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形式及策略

2009-10-14 08:52陳周云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小組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互動

陳周云

[摘要]本文指出促進課堂互動是實現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的主要途徑,并且指出現代大學課堂的教學四要素主要是學生、教師、媒體與教材,因此課堂互動的主要形式體現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人機之間的雙向、多向甚至網狀的互動。本文詳細探討了實施課堂互動的策略:值日報告、小組活動、伙伴互動等。

[關鍵詞]課堂互動;“以學生為中心”;值日報告;小組活動;伙伴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8-0024-03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lassroom interaction is the main approach to the shift to the students-centered teach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insightfu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hat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get students fully involved in classroom tasks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The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differ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among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computers, etc, as well as various strategies to implem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 such as duty report,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

[Key words]Classroom interactionStudents-centeredDuty report Group work Pair work

教育部2004年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痹摗督虒W要求》還建議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注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被動聽講,很少有發言的機會,課堂氣氛沉悶。這種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效果越來越受到質疑。扭轉這一局面的策略之一在于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大學英語課堂需要教學互動。沒有互動的英語課是失敗的,互動充分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英語教學的目的和本質就是要提高學生對英語課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主動地聽并獨立思考,積極地表達,能夠以口頭和筆頭的形式輸出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的核心地位沒變,但是教師應該合理地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突顯其學習的主體作用,有效地進行教學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樣有利于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推進英語教學活動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具體形式

根據社會構建主義模式,知識是由個人自己構建的,而不是由他人傳遞的;但這種建構發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境中,是社會互動的結果。該模式確認了學生、教師、任務、環境四個方面的多種因素對學習過程的影響,而處在中心位置的當然是知識構建的主體——學生,后三者則構成學習的中介因素和外圍環境,對學習者的個人知識構建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而現代大學課堂的教學四要素主要是學生、教師、教材、媒體,他們之間形成了立體的信息交互傳遞與交流加工圖式網絡。而處在中心位置的當然是知識構建的主體——學生,真正有效的學習應產生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內容及教學媒體的相互作用中。因此,以相互作用為基本原則,以完成根據教材內容、輔以多媒體技術而設計的交際學習任務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教學能夠極大地激活語言習得機制,它要求課堂教學提供出讓學生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輸出語言的機會,以及互相交流和探討思想的環境,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及師生通力合作。

這種以學生為中心而形成的互動的種類主要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即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即生生互動)、學生與多媒體之間的互動(即人機互動)、學生與學習任務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分為三種: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教師與全班學生群體的互動和教師與學生小組的互動。在我國現階段的大學課堂教學中,師班互動(以老師為中心的滿堂灌)以及師個互動(老師點名發問,學生個體回答)仍是主要形式。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則有以下六種:①全班參與的互動(lockstep);②兩人之間的伙伴互動(pair work);③小組互動(group work);④學生個人與全班之間的互動;⑤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動;⑥學生小組與全班之間的互動等。全班參與的互動在集體問答時常見,在具體活動時很少采用;兩人之間的互動操作簡單,因此被經常使用;小組互動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語言教學方式,一是它便于教師的加入和監控;二是學生語言能力的練習也比較充分,因此,小組互動在大學課堂上使用頻率較高。人機互動是指學生與多媒體之間的互動,教師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功能,來營造課堂教學互動的氛圍。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輔助性教學手段,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其立體化、形象化和動態化的特征,能再現生動形象的社會意境,創設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語言情景。對學生產生多重的感官刺激作用,易于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有助于構建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語言教學環境。課堂教學上,教師通過教學課件,影視VCD、DVD,PowerPoint,Internet等手段演示與主題相符的內容,教師中間除了講解、指導外,還就內容起著組織指導課堂互動的作用。在自主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座位上的計算機直接從控制臺主機中提取各種學習資料,按照課程要求自主學習,教師起到組織、指導和幫助的作用,從整體上控制和協調課堂的學習活動,對學習內容不作詳細解釋,只是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指導和幫助學生有效地利用學習資源,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進程。至于學生與學習任務之間的互動,在任務型教學中有著詳細的闡述,本文將不再贅述。

就課堂互動的方式而言,課堂互動又可以分為雙向型、多向型和網狀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就是把英語作為一門知識來傳授,課堂教學被看成一個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使用“滿堂灌”,強調應試教育,把學生看成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是一種“填鴨式”語言的教學模式,這就是一種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的知識傳授模式,嚴重缺乏課堂互動,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雙向型的教學模式是,師生之間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饋。在課堂上主要表現為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等的師生對話形式。多向型的互動形式與雙向型互動不同的是,互動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有相互作用之外,學生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雙向流通。它強調信息的多向傳遞反饋。在課堂上的常見形式是: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賽等。在網狀型的互動中,學生和教師構成一張緊密聯結的網,每位學生、每個老師都是這張網的一個結點。能夠牽一點而動全網,互動的輻射范圍非常廣。這種互動強調師生平等參與學習活動,信息全面開放,教師不再是唯一的學習源。這種互動的載體往往是大型的教學游戲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網上互動活動。在實際教學中,這三種互動往往交織在一起,缺一不可。就教學效果來說,在這三種互動形式中,雙向互動的效果相對差一些,多向互動的效果比較好,但效果最好的是網狀互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前兩者操作容易,因而應用廣泛。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組織實施

