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物理教學

2010-11-30 08:37吳國靜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蠟燭課程標準主體

吳國靜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那么,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該如何進行呢? 根據“新課程標準”課程基本理念的說明: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滿足每個學生發展的基本需求,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那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在物理教學中應逐步適應“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怎樣才能做到在物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嘗試:

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采取了少批評多鼓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呢?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有一個重要的心里因素——“情感”。教育心理學認為,師愛是教育之魂,是教育的生命線,也是教育的潤滑劑、催化劑,它應滲透在教育的全過程。教師要細心地去捕捉學生身上瞬間閃現的火花,及時的贊美他的閃光點,哪怕在別人眼里只是微不足道的,而對學生而言,那是他的驕傲。要讓學生感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讓他們的心中充滿美好的憧憬和理想。這樣才讓學生喜歡物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其次在物理教學中,常采用適當而必要的“刺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興趣性,以興趣引路,并能緊緊地吸引住學生。激發和利用興趣的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也可增強教師上課的針對性和可接受性。例如進入初中物理的第一堂物理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魔術表演”。把一塊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點燃的蠟燭(為了便于移動它,你可以把蠟燭尾部燒熔;然后把蠟燭粘在一個舊瓶蓋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間的距離,要和蠟燭到玻璃之間的距離完全相等。拉上窗簾,使屋子變暗,從蠟燭這邊向玻璃望去,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蠟燭正在水中燃燒。把上面實驗中的水杯拿開,把你的手指放在原來水杯所在的位置上,他們會驚奇地看到一個很難相信的現象——你居然毫不在乎地把手指放在火焰里燃燒??吹脤W生滿臉迷惑。此時學生會對物理實驗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學生眼里老師就像是一個魔術師,物理實驗好像在變魔術,這時教師就應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鼓勵他們去解開這些“謎”,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以讓學生有更大的求知欲。再如講到“壓強增大沸點升高”這個內容時,做如下的實驗:在燒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溫度計的塞子塞緊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連通(或者連接一個小氣筒)。用酒精燈給燒瓶加熱,你可從溫度計上看到,當溫度接近100℃時,瓶里的水沸騰了。這時你用力推壓針筒活塞(或者壓氣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壓強,你會看到,雖然仍在加熱,水的溫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騰停止了。這說明,水的沸點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升高了。這些實驗不但有趣,而且對學生掌握知識有著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先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求知欲。實踐表明,這大大地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

二、發揮學生物理學習的主體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我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以學生為主體,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生與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從而形成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的獲得都可以是老師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思考,開拓學生思路,讓學生在自主討論中完成。例如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的《安全用電》這節課,老師可以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用電實例讓學生討論,哪些符合安全用電規則,哪些違犯了安全用電規則。通過討論,使學習氣氛活躍,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獲得了安全用電的知識。又如,在做奧斯特實驗時,邊做邊提出下列問題:(1)導線上未通電前導線旁的小磁針北極指向什么方向?(2)導線通電后,小磁針北極指向什么方向?(3)斷電后小磁針北極如何轉動?(4)改變導線的電流方向,小磁針北極指向是否改變? 這樣,通過一連串的發問,將學生帶入一個不斷探索的情境中,從而使學生理解并建立起電流的磁場概念。引導他們自覺地進行討論、分析、比較、綜合歸納,順利地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和統一,提高了學生思維的自覺性。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增強發問的隨機性和靈活性,恰當的點撥、啟發,或運用變式,或“借題發揮”,或激發靈感,有意識地創設新的問題情境,擴展學生的思維領域。要善于因勢利導地向學生提出新問題,在學生成功的喜悅中添加新的刺激,將學生從已知境界帶入新的未知境界,推動了思維的發展。物理教學中能多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式學習,會使學生的思路更寬闊,思維更靈活,讓學生有更多更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學生是學習活動真正的主體,是主動又積極的知識探究者,而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者;教師是為創設寬松、和諧氣氛的組織者,并適時地稍加點撥的幫助者和指導者,不同見解的鼓勵者和支持者。而且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了熱情的火花。

實踐證明,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能有效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學習,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教育思想。

猜你喜歡
蠟燭課程標準主體
廣州市教育局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神奇蠟燭
吹蠟燭許個愿吧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