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院校旅游本科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
——以H大學旅游專業為例

2012-04-01 22:26郭旭
當代旅游(學術版) 2012年3期
關鍵詞:旅游專業管理

郭旭

地方院校旅游本科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
——以H大學旅游專業為例

郭旭

隨著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增長迅速。結合H大學旅游專業教學實踐,總結地方院校旅游本科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通過借鑒國外知名高校旅游專業教學的先進經驗,提出了我國地方院校旅游本科教育應明確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以國際化視野優化本科培養方案;創新專業教學,理論與實踐并重;實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等建議。

地方院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發展與改革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旅游院校,特別是地方院校旅游本科專業教育成為旅游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據統計,到2010年末,全國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開設旅游系(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967所,在校生59.61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001所,在校學生49.03萬人。共計旅游院??倲?968所,在校學生為108.64萬人[1]。很多旅游高等院校已經開始開發學歷項目來應對旅游業高層次管理人員匱乏的現狀[2]。

一、國內地方院校旅游本科專業教育現狀

H大學是浙江省屬本科院校。該校旅游管理專業于1999年招生,2000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設立,為浙江旅游業特別是海洋旅游業的發展培養了人才。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H大學旅游專業為例分析我國旅游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借鑒國外高校先進的旅游教育經驗提出改革建議,以解決“社會求賢若渴而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悖論。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H大學旅游專業培養目標為“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基礎寬廣,掌握經濟、法律、旅游管理方面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飯店、景區、旅行社及旅游院校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庇纱丝梢钥闯?,學校試圖培養面面俱到的“全才”,但是這樣導致課程設置過寬,專業方向不突出,特色不明顯,職業針對性相對較差,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就業指向不明確。這就形成了一種單向替代性的局面: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其他專業的學生在旅游行業各部門可以替代旅游專業本科生,而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缺乏替代其他專業學生的能力[3]。旅游業人才需求同樣應是以金字塔結構為最佳模式。由于旅游產業的應用性、服務性較強,因此要求培養更多的服務意識強、技能過硬的一線人才[4]。旅游管理畢業生缺乏核心競爭力,以及學校教育忽略市場需求導致人才比例失衡,這兩方面是“企業求賢若渴而大學生就業困難”這種怪現象的“罪魁禍首”。

(二)招生制度單一

我國現行的招生制度比較單一,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基本上憑高考成績,難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條件把關。很多學生在即將畢業的時候才發現不符合行業要求,結果不僅耽誤了前途,也浪費了國家教育資源。旅游業是服務行業,是窗口行業,形象很關鍵。因此,對從事服務業的人員來說,某些崗位硬件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比如一個人身高、身材、相貌、氣質、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性格等。筆者發現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在大三開始分流為旅行社和酒店兩個專業方向。但有些想選擇旅行社的同學因為自己性格等問題而不得不選擇酒店方向;而有些想選擇酒店方向的同學,卻因為自己的身高,相貌,近視等自身條件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棄。

(三)理論與實際經驗脫節嚴重

H大學旅游專業學生在前三年的學習中,學校安排的課程中實踐與操作環節很少。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找機會去實踐,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職位,因為絕大多數旅游企業需要的是全職工作人員。所以學生們只能找些甚至與旅游行業無關的“雞肋”兼職。這些實踐不能說沒有什么益處,但對于學生的專業學習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幫助。

(四)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有H大學旅游專業學生反映,大學四年除了聽到過一位老師講敘自己曾經營一家公司外,從沒聽到其他老師講過他的旅游工作經歷和經驗。很多老師也是從學校到學校,雖然這不只是旅游管理專業出現的問題,但是因為旅游管理專業注重實際經驗這方面,所以教師在這方面更亟需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F在很大程度上旅游管理專業一直在培養只懂理論的學生。如果作為老師尤其是旅游管理的老師都缺乏旅游行業工作經驗,很難培養出真正優秀的畢業生。

(五)英語教育難以與世界接軌

隨著全世界相互交流的頻繁與密切,英語的學習和應用對當代大學生來說越來越迫切。國內學生學習英語的兩大問題就是“應試教育”和“啞巴英語”。雖然從初中開始到大學畢業學了十年的英語,但能達到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水平的學生并不多。究其原因,除了國內教育體制的弊病外,還由于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旅游管理專業應由外教或是有出國留學背景的老師來教授旅游英語,但是發現很多學校嚴重缺乏這類老師,學校有時候使用英語專業的老師來教授旅游英語,英語沒有問題,但旅游知識欠缺,學生感到除了英語有些長進之外,旅游專業方面基本沒有收獲。

