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文化建設的第三種途徑:主動創生

2011-03-15 03:30李偉勝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期

摘要:學校文化建設有三種途徑:理性思辨、歷史敘事、主動創生。相比之下,第三種途徑值得開拓,進而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根本途徑。學校文化與學?,F實生活的隔閡見證著主動創生學校文化的必要性,文化本身就具有的主體性昭示著主動創生學校文化的可能性,學校教育活動的人為性彰顯出第三種途徑的可行性,即通過創造性地改進日常教育活動而主動創生學校文化。

關鍵詞:學校文化建設;歷史敘事;主動創生

中圖分類號:C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4608(2011)01-0091-06收稿日期:2010—09—20

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05JD880059)

作者簡介:李偉勝,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系副教授200062

一、現有困惑說明主動創生

文化之必要

1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一種困惑:學校文化與學校生活的隔閡

在基礎教育發展達到新的階段時,社會對學校的期待已經從“規范”轉向“優質”,需要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影響學校教育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例如變化迅速的教育思想和政策、多元化的社會思想、課程改革帶來的新挑戰等。此時,無論是促成優質學校的成功,還是維持學校的正常發展,都讓人們將眼光投向學校文化這一重要因素,希望它成為可資利用的一種發展資源;學校文化建設,也就成為許多人在思考學校發展時的一種選擇。

但是,隨著諸多學校、乃至有些地區以行政方式推進本地學校建設學校文化時,一個讓人感到困惑的情形是:學校文化確實被清晰地描述和把握、文化標識別也被精致地描繪(諸如整齊的校訓、漂亮的圖案、順口的話語,成套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但它卻讓人生出一種陌生感、疏遠感,乃至于讓人常常揣測:師生員工每天經歷的真實的學校生活,與這些被描述的學校文化之間,究竟有何聯系?這印證了歷史上曾有的一種情形:僅僅就概念、術語來討論文化問題,似乎會越說越玄、越來越復雜,而不一定越來越具體、越來越能讓當事人把握,

2嘗試解困的一種途徑:通過“歷史敘事”建設學校文化

在不懈的研究中,新的思路正被探索。從文化研究的歷史來看,自泰勒于1971年提出“文化”概念之后的一個多世紀中,人們曾經圍繞各種文化定義及文化分析框架展開爭論。薩林斯認為,與其說它們準確揭示了西方的文化事實,不如說只是把文化“抽象”為各種“本質的東西”;后者雖可用來認識、維護或美化現實生活機制及其意義支撐,但同時也遮蔽了西方社會的文化現實展開。所以,理論界不應再就那些“陳腐的文化概念爭吵不休”,而應正視西方社會的文化現實,在事實中考察文化。他之所以對理論界的文化觀念有此“清算”,目的在于重構文化理論探索對于現實社會生活的批判力量。

有學者已經由此指出,學校師生員工,不一定也選擇這種批判旨趣,但可以從上述觀點中得到一個啟示:不是從文化定義出發,而是“直面自身所處的組織現實,體會組織活動事實中的文化內涵,進而尋求或建構能夠用來推動組織活動的精神動力”。后來,隨著“企業文化”概念在1980年的提出和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人們知道文化可以被描述為價值觀、制度、規范、習俗儀式、行為方式等,但它們得以被理解和描述,實際上取決于對企業組織中的活動事實的考察,并用以表達組織成員的精神氣質。因此,“已有的文化概念并不能代替組織活動事實中的文化,而只能為如何表達后者提供詞語參考”。類似地,學校精神得以被考察、得以被表達為概念化的精神名詞、信念、規范、價值觀等,也必須立足于學校組織的活動事實。換言之,“如果不清楚學校發展史及其現實,便無法提煉學校精神和建構學校文化?!睋?,以回顧學校發展歷史為基礎的教育敘事便成為立足于學?;顒邮聦?、提煉和建構學校文化所需的途徑。實際上,這種方式在企業文化建構中已被廣泛采用。

若把通過理性思辨來架構學校文化(如區分為學校氛圍、管理模式、教師文化、校園文化等層面,又從中細化出更多的文化類型)看作學校文化建設的第一種途徑,則關注組織活動事實的“歷史敘事”可被看作試圖超越前者的建設學校文化的第二種途徑。后者的基本做法是:首先,讓熟悉學校歷史者(最好是創業人員)講述學校發展過程中的代表性事件,體會其中蘊涵的精神,從中找出重復率最多的故事,并把它們加工成一個完整的學校故事;其次,讓教師學生聽整理好的故事,討論由此得到的感受、體會其中的精神;再次,將前兩步驟獲得故事和師生感受、也就是敘事結合在一起,提煉出使用率最頻繁的、能夠代表故事精神的詞匯,用以表達學校精神;最后,有學校精神引申出學校的價值觀體系、學校宗旨、使命、理念等,并為每一種文化形式提供至少一個學校故事作為解釋。

