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于“生本” 重心在“師本”

2009-12-15 05:37黃淑媛
新華教育導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優化思維

黃淑媛

【摘要】在“生本”教育的今天,教師自覺投入專業素養的發展,不斷反思教學的“真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準確地把握概念教學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連續性,“吃透”教材,挖掘文本價值,用敏銳的眼光捕捉有利的資源,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設計、激發潛能,讓學生不再排斥數學,不再懼怕數學概念,積極愉悅地深入概念實質,取得課堂教學的“低負高效”,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生本;簡易;嚴密;優化;思維

Have a foothold at the "living an origin" center of gravity in "teacher origin"

—— Shallow Xi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e excellent to turn concept teaching

Huang Shu-yuan

【Abstract】At"living origin" education of today, teacher aware of self devotion profession cultivated manners of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introspect "true problem" of teaching to seem to be is importance.In the teaching, accurately confidence concept teaching of science, system and continuous, "eat deeply" teaching material, scoop out text origin value, with the sharp taste catch a beneficial resources with learn settle teach, agreeable learn but lead, with meticulous care design, stir up potential, let the student no longer reject mathematics, no longer fear mathematics concept, aggressive dulcify ground thorough the concept be substantial, obtain "low negative efficientl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initial mission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Living an origin;Simple;Tight;Excellent turn;Thinking

數學概念不僅是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概念本身的特性,學生往往因掌握不到位產生排斥的心理。為了加強概念教學,一線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掌握小學數學概念的系統性,摸清概念發展的連續性。教學時,合理地利用教材資源,恰當充實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深化,這樣,才能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易懂,學生興趣,取得課堂教學的“低負高效”,實現知識傳授與思維訓練的有機統一。

1.表象的具體性——精簡易記

每一個數學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名稱,所以概念教學引入我們要根據它形成的背景,不同的特性,探求其相應的教學方法。通過與概念有明顯聯系、耳熟能詳、觸手可及、直觀性強的例子,使學生在對具體事物的體驗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認識.這樣的教學適合學生思維直觀的特點,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在認識“平移和旋轉”時,我們可以先播放一段學生喜愛的游樂園動態畫面,里面有各種游樂項目:觀光纜車、小火車、風車、滑滑梯、摩天輪、小飛機、旋轉木馬等,看到這些好玩的項目,學生的興趣大增,情商也隨即完全投入。這時,我們就問:剛才你們看到的這些項目運動方式是怎樣的呢?相同嗎?你能模仿一下嗎?在學生的動作模仿中,體會到了“平移”和“旋轉”的運動方式。這樣的教學不但直觀形象,在動手體驗中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具體形象的事物,有利于學生建立概念的表象。倘若教師在課堂教學苛求形式上的直觀,肆意渲染,忽視了直觀教學的簡潔性、實用性與合理性,那么,我們的概念教學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記得有位老師在教學《平移和旋轉》時,為了學生更好掌握“平移”概念的內涵,利用多媒體創設了小兔子搬家的趣味情境。兔子搬完家后,回到一塊空地上為誰搬的路途長而發生爭執。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說灰兔子搬的路途長,有的說白兔子搬的路途長。追其原因,生答某某兔子從搬起點再回空地,感覺是長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雖執教老師強調誰搬的路途長,可年少的學生看完動畫后興奮的心情,沒有在意教師的提示。倘若兔子搬完家后按兵不動或不用兔子直接平移房子,讓學生判斷房子左右兩邊緣移動長短是否一致豈不更簡單明了呢?

2.過程的歸納性——層層遞進

學生由直觀感知所獲得的對于概念的認識是粗淺的,而且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嚴密抽象的數學概念,僅靠“經驗”介入和“實例”感知的依托,學生往往難以“準確把握”和“深度理解”。在形成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及時抓住已學過的概念與新概念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層層深入,適當設計一些遞進問題進行點撥啟示,既能及時擺脫學生對于具體感知材料的依賴,克服直觀感知帶來的局限性,有效抽象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又能促進概念理解的“準度”,實現系統知識的和諧統一。如,在學生初步認識“質數與合數”教學之后,拋出“一個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是非判斷。我們知道,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合數是除了1和它本身還能被其它整數整除的自然數。無數個自然數中也包含“1”,“1”除了被1整除外沒有其它的數,所以“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但它是自然數。

當學生對所學的空間圖形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要通過“非概念變式”圖形的介入比較,理解概念的內涵,歸納出概念的本質屬性,確保概念理解的深度。如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我們可以設問:“三角形是一個什么的圖形?”多數學生會回答:“有三條邊的圖形是三角形?!苯處熾S即在黑板上畫出,這時學生就會猛然醒悟,主動糾正語誤,理解了三角形應該是三條邊首尾連接或圍成的圖形。

