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和諧教育

2009-08-25 09:37鐘儒金龍永翠
中國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關鍵詞:勾股定理數學知識學科

鐘儒金 龍永翠

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教育工作者的莊嚴使命就是以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必須伴隨著一定思想的滲透和情感的變化,包含著一定思想觀念、道德修養和個性品質的養成。學校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更應是一種信念、一種做人的準則。教育所肩負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鑄就性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昂椭C”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的德育思想是數學學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課堂不僅是學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滲透“和諧”觀的主渠道。要讓“和諧觀”在學科教學中深入人心,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巧用“引言啟迪”營造和諧氛圍

“引言”就是課堂的“開場白”,是教學中自然過渡的必然程序,其過程簡單、精練而自然,有時只有寥寥數語,卻能影響整個數學教學的成敗優劣。利用“引言”可以進行情感教育,縮短師生之間的思想距離,創設生動、富有情趣的教學環境,更可以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新課引入中,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先請大家用一張紙畫一個較大的任意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剪下來,撕下三個角拼一拼,提問:⑴撕下的三個角拼成了一個什么樣的角?⑵是否任意三角形的三個角拼成一個角時,角的度數都相等?然后,師生各自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教師與自己是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探究問題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事物內部各個因素的相互和諧。

又如:勾股定理是人類數學史上輝煌成就之一,在進行勾股定理教學時,我先簡介了我國的趙爽,外國的畢達哥拉斯、茄菲爾德,問:“勾股定理能否讓你成為數學名人呢?”簡單的啟迪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與重要性,同時為后續教學營造了良好和諧的氣氛。在講完勾股定理證明之后,我告訴同學們:在證明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圖形的完美結合就是事物的完美、和諧與統一,和諧是一種“美”。

數學發展史、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圖形的完美結合、幽默的語言、具體實際的問題都包含很多和諧元素,充分挖掘可以用來引入課堂、激發興趣,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和諧觀”的滲透。

二、巧用“探究合作”構建和諧關系

數學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還要教給學生一種思想、一種理念。探究合作學習就是在合作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探究,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除此之外,探究合作學習還可以滲透和諧理念,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反比例函數”中有這樣一個數學活動,活動內容如下:

取一根長100厘米的勻質木材,用細繩綁在木桿的中點O處,并將其吊起來,在中點的左側距離中心25厘米處掛一個重9.8牛頓的物體,在中點右側用一個彈簧秤向下拉,改變彈簧秤與中點O的距離L(單位:厘米),看彈簧秤的示數F(單位:牛頓)有什么變化,填寫下表:

以L為橫坐標,以F為縱坐標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系內描出以上表中的數對,為坐標的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這些點。

這條曲線是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支嗎?為什么?點(50,49)在這條曲線上嗎?

這節活動內容多學科間相互結合,主要包括操作方法的研究、數據獲取、數據分析與整理、構建數學模型等,是一個好的數學素材。此課內容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與步驟:第一步:討論探究程序、實驗操作方法及注意的問題;第二步:把全班分成10個組(每組4—5人)進行操作,獲取相關數據;第三步:交流實驗數據;第四步:分組,研究要解決的問題;第五步:全班交流與評估。

教學活動中,我穿插于學生間,發現很多組的同學分工明確、流程合理,有討論也有爭論,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同學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和諧的人際關系。課堂評價時要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人與人的和諧和人與事物的和諧能夠幫助你今天成功。

探究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

三、巧用“知識延伸”滲透和諧理念

數學知識具有思維性,抓住數學知識的廣泛含義,是數學教學中滲透和諧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可以收到“治病”的效果。初中生早戀現象是學校、家長、教師均感頭痛的難題。勸阻、禁止往往難有收效,有時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悲劇發生。而利用有關數學知識的延伸進行教育顯得有理有據、事半功倍。

例如:在一次和某學生的談話中,我先讓她解x2+1=0,她沉思片刻說這個方程無解。我告訴她:“此方程在實數范圍內無解,而在復數范圍內卻有解(高中知識)。由此得出結論:方程有無解與未知數的取值范圍有關。學生在初中階段不能早戀的問題,可以看作一個方程求解的問題。為什么初中階段這個問題無解——不能早戀?其原因是:學生正處在求知階段,身體、心理等均不成熟,經濟上依靠父母,不能獨立,取值范圍太小,這些因素都不和諧。按中國傳統觀念,戀愛的結果應是建立家庭、承擔社會義務之一——生兒育女,這是中學階段不能辦到的事。所以,‘早戀無解。然而,當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以后,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了,經濟上可以獨立,有了質的變化,取值范圍大多了,各種因素都和諧了,這個婚戀方程不但可解,而且一定有解?!睂W生聽了這段話,頓時感到豁然開朗。由此可見,數學科學模型在讓學生信服的同時,對其引申出來的意義也表示可以接受。這里,客觀的道德判斷問題就上升為主觀的道德判斷,學生也有了理性的思維。

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運用數學知識的延伸來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推理,會使原本直線型的教育曲徑通幽、生動且易使人牢記于心,從而達到啟迪學生心智、和諧育人的目的,事物間對立與統一的和諧理念在學生心目中得到了一次滲透。

數學教學中的和諧教育思想是在21世紀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教育正是落實“以德治國”、“以德育人”精神的具體體現。數學教師必須結合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寓和諧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和諧理念深入人心,讓學生和諧發展,讓社會和諧進步。

猜你喜歡
勾股定理數學知識學科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勾股定理》拓展精練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超學科”來啦
對勾股定理的三點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對了!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