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09-11-23 02:46趙成偉
中外企業家 2009年4期
關鍵詞:管理制度管理者制度

趙成偉

內部控制是指在一個單位內部,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內部控制是衡量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對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保證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已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較為關注的話題。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對內部控制重視不足

目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導致企業有章不循、執法不嚴,控制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從實際的情況看,一些企業將內部控制的范圍限定在管理控制、會計控制和內部審計上,對于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和信息與溝通如何實施考慮不多。甚至在許多企業中,有些人至今都把內部控制局限于內部會計控制上。當提到內部控制時,人們往往誤以為就是內部會計控制,或者說這僅是財會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我國有些企業認為加強內部控制,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影響辦事效率;甚至有些企業認為搞內部控制就是對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內部矛盾等。例如:我國××公司任用服刑犯掌管4.5億資產就是一個突出的案例。我國××公司是一家生產鋁產品的上市公司。這家公司下屬子公司——某電業公司總經理在犯了罪之后,服刑期間還當著總經理,掌管著堪稱我國××公司的“救命工程”——自備發電廠工程的管理大權,為了這個工程,我國××公司斥資4.5億元人民幣。尤其令人們難以置信的是,該公司總經理正是因為在這一“救命工程”中利用職權先后收取兩筆賄賂總計3萬元人民幣而被判刑的。法院的判決書表明,該公司總經理目前應該是一個刑期未滿的犯人,而且正處于服刑期內。一個尚在服刑期的罪犯事實上行使著總經理的職責,對公司或者說對公眾股東而言貽害無窮。這個事件的發生充分說明了該公司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公眾必然會對該公司產生不良印象,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我國企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我國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存在著內容不完整、設計不合理的問題。有些企業只具有基本的內部控制操作,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系統,如財務控制的評價制度尚未建立,經濟合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大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側重于事中和事后控制,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事前預測和控制很少涉及,比較重視對實物的控制而忽視對行為者的控制。同時,公司也還沒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企業管理者的產生依然具有很強的政府色彩,這樣產生的管理者習慣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業,而不是管理企業。大多數管理者還不習慣應用現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對下屬人員的工作不能實施科學、有效的監督。很多公司要么沒有內部審計機構,要么建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不能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還有些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時沒有考慮到自身的規模、業務性質等實際情況,生搬硬套,造成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切實際,偏離控制中心。

(三)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意識淡薄

我國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化,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經營風險不斷提高,如何控制與防范風險是我國企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的風險評估就是按照公司規定的經營戰略,利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找出風險點并采取適當的方法降低風險。我國企業風險意識淡薄的現象相當普遍。大部分企業沒有一個健全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管理層的風險意識不足,從制度上缺乏應有的風險評估,使企業時常處于風險經營的境地。因此,我國企業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強。

二、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提高企業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

落實法律法規,實行企業負責人責任制。企業負責人必須以戰略的眼光對待內部控制,要重視內部控制,帶頭自覺執行內控措施,積極實施內控政策,只有站在戰略的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借助政府企業才能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要像宣傳新會計準則、新稅法那樣,對內部控制進行廣泛宣傳和推介,改變企業將內部控制看做是一項制度性建設的錯誤觀念,使企業管理層和廣大員工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是包含企業經營活動各個環節的控制過程和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提高企業管理層和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促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和實施。

(二)健全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管理制度建設必然會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中小企業應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制定規范嚴密的公司章程,設置科學高效的管理和監督機構,訂立科學嚴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使內部控制工作有得力的組織和制度保障。組織制度是為防范風險、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為投資者服務的,與企業的產權結構相對應,通過建立適當的委托、代理契約關系,保證企業外部投資人的利益能夠得到企業內部代理人的有效維護。管理制度是為管理者服務的,是幫助管理者完成委托人交給的管理責任,同時證明自己有效履行了受托責任,應對開發、維護和評價內部控制制度負責。層次化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通過明確各方關系人的權利和責任實現的,使得每個群體或個人的行為都處在他人的監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現控制的真空地帶或控制盲點,而使控制流于形式,難收成效。

(三)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的風險管理要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即通過增加、補充或規范各內部控制環節來減輕可能面臨的風險;其次,要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對企業高風險區域經常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已存在的或潛在的風險;最后,要善于轉嫁風險,如購買保險等??傊?企業的風險管理必須貫穿并滲透于企業內部控制的全過程。為了實現內部控制管理的目標,企業應按照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框架的要求,運用風險控制的具體方法,對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風險及時識別,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以保證企業的管理活動按照預期的經營目標進行,從而促進單位內部控制的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四)建立適合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機制

完善企業經理層的運作機制,通過市場競爭把真正具有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進來,形成一個經理人的競爭市場,由市場來選擇經營者,充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避免行政干預代替公平競爭。加強對經營者的制衡約束, 通過直接監督、間接監督和制度約束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使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具體的行為準則在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下有效發揮作用。內部控制還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情感的溝通與交流,消除管理者與其他員工之間的隔閡。這樣才能構筑強大的企業團隊,并充分調動組織中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控制的效果。我國企業的現狀是管理者與行政級別掛鉤,從而導致管理者缺乏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動力,因此管理者知識和能力結構上的缺陷就不可避免。所以加快管理者的職業經理人步伐,是提高管理者和經營者素質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的加強并不是短期內能完成或達到預期效果的, 也不是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國家應該給企業塑造一種重視、開發和研究內部控制的宏觀環境, 建議立法機關或其他職業團體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全面的研究, 或制定準則、或提出指南, 給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提供一個框架和參考依據。此外,外界也可以給企業管理者以適應的壓力和動力, 讓其自覺提高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

(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管理制度管理者制度
淺析新時期企事業單位管理制度建設
窗口和鏡子
某些單位的制度
基層農技推廣管理制度對農技員技術推廣行為的影響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資金管理制度的創新研究
取得員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權的六大誤區
論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