3需要探索的第三種途徑:通過“主動創生”建設學校文化

研究者還指出,“歷史敘事并不是建構學校文化的唯一途徑”,因為還有學校建筑、意識、活動及通過畢業生網絡擴大學校的社會聲譽與地位等途徑?;诖?,我們也許可以進一步探索建設學校文化的第三種主要途徑:通過學校教育活動的改進,促進學校文化的主動創生。

在這里,“主動創生”是文化主體(即學校師生員工)主動地采用一種積極的學校發展戰略,逐步改進教育活動質量,使之在延續已有文化內涵的同時,更能與時俱進地生成新的文化內涵,從而滿足新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新一代人的發展需要。我們之所以選用“主動創生”、而不用“主動創造”,并非忽視后者,而是希望強調一種理性的文化建設的“平常心”,將創新落實到日常教育活動的深層次、整體格局,而不必過分追求一時的創新而過于急切,以免停留于形式主義地造出一些只有宣傳效應的表層話語,落人浮躁地建設文化的窠臼。這種“主動創生”學校文化之路,兼有“宏大敘事”與“微觀敘事”;它有立意高遠的教育理想,追求學校管理和教育活動整體轉型,更有看似瑣碎、卻有著滴水穿石之功力的日?;顒拥那袑嵏倪M,從而讓每一位學校成員都有創生文化的自主空間。

“主動創生”的途徑之所以需要探索,是因為我們看到:誠然,前兩種途徑各有成就,其中的“歷史敘事”途徑還能使學校文化不至于“固定于任何一個特定的框架之中”,因為“在敘事的視野下,學校文化乃是表現為校長、教師以及學生對于學校故事的不斷了解與不斷反思”。不過,它們主要是對學校文化中的現成因素進行提煉、描述。在許多學校尚未意識到學校文化之價值、更未主動提煉學校精神和建構學校文化表述體系之時,這些途徑可以彰顯出學校文化之價值和存在;但是,隨著更多學校走上文化建設之路,對學校故事、精神及文化表述有了更為充分的“了解”與“反思”,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發展,而不滿足于對現成因素的提煉和描述,就很有必要結合學校進行的各項教育活動、尤其是其中帶有改革性質

的校本研究活動,致力于學校文化的創造與生成。

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故事,尤其是英雄傳說,其實都是創造性的典型體現。在描述前人的創舉之時,更應重視今天之人、未來之人的創造性,這才是在更高境界上建設文化的根本之道,也是傳說前人創舉的根本宗旨;否則,難免阿Q式的回憶祖上之嫌。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威斯勒早在1923年就看到,“我們對文化的真正興趣在于群體創造文化的方式”,并由此主動提出“文化建設”(culture building)這個命題。相比之下,“主動創生”之路的特征在于:它朝向未來,著眼于文化主體參與創造新的教育活動、致力于學校文化的自覺生成,而前兩種途徑則朝向過去與當前,關注對現成的教育事實的事后追溯或旁觀描述,至于新的教育活動的創生、學校文化在未來的生成和文化主體的主動參與,則未受到足夠關注。簡單地說,前兩種途徑關注學校文化的歷史“積淀”,第三種途徑則關注其當下與未來的“生成”。

顯然,理性思辨、歷史敘事和主動創生這三種建設學校文化的途徑,并非截然相異、更不是相互對立的。事實上,它們應該融合在一起。

二、文化主體性昭示主動

生成文化之可能

“文化世界是一個以人為本體的世界,是一個以人的意向性為動力和指向的世界,是一個以人的活動為基本運動方式的世界”。也就是說,任何文化的存在其實都預設了文化主體的存在這個前提。不過,人作為文化主體的地位,有可能出于不自覺的狀態;如果人能自覺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從文化所具有的主體性的角度,看到主動創生文化、包括學校文化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這種可能性。

1文化的屬人性決定著文化通過人的主動創造而產生影響

人們早已看到,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頗似一種“無縫之網”(a seamless web)的文化模式之中,借其進行社會交往,也由此受其指導、規制。在此基礎上,可以思考:文化為什么有此影響力?我們的看法是:其一,文化本來就是為人(主體)所創造、生成的,因此,文化的影響力實際上最終來自于人;其二。文化仍在繼續為人所主動利用,而不僅僅是讓人被動接受影響。

