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農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探析

2011-07-01 09:39楊亞利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

楊亞利

摘要:認為伴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青壯年男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莊變成為“女人的村莊”。這種情勢下,農村女性則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義不容辭的主力軍。她們具有建設者和被建設者的雙重身份。既有作為建設者的有利條件,也有作為被建設者的自身不足。要以“鄉風文明”為中心,探索一套有效機制,激發和培育她們的文化自覺性,充分調動女性農民的積極性,促使她們多渠道、多途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女性主體作用;有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C912.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731(2011)02-0026-04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命題的正確解讀,應在關注經濟建設、社區建設的大前提下,更加關注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對人的建設,是在人的物質文化建設基礎之上的涉及精神層面的建設問題,它可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青壯年男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莊成為“女人的村莊”的情勢下,農村女性則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義不容辭的主力軍。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投射到她們身上時,卻發現她們具有建設者和被建設者的雙重身份,以這種復雜的身份參與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頗具研究價值的新課題。

一、女性農民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者的優劣勢分析

現階段我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依然是千千萬萬的農民。而在農村目前的狀況下,女性農民群體則無疑是重要的主體力量。她們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依靠力量既有優勢又有劣勢。

(一)作為建設者的有利條件

1女性的社會位置明顯前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大量男性勞動力流向城市。據相關數據,2008年陜西農村從業人員1449.4萬人,其中從事農林牧漁業人員902萬人,比重為62.23%。若按同期陜西人口性別比105.8:.100推算,農村女性從業人員約有704萬人,按相同比重推算,從事農林牧漁業婦女約為438萬人,有266萬人在非農領域就業,廣大農村婦女被推到社會活動的前臺,成為農村各項活動的主要角色。在戶縣東韓村調查顯示,女性農民原來盡管也參與農業生產,但主要是輔佐丈夫教育孩子,而今天村里的農家樂、自樂班女人們都是骨干。近年來,陜西民間相繼推出的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女傳承人和文化能人,她們的“文化絕活”及其影響力顯示出其中蘊藏著巨大能量和潛質。

2參與熱情日漸高漲。改革開放之前,農村各項活動基本是男性主位,女性陪襯。女性農民的活動主要是生產上的輔助勞動,參與文化建設活動很少。她們的“活動場域”主要是家庭私人領域,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家務勞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為她們積極性的發揮提供了施展空間。如東韓村女性自從辦農家樂以來,既接待國內客人,也接待外國旅游團。接待的需要,促使她們主動學習外語,領跳交誼舞,健身廣場也活躍著她們的身影。

3交往意識有所增強。女性農民往往喜歡文化交往和精神交往,最喜歡非正式交往,且具有信息傳遞快和影響大等特征。女性農民通過走親戚、趕集相互交流,傳播信息,并且可以通過信息傳播而產生某種行為模式,發揮模仿效應。據課題組另一典型調查點的結果,“宜川縣巧手專業合作社”吸納和帶動周邊從業人員750人,不僅為廣大農村婦女架起了一座走向市場和成功的橋梁,拓展了女性農民的增收渠道,還增強了她們與社會的互動,擴大了社會影響,起到很好示范效應。

以上特征既反映了女性農民理應成為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同時也表明她們具有參與文化建設的先天優勢和后天潛能。

(二)作為被建設者的自身不足

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由于數千年農耕文明的浸潤、陳舊觀念的束縛及傳統社會對女性農民的定位等主客觀條件制約,決定了女性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據課題組在合陽縣的隨機問卷調查結果,女性農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所占比重為35.78%,高中及以上為26.96%,大專及以上僅為9.8%。且農村女性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文化程度低,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又限制了文化活動的開展。

價值觀念錯位和道德素質較低。調查結果顯示,有12.21%的被調查者回答2008年最主要的收入支出項目為紅白喜事支出。另外,少數農村女性丟棄傳統價值觀,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意識淡化,致使一些傳統家庭受金錢沖擊而解體,甚至釀成血案。另據調查顯示,因媳婦不孝甚至虐待老人而造成貧困的老人,占到農村貧困老人總數的四成。

缺少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呈現出普遍缺失狀態,留守在此的女性農民文化生活非常貧乏。她們空閑生活的娛樂方式不是打撲克牌、麻將等,就是現代傳媒裹挾而來的消費享樂文化,女性農民已經沒有切合自身情感生活的精神家園,客觀上導致其精神貧困和空虛,致使封建迷信宗教活動在一些地區泛濫。

以上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的轉化,同時也為她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增添了不少困難。這種狀況說明女性農民自身素質亟需提高,她們自己就應當是“被建設者”。所謂“被”建設有兩個表現,一是女性農民自己作為主體改變自己這個客體。二是外在的力量把她們作為建設的對象施加影響以求其予以改變。通過長期的漸進式的影響活動,包括社會環境的影響、政府文化建設的引導和推動等等,對農村女性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改變。

