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課堂教學現狀的四點思考

2009-10-14 08:52周玉娟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內容教師教學

周玉娟

《社會》這門常識性學科開設已十一年了,《品德與社會》開設算今年兩年了,《品德與生活》已三年。所任這幾門學科的教師大多是兼任教師,可供參考的資料又不多,因而出現了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究其原因,本人認為主要是執教老師在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存在灌、散、偏、避的不足。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其對策又是什么,本人結合存在的問題淺談個人的看法。

一、灌

我曾經帶著“如何上社會課”的問題問過不少教社會課的老師,經過三年社會思品學科的教研工作,到基層聽課300多節,也曾聽過幾節大型社會公開課,總覺得教學時教師“灌”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時間不允許。短短的40分鐘,如果讓學生講起來、辯起來、做起來,時間很難控制,所以教師就變“主導”為“主體”,牽著學生的鼻子,一“灌”到底。

二是準備不充分。社會內容,可謂包羅萬象,教師要上好一堂課必須廣泛搜集資料,精設計教學環節,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而大部分兼任社會思品的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在這方面加以研究,所以上課只能照著書本一講到底。

三是信不過學生。由于社會內容的廣泛性,因此有時候學生知識面比教師更廣,教師擔心學生不著邊際、抓不住重點“亂”講,就盡量不讓學生多開口,自己一包到底。

語文、數學要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社會學科也應如此。如何改教師的“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求,我認為以下兩點不容忽視:

第一,教師的觀念必須更新。生不必不如師。教師應樹立“學生行”的觀點,把課堂上的時間還給學生,并給他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必要時讓他們當小老師,自己則沉下身去當學生,說不定師生雙方都會受益匪淺。如教“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一單元時,可布置學生廣泛搜集世界各國的資料,然后結合課本內容,談談自己的認識、看法,講講自己的收獲,從而達到認識世界的目的。

第二,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該說,學生對《社會》的內容是感興趣的,但有時被老師一講,反而由興致盎然變得索然無味。怎樣使自己的“教”生動活潑,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興趣呢?采用比賽、辯論、故事、表演、創設情境等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散

其表現是:一是容易把課與課、單元與單元的內容隔離開來,只盯住小目標而忽略了大目標;二是在教一課內容時,“說一說”、“讀一讀”、書上的插圖、課本的文字間聯系不夠緊密,銜接不夠連貫,難以取得整體上的效果。

如《南昌起義與井岡山會師》一課,從題目看,就知道課本的主要內容有兩個,即: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怎樣處理才避免“散”呢?我認為,首先要吃透教材的編排意圖。在教學時,既要考慮到中國近代社會風云的變化順序,注意本課與前后內容的聯系,又要處理好本課的兩個主要內容,使教學井然有序,前后渾然一體??上惹稍O過渡:“大革命失敗了,南京政府實行‘斬盡殺絕的恐怖政策,中國革命處于低潮,但中國共產黨人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重新站起來,揩干血跡,高舉紅旗,又繼續戰斗了!他們用武裝暴動來回答白色恐怖,最著名的就是南昌起義!”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后充分運用“讀一讀”《八一槍聲》和書上的插圖、文字學習第一部分;接著結合故事《秋收起義》及“讀一讀”《井岡山會師》過渡到第二部分;最后總結,既要回顧本課的學習重點,又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到新中國誕生前,革命志士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革命的成功是來之不易的。這樣,教學內容就由“散”而“聚”,聯系緊密,使學生能從整體上了解中國近代史。

三、偏

其表現為偏重知識傳授,少重視能力培養。教師往往把社會課定在課堂內,講授理論知識,很少引導學生走出課堂,通過實踐去認識周圍事物,培養他們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的能力。大綱規定,在社會課總課時中留出20%的機動時間,各校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實踐。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實踐的機會大都被老師剝奪了,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社會”課姓“社”,離開了“社會”這個大課堂,學生只能認識“書本”,而不能認識“社會”。我想,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文后的“活動”及每單元的“活動課”,安排學生實踐。實踐時,必須明確目的,精心組織,實踐后,要進行總結。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

如活動課《調查家庭和家鄉的變化情況》,在活動前,教師應列出調查的幾個主要問題:①解放前后、改革開放前后的家庭、家鄉是怎樣的?②解放前家鄉貧窮的原因是什么?③為什么解放后的30年中,并不富裕?④為什么改革開放后,這里開始走上富裕之路?⑤一個地區的發展變化,對當地人將會提出什么樣更高的要求?調查后指導學生把調查結果組織成文字形式,進行交流總結。通過調查實踐,學生不僅認識到家庭、家鄉的巨變和巨變的原因,認識了周圍世界,而且初步懂得了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獲取社會信息的能力。

四、避

教學中會面臨不少實際問題,教師在無法回答或越講越不清楚的情況下就會避重就輕,甚至避而不答。

如講到義務教育時,有學生提出:“為什么街頭會出現流浪兒童,難道他們不接受義務教育?”這一問題,面對現實,教師既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又不能回避,那怎么辦?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組織討論:①在校學生多,還是失學兒童多?②失學兒童大多是什么地方的?是否知道《義務教育法》?③當地政府是否知道這一情況?如果知道了,會怎么辦?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一特殊現象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進而認識事物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并學習實事求是、全面看待周圍事物的方法。再如上《顧客與售貨員》一課,不少教師滿足于講述書上內容:在售貨員優質服務的前提下怎樣做文明顧客,而避開另一事實:如果售貨員很兇,服務態度很差,我們要不要做文明顧客?怎樣做文明顧客?教師可抓住這一反面現象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再得出一致結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為將來適應社會、改造社會打下基礎。我認為,對有爭議的、反面的社會現象不應采取回避態度,而是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分析、討論,更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周圍世界,有利于讓學生走出“理想王國”,真正成為“社會的人”。

以上四點,是我在教研工作中所發現的不足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我相信,教師只要站在培養人的高度去認識這門課,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大膽創新,一定能夠走出一條社會教學的新路。

猜你喜歡
內容教師教學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美育教師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