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研究文化政治與人文學科”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009-12-01 09:12張奎志
文學評論 2009年6期
關鍵詞:文學院文論文學理論

由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和黑龍江大學主辦的“文學研究、文化政治與人文學科”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09年8月3-6日在哈爾濱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高校、社會科學院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奧地利克拉根福特大學、韓國慶熙大學、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7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圍繞著“文學與政治”、“中國當代文論的建設”、“文學的文化研究”、“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探討。

一、關于“文學與政治”問題:文學與政治的關系是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與會代表就此一論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陶東風教授提出,中國文藝學界普遍流行一種未經深人審理的看法: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知識的政治化是最大的歷史性災難,它直接導致了文學理論自主性的喪失,使文學理論淪為政治的奴隸。因而,文學理論的出路在于其非政治化。他指出,這是把特定時期、特定語境——中國極“左”時期——中的“政治”理解為普遍意義上的“政治”。這種特定時空語境中產生的文學理論和政治的關系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據此得出的文學理論自主性和其政治性不能共存的結論同樣不具普遍有效性,西方當代諸多文學理論知識的政治化特點就說明了這一點。當前文學理論的“非政治化”逃避了對公共政治的關注和批判性反思,這正是它的巨大危機的征兆。山東大學中文系陳炎教授則關注中國大陸意識形態格局及其轉化模式。他指出,在由生產決定消費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城市與農村的意識形態主體分別存在著一個不完整的“三角關系”,而進入以消費決定生產的“市場經濟時代”之后,城市中的市民階層和農村中的農民階層可以運用“看不見的手”反過來決定并參與文化產品的創造,彌補了原有“三角關系”的殘缺。經過較長時期的發展后,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格局有望重新構筑起一種多邊而又穩定的“三角平衡關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朱國華教授從本雅明復制理論的中國再生產人手,討論了本雅明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在中國語境旅行中的遭遇及其所隱含的政治無意識。他認為,本雅明受到中國學人的特別關注,但學人們討論比較多的是膜拜價值、展示價值、韻味、復制技術之類概念,而構成《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政治出發點的部分,卻基本被忽視了,在有的譯本中此部分甚至遭到了閹割的厄運,這與西方學人對此文政治激情的強烈關注成為一個醒目的對照。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尤西林教授則關注審美時尚在當代中國轉型期的政治哲學涵義。他指出,審美是一種亞政治,審美等級的差異是最大的差異,審美時尚也是一種政治文化,現代審美的危機在于,唯形式扮飾的審美時尚受制于金錢支配下的商品消費并極易蛻變為富人的審美意識形態。當富人以審美時尚厭惡窮人的丑陋外表時,審美共通感的人類公共性及其人文超越本義已被拋棄。蘇州大學文學院劉鋒杰教授就文學想像中的“政治”及其超越性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政治的內涵包括了理念層、制度層與政策層三層含義,其中理念層面表達對人類美好生活的想像。文學與政治的關聯,正是文學作為人類美好生活的想像與政治想像的結合。但由于文學的想像是非實踐性的,它始終保持著對政治實踐的某種超越,從而形成了對政治的積極介入與糾正。上海師范大學楊文虎教授指出,變化社會中政治的內涵也在變化,今天文學更應關心例如欲望、資本和GDP這些話題。GDP決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的指標,GDP的政治經濟學實質已經毫無爭辯地擺在我們面前,文學不應一味地為GDP飆升而歌功頌德。