綜上所述,女性農民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既是建設的依靠力量,同時又是被建設的對象。她們“一身兼二任”的雙重身份是相互交織的。探討文化建設的途徑與機制問題,必須兼顧到這個基本情況。

二、女性參與對推動以“鄉風文明”為中心的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作用

農村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建設一種包含價值觀、文化認知、交往方式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等在內的新的鄉村文化形態。鄉風文明是農民素質的反映,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當前應圍繞這個中心,發動和依靠女性農民,促使她們多渠道、多途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

(一)身體力行,“文明鄉風”

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就是從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人手。只有舊風俗、舊習慣日漸式微,新鄉風才能取而代之并蔚為風氣。據關中農村調查發現,農村婚喪消費出現節節攀升趨勢,其背后反映的是農民要面子和從眾心理。農村女性尤其是農村青年女性應成為“改造陋習,倡導農村新風尚”的排頭兵。只要她們不盲從,帶頭破除陳規陋俗,在婚喪問題上敢為人先,從簡辦事,在日常生活中拒絕參賭和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就會在改變陋俗的同時使自身也變得高雅。

(二)以身作則,“和諧家庭”

家庭的和諧幸福是衡量社會是否和諧的一個重要維度。女性是“和諧家庭”的主導因素。以家庭養老為主是陜西乃至西部欠發達地區目前甚至將來很長一段時期的養老模式,而女性農民特別是中年婦女責任重大,貢獻突出。據課題組問卷調查,在回

答“村里最不好的風氣是什么?”這一問題時,有29.01%的被調查者(農村婦女)選擇了“婆媳關系不和睦”這一選項,是所占比重最高的選項。因此,農村女性特別是中青年女性可以帶頭發起創建“和諧家庭”活動。

(三)發揮長處?!昂椭C鄰里”

鄰里關系是農村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且農村女性在鄰里關系中作用突出。女性在鄰里關系中要較之男性相對交流的頻率高,參加互動量大。盡管目前由于社會和家庭對她們的期待使其關注的內容往往偏重于家長里短,但只要女性能通過增進新知識,減少依賴性,走出家庭,更多關注新農村建設等社會問題,她們在鄰里關系中的長處就可以得到正面發揮,女性農民就會成為和諧鄰里、文明鄉風的創建者。

(四)建立文化社團,積極參與文體活動

發展繁榮農村文化,就要支持農民自發建立文藝團體、積極參與民間文藝活動。女性參與民間文藝活動所帶來的農村文化價值的趨同性,有利于增強婦女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宿感,也有利于形成村民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梢酝ㄟ^自發和引導建立社團組織,及自辦文化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婦女加入新農村文化建設,成為繁榮農村文化事業真正的主力軍?;鶎計D女組織可以建立鄉鎮婦女文聯社團(即鄉鎮婦女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揮聯絡、協調、服務、整合社區文化資源等功能。

(五)建設文化場所,提升女性農民自身素質

鄉村文化,事關生活方式問題。當前的農民問題,不純粹是生產方式問題,而更是生活方式問題。在課題組問卷中,在回答農村婦女“閑暇的時候都干什么?”這一問題時,有48.04%的調查者選擇了“看電視”,34.31%的回答“聊天、打牌或打麻將”,27.45%的回答“逛街或串門”,僅有15.69%的調查者回答“自己補習知識”。所以,文化建設的關鍵是農民素質的大幅度提高,這就不是僅靠文化娛樂活動能實現的,而必須要通過建立文化場所才能逐步達成。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深刻變化,注重發揮婦女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既要把陜西地域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話”相融合,又要把文化的地域特點與現代文化的普遍要求相融合,更要兼容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對話與融合。

三、探索有效機制,充分發揮女性農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農村女性作為新農村文化的建設者,發揮其積極性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激發和培育她們的文化自覺性。主體的自覺要靠主體自身的建設,而主體自身的建設又離不開一整套有效的機制。

(一)以各種激勵手段,建立女性農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生機制

1以解決民生問題為前提,建立物質激勵機制

物質利益是社會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完善農村基層組織管理,強化基層組織的利益整合功能,以解決農民關切的民生難題為突破口,建立以利-益為導向的物質激勵機制,方能調動女性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內在激情。通過調查了解到,合陽縣婦聯的“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解決了農民吃水難、交通不便等生活困難。當農民的收入增加了,心情愉快了,就能自覺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

