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困惑與出路

2011-05-03 02:26呂益萍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公共英語困惑出路

呂益萍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困惑,提出了解決的出路。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困惑;出路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207-02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以適應國企、合資企業、外企等不同類型的企業的人才需求。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為專業的發展服務。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要“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高職公共英語作為高職的一門主要公共課程,如何適應這一需要?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對接呢?

一、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困惑

(一)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很多學校將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過關率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水平的惟一標準。有些學校甚至在學生入校時就開始針對AB級、三級考試進行訓練,學生通過了等級考試就不再學習英語。結果是:很多學生雖然取得了英語等級合格證,但是連最基本的日常會話都不會,更談不上翻譯產品說明書、起草企業常用英語函電等專業英語應用能力。導致了“英語無用論”在學生思想中發芽,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倦怠。

(二)公共英語在課程設置中的地位不明確。許多學校采用“2+1”或“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上課時間只有兩年,為了給專業課程多騰出一些課時,便壓縮了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時數,很多學校公共英語開設的時間有些學校是一年,總課時120節左右,部分學校開設一年半,課時在150節左右。只有少數學校的少數專業在開設了一年半的基礎英語教學之后開設了專業英語課。

(三)生源質量不高。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于高考第五批錄取的普通高中學生(簡稱普高生),他們經過了正規的高考和錄取,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多為高中階段的后進生,整體水平不高;二是來自于職業中學、技工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對口生源(簡稱三校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高中英語,英語基礎相當薄弱,發音不準,詞匯量較小,閱讀能力較差,語法知識欠缺,寫作能力幾乎等于零,有的同學甚至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因此生源的多樣化導致生源英語基礎不一致,水平參差不齊,英語基本技能普遍較差。

(四)教材內容與職業崗位缺乏直接聯系。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是集聽、說、讀、寫、譯于一體的綜合英語,教材的內容側重于文史方面的題材,強調趣味性和情節性,缺乏實用性和職業性,詞匯基本上是通用詞,不具備實用性,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需要關聯不大,無法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因此學生認為英語并不是他們的實際需要,而只是一種理想的需要。

(五)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模式陳舊。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評估英語的等級通過率是一項重要的評估指標,所以導致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就以等級通過率為指揮棒,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是“段落解釋+翻譯”,或者“翻譯+詞匯”。課堂上教師以“滿堂灌”的形式逐字逐句精寫精講。學生成了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根本沒有也不可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實踐性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難以實現。

(六)教師職業倦怠。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隊伍中,女教師的比例一般都很高,男教師比例較低。由于社會、家庭和工作的巨大壓力,使得很多教師的職業倦怠感越來越強。一份由上海市教育工會、上海市教育系統婦女工作委員會等部門聯合所做的調查顯示,50.1%的女教師感覺身心疲憊,17.5%的女教師煩躁易怒。調查顯示許多女教師已體現出“職業倦怠”的種種癥狀,如:在工作中經常有挫折感;人際關系不融洽;刻意回避各種社交活動,周期性的激動,焦慮,恐懼,沮喪,甚至絕望;身體健康水平下降;沒有工作熱情;得過且過心理等等,這些癥狀日益使她們的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陷入了種種危機。男教師在這種群體中不免也會感染上相同的情緒。這給高職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該何去何從?高職院校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從而為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出路

(一)明確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面對當前“工學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公共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服務性課程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結合學生所在的專業特點,在英語教學內容上“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適當加強”為指導思想,增加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內容,以實現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深度融合,增強高職公共英語的實用性和職業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職業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理念,賦予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全新的理念。公共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其專業領域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語言功能也就越來越凸顯其價值。語言應用的能力越強,獲得信息的渠道就越多,在職場的能力也就越強。因此,為培養更具職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英語教學在課程設置中不是應該弱化,而是應該加強。

(二)選用或自編與職業相關的教材

時下行業英語的推廣就是順應了職業發展的需求?!锻赓Q英語》、《旅游英語》、《酒店管理類英語》、《涉外文秘英語》、《機電英語》等都很好地將專業與職業崗位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度身定制英語教學內容。但是還不夠豐富,汽車英語、數控英語、生物制藥英語、動漫英語等制造行業的英語教材還不多,還需要教師和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開發此類教材,是高職公共英語的教材選擇更加豐富。

(三)改善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行業企業的專業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學??沙掷m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關鍵要素。盡管相當部分的公共英語教師具有較高的英語教學水平,能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技巧,但是缺乏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知識,使得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略顯蒼白。為了讓公共英語的教學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相結合,教師應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在教授公共英語的同時,努力學習和了解與所執教學生專業的相關知識,并走進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加強行業職業崗位的相應知識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加強理論學習,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需要由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指導者”,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開展自主探究、操作、討論等活動。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是主角,參與是關鍵,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主持人,教師的職責更多是為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绊椖炕虒W法”很好地將工作過程的內容轉變成教學內容,設計成課堂教學情景,使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灌輸者變成知識學習的引領者和解惑者,是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者變成主動地探究學習者,教與學相長。

(五)提升教師幸福指數,避免職業倦怠感

政府可根據女教師的身心特點和角色要求,適當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形成國家制度和行政立法,保障女教師的基本權益。高校應努力為女教師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樹立民主、平等、尊重觀念,維護女教師的權利;開設婚姻輔導機構,幫助女教師解決家庭與事業的雙重沖突,力爭讓她們以盡可能寬松的心境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切實有效地發揮工會的職能:一是代表本校女教師參與涉及女教師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制定,切實維護女教師在崗位培訓、教師聘任及女性產期、哺乳期等的權益。二是為女教師解除工作上、生活上的后顧之憂。三是激發女教師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及時緩解女教職工的心理壓力,增強她們抵御壓力的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在公共英語教學上只有結合市場需求,圍繞就業崗位生產經營過程的實際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改革英語教學體系,最終以實用性英語教學為目標,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注重學生的能力與就業市場的對接,才能擺脫目前的被動局面,開辟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玲玲.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5,(7) .

[3]彭琳.公共英語教學引入ES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茂名學院學報,2008,(10).

[4]姚濟國,戴日新.論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就業[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9).

猜你喜歡
公共英語困惑出路
以外國文學教學為例談如何提高師范學校課堂教學質量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探微
基層民事檢察監督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淺談高職公共英語實踐教學
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模式探索
小學國學教育之我見
關于刑法中因果關系的認定出路分析
達賴的“困惑”與解惑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