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目中的新課程

2009-08-25 09:37趙洪艷
中國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關鍵詞:作秀課程標準新課程

趙洪艷

我認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活動過程,成為科學知識內化為學生精神財富的過程。知識的獲得與內化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對知識進行自主性地構建。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打開知識之窗,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體驗知識,感受知識的存在;指導學生應用知識,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幫助學生回歸知識,促使教材知識活化。

常聽到周圍的同事這樣說:“推進新課程以來,教科書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例題與習題之間好像是脫節的;課堂是越來越活躍了;學生越來越浮躁了,學習的習慣越來越差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我也觀摩學習過學校、縣、市上組織的體現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說課、優質課,也看過許多雜志、音像制品上的許多課堂教學案例,從中發現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確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的確大為加強。如:在學習數據統計時,學生離開課桌,通過采訪聽課教師、學生來搜集數據,并制成了統計表;在教學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時,學生量課桌,量黑板,反正是在滿教室里找測量的物體,熱鬧得很。再說獎勵的方式吧,精神獎勵固然不少,在公開課上,不少教師還拿出了物質獎勵的高招,這個回答對了,來枝鉛筆,那個回答正確,送本練習本。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小臉激動得紅通通的,緊捏著手中的鉛筆興奮得很,不知是為學到新的知識而心動還是得到獎品而激動得不能平靜,好像學習的快樂就是來自獎品的刺激,如此簡單。

是啊,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新課程的核心僅僅是為了所謂的輕松與快樂嗎?

假設我們是如此單一、機械地理解新課程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僅把課改的著眼點放在最易改變的具體學習方法等外在表現上,僅把學習的快樂當成是優秀教師或優秀學生在課堂作秀式的表演或課堂上不時發出笑聲、掌聲與“嘿嘿,你真棒”的群體表揚聲,那么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引導與培養出來的學生,學習態度想不浮躁都難。

新課程改革沒有錯,錯在我們理解得太簡單,在實踐中有表象化、攀比化、作秀化的傾向。

發展學生的個性沒有錯,但發展個性并不意味著無須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要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真正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正確地創設有利于大多數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培養的問題情境,而不是有意識將少數優生的聰明面作秀式地表現出來。在學生與同伴交流探究成果時,要培養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在比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方法。這樣,我們的孩子在新課程的發展中才能真正地形成創新型思想方法的建構,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真正體驗學習團結協作最終成功的快樂。

比如說: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中要創設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參與創新精神,我冥思苦想,設計了一節《倍的認識》的新授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應該是不錯吧。

萬事俱備,我壯志滿懷地將學生帶進一學期都少有呆過多媒體教室,學生像一群放歸的小鳥,在教室里興奮,直到上課鈴聲響,直到看到我手中揮舞的教鞭……結合課件演示,讓學生動手操作,一切都在按我預設的軌道前行,學生積極參與,群情激昂,整個課堂以熱鬧來形容。學生操作后,接下來是找同學交流。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好后,由于顧忌,我請其中的幾個原來優秀的同學來和大家交流擺小棒的情況。然而,在他們交流時,其他同學有的還在忙于自己的操作,有的還在小聲地個別交流,所以對發言同學的回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是否達到交流探究的效果,可由于時間一分一分地過去,懼于時間關系,我并沒有多給學生時間。迫于教師的威嚴,在嚴厲的“快坐好”聲后,他們習慣性地配合了我。為調節氣氛,我讓同學們用掌聲鼓勵剛才說得好的同學,在嘈雜的掌聲中不經意間發現了一些同學木然的表情、呆滯的動作。來不及多想,我繼續按我的思路進行,揭示“倍”的概念,讓學生強化認識。接著又進行了最后的練習環節——歸納總結,課后延伸,課后作業……鈴聲響了,我長吁了一口氣,一節課總算順利過去了,但是我的眼前更多的是晃動著學生的敷衍與木然。

克魯普斯卡婭的一席話刺醒了我:“不要把兒童培養成奴隸,而要培養成自由的公民……那種不尊重兒童個性的教師,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泵恳粋€兒童本來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教育的理想在于發展學生先天的個性,培養獨特的見解和首創精神,讀師范時,有位老師說過“畫匠”和“畫師”的區別:畫匠是按預定的模式,機械地重復每一幅畫;畫師是根據每一張紙、每一個景象,加上合適的創意,精心繪制每一幅畫。

誠然,我的這節課設計思想是好的,出發動機是好的,但是為了追求表面的圓滿,并沒有把尊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民主教學貫徹始終?;㈩^蛇尾的教育怎能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呢?沒有個性,又怎能有創造性呢?

為人師者,千萬不要讓浮躁遮住了眼睛——教育可是踏踏實實的事啊!因此,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的教師要靜下心來,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發展課程標準。只有我們教師自己能遠離“浮躁”,遠離“作秀”,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新學習習慣的養成,真正地理解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多關心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狀態、學習品質等智慧、性格層面的內在品質,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著力提升每一種學習的品質,這樣的學習才具有生命發展的價值,新課程才能充分體現出激勵生命成長的功能。

猜你喜歡
作秀課程標準新課程
廣州市教育局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
豎琴樂手:手勢真不是作秀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作秀過敏癥
作秀離災難最近
秀智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