的知識,談談怎樣提高蔬菜的產量?學生通過對已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激發了探索問題的強烈愿望,由此引導學生由課堂向課外延伸,這樣就可以做到“課雖盡而思不斷”、“言雖盡而意無窮”。

四、“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實踐產生的效果

“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立足學生發展,體現教學的本質,突出科學探究為基本理念、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科學素養為總教學目標,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討論,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培養自學能力,形成自學習慣,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形成合作交流,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學習風氣。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應用,并對學生進行調查以及學業成績分析都證明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優于傳統教學方式,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真正體現了師生間實質性的“交往、互動”,也實現了新一輪課改的目標。

新標準?新理念?新課堂。面對新課程的改革,教師應不斷獲取新知識、新信息,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創新能力,特別是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更要站在課改的前沿,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生物科學。在中學生物教學中,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去構筑和支撐,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把創造還給學生,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上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小鼠交流課堂
如此交流,太暖!
歡樂的課堂
小鼠大腦中的“冬眠開關”
腸道細菌改變小鼠更難克服恐懼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寵物小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