二、關于“中國當代文論的建設”問題:這是本次會議關注最多的話題,很多學者都提供論文,或在大會上作主題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復旦大學中文系朱立元教授提出,應以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指導,來思考、研究和建設當代的文藝理論。他認為,文學的本質、功能固然可以從反映、從意識形態等角度,層次去揭示,但反映只能是人的反映,意識形態也只能是人的意識形態,所以,從人、人學角度切入進去闡發,可能更加貼近文學的本質、功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曹順慶教授則繼續關注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他指出,中國文論在現代轉型時走了一條西化的道路,西化道路打開了中國文論的新局面,但盲目遵從西方話語范式,也形成了現代文論失語。在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中,有一種最為根本的思維左右著中國文論的發展,那就是“科學。理念,它是中國文論演進的雙刃劍。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張玉能教授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當代文論,要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美學、文論的倫理政治傾向,高揚“美善相樂”、“詩言志”、“文以載道”、“文章乃經國之大業”的優良傳統,避免以倫理政治傾向完全取代文學藝術的審美本質特征的偏向,真正把真、善、美統一在文學藝術之中,建設起審美意識形態論的文學藝術本質論。揚州大學文學院姚文放教授把共和國60年文學理論的理想追求及其嬗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七年以及十年“文革”文學理論為政治烏托邦所主導,新時期文學理論為審美烏托邦所主導,90年代初到新世紀文學理論為文化烏托邦所主導。他指出,審美烏托邦和文化烏托邦這兩者的政治意向對于近30年來的現實政治起到了柔軟化、彈性化、寬松化的作用。而文學理論在當代社會價值體系重建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李春青教授關注了文學理論與人文知識分子的身份問題。他指出,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漸漸離開人文知識分子的精神領地而趨向于市場、趨向大眾,在商業利潤的驅動下運作,不再理睬知識階層的號令。于是文學理論陷入空前的尷尬狀態:失去了傾聽者,成了封閉于小圈子里的自說自話,文學理論出現了合法性危機。文學理論的未來發展取決于人文知識分子在社會文化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

福建社會科學院南帆教授則分析現實主義概念的發展歷程及與其內涵。他指出,現實主義的發展歷程十分曲折,在西方文學史上也有多種現實主義。但怎樣理解現實主義,卻沒有一個大致公認的定義,現實主義也因此逐漸喪失了明確的內涵和外延。多數時候,人們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不動聲色的摹仿和逼真寫實這一層面上。但摹仿和逼真寫實不是終極主題而是一種技術,而各種意圖、觀念均可以隱藏在這種技術背后,主宰這種技術。溫州大學馬大康教授指出,新時期以來“文學反映”被“文學創造”,繼而又被“文學生產”所取代。這一變化背后實際上隱含著文學觀念變革和文學理論研究范式變更。創造論和生產論分別代表了兩種研究范式和兩套理論話語,而文學生產論取代文學創造論,是知識分子意識到自己日漸喪失文化特權的現實處境,無可奈何地接受操控的結果。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馬漢廣教授對后現代語境下的文學觀念進行了梳理,他指出,在后現代語境下,作者、作品和讀者都發生了變化:作為精神主體的作者,變成了話語實踐的寫手,作為表情達意的作品,變成了語言游戲的文本,作為被動接受的讀者,變成了共同參與的游戲者。

清華大學外語學院王寧教授呼吁在中外文論對話中強化中國聲音和話語權。他指出,中國是一個文學和文化理論大國,但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界發出的聲音如此微弱。如何才能使我們的研究,至少就中國研究而言,走出國門進而產生廣泛的國際性影響?為此,他還提出了具體的方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夏中義教授指出,文藝理論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活法,一種是活在當下,另一種是活在昨天。當前的文藝理論也可以不介入當下,活在昨天看一看以往的學術走過了怎樣的路。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李慶本教授提出,要注重間性研究與中國當代文藝美學的理論創新問題。通過對學科間性、文化間性、主體間性和文本間性的研究,可以促進中國當代文藝美學的理論創新。廣東教育學院中文系陳涵平則分析了后現代文論從歷史向現實的跨界、從文學向文化的跨界、從語言向符號的跨界,從自我向他者的跨界特征。

南開大學文學院劉俐俐教授關注民族文學理論與方法問題。她指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過程中,要重新理解和表述民族文學特性和批評理論。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湯曉青研究員則指出,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中,要處理好中華民族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學之間的幾種關系。深圳大學文學院莊錫華教授則提醒注意中國現當代文論發展中的激進主義思潮,他指出,中國現當代文論的發展一直受到激進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文學審美領域內,激進主義一方面推動了現代文學的加速轉型與革命發展,另一方面也時常造成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周期性震蕩。