1.促進課堂互動的課前準備

為了能夠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師和學生都要在上課前作精心的準備和安排。我們知道,學生都是帶著期望值來到課堂上聽教師講課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教師的講授能否滿足學生的期望值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互動的情況。教師在講課前的準備要緊緊圍繞如何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活躍其思維來展開,應切實針對學生的需要來展開;在備課中應時時刻刻把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放在第一位。教師課前精心計劃準備,熟悉有關教學內容的所有問題,針對不同的知識點設計與其相應的互動活動,盡量采用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保持持續的學習熱情,做好課堂互動的組織者。課前分配給學生學習任務,讓學生做好預習準備工作,這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前提和保障。課前準備和課程計劃所包含的要素有:①總體內容和各項活動安排;②課堂互動的具體方式;③教學目標及任務明確清晰的說明和布置;④教學過程明確清晰的說明;⑤課堂教學工具、材料和方法的適宜度;⑥對學生所遇到困難的預期;⑦設計開場白、最后總結以及課后學習任務的布置。

2.創設有利于課堂互動的環境

社會互動理論強調互動是人與環境的作用。因此,創建適于學生互動學習的物理環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燈光、綠化等)和積極的社會心理環境(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實施有效互動的前提。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才會有一種安全感和愉悅感,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有效地開展各種教學互動。在互動中,教師要積極鼓勵互動、創設互動條件、消除互動障礙,努力培養學生樂于互動的態度。

中國的學生習慣于被動的接受,缺少參與意識,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初不宜急于進入正式課堂學習,而是要幫助學生克服緊張恐懼、消極觀望、甚至排斥的心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喚醒他們的交際意愿,營造輕松、活潑、自然和諧的課堂氣氛和學生進行情感文流,使他們對本堂課的英語學習充滿期待?,F在的英語課堂中的相互問候很少,最常見也是最公式化的問候就是“Good morning”,這一問候師生都覺得淡然無味,已經喪失了它自身的價值。但是如果改變一下方式,靈活多變的開場白既能夠調整學生的心態,又能夠使他們感到新鮮有趣。譬如,從當天的天氣狀況、目前的時政要聞、甚至從教師自己或者每個學生的新發型、服飾入手,運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感染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學生就會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愿望和意識。

3.學生的值日報告(duty report)

每次上課拿出10分鐘左右時間,由單個學生或者兩人一組,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做一個值日報告。當然這樣的活動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準備,他們可以翻閱適合大學生英語水平的雜志和報紙,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調整文章的長度和語言難度,把生詞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用學過的同義詞和結構替換部分偏難或偏易的詞匯和結構。也可以介紹自己喜歡的歌星、影星以及其歌曲、電影,詩人及其詩歌,風云人物,故事、笑話,甚至有的學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游戲,來介紹給全班同學,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與共鳴。值日報告可以口頭或者輔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練習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筆者學生的一些值日報告中,有許多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如一個學生對比爾?蓋茨財富的介紹,正好可以讓筆者輕松地導入課文Nerds and Geeks。另外一個學生則介紹了Vampire,并且解釋說是a kind of blood-sucking ghost who enjoys an eternal life,并且該同學還展示了一些關于吸血鬼的電影片斷,讓同學們對Vampire 和an eternal life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報告結束后,由報告人向聽眾提問有關講座內容方面的問題,或回答聽眾的提問,之后報告人組織聽眾根據報告內容進行討論和辯論。

這是一種典型的生生互動方式,學生在準備這種值日報告的過程就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所以他們不僅僅要自己明白所講述主題的內容,還要將它們以聽眾能夠明白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選擇表述話題的同時,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并增強其“話題討論”的能力,以達到大學英語教學與國際性英語考試接軌,在雅思考試中聽說占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應強調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另外報告人與聽眾之間是平等的同學關系,他們都是同齡人,容易產生共鳴和互動;同時,學生值日匯報中的主題為以后教師的教學活動補充材料提供了方向和素材,這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活動,師生對上課都有了一種共同的期待。當然,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控制報告的時間和互動的充分程度,并就報告人的優點予以由衷的贊揚和鼓勵,最后作總結導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任務。

4.小組互動(group work)

當班級被分為由三到五人組成的數個小組,而每個小組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這種教學形式稱之為小組互動形式。當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被建立起來之后,教師切忌功虧一簣,恢復到講解單詞、課文、練習的老一套授課方式中,而應該布置課堂學習任務,這需要教師事先選取目的明確、操作性強、生動有趣并且是小組成員有能力出色完成的學習任務。成功的小組學習直接依靠教師有效地、精心地組織。小組活動整個過程包括:

首先,教師向學生講清楚組織這次小組學習的目的,布置清楚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白教師的意圖。否則,學生會感到困惑、無所適從、浪費時間,從而導致訓練無效,甚至場面失控。教師應事先對活動主題所需要使用的語言知識有所準備,準備一些會使用到的語法和詞匯。

