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010-11-30 08:37焦慶華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高三思維能力分析

焦慶華

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逐步形成辯證思維意識;使思維活動具有更強的預見性和創造性;提高其思維發展水平,從而發展中學生的智力;努力培養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是中學地理教師神圣的職責,是愛學生,促進其智力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關鍵因素。

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地理學科因其學科的特殊性,許多高中學生比較難以適應,部分學生對地理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因此對學生尤其是高三學生來說,加強對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分析高三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欠缺的角度,嘗試探討如何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地理學不好的因素

1.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不夠。許多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僅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對地理知識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長期以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獲取依賴死記硬背,依賴于對地理結論的掌握,忽視對地理原理的探究,從而造成學生在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束手無策。比如對地方時的分析,教材中僅僅提到偏東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沒有涉及到偏東的地方到底可以定為幾點鐘,所以導致許多學生僅僅局限于會計算時間,而我們許多老師開展教學的時候也沒有特意分析時間是怎么定出來的,從而產生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障礙,做一些普通一點的題目不難,但對較難的題目就開始頭腦迷糊起來了。

2.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綜合分析鑒別能力差。地理知識體系的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的思維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這樣才能在地理學習中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地理問題的本質特征。但是不少學生卻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導致學生容易在地理學習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無法形成全面的認識。比如學生對光和熱的理解,認為一個地方的太陽輻射能強烈,這個地方的熱量一定充足,但熱量又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學生又不太清楚。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現象如青藏地區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的現象的時候,往往無法進行正常的思維。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為什么比較平緩,許多學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

3.思維的邏輯性不強,易受思維定勢束縛。在地理學習中有的學生雖然具備了解決某一問題的知識,但由于思維過程條理不清,違反了某些邏輯規則,結果得出的卻是錯誤的結論。如對熱力環流,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由冷熱不均引起的各個環節的先后順序,而導致對高低氣壓的產生原因分辨不清,從而產生大氣垂直運動是由低壓流向高壓的錯誤結論。

二、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1.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的地理思維。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得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頭腦中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有對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認識,如知道有大陸漂移說這種理論,但具體這種學說支持的依據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時老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提出問題,大陸為什么會漂移,要解決幾個問題呢?學生就會逐步去分析,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大陸水平漂移的動力,來源于什么地方,為什么長期朝一個方向,二是大陸這么重,為什么還會漂移。然后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最后歸結到目前比較成熟的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也能充分理解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的區別。

2.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打基礎。進入高三復習,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學生是很難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學中,要足夠重視一些具有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性思維的內容,對這么內容教師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動用全教研組的力量來思考,然后實施教學。如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為什么比較平緩,就結合高一地理的內力和外力作用分析。如果遇到一些相關的學科,則更要請教一些相關學科的老師,這樣學生的地理思維才能建立得比較全面。如對全球定位系統的衛星數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個物體,需要幾顆衛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關知識配套。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時為完善地理知識結構,地理教師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階段嘗試讓學生去記憶教材的大標題和黑體字的方法,因為教材的編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維來進行的。

3.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地理思維能力。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對地理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生活中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如對時間問題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個對時間計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去做很多的難題,本人以為關鍵在于讓學生思考時間的定義,如地方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其來源,缺陷以及補救措施,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地主時一區時一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思維脈絡。又比如在分析黃淮海平原農業為什么低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低產原因有哪些,屬于地理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該地區的會有哪些原因,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用來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總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告訴我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任務。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踏踏實實的敬業精神。只要能大膽的沖破思想束縛,銳意改革,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就必然會取得一定成績,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然會大大提高。

猜你喜歡
高三思維能力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高三·共鳴篇
回頭潮
我把高三寫成詩
高三未了,你準備好了嗎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