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理念與實踐相吻合

2011-05-03 02:26吳省榮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體育課教學設計

吳省榮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學設計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把體育教學看成既有計劃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中各項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證。

關鍵詞:體育課;教學設計;吻合性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089-01

體育教學設計是研究體育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制定教學計劃的系統方法。面對初中體育課程改革所帶來的新挑戰,如何提高普通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如何在教學進程中整合運用,是體現體育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本文擬分析研究,提出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及教學設計理念與實踐整合運用的建議。

一、課程目標與單元教學目標設計體現吻合性

初中體育教學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具有較強內在聯系的知識、內容和運動素材進行整合、重組和拓展性開發,從而確定一個具有趣味性、知識性、游戲性的學習主題,每個主題構成一個單元教學目標。例如我們開發的以運動項目和游戲相結合來呈現的主題《田徑、游戲》教學單元;通過有組織、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完整的理解學習內容和構建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對所學體育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又如主題《模擬消防員》教學單元;我們既可發展學生的體能和技能,又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體項目進行整合。

二、課堂教學設計理念體現動態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設計只是注重課前設計,把大綱教材中規定的知識內容原本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設計如何教給學生現成的理論和結論,無需學生思考和實踐。對在教學中有無問題,如何解決等確不曾進行設計,教學后的問題就更不關心了。教學設計不單是課前、課中、課后的一個一個的片段,而應該是一個完整過程中的相互聯系的,動態的、發展的不同階段。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應根據學生發展的需求來進行教學設計,并選擇和有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調動學生的智力潛能和非智力潛能。

三、教學設計中體現教與學的相互性

傳統體育教學,體現的是教師的權威性,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呆板、機械的、灌輸式的。一方面,教師如何控制學生、帶住或看好學生,把教學內容按步驟進行完。另一方面,教學設計中沒有問題的設計,學生只能簡單地完成教師預定的、統一的教學和練習。這種教學設計忽視了學生的差異,從而限制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展現和討論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及意識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體育課教學設計要打破陳舊的教學模式,通過搭建討論模式,采取因材施教、分層施教的方法,去啟發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倡導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與“學”觀點,確立“教師搭臺,學生唱戲”的服務意識,變“壓迫性學習”成“主動性學習”。

四、教學內容設計體現針對性

教學內容設計時,不僅要依據課程的學習目標體系,還要考慮教材的難度、水平學段學生身心特點以及主題單元知識技能容量等情況。如跨欄練習,我們根據障礙跑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共設計4課時來完成本單元的教學任務。課時主題內容依次為,第1課次:前腳踩過(較低障礙物);第2課次:后腿拖過(較低障礙物);第3課次:跳過(正常低欄架);第4課次:完整跨過(正常欄架5個)。

在設計課時教學目標時應有所側重,即每課時突出一個主目標,在主目標的統領下實現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一般情況下第1課次不直接進行技術教學,強調參與、體驗、感知。通過第2、3、4、課次逐步推進,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五、課堂教學設計內容安排體現合理性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可能只安排一個教學內容,內容的搭配應符合教學目的,統籌兼顧,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以及學生差異的水平,還有男、女生人數的多少等。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先選擇適合大多數人的運動項目作為主項,再選擇適合部分有興趣的運動項目作為兼項。無論是主項還是兼項都要搭配好。另外還要注意技能與體能的搭配、上肢與下肢的搭配、運動量大和運動量小的練習搭配等等。體育教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身體練習。能否取得身體練習的效果,如何合理的安排運動負荷是設計的關鍵。在我們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只有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數量。

六、課堂教學設計體現合理美觀性

體育場地器材的分配與布置要精心設計,符合美學要求,講究場地器材的布置美。首先,場地要整潔、衛生、安全、方便、美觀;其次,器材最好帶有色彩,排列要新穎、對稱、協調。因此,教師在上課前應根據教學內容、目標要求和自身學校場地器材等實情,將場地布置設計得美觀科學、線條清晰、圖形新穎;器材放置井然有序,布局合理美觀,給學生以美感。這樣既便于組織教學,又藝術化,構成一種美的情景,讓學生較快地進入角色,進入運動狀態。

七、課堂教學設計體現優化性

過去的體育教學,在教學設計時,幾乎不考慮課程的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而是只注重大綱和教材,使教學唯教材是從,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只是面的拓展,教師教的僵化,學生學的死板,制約了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而新課程倡導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可以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開發利用。通過課程整合與資源開發等媒介,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如:安排時間讓學生們觀看運動項目教學片或利用照片和圖片進行教學輔助。這樣增加了教學的多樣性,也增添了教學的娛樂性。

參考文獻:

[1]肖煥禹.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科研,2OO2,(3).

[2]邱才訓.課堂教學及其設計[M].2000,(10).

[3]鄙德偉.試論近代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發展[J].體育科學,2001,(5).

猜你喜歡
體育課教學設計
可有可無體育課?不!必須有!
體育課上的“意外”
討厭的理由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老師,我喜歡你,這是愛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