然后,規定好活動時間限制。如果各小組完成任務有快有慢,有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備用任務布置給任務完成快的小組去做。

接著,在活動開始過程中,教師一組一組地巡視,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提供幫助。例如:表示贊成和支持;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示意學生用英語交流,教師自己要做表率;當發現某些學生表達得過多而另一些學生沉默時,做適當調節。

然后,按照規定時間停止活動。原則上,當學生興趣正濃時可繼續進行,而當他們疲倦時,可停止活動。

最后,在全班學生互動氛圍濃厚時小組活動結束,教師對活動內容做出評價:對活動主題做總結;聽學生發表觀點,再做出評價;將各種觀點列在黑板上,向全班展示各個小組活動產生的成果。教師可以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努力,對他們的表現表示贊賞;可以結合討論的主題對學生所運用英語的情況做出反饋;對于在語言使用方面出現的錯誤可以在以后的課堂上著重強調。

小組互動形式相對于大班課堂更利于學生自主、互動學習,是外語課堂,尤其是精讀課堂常常采用的教學形式。它強化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高效率地利用了課堂時間。因為各個小組同時學習,在同一時間內不是一個學生,而是幾個學生同時進行課堂活動。教師在小組活動時基本退出直接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得以自主把握學習過程、調整學習方式。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自主能力,使其對部分教學活動進行自我管理與負責。其次,在小組活動中,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必須學會團結合作、共商互諒的工作方式,而幾個小組同時進行,也引進了相互競爭、團隊精神的意識。這些能力的養成,也是互動的過程,更是成功交際的保障。從外語學習的角度來看,語言學習只有通過語言運用才能實現。小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交流、使用外語的機會。幾個小組同時活動,語言練習、語言使用的高頻率使教學任務與目標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得到最大效益的實現。在小組學習的互動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表達自己、傾聽他人、協商、合作、堅持、讓步等交際能力?;谌轿迦说男〗M有利于思想的碰撞,不同意見的展開與探討,相對大班較易協調與統一,因而更適用于集思廣益、專題探討、解決問題等學習活動。

5.伙伴互動(pair work)

伙伴互動是一對一的比小組活動更加密切的交流、互動與合作的教學活動。它是縮小了的小組形式,因而所有小組活動的優勢在伙伴互動中都得以體現。與小組活動相比,其最大特點是形成了一種不允許推卸責任的合作共體。學生在伙伴互動的學習中,時刻承擔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不是交流的主動方,便是交流的對象,因而必須參與教學活動,否則伙伴互動的學習無法進行。學生處于伙伴互動活動中,責任心更加強烈,更依賴互助合作的關系。

深入的交流、密集的互動、緊密的合作以及高頻率的工作效益使伙伴互動適宜深入細致、大密度訓練的教學活動,如:日常會話的構思與準備,日常場景口語交際;詢問、了解對方掌握的信息等等?;锇榛咏虒W活動是效率最佳的課堂形式,它經濟實用,特別是在語言初學階段,大量的強化訓練能得以高效率地實現。它又是最易組織的課堂形式,不受客觀空間的影響,即使在座位不能移動的課堂上,也能與左右或前后鄰居很快組成伙伴關系,進入互動學習。在伙伴互動的學習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差異與個性,避免兩個內向、被動的學生組成伙伴,而要盡量搭配適當,形成相互帶動關系。

6.開辟第二課堂

要將課堂上良好的互動氛圍保持下去,促進課堂充分的互動,就必須將課堂的學習氛圍延伸到課外?!巴庹Z學習完全是一種能力和技能的培養,需要大量的聽說、閱讀和寫作實踐,學生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掌握外語,大量的功夫應該花在課堂之外?!闭n堂教學互動雖然發生于課堂,但是不能止于課堂,要通過課堂的教學任務,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如值日報告、小組活動的任務是需要在課前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的,因此,教師在每節課結束時,都要對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予以指導。

三、結 語

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實現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彰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課堂上的教學互動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的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通過值日報告、小組活動、伙伴互動等具體的雙向、多向甚至網狀的互動形式,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自覺、主動地學習英語,將英語學習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逐步促成英語教學模式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過渡,促進多數學生英語學習變被動為主動,促進教與學的共同進步,師生共同發展。另外,這種課堂教學互動還有助于將語言知識的積累與語言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個人的體驗與語言學習結合起來,將語言學習與全人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整體素質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束定芳.我看外語教學改革[J].國外外語教學,2001(1):10

3 董 明.大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模式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5)

4 楊雪燕.西方有關外語課堂過程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2003(1)

5 賴 非.促進大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J].山東外語教學,2006(4)

6 王麗萍.外語教學如何進入交際互動課堂[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0)

7 盧春燕.互動與主導:外語教學的核心[J].山東外語教學,2003(5)

8 Williams.Marion & Burden, Robert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3

猜你喜歡
小組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互動
小班環境下的英語課堂小組活動課例分析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淺析師生課堂互動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職業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初探
數學課堂上的“小組活動形式”
組織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四要點
簡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藝術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