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學習焦慮情緒的困擾

2009-11-11 09:17曾宇霞
關鍵詞:緊張壓力心理健康

曾宇霞

〔關鍵詞〕學習焦慮;緊張;壓力;心理健康

一、個案情況

小敏:一個13歲六年級女生,班上的學習委員。來咨詢室見我時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表情,樣子有些憔悴。我不斷給予她鼓勵的眼光并營造一個輕松氛圍,過了許久她才斷續地說起:這段時間總感覺自己很累,每逢上課就想打瞌睡,打不起精神來,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這種狀況從五年級下半學期就開始出現。來訪者自述已經很努力學習,但期末考成績還是不如人意,數學才考70多分,退步了很多。父母也為此不高興,不斷地給她加壓,晚上還讓她去上補習班,另外還要完成補習班的作業。

二、家庭背景

小敏有一個弟弟,父母雙方都是外地戶口,普通工薪階層,家教甚嚴。小敏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后來因為上學,6歲就轉來深圳跟父母一起生活,因為在家里是姐姐,父母教育她要給弟弟樹立學習榜樣,帶好頭。小敏有做不好的地方父母就嚴厲批評,在學習上把孩子盯得很緊。

小敏意識里過度地夸大了學習的作用,這種作用是外在的環境造成的。一是來自家庭環境——父母的壓力,父母的世界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考不好就沒出息,考不好就沒前途,考不好就回老家讀,并要求她的學習力爭在前幾名,父母的要求就是自己的目標。二是來自面臨升初中的學習壓力,怕將來考不好,進不了好的學校和班級。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學習。由于長時間心理壓抑,最后逐漸形成學習焦慮,總是擔心考不好,害怕受到媽媽的批評,害怕父母失望,擔心別人會不會笑話自己……以致于精神處在高度緊張中,腦袋就像一根繃緊的弦。

三、處理方法

1.轉變觀念,擺正位置。針對類似的學生學習焦慮情況,首先要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引導其認識到成績并不能代表全部,現在提倡的是素質教育,是從各方面綜合評價一個人的能力。

2.培養興趣。學習之余可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進行自我調節,轉移注意力,學習累了,可放松自己,可參加戶外的運動,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唱歌、練習鋼琴、寫字等。精神狀態好了,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理安排時間:六年級的學生大多還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時我們可以理智地跟他們分析。這是你人生中面對的第一場升學考試,接下去還會面臨升高中、考大學的考試。這個已經不算有什么難度和挑戰性的。讓父母老師協助自己制定適宜的時間安排表。這樣的學習才會游刃有余。

4.降低要求和門檻。給自己設定一個恰當而明確的學習目標。目標可分為近期、中期、遠期的目標;還可分為能立即實現的、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才能實現的、較難實現的。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太高,目標符合實際即可。按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每進一小步,給自己一點鼓勵,無形中會增強自信。

5.多與父母交流和溝通。有什么想法可以主動地與父母溝通。經常得到父母、老師或身邊的長輩的鼓勵和幫助,能使自己更快樂地學習。

四、學生后續跟蹤

現在小敏上初一了,經過一個學期的觀察和后續的交談,發現她的情況較之前好轉了很多,時常露出燦爛的笑容,笑聲比以前多了,人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不再是一個為學習發愁的女孩。

1.心理上: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與策略、情緒狀態、學習觀等問題成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果這些影響因素處理得當,就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與小敏父母溝通的過程中,他們也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他們慢慢改變過去的做法,在教育方式上變通了一下,逐步正確引導孩子,不對孩子施與過高的要求,盡力即可,進步就好,盡可能地為孩子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因為得到更多的關愛和關注,小敏的心理較之前平穩了很多,也不再對學習鉆牛角尖,心態平和、積極了,能更加樂觀從容地面對學習,笑對生活。

2.學習上:從以前被動地接受學習到現在主動地去發現學習的樂趣,小敏整個人不再像之前那么沉重,好像卸下了沉沉的擔子,學會了與人一起合作學習,有了更多的交流。小敏逐漸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看看她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數學明顯取得進步,由原來六十多分到現在能考上八九十分的成績,這是一個飛躍、一個進步。有了良好的心態,在學習上因為降低了對自己的學習要求,成績反而能上去,小敏又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自我。

