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獨有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在對外口譯中的傳承

2011-08-15 00:42
文教資料 2011年35期
關鍵詞:佤族哈尼族白族

陳 萍

(云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導言

飲食能直接體現一個民族經濟、文化、心理的發展過程,是長期適應生存環境的結果。一個民族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可以通過該民族的飲食文化展現出來,同時,生產方式和自然環境也影響和決定著這個民族的主要食物種類和加工制作。因為云南獨有少數民族生存的環境、氣候、民俗民風等存在差異,所以云南擁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飲食文化。

二、云南獨有少數民族多彩的飲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擁有人口約430萬。飲食以酸辣麻甜為主,種類和烹飪技藝在少數民族中遙遙領先,有許多風味獨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涼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為主,還配以各種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婦女的特長,除了腌制新鮮蔬菜外,還做各種醬類、肉類,如腌火腿、臘腸、香腸、飯腸(將糯米填入腸煮熟即成)等風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釀酒就成為白族家庭的一項副業。釀酒的種類根據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窯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婦女喜歡喝糯米酒,據說該酒對孕婦有滋補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種重要飲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開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與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連小孩都喜歡喝。此外,白族人很講究就餐禮儀,就餐時,長輩要上座,小輩坐在兩旁,隨時給長輩添酒夾菜,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傳統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熱帶河谷和壩子地帶,這些地方地勢平坦,炎熱潮濕。由于居住地區水利條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為主。由于其特殊的氣候條件、耕作條件,以及較高的生產技術,這些地區的水稻產量較高。傣族人最愛吃軟米和糯米,這兩種食物柔軟香甜,可以捏成團,適應傣族手抓食的飲食習慣。在糯食中,“毫甩”(米線)是傣族人最喜愛的美食,它柔軟細長,有韌性,是傣族食而不膩的早點之一?!八帷笔谴鲎屣嬍车囊淮筇攸c,由于氣候炎熱,酸味可以消暑解熱,心曠神怡,還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為主,如酸筍、水腌菜、樹番茄、木瓜、檸檬等?!袄薄笔谴鲎屣嬍持械牧硪环N主要的口味,因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熱,增加食欲,還能預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種烹飪方法,如煮、烤、蒸、涼拌中,辣是主味之一?!翱唷蔽恫穗仍诖鲎逯凶钍軞g迎,這些苦味菜能幫助人體消炎解毒,對居住在熱帶地區的人們來說是難得的原生態保健品??辔恫送ǔ0ㄖ参锖蛣游锏膬扰K,如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雞、魚、豬、羊等消化系統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歡的涼拌菜“撒丕”就是用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調而成。此外,傣族人還視野菜和昆蟲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亞熱帶,植被豐富,野菜的種類繁多,如:魚腥草、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筍、野生菌等,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蟲入菜也是傣族飲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蟲有蜂蛹、螞蚱、蟬等,具有高蛋白的營養價值。傣族一直延續著飲酒的習俗,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兩種類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飯發酵未蒸餾的水酒。這兩種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賓客時的席上飲品??梢?,傣族菜肴豐富獨特,營養豐富,是云南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賴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產出的稻米是他們的主食。這種稻米大部分是紅色的,俗稱“紅米”,這種稻米很抗餓,非常適應哈尼族離家較遠的梯田農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還特別喜歡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紅柿、白菜、蘿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筍等。在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車前草、魚腥草、雞腳菜、蕨菜、鴨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來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獨特鮮美,可稱一絕。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飯菜,沒有它,哈尼族人會感覺這頓飯不夠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種飲食習慣,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蔥、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們做成涼拌菜,此外,動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兩種飲料。他們將采集的新鮮茶葉洗凈后放在鍋里翻炒,然后曬干,茶葉就加工好了。純粹原生態制作的茶葉,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態飲品。燜鍋酒又稱“小鍋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種清酒,由于氣候寒冷潮濕,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進行,這種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勞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豐富多彩的食物類型,獨特的烹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態食品是云南少數民族飲食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產方式、自然環境和生產力等因素的影響,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飲食文化和習俗。他們聚居的地方氣候炎熱潮濕,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種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為主食,雜糧為輔食,還喜歡糯食,如粑粑、湯圓等。野生蔬菜、竹類、菌類等如香菜、魚腥草、茶葉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諸多因素和不夠發達的烹調技術的制約,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鮮美可口,為周圍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譽為“古老的茶農”的德昂族以種茶、制茶出名。他們的茶分為烤茶和泡茶兩種??静枋亲罹咛厣囊环N飲品。把茶葉放在茶罐內,在火塘邊烤,然后用開水沖,香氣撲鼻,香味濃郁,是一道健康佳飲。而泡茶則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沖泡茶葉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間勞作后必喝的飲料。這些獨特的飲食文化隨著德昂族經濟發展、生產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完善和豐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農作物為主,如:稻谷、玉米、小麥等,以狩獵物、采集物為輔。狩獵是佤族一種主要的食物補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條件十分有利于狩獵,獵物資源豐富,因此狩獵一直是佤族最喜愛的活動,獵到的山雞、野鴨、野豬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種食物補充的方式,其中食蟲習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這是佤族在與自然界作斗爭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螞蚱、蟬、飛螞蟻、土蜂等。佤族還愛捕捉水生動物,如:魚、泥鰍、鱔魚、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經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黃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愛吃的一種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諸如山藥、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筍是佤族人經常食用的一種野菜,采集后進行加工,制成筍片、筍絲等美食。菌苔類植物是佤族飲食中另一道獨特的風景,如:雞樅、黃雞棕、奶漿菌、馬屁泡、木耳等,為人們的身體提供必要的維生素。佤族飲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種。其中,爛飯和稀飯是最有特色的。根據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為雞肉爛飯、老鼠爛飯、昆蟲爛飯幾類?!半u肉爛飯”,佤語叫“饃尼亞布繞”,既可以當飯又可以當菜,取鮮嫩烏骨仔雞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然后放茴香葉、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澤鮮艷,味道鮮香?!袄鲜笙★垺笔侨∫吧箢?,先用火將毛燎光,再將肚雜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鹽、辣子等佐料??嗖韬退剖秦糇迕耖g傳統的一種散熱解渴的清涼飲料,聞名于阿瓦山??嗖璧闹綕?、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們的喜愛。水酒是佤族人釀制的一種低度酒,營養豐富,口感舒適,是佤族慶典、婚、喪、送鬼做祭、修蓋房子等民間活動必備的飲品。

