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教育中法學案例教學法探討

2009-10-14 08:52舒家賦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模式探討成人教育特點

舒家賦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和傳統的講授法并重的一種教學模式,對提高教學效果,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法學教學過程中認識案例教學的重要性,掌握案例篩選的要領,通過恰當的方式展示案例,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讓兩者融合統一。

[關鍵詞]成人教育;法學案例;模式探討;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8-0069-02

一、什么是案例教學

法學案例教學法,又稱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式教學法,主要采用對話式、討論式和啟發式。1870年,朗德爾出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時,首次將案例引入法學教育,并大力推廣。成了近代一百多年來,美國乃至整個英美法系國家法學院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法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綜合學科。法學教育的宗旨,不僅在于提高學生掌握法律規范、法學理論,著重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及實際操作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法學案例教學相對于后者作用尤為突出。

二、法學為什么要重視案例教學

講授式和案例式都是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共同活動的方法。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才,而采用的常規教學法。傳統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教師講授某種專門理論知識而展開。教師對教學進程給予較好地控制,能有條不紊地組織教學,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法律概念、原理以及現行的法律條文。特別是由于法律規定具有了較好的穩定性,教學內容以及教材也就具有了較好的穩定性,也是其優點所在。但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法律的應用性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其固有的缺陷。由于課程設計是以講授理論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強調按計劃進行,講求傳授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條理性,因而教師囿于規范化教學的要求,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傳統教學方法存在重教學內容,輕教學方法的傾向,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傾向,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案例教學的積極性表現

首先,富有啟發性。通過師生的問答、同學間的討論,一改“滿堂灌”的呆板、機械和單調。代之以生動、靈活和豐富。讓學生耳目一新。成人學員:來源各行各業,他們經歷豐富,和社會接觸密切,他們往往會積極思考,踴躍作答。

其次,案例教學是一種平等式教學。法學專業是一種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案例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不再扮演權威者角色,而是參與者、組織者,適時進行恰當地點評,而不是結論,啟發思考,集思廣益,以求學生能夠多角度、全方位考慮問題。

再次,案例教學是一種民主式的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般都占主導地位,學生處于從屬地位,教師“說”,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案例教學,師生地位是平等的,師生可以自由地討論、辯論,無拘束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通過這種開放式地討論,使問題越來越明了,促使對抽象的法律條文的透徹理解和準確運用,而情景也會難以忘懷。

四、怎樣選擇教學案例

1.典型性

注意教學內容和所選案例的關聯性,如講解合同的構成要件,例舉懸賞廣告。案例能夠恰當和準確說明法學理論,印證相關法律法規條文。

2.時代性

貼近生活、反映社會即是最新的案例,也是學員們熟悉并且感興趣的案例,通過這類案例的分析,他們能夠真切地感到真實可信,如新華網報到湖北巴東縣野三關鎮“5.10”發生的“夢幻城”女服務員鄧玉嬌刺死淫官一案,很多學員會主動提出來討論。法就在他們身邊。他們和時代、和社會是同步的。

3.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還應當選擇運用那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夠提高學生興趣,并且能夠促使他們深入下去進行探討的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可讀性的案例。比如商店懸掛“偷一罰十”的警示牌,講解行政處罰的主體,學員很快明白了。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法律視野,應當適當選擇可以從不同法律角度進行學習的案例。

4.多樣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不能否認這些案例對其它法院的參考價值。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明確指出:“2000年起,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適用法律問題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布,供下級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考?!彼?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應作為首要的案例來源。電視媒體的“今日說法”、“法治在線”、“拍案驚奇”等欄目都是多樣性案例的來源。

5.思想性

首先,我國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法學案例教學必須體現思想性原則。培養具有現代法律意識、符合法治社會建設需要、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的專門法律人才和社會管理人才,這是我國法學教育的目標和使命。法律職業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且更是一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業,它需要其成員要有為法律的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法學教學案例的信息傳達要有助于學生在一定的人生觀基礎上建立以法律認知、法律情感、法律信仰為主體構成要素完整的法律意識和觀念結構。沒有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沒有為法治社會服務的精神,法律知識和法律技巧一文不值。正如埔登海默所言:“一個只懂法律的人,只是一個十足的傻瓜而已?!?/p>

6.有效性

根據一般的教學規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以及對法律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必然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案例教學的層次化、系統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死蚧J為,范例教學設計的教學內容始終包含著一種內在的邏輯,一種內部的概念結構。

五、案例教學法的模式探討

1.課堂討論模式

這種方法就是教師在講完一定范圍的教學內容之后,或者在講授一定的法學理論之前,選擇數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同時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題,讓他們帶著問題看案例,有備而來談問題。課堂上勢必呈現踴躍而熱烈的氣氛。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案例的討論,使學生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適用法律來處理案件,甚至對我國存在的立法缺陷亦有所發現和了解。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層層撥筍,促使問題的解決。教師一般不做結論性總結,鼓勵學員多向思維。

2.觀摩審判模式

這種模式是當前高校法學教學中不可缺少,也是普遍采用的實踐性教學形式。也就是學校和司法審判部門相結合來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給學生的印象是深刻的,讓學生置身司法的環境中,獲得第一手的感性認識。聽一些較典型的或是疑難的案例,讓學生全面了解各種訴訟程序,觀察法官庭審的辦案技能及駕馭庭審程序的法律綜合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庭審中各訴訟關系主體及訴訟主體的地位差異及各角色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運用法律不只是重實體法,而且程序法也極為重要,實現法律公正既要做到實體公正,還要做到程序公正。當然,這種活動不可能經常性地進行,但它留給學員的印象是深刻的。

3.模擬法庭模式

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用人單位普遍感覺到我國高校教育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太差,法科學生也不例外。而提高法學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又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培養的法律人才就是專門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人才,因此應該著重培養法科學生實際運用及操作法律的能力。模擬法庭審判的案例教學,通過角色的分工,讓學員體驗審理過程,對訴訟過程有切身的感受,較之觀摩審判的“旁觀”又進了一步。

4.多媒體教學模式

這是現代較為普遍使用收效良好的教學手段之一。方便、快捷,直觀、生動,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而備受青睞??梢钥缭綍r空,以多種形式共享。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案例,組織學生通過現代化教學網絡觀看。音頻、視頻統一,適時使用,收效良好。

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以自學為主,面授為輔,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簡練地、集中地、深入淺出地解決學習中的疑難,他們更需要短時、高效、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的優勢是明顯的,而傳統教學以其連貫、系統、知識性強依然受到并會長期傳承,案例教學作為講授法的補充是不可或缺的。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服務于法學教學,服務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中國法治建設白皮書.中國新聞網,2008.2.28

2 韓登池.案例教學法探討.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0

猜你喜歡
模式探討成人教育特點
“先學后教”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角色定位
ERP系統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小額貸款公司資產證券化模式探討
分類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實踐探索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