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性

2012-03-02 08:27余賽鳳
世紀橋·理論版 2012年1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師生關系

摘要:

師生關系是教育大廈的基石。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實施和最終的教學效果不僅與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社會大環境等有關,還與師生的狀態及其相互關系有聯系。因此,師生關系的良好建立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意義,它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石和必要條件。

關鍵詞:師生關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簡介:余賽鳳(1986-),女,湖北蘄春人,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專職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德育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和構建下,積極的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所進行的一切教育活動都必須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狀況的規律,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動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共同推進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則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對主要矛盾。只有正確的認識和對待師生關系,才能使課堂教學真正發揮作用,取得理想成果。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過程與教學效果。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提升途徑中,師生關系應是一個不被忽視的角度。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

可以說,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籌碼之一。

第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起到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著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有著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祖國和黨、國家以及人民都懷有深厚的感情,擁有較為敏銳的政治辨別能力和較高的政治覺悟。一名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僅僅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必須具備深厚淵博的知識。具備淵博知識的教師更多得到的是學生的欽佩,而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還需要有令學生尊敬和愛戴的人格魅力,風趣幽默、和藹可親、道德高尚、言行一致等等優良品質,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得到學生敬仰的同時,也為學生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楷模。

第二,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進行。師生之間能夠建立起友好互信關系,學生則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有了深厚的感情,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這樣也更樂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這樣一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會由于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而順利進行。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時代,教師權威受到挑戰

德國教育心理學家赫爾巴特曾斷言,除了教師威信,學生不再重視任何其他的意見。由此可見,教師威信對教學實效化的推動意義。我國教師在傳統社會擁有極高的威信,這與過去傳統社會中教師是知識和信息的重要來源不無關系。在進入信息社會的今天,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重要來源,據第二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網民中學生群體占比最高,達到29.9%”這表明,年輕的學生是網絡時代的主力軍。當今,不少學生早已學會利用互聯網來尋找相關的知識和信息,甚至很多大學生利用網絡獲取資源的意識和能力都遠遠超過教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大量的信息,從而可能比教師更早獲得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于是,教師“知識霸權”地位開始動搖,從而導致教師威信發生動搖。

(二)師生關系的冷漠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關系的冷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師生交往渠道單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的接觸大都是基于課堂上的,課下很少有所交流與溝通,而大多數高校存在大班授課的現象,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交往也大都停留在單向化,即,教師在課堂中盡力講授自己的教學內容,而在大班授課的情況下,教師組織管理課堂難度加大,不少學生在下面隨心所欲的從事與教學無關的活動。整體而言,教師與學生的交往少之又少。第二,師生之間情感疏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歸根結底來說,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而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寓教于無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而在實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不少教師單純的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不了解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和實際生活學習情況,依靠自己的權力或權威硬性的灌輸理論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師生之間難以建立起溝通和交流,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不以為然,而教師看到學生學習態度出現偏差,也對學生疾言厲色,讓師生關系更├淶。

三、構建和諧友好型師生關系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是良師,更要是益友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幫助給學生解決的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個符合社會要求的人的問題。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離開了父母的指導,仍處于尚不夠成熟的階段,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困惑,而學生的種種困惑,或者理解不通,或者對這門課程有何看法和見解都應該是我們所必須了解的。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狀況,弄清學生的困惑和真實想法,我們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弄清學生真實想法的最好途徑就是和學生誠懇的對話,摒棄傳統的教師高高在上的心理優勢,平等的對待學生,既是良師更是益友,懇切的與學生傾談,爭取到學生的信任,讓學生能暢所欲言;而不要時刻擺出教師架子,尤其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架子,逮住機會就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一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形成了良好和諧的關系,對有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其知識體系應涵蓋哲學、政治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學、倫理學等等多學科知識,涉及黨政、外交、經濟、軍事、民族等各方面問題。當前大學生普遍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問題,對于一些問題可能會出現迷惑,這就需要教師的有效解答;而各種社會焦點問題的深刻剖析離不開這些知識的深厚儲備。同時,具備淵博知識的教師更多得到的是學生的欽佩,而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還需要有令學生尊敬和愛戴的人格魅力,風趣幽默、和藹可親、道德高尚、言行一致等等優良品質,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僅贏得了學生的仰慕,還能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總而言之,擁有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深厚淵博的知識并且具有良好人格的教師必然能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而教師也應該學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交流交往中,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該引導的引導,該疏通的疏通,該嚴肅對待的嚴肅對待,該活潑的時候活潑,如此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諧互信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愿意親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而,自己的思想、言行受到教師的有效影響,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思想道德品質。

(三)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多數人一聽到“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幾個字,大腦馬上就浮現出一個嚴肅的畫面,單方面認為,這門課程是一個很沉悶嚴肅的課程。教師板上釘釘、頭頭是道、斬釘截鐵,學生畢恭畢敬、循規蹈矩、恭順溫從,沒有絲毫的疑問,“溫順地”聽著教師的說教。也許“沉悶、嚴肅、單調、枯燥”這四個詞是大多數人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印象。沉悶單調的課堂氣氛只會讓聽者厭倦麻木,對課堂產生“免疫力”、“抗體”。如此課堂持續下去,這門課程就失去了開設的意義。

事實上,關心關注國家建設、關心民生、視野開闊的學生對現實現象在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疑問。但是由于課堂上缺乏民主氛圍,教師有著無上的權威,學生有疑問不敢輕易提出,有話不敢直接講出來,致使教師錯失了解學生真實想法的良機,學生失去解除心中疑惑,一吐為快的機會,更會錯誤地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就給學生“洗腦”的工具。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一吐心中的疑惑和不解,教師針對學生的疑惑開展教學工作,這樣能很好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而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需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第一,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信任關系。學生只有充分信任教師,才會將心中的疑惑毫無后顧之憂地大膽吐出來。而教師應該信任我們的學生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不要輕易對學生的想法下結論,更不要對學生的某些較為偏激的想法橫加指責,而是善于正確的引導其思想轉入正面,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第二,師生之間建立起朋友關系。教師不僅將自己當做學生成長中的引路人,更應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更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真誠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教師與學生建立感情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中間必定要經歷一定的過程,要時常與學生打交道。而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在與學生建立感情的過程中避免對學生進行一味的道德宣講,真正做到重視情感交流,實現師生互動,重視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以及對相關事件的看法。教師學會在交往中樹立自己的威信,用深厚的理論功底來使學生折服,用獨特精辟的個人看法讓學生信服,用風趣幽默的話語使學生在歡樂中接受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完全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當成一個和學生交往、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里,教師與學生可以展開積極熱烈的討論;在這個平臺里,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綜合素養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愿意親之、信之,如此定能有效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參考文獻

[1]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現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蔡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3]郭倩倩.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

[4]盛海英,杜海燕,曹毅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教育研究,2007,(12).

[5]傅琛,鄭賽珠.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情感投入[J].江西教育,2005,(21).

[6]于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

[責任編輯:王建武]

猜你喜歡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移動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設的實施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