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09-12-31 09:43李佩寅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平行四邊形數學知識創設

李佩寅

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出發點。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學生“每事問”,他高度評價問題的價值及意義,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愛因斯坦和英費樂爾德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的或實驗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币谩稊祵W課程標準》。人的思維始于問題,小學生的思維也是伴隨著層出不窮的問題展開的。問題意識更是數學的靈魂,沒有數學問題就不會有較高質量的思維。培養問題意識是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顯著特點,更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他們敢問;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使他們愛問;給學生提供提問機會,使他們善問,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 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題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否得以表露,取決于是否有適宜的學習氛圍。

作為教師首先要擺正師生的關系,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中應留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我質疑自我展示,給學生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其次,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視他;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時,要先肯定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再及時給予幫助;三是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創設發現問題的平臺。由于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學中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尋找問題,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生活經驗應用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來,再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切實了解并尊重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生活經驗,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有問題問。

2 注重情景,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

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征,加強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培養,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體驗、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實踐活動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有利于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1 創設情境,激發問題意識。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應重視問題情景的創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引起學習需要,同時問題本身也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定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課本資源——信息窗,把數學的內容寓于各種各樣生動具體的情境之中,增加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使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探索,形成認知沖突,激起學生提出問題的動機。

如: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下冊簡易方程信息窗,展示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說明。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所了解的珍惜動物的知識,找出主要數學信息,再請學生根據找到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解決的辦法。再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孩子們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做一些夸張的動作、表情和問話,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故意裝作驚訝地問那些舉手的學生:“真這么快能算出來?”很迷惑的問“我怎么不知道”……此時,學生已經從“要我問”轉化為“我要問”,主動探究的欲望亦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2.2 動手操作探究過程,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對于小學生來說,思維更離不開形象和動作?,F代教學論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薄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記憶與模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動手操作是探索、發現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這里的操作起到豐富學生感知的作用,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借助情景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生: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學生已有探索平行四邊形特征的經驗,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平行四邊形學具自主探索相互質疑、補充,最后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這時再引導“還有問題嗎?”生:怎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能用所學過的求面積公式來求它的面積嗎?大家討論后得出: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學生小組合作,拿出準備好的多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及剪刀,想辦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操作之后進行匯報,交流自己的驗證過程。匯報的時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種,在這時,我又及時引導:還有問題要問嗎?學生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要沿高剪開?”學生又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體驗和理解。

3 提供機會,使學生會問

雖然孩子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會提問的能力和勇于挑戰權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養。由于學生學習、生活經驗都不足,僅靠膽量和興趣還發現不了實質性的問題,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識關鍵的問題。因此把數學教學內容轉換成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情境,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起矛盾沖突,激發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從而促使其學習動機的形成,促進學生自覺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如在教學利率一課時,帶領學生到銀行去儲蓄,以自己的壓歲錢為例,讓學生儲蓄、取錢,觀察銀行周圍環境,特別要記錄的是銀行的利率,這時候學生開始產生問題了,“什么是利率?”“為什么銀行的利率會不同?”然后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自己來解決問題,找到符合自己實際需要的儲蓄方式。并使學生養成了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的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又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至少兩個,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能不能通過拼、擺、移、剪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通過割補方法,能轉化為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使學生在問題情景中,學生通過動腦探索,不僅獲取了知識,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創新思維意識,提高了思維能力。

4 適時評價使學生善問

要使學生逐步提高提問的質量,善于提出問題。教師還要注意適時總結評價。正確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獲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積極地表現自己,各自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首先,要對學生的提問表現出極大熱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簡單的結論性評價。譬如,學生提出合適的問題后,教師就應表現出非常高興的樣子:“你是一個愛動腦的孩子,老師喜歡你!”“你很會思考,像一個小科學家!”還要經常表揚敢于提問的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給學生滲透問比不問強的意識。提供機會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質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讓學生評價。如學生提出問題后,讓其他的學生進行評價:如果這位同學說得好,學生就會說:“我非常欣賞(贊成)他的想法!”如果說得不完整的,學生會說:“我可以給他補充嗎?”或者說:“我給他提個建議……”這樣學生在評價其他同學時,也學會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5 留有余味,走出課堂

長期以來,人們倡導“堂堂清”、“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等理念,期望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事實上這是人為將學習過程支解成一個個機械的學習環節,并未把學習看作一個系統連續的過程。這種觀念一定要改變,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是既要切斷“尾巴”——不能課內損失課外補,又要留有“尾巴”——讓學生攜問號離開數學課堂。

總之,在適宜的土壤中運用適當的方法去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不僅僅是教師設疑,學生回答、教師還應該給孩子們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夠勇敢地從各種現象中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課堂形成一種積極思考、勇于探討的熱烈氣氛,從而發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平行四邊形數學知識創設
創設未來
平行四邊形的煩惱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平行四邊形”易錯題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找圖形
特殊平行四邊形與圖形變換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