這樣的看法,與對文化的一種基本理解實際上是相通的,即“文化被看作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表現,這種生活方式不再被純粹地局限于自然環境內,而是一種介入和干預自然環境的方式”。沿著這一思路,既然可借由文化“介入和干預”自然環境,當然也可由此“介入和干預”人文環境——即使這種人文環境已經被公認為一種經典,那也并不意味著它后人只能接受它、而不能參與其新的發展。例如,即使是在進行歷史敘事、梳理已有文化時,人們不僅在“描述文化”,而且在“評價文化”、“選擇文化”。其中,人們會選擇一定立場、采用某些標準。不僅如此,這種立場和標準還可能超越“評價”與“選擇”、指向新的“拓展”和“建構”。因為,“文化是人的活動,它從不停止在歷史或自然過程所給定的東西上,而是堅持尋求增進、變化和改革。人不是單純地問事物是怎樣的,而是問它應該是怎么的。以這種方式,他能夠通過確立超出實際狀況的規范(超越性),而突破自然過程中或歷史過程中所產生的確定條件(固定性)?!?/p>

將此思考進一步聚焦,這就涉及到人與文化的相互關系這個關鍵問題。從人的角度看,人固然離不開文化這個“無縫之網”,但人也可以有足夠的自由度在此“網”中找到自主的生存空間;否則,人何以擁有主體地位、何以配得上享有文化?從文化的角度看,“文化即在滿足人類的需要當中,創造了新的需要。這恐怕就是文化最大創造力與人類進步的關鍵,文化把人類提高于禽獸之上,并不是由于給人類以其所能有的東西,而是指示給他看其所能奮斗追求的目標?!庇谑?,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認為: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之新人的學校教育,更應關注、拓展和利用人在文化之網中的自主發展空間、即人的發展可能性,滿足、發現并提升人的發展需要。

2文化的動態性蘊涵著文化的主動創生之路

荷蘭哲學家皮爾森把文化概念拓展為“人對其周圍力量施加影響的方式”,這已經轉換了考察文化的視角——從歷史積淀的角度轉向人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關系的角度。據此,他認為,“‘文化這個術語與其說是名詞,不如說是動詞?!幕囊粋€方面是傳統,即所有物和規則的傳遞,然而這種傳統是包含在人的活動的變化之中的,是包含在現存文化形式所體現的無數變化和發展的可能性之中的?!币虼?,他主張“在考察文化時,不是把它作為一個已完成的事態,一個現狀,而是把它作為現代文化構成其一個階段的歷史過程?!眲討B的、作為過程的文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文化顯現”。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現象,都處于(或者說被包含于)人的活動之中;或者說,人的活動貫穿于文化的一切現象之中。由此看到的文化之動態過程,即使不是“現在時”的過程,也是“過去時”的或者“將來時”的。所以,可以把各種文化現象稱為“活動”過程的“展現”或“凝結”。

據此看來,學校文化可被視作由以往的“文化活動”創造的成果,更應被看作內蘊于今天和未來的“文化活動”之中、并得以不斷體現和更新的成果,即具有開放的生成空間的可能成果、而非固定封閉的現成成果。在這一方面,“歷史敘事”對學?!敖M織活動事實”的關注確實有超越前人之處,但我們不必停留于此;沿著這一超越的方向,可以進一步推進的是:不僅記述和傳播“昨天”或“今天”的故事,而且創造新的“組織活動事實”,即用主動創生的方式、開發“尚待開創的事態”、將其轉化為實現新理想的新現實,創造出“今天”的故事、策劃著“明天”的偉業。這就是在教育改革之中,用新的教育思想來創造性地改進每天進行的活動,包括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班級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

我們甚至可以說:正是各種具體的教育活動及其改進歷程,構成了昨天、今天的歷史故事,也創造著今天和明天的新文化;在回顧過去時所感悟到的文化積淀,其實正是站在“過去”和“今天”展望當時的“未來”而出現的主動創造與文化生成。若無這種主動創造的教育活動,則無論歷史故事多么豐富、浪漫、輝煌、富有傳奇色彩,都將減損文化意義;因為,沒有文化主體的主動創造,這些故事難以體現人之為人的尊嚴,更難以被當作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作品。

三、教育人為性彰顯主動

生成文化之可行

相比于其他途徑,學校文化的主動創生之路不僅關注對學校精神因素的揭示、反思和提煉,更關注其自主敞現、并在學校成員積極創造的教育活動中得以不斷創生。如此主動創生學校文化的途徑之所以可行,就在于學校教育活動屬于承載著人之理想、體現人的專業智慧的人為活動。對此,可從如下三方面來理解。

1教育活動之人為特征開啟了主動創生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