2通過不同類型的表彰活動,建立精神激勵機制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滿足之后,更追求社會群體中的認同感、自尊感及成就感,希望實現自我價值,精神需求也會逐漸成為主導需求。所以在物質刺激的同時還要注意給予女性農民如目標激勵、榮譽激勵、參與激勵等精神激勵,它們具有刺激作用大、持續時間長等特點。通過評選“好媳婦”“好家庭”等各種表彰活動,促進女性樹立正確人生觀,激發其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精神動力。

3引導農村女性形成內生機制,以充分挖掘其內生力量由于內生機制在事物發展中起根本性作用,農村女性要實現由“要我參與”到“我要參與”的轉變,真心實意參加文化建設,并發揮主體作用,根本途徑就是要挖掘她們的內在潛質,刺激其文化自覺性,激發其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的覺醒,形成內生機制。當這種內生力量越強大,以農村婦女為主體的熱心農村文化事業的隊伍就越成熟。為此,政府要賦予農村女性參與文化建設決策者的地位,發揮其興趣及特長自辦文化團體,激發她們文化參與的內在積極性和熱情。

(二)創建適合女性實際的調控、引導機制

1完善創新“三下鄉”活動機制,滿足女性農民實際需要“三下鄉”活動應當充分考慮女性的實際需求,把“三下鄉”變為“三進村”,從農民實際人手,滿足真正需求,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做到“雪中送炭”,有的放矢地滿足不同女性群體的差異性文化訴求,把輸送和促使農民自身的覺醒結合起來,方能發揮她們參與文化建設的主體性作用。

2構建城市文化反哺農村的新機制,培養女性農民新思維針對城鄉發展不協調的矛盾,讓公共服務更多深入農村惠及農民。(1)應加強村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通過村務管理信息化,使婦女獲得政策和用工信息。(2)文化部門應根據女性農民的實際需求,制作并贈送她們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3)通過建立各種激勵機制,調動城市教師、農科專家下鄉支農的積極性;婦聯可以組織女大學生志愿者開展自愿的“支農”活動。通過傳授知識,啟發其心智,沖破一切妨礙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形成科學思維方法。

3抵制舊思想觀念,發展農村先進文化農村文化不僅有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也有腐朽文化因子和網絡媒體傳播的頹廢文化意識。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與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不良文化相混雜,導致農村低俗文化泛濫。所以,首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先進思想武裝女性農民,用科學理性思維改造女性農民;其次引導、鼓勵、組織她們開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動;第三,通過樹立典型帶動婦女群眾進步,以先進的鄉村文化促使傳統舊式農民轉化為現代新式農民。

(三)構建適合女性的社會保障機制

1制度保障一是政府的保障。一個國家轉型期出現的女性農民問題是社會經濟結構的產物,不是農民自己造成的,僅僅依靠農民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解決的。為此,國家需要制定一系列惠農政策,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各級地方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保證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婦聯的保障。婦聯組織應為婦女發揮主體作用保駕護航。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培訓、法律援助、滿足女性農民基本文化需求,促進其全面發展;三是要納入政績考核。把婦女發展作為一個重要方面或內容納入陜西新農村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并使其制度化。

2財力投入保障面對有限的財政收入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逐步建立適合文化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投入保障機制,保障縣文化館、鄉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機構的運轉經費和對農民的培訓費用;進一步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責任,明確分擔比例,建立財政分級投入新機制;制定并完善對西部農村文化建設的財政補貼制度;改變傳統財政直接投入方式,利用財政貨幣政策及市場,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新機制,培育農村文化產業骨干和戰略投資者。

3措施保障一是探索和建立婦女培訓機制,提高農村婦女的技能和文化素質。針對以往培訓沒有女性參與比例的要求,普通農村婦女很難獲得培訓機會。為此,應針對婦女群體,開展多層次的技能培訓,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女性農民培訓機制,建立培訓女農民長效機制,使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可以利用閑置的空校成立村民學校,建立針對女性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基地。二是普及信息化管理。通過建立女性農民工作信息站、草根電臺等節目,搜集用工信息,提供就業機會,宣傳政策法律知識。三是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女性農民大講堂。請志愿者搞各類講座。

總之,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婦女作為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主體之一,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調動女性農民的積極性,才能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這一系統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吳慧芳,饒靜,農村留守婦女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8-23.

[2]康芳民,農村婦女與新農村建設[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65,83.

[3]趙曉峰,新農村建設的再思考—一從農民主位說起[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8,(1):4447.

[4]曾長秋,李昱,當前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思考[N].光明日報,2006-12-22.

猜你喜歡
新農村文化建設
新農村建筑空間景觀規劃設計探析
四川新農村村落建筑空間環境現存問題分析
創新民間美術傳承模式 生態式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
農村社區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探究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