三、關于“文學的文化研究”問題:文化研究是當前的熱點話題,也是本次會議的重要議題,與會的專家、代表就這一問胚各自發表了看法。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方克強教授提出,要返歸文學、文學性、文學文本,重建文學理論的文學焦點。他考察了西方從文學理論到理論再到后理論的演進及意義,質疑了80年代文學自主性、自律性訴求評價中的“歷史淘汰論”和“政治解構論”,并分析了當下文學理論界重“理論”輕“文學”的失焦現象,主張對“理論”時期的后現代主義與80年代的文學自主性訴求采取既反撥,又吸納的雙重反思立場,提出后現代主義與新審美主義結合的建構思路。暨南大學文學院蔣述卓教授指出,文化研究對文學研究產生了如下的影響:從意識形態政治轉向了日常生活政治,從文本的研究轉向了生產過程的研究。從關注經典到關注非經典。文化研究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視角多元,領域開闊,第二,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民眾,第三,文藝與文化生產形成了關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趙勇教授期待,在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有一種新的研究范式。他指出,文學研究受學科制度化之累,其活力、創造力、社會影響力已嚴重下降;同時,面對大眾文化生產機制制作的文學產品,文學研究也無力應對。文化研究以反學科的面目出現,卻正在走向學科制度化的老路;而不以文學,尤其是作為大眾文化的文學作為研究對象,這也成為文化研究的一個軟肋。因此,他提出,在文學研究中增加文化研究維度,在文化研究中增加文學研究維度。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王一川教授提出一個新關鍵詞——藝術公賞力。他認為,這是把握當今媒介社會藝術的純泛互滲現象、推進藝術素養論范式的一種必然選擇。藝術公賞力包括可信度、可賞質、辨識力、鑒賞力和公共性等五要素及相應的五原則。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Rainer Winter指出,因特網自促進了各種專門文化和共同體的發展,以及已有的社會、文化團體的成長。在線媒體的應用和虛擬審美共同體的構成具有復興民主的潛力,但其描述需要在文化實踐和日常生活習慣中進行。密西根州立大學Hsiao-ping Wang指出,要重新思考中國現代文學批判性研究的終極目的問題。

四、關于“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問題:本次會議還就文學研究、文學批評問題展開了討論。南京大學文學院趙憲章教授提出,要關注文學和圖像的關系研究。他在考察了文學和圖像的關系后,提出文學和圖像的關系主要體現在語言和圖像的關系,語言和圖像的分合自有規律,圖像是文學傳播的加速器,催生了文學啟蒙,“語圖高低”論是一個偽命題,“互文關系”才是學理探討的根本。美國亞利桑那大學Dian Li教授則就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倫理批評作了發言,他指出,在當代文學批評話語中,倫理批評的缺席十分明顯,因而,需要對倫理批評的意義及它與倫理的關系進行重新思考。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張奎志教授對文學接受活動中的“家族相似”問題作了論述,他指出,在文學接受活動中存在著明顯的“家族相似”現象。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而文藝理論中的許多概念,如“共通感”、“審美移情說”、“同形同構說”都不同程度地隱含著“家族相似”。文學接受中的“家族相似”表明文學接受是一種限定性的,它也帶來了批評中的“偏袒”。中山大學中文系王敦則運用細讀法解析王小波Ⅸ革命時期的愛情》第一章里的兩個中心意象:高塔與幽穴。認為高塔與幽穴,分別隱喻了政治的強力空間和個體的私人感受。高塔與幽谷的對位,以性隱喻的方式將強力政治與私人感受二者之間的關系表征為性施虐與性受虐。復旦大學中文系戴從容則介紹了西方女性主義批評個人化批評。

會議閉幕式由《文學評論》常務副主編胡明、黑龍江大學校長張政文主持,朱立元教授作了總結發言。

猜你喜歡
文學院文論文學理論
社會轉型期中國文學理論創新研究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
師范院校本科生導師制運行模式與實踐評估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造性轉化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造性轉化
新媒體時代文學理論教學研究
風去哪兒了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追憶黃藥眠
中西比較詩學研究的“民族性”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