3.行為上:她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表,并能按規定的時間去完成每件事,勞逸結合,該休息時就休息。作業按時完成并講求效率,如7點~7點半是學習語文,7點半到8點學習英語,8點到8點半就完成英語作業。上課的時候,不再像以前顯得那么沒精神,能聚精會神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下午放學時間或第二課堂時間,還看到她在操場上運動的身影。

五、個案剖析

學習焦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最為普遍的情緒反應和情緒體驗。教育心理學表明:焦慮程度和學習效率之間呈倒U型的關系,即如果人在缺乏緊張,無壓力的前提下會導致沒有學習動力;而過度的學習焦慮又會導致學習的失敗。焦慮過強或過弱都無益于學習,焦慮程度在中等時,是學習效率最佳的時候。

學習焦慮分為兩種:一種是焦慮度高,一種是焦慮度低。小敏屬于前者。過高的焦慮水平表現為:學習勤奮,對自己要求嚴格;把滿足師長的愿望當成自己學習的奮斗目標;不管學習能力強弱,會因一時失誤導致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而憂心忡忡。小敏的母親對其學習的期望值高,晚上還要求她參加補習班,她也以母親的目標來要求自己,再加上自己是學習委員,稍微考差,心理就難受。家庭的期望及教育方式加大了小敏的心理壓力。于是她在學習上不敢怠慢,總是擔心出現差錯,一旦表現不如意就會責備自己。

另外,小敏一開口就向我傾訴她最近睡眠不好。這是由于她害怕家長老師否定的評價,產生了對考試的不安和恐懼,以及由植物性神經喚起的癥狀——失眠。這些都是外源性的學習焦慮。軀體癥狀所表現出來的是整個身心都很累,精神狀態不佳,總在犯困,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上課也上不好。在老師的引導下,小敏漸漸發現了自己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學習焦慮所引起的連帶性問題。由于處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心理上多少有些波動,加上畢業班學習壓力大,父母老師抓得緊。如果這時過分看重自己的學業成績,超過一定的焦慮程度,就會引起心理不安,反而在考試過程中發揮不好。

六、咨詢后記

一般來說,考前焦慮的學生,往往是那些平常表現很好、老師家長眼里的優秀學生。焦慮是因為太看重分數的分量,惟恐考不好有損自己在老師、家長以及其他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我輔導的這個學生在五年級以前是老師父母眼里乖巧、優秀的學生,而且還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只是要上六年級,產生了不適應,就造成現在的這種狀況。為什么孩子這么努力學習,成績還上不去?

低齡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學習內動力不足,只是一味滿足家長的要求。父母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一旦孩子成績下滑,他們就無法接受,于是認為“孩子沒有用功”,放學后,額外地給小孩增加補習班訓練。實際上孩子也在應付外在的情況來保護自己,父母看到自己在學習,以為自己認真,就少些責罵,內心卻不想學,累了也不敢出聲,只好硬著頭皮坐在那里。家長長期不自覺地施與孩子過大壓力,造成孩子典型的學習焦慮。小小的心靈如何經受得起如此大的壓力?學習焦慮是必然的結果。

面對這種情況的學生,作為教育者和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這樣的觀念:成績是其次的,過程很重要,只要我們努力了,不要管結果如何,即使你考得不好,父母也不會責怪你。這樣不僅有助于孩子走出學習焦慮情緒的因擾,更有利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點 評

學習焦慮是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恰當的處理,有可能引起學生身心方面其他的障礙,輕則出現學習效能降低,缺乏自信心;重則可能出現學習倦怠、逃學、輟學或其他行為問題。本文從一個學習焦慮的學生入手,仔細分析了引起學生學習焦慮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壓力,以及學習焦慮的主要表現。重點介紹了作者所采用的心理學干預方法,從心理、行為和學習等方面詳細分析了干預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轉變過程,并且從心理學理論上進行了剖析。雖然本文只是一例個案報告,但其較詳細、深入的描述和分析,對其他專業人員和讀者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示范效應,具有明顯的推廣價值。

點評人:戴曉陽,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龍華中心小學,518109,電郵:sarahyuxia@hotmail.com)

編輯/何 妍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緊張壓力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周迅的“緊張”
淺談對教師幸福感的認識
對液體壓強三種容器問題的淺析
淺論鋼琴伴奏在舞臺實踐中的問題與調整
淺議聲樂技能訓練中常見狀態處理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