三、口譯策略

1.解釋性音譯

由于云南少數民族飲食具有明顯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數民族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在口譯時,經常直接音譯出該食物的名稱,然后加上對這一食物總體的介紹。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豬、羊、狗的鮮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據這一內容,譯員可英譯加上簡潔的解釋:“Baiwang”(a typical Hani food)。 拉祜族的“俄樸”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據該傳統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簡單口譯為“Epu”(Sticky Rice Cake)。 佤族的食品“麥雅”是佤語,意為“雞肉爛飯”,所以也可用音譯加注的處理方式:“Maiya”(Chicken Porridge)。 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讓聽者很快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簡潔明了,言簡意賅。

2.根據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數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獨到,味道鮮美而出名。因此,在對外交流中,口譯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點,在口譯這些食品時,盡量能譯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愛的傳統食物。在交流時,可根據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來進行口譯:“FriedOxhide”,“SourMeat”。 佤族的“酸耙菜”,納西族的“豬膘肉”,怒族的“蕎砂飯”都可以采用這一口譯方法來傳達這些獨特的傳統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 Vegetable”,“PreservedPork”,“RiceFriedwithBuckwheat”。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外來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數民族食物,進而更加了解這些少數民族飲食中特有的傳統文化。

3.根據食物材料

云南少數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為主,都是這些少數民族生活環境中經常接觸的植物、昆蟲等。在對外交流中,要介紹這些食物,讓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這些食物,口譯員就必須翻譯出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蘿紫米飯”,納西族的“麗江雞豆涼粉”和“蟲草鴨”,怒族的“肉拌飯”,等等,就可以根據食物的原材料來翻譯這些 食 物:“Purple Rice Cooked in Pineapple”,“Lijiang Bean Jelly”,“Duck Cooked with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GlutinousRicewithMincedMeat”。這樣能在對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數民族飲食中的色、香、味傳達出來。

四、結語

云南少數民族飲食種類多種多樣,飲食文化獨特鮮明,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云南少數民族的飲食是對外交流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云南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準確口譯出這些傳統食物及其文化意義是口譯活動的最終目的和任務。

[1]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編寫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2]王子華.彩云深處的炊煙(云南民族飲食)[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楊麗.云南民族飲食文化與旅游餐飲業發展淺議[J].經濟問題探索,2002.

[4]李長栓.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5]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猜你喜歡
佤族哈尼族白族
長街古宴 宴宴熱鬧 哈尼族長街宴
維生素D輔助治療云南哈尼族兒童肺結核的療效觀察
傳統民俗現代轉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節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護和傳承
白族火把節:一天星斗下人間
白族敬酒歌
哈尼族色彩審美文化芻議
56個民族56枝花 白族
哈尼族“老關工”白文達二三事
白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