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的躍動,情感的悅動

2011-12-14 05:43吳漢平
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年5期
關鍵詞:珍珠鳥珍珠師生

吳漢平

以下是筆者借班上課時執教的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3課的新課導入:

師:吳老師喜歡上課愛積極舉手的同學,大家能做到嗎?

生:能!

師:動作表示一下?(學生舉手)

師:吳老師喜歡上課手舉得高高的小朋友,能做到嗎?直接用動作表示。(學生高高舉手)

師:老師喜歡孩子,你喜歡什么?

生:我喜歡老師。(眾笑)

生:我喜歡小白兔。

生:我喜歡我家的小狗。

生:我喜歡小鳥。

師:對了,我們上學期就學過一篇課文叫《雪兒》,寫的就是人與鳥的故事,那篇課文中的鳥是什么鳥?

生:是鴿子。

師: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有關人與鳥的文章,但這次的鳥不是鴿子,而是——“珍珠鳥”(板書“珍珠鳥”)。(生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說些什么?

生:珍珠鳥是什么樣的?

生:為什么要叫珍珠鳥?

生:珍珠鳥是不是全身長滿了珍珠?(眾笑)

生:是啊,珍珠鳥是不是只生珍珠不生蛋呢?(眾大笑)

師:同學們的問題真夠豐富的,看來,你們的小腦瓜真靈活哦!真好!下面我們把書打開,翻到109頁,看圖,仔細看圖。想一想,看了圖以后你能解決剛才的什么問題。(生看圖)

生:我知道了珍珠鳥有白色的羽毛,不是珍珠。

生:我看到了珍珠鳥的眼睛特別可愛,是不是因為它的眼睛像珍珠而叫它珍珠鳥???

師:我不反對你的意見,但讀了課文以后,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待會兒一定要用心讀書。

生:我覺得珍珠鳥非??蓯?。

師:你們想要嗎?

生(齊):想。

(出示句子: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指名讀)

師:你的心情怎樣?

生:我感到很高興。(再讀)

生:我心里有點兒驚喜。(再讀)

生:我感到非常興奮。(再讀)

師:那我們一起高興、驚喜、興奮一下?(生齊讀)

(出示句子: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指名讀)

師:你現在的心情怎樣?

生:我特別高興。

師:能用上“特別”說話了?。ㄔ僦该x)

生:我非常開心!

師:是啊,我也非常開心?。ㄔ僦该x)

師: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生:我很激動!因為,沒想到朋友會送我珍珠鳥??!

師:是啊,這樣意料之外的喜,用一個成語形容就叫——

生(齊):喜出望外!

師:對!接下來就是和著名作家馮驥才一起感受這意外之喜,一起領略珍珠鳥的精彩的時候了……

【評析:這是本課的導入環節,新課的導入是一門學問,是一種藝術。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通過語言的導,通過師生的對話,通過朗讀的訓練,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了有效的新課切入。我們看到,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被激活,師生之間、生本之間、人與鳥之間的情感因心心相悅的交流而不斷地升華……】

一、 導出疑,導出文,導出情趣

學貴有疑,只有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走進文本,學生才會產生閱讀期待,從而提高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本課的開始階段,教者由三年級的課文《雪兒》巧妙地引出“人與鳥”這一話題,這也為本文最后一句話(中心句):“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的教學埋下了伏筆。在揭題以后,學生很自然會對珍珠鳥是什么鳥產生疑問,于是教師就讓學生大膽地質疑、猜想、觀察、討論,開放課堂、放開語言、解放思維,說錯了不要緊,因為教師說:“我不反對你的意見,但讀了課文以后,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此時課文雖尚未接觸,但對珍珠鳥的好奇、喜愛之情卻已悄然生成,正所謂:轉弦撥軸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在這種情調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地將課文的第一句話“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進行朗讀指導,實現了由圖到文的巧妙過渡,也成功地將學生對珍珠鳥生成的“未解疑”與“不了情”帶入到文本之中。

在整個這一導入環節中,師生始終處于一種和諧相融的情境中,課堂氛圍活躍而有情趣,有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相信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

二、 說出喜,說出愛,說出情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痹诒菊n的導入過程中,教師注重了與學生的對話,關注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引發了學生相互之間的對話,還有效啟發了學生自我的反思與對話。

如,在讀過課題以后,有學生說:“珍珠鳥是不是全身長滿了珍珠?”教師沒有立即否定學生的回答,而是在看過圖后,再次讓這名學生說話,這時,這位學生說道:“我知道了珍珠鳥有白色的羽毛,不是珍珠?!边@就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一次有效的自我對話與反思。有了這樣的對話與反思,學生的想與說才會變得更加富含生活的情味和思維的深度,也更加讓學生做到敢想、想說也敢說。這樣的勇氣激發著課堂上的發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緊接著又聽到了這樣一句奇妙聲音:“我看到了珍珠鳥的眼睛特別可愛,是不是因為它的眼睛像珍珠而叫它珍珠鳥???”盡管這一觀點是錯的,但學生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們知道,課堂上我們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以教師沒有批評與否定,而是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引導其“自悟”。

課堂上不斷生起的波瀾,實則是學生思想、靈感在不斷躍動的表現,是他們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體現。

三、 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感

盡管是導入階段,但教師巧妙地將本文的第一句話“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進行了有效的朗讀訓練,并以這句話的朗讀作為導入新課學習的過渡。

在學生說了喜歡珍珠鳥,想要珍珠鳥以后,教師適時地出示了這句話的后半個分句:“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敝笇W生朗讀,體現了讀與說的有機結合,也很好地體會到了作者把這句話放在文章開頭的那種喜悅之情。

為了讓學生不但能讀出句子的意思,還讀出味兒來,教者在學生讀好后半句的基礎上,才將“真好”一詞添上,再讓學生朗讀,如此有層次的朗讀訓練指導,讓學生很自然地通過自己的朗讀進行了感悟:“我特別高興!”“我非常開心!”“我很激動!因為,沒想到朋友會送我珍珠鳥??!”此時,學生內心那種“喜出望外”之感的產生便在意料之中了。

在這短短幾分鐘的導入過程中,課內外因素的結合、原有知識經驗積累的挖掘、課堂上生成性資源的利用,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地被激活,使得學生的情感處處迸發。也許只有建立在這樣有情、有意、有趣的課堂上的語文課程才叫有活力的課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珍珠鳥珍珠師生
珍珠鳥
“種”珍珠真神奇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說謊的珍珠鳥
雨珍珠
取珍珠
麻辣師生
曹雋平師生書法展作品選
珍珠汽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