為避免學生的思維出現偏差,我們要利用直觀表象的中介作用,由淺入深、層層引入、剝繭抽絲,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樣就能使學生牢固形成概念的結構體系,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遺忘作用。

3.概念的邏輯性——準確嚴密

新課標引領下的數學課堂,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活潑生動。但是,數學概念嚴謹的特性卻逐漸被忽視,數學課堂中概念不嚴謹的現象司空見慣。為了避免今后教學中一些“偶然”的突發事件,在數學概念抽象概括中,我們的思維表述要有邏輯、嚴謹,枚舉的例子要簡潔、有力。這不僅是數學學科的特點所決定,更應是數學概念課的嚴密的邏輯所在。如在教學“平行線”中,讓學生說出什么是平行線,不少學生會答“兩線平行”必須是“兩直線不相交”的本質。究其原因是在學習平行線的概念時,教師并沒有進行建立異面直線概念的變式滲透認識,所以雖然學生當時也理解了“平行”概念,但忽視了“在同一平面內”這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這樣的教學造成學生對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概念,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解題速度和學習質量。又如,在一次農村教師全員培訓觀摩課中,有位老師在教學“0的認識”時,利用生活中含有“0”的表示“沒有”或“起點”例子,舉出了溫度計的中“0”。顯然,“0°”不能表示沒有溫度,但難道是所謂的“起點”嗎?那么,是什么使數學新課堂失去了本該有的嚴謹性呢?是老師自身沒有深入解讀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的科學性,盲目跟隨教育新思潮,導致教學內容脫離了教學實際,他們自身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對數學嚴謹性認識和生活經驗總結不足。

數學是嚴謹的,數學概念的定義的邏輯是嚴密的。作為教師,首先自己對數學概念的實質含義要有個透徹的理解,系統把握,要具備一個能滿足學生需要的數學知識體系。同時,在發展數學與生活相融合思維開放空間時,應該為學生提供精確恰當的信息,維護數學概念的嚴謹性,避免給學生后續學習和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

4.思維的深刻性——學用并進

從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看,任何一個數學概念與其它有關概念都存在區別與聯系。在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抽象初步形成新的概念之后,教師要善于從縱向和橫向尋找切入點,引導學生透過概念的表面深入概念的實質,利用多形式的問題對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優化提煉,使概念學習過程成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正確把握概念的內涵以及使用的條件和范圍,防止由于思維偏差造成概念泛化,影響對概念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縝密性。在是非判斷時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少走彎路,在應用解題時能抓住問題的關鍵,一步到位。這樣我們就達到了教育培養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這個是非題,它首先說明減法是一種運算,同時又說明是加法的逆運算。它表示了減法這個概念與加法概念之間的聯系。在學了分數的概念后,我們也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小數、整數等概念的內在聯系,使學生明確小數是分數的特例,整數也可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而且可以把它化成分母是任何自然數的分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在整數里,一個數值只能表示一個數,而在分數里一個數值可以用若干不同形式的分數來表示。這樣,學生的思維產生“飛躍”或“質變”,為今后解答有關實際問題拓寬了思路。又如在學習“乘法分配律”內容之后,我們可以設計開放式的聯系。在橫線填上合適的數,使算式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____×13+____×13=;16×5+____×____=等這些開放式的綜合練習,它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深化概念,提高解題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由技能到能力的轉化。

然而,在一次聽課中,有一位老師在教學“速度、時間、路程”時,為比較速度的快慢,出示了這樣的一道練習題:飛機每小時大約飛行950公里,汽車3小時大約行駛1800公里。生答:不能比較。師:是的,因為時間單位不一樣,所以不能比較。教師本身缺乏一定的數學專業素養,對小學數學教材上的一些基礎知識的科學結構尚未完全掌握,思維局限于教材單一的目標,使諸如此類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的機遇失之交臂,令人惋惜。

毫無疑問,本著以學生發展的理念,著眼點是“生本”,著力點則是“師本”。教師的主動地深入教材研讀,把握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及特點,敏銳地抓住課堂生成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嚴謹教學,以理性的目光,居高臨下地審視教與學的過程,不斷地剖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有可能長善救失,才有可能優化概念教學活動,才有可能有效促進全體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主動發展的教學。

收稿日期:2009-11-02

猜你喜歡
優化思維
優化問題設計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思維總動員(三十)
巧設提問,讓思維多走一步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CAE軟件操作小百科(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