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就業焦慮的研究綜述

2011-05-03 02:26趙海霞席偉光
關鍵詞:量表問卷個體

趙海霞 席偉光

摘 要:就業焦慮是大學生心理焦慮的重要來源,而針對大學生就業焦慮的研究也層出不窮。本文結合當前就業特點,著重對大學生就業焦慮的現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進行分析,并對焦慮的解決方法和措施給予說明,旨在對大學生焦慮有所緩解,同時為為高校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提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焦慮;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186-01

一、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擔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就業焦慮問題。而就業壓力甚至提前進入大一大二學生的心靈,導致了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研究表明,畢業前這個特殊時期,大學生面臨著人生的重大抉擇,所面臨的應激事件比較多,擇業焦慮成為大學畢業生最多見的心理問題。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焦慮的研究和輔導工作,已經成為高校當前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就業焦慮概念的界定

“就業焦慮”又稱“擇業焦慮”目前國內尚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曹可梅認為就業焦慮是是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問題時所體驗到的焦慮情緒。張玉柱認為就業焦慮是個體在求職時所產生的緊張不安、強烈持久的情緒體驗并伴有生理變化。本研究將就業焦慮定義為個體在就業問題上表現出的不安、擔憂、恐懼的心理以及伴隨著的一定的生理反應。

三、就業焦慮的測量研究

對就業焦慮的測量大多采用量表測量。一是用狀態—特質問卷,如張弛等人用狀態特質問卷或是狀態問卷來了解畢業生的就業焦慮狀況。二是用Zung氏焦慮量表,如曾成義用SAS對大學生就業前情緒狀態進行測評,三是自編大學生就業焦慮量表,如張曉琴自編的《就業焦慮診斷問卷》,問卷提取了四個因子,分別是:“就業恐”、“就業不安”、“工作焦慮”和“面試焦慮”,有較高的信效度,還有張玉柱、肖盈、蔣蕓等編制的就業焦慮問卷也取得了良好的信效度。四是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SCL-90量表測評焦慮水平,以了解大學生就業焦慮水平。

四、就業焦慮的有關研究

有關就業焦慮狀況研究表明,目前大學生的狀態和特征焦慮分高于國內常模,且狀態焦慮顯著。首先就業焦慮存在著性別差異,張玉柱等人調查發現女生的就業焦慮顯著高于男生;其次,就業焦慮存在著學校和專業的差異,張玉柱等研究表明大專生的狀態焦慮顯著高于本科生,陳中永發現工科學生的就業焦慮顯著低于文科和理科生;再次就業焦慮存在城鄉差異,肖凌燕研究發現農村學生的就業焦慮程度高于城市學生就業焦慮影響因素及相關的研究。在社會支持與就業焦慮的關系上,張輝研究認為個體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越少產生就業焦慮,而康文艷研究得出學生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與就業焦慮相關不顯著,但是個體在尋求社會支持上越積極,就業焦慮程度越低,個體的認知越趨向理性,就業焦慮越輕;在就業壓力、職業決策自我效能與就業焦慮的關系上,畢云飛的研究表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對就業焦慮產生直接影響;就業壓力直接影響就業焦慮水平,同時可通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中介影響就業焦慮水平。在就業壓力源、應對方式與就業焦慮的研究上,舒曉麗研究發現,就業壓力源各因子與焦慮呈顯著正相關,大學生采用不同的應付方式也影響著他們的焦慮水平,就業壓力源通過應付方式對焦慮產生間接影響,積極應付方式對焦慮的作用是負向的,消極的應付方式對焦慮的作用是正向的。

五、就業焦慮的影響因素

(一)社會因素。社會上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服務體系還有待完善。國內就業結構總體不平衡給大學畢業學生帶來就業壓力;就業過程中的性別歧視和學校歧視比較嚴重。就業區域不平衡,大中城市或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比偏遠地區就業機會多。

(二)學校因素。學校設置的專業之間供求不平衡、大學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致使學生所學知識滯后于社會上的應用;(三)家庭因素。很多父母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態來培養教育子女,無形中給子女的擇業帶來了壓力;(四)個體因素。導致大學生焦慮的個體因素的影響主要涉及個體身體的健康狀況,個體的應對方式、個體的個性特征等。個體之所以容易導致焦慮,和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別人對他的評價進而影響其自我概念的發展有關。

六、應對措施

(一)政府履行職能。政府應利用其宏觀調控、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功能,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如政府可拓展大學生就業渠道,最大限度的擴大畢業生的就業率;(二)學校要面向市場,優化學科結構和建設,以市場為導向,靈活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三)家庭關愛,在了解當前就業形勢的情況下,父母要調整對子女的就業期望,降低過高的期望,降低子女的就業心理壓力;(四)大學生自已要正確分析就業形勢,樹立大眾化就業觀,調整就業預期值。培養良好的就業心態,避免攀比心理、完善心理,客觀地評價自己,正確分析自己優劣勢,適應就業大市場的需求,正確的定位,增強就業競爭的主動性

七、總結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焦慮問題已日趨嚴重,要緩解焦慮,除大學生自身素質提高外,還需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配合。我們應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以實現“充分就業”和“人職匹配”的目標.營造有利大學生順利就業和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同時,為改善高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為高校實行就業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提供了一定的現實幫助。

參考文獻:

[1]曹可梅.大學生就業焦慮的社會學分析[N].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

[2]張玉柱.高校畢業生擇業焦慮及其心理教育實驗研究[N].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3]張弛,劉鵡.擇業期間大學生焦慮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1):779-780.

[4]曾成義.大學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猜你喜歡
量表問卷個體
生態旅游景區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研究
積極人格教育量表編制與現狀調查研究
自我寬恕的心理學研究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議論文評價量表的設計思路與使用方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