二、國外先進經驗介紹

(一)培養人才目標明確

康乃爾酒店管理學院將自己的使命確定為:塑造全球接待業管理知識庫(shape the global knowledge base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酒店學院以構建和規劃全球行業知識庫為使命,以培養學生成為行業領袖為目標,確保自身在旅游接待業教育的長久領袖地位[5]。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目標是:“為國際接待業,尤其是世界一流的酒店、餐館和連鎖飯店培養高層管理者?!彼麄兊霓k學宗旨是:“以高質量的教育培養學生各種技能,使她們在競爭激烈的酒店行業中脫穎而出?!泵苄髮W的口號是“憑借教學、科研和服務的實力,做招待業教育事業的帶頭人”。休斯敦大學提出“為飯店和餐飲業培養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掌舵人物”的培養目標[4]。

(二)入學條件嚴格把關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在學生的入學條件上嚴格把關。學校在招生簡章上闡明入學申請者要具備基本條件并接受測試。該校已于2001年取消筆試,而著重對申請者的思辨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心理素質和舉止儀態等實際表現進行測試,并要有兩位熟悉本人的老師負責推薦。通常學校每年有近2000名入學申報者,錄取新生名額400名左右,錄取率約為四分之一[6]。學校要求本科生在入學之前必須具備至少一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否則要先進行學前培訓;研究生則必須具備至少兩年的全職相關工作經驗。正如學院所說:“我們錄取的不是綜合素質最好的學生,而是最適合、最熱愛接待行業的學生[7]。

(三)向實踐看齊

加拿大荷蘭學院酒店專業培養計劃的制定非常嚴謹,他們邀請知名酒店的企業家成立委員會,對專業的建設提出要求和建議。將教學任務分成多項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并且嚴格考核,確保每位學生達到要求。實踐環節安排的時間也別具特色,荷蘭學院第一年基本上安排的是操作性課程,如餐廳服務、酒水服務、客房服務等等。教學結束后就安排學生在企業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實習,然后重新回到課堂上繼續學習較深層次的理論課[8]。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在教學管理上堅持三條原則,教師必須從企業中來,課程必須保持國際學科的最前沿,學生必須從事三個學期的實習期。學業結束后分別發給政府認可的學士學位與大學畢業證書,同時還有國際酒店行業認可的就業證書,從而使得“洛?!钡漠厴I生畢業后到各國高星級酒店可直接上崗,一般可任部門經理、助理,不必再經實習期[6]。

(四)嚴格教師的管理與評價體系

洛桑學院聘請教師的必備條件是要有經營酒店的經歷,同時不能持續幾年一直留校,每隔三、五年,學校要求他們回到企業去,以不斷豐富自己新的經營信息,調研國際化經營中出現的新問題,這樣就可不斷更新學校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洛桑學院教師的職業運行模式是:教室—酒店(或集團公司)—教室。這樣周而復始使得教學始終與行業接軌,學校始終保持處于酒店行業開發科研的最前沿[6]。法國昂熱大學旅游學院中30%的課程是由在企業工作的總經理或高級管理人員擔任,本校教師也在企業兼職,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9]。香港各大學對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處理較好,強調教學與科研并重,尤其是對教學水平、教育質量的監控值得內地高校學習。如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主要由學院院長、系主任聽課打分及學生問卷進行,學生問卷一般在期中而非期末進行,每次評價的結果都及時上網公布,對于評價較差的,學院院長或系主任出面找學生座談,了解情況并與這位教師討論解決方法,對于教學水平始終無法提升的教師,學校將予以解聘[10]。

(五)考試制度豐富多樣

菲律賓大學的考試制度也不同于中國,學生的考試成績以100分計,由四個部分組成:

1.課堂提問占5%,鼓勵學生在聽課時不能光聽,還要開動腦子思維并主動提問;2.寫專題報告占20%,即前面提及的每門專業課必須寫專題報告,而且占的比重較大;3.專題報告演講占15%,考核學生的表達能力;4.理論考試成績占60%,考前老師不給學生重點,有的考試內容老師講過,但不一定在書中。針對上述四個方面,死讀書的學生就不一定能得到好成績,想得優秀必須圍繞上述幾方面努力才行。這種考試模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全方位培養,就考試內容來說,要求學生不但要了解其章節的內容,還要了解章節之間的相互關系。一般沒有簡短的一問一答式試題,而是采用描述性問題,給學生較多的思維空間和發揮余地。學生必須對所學的知識全面了解,做到融會貫通,才能較好地解答試題。這種試題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鼓勵學生通過教學將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能形成觀點的轉化[11]。

(六)國際化程度高

洛桑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通常是有六、七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他們的政治宗教信仰各異,生活習慣差異更大,在這樣復雜的文化背景下如何能使學生和睦相處,奮力學習,形成一個和諧、向上、奮進的國際青年大家庭確實不是一件易事[6]。很多身居國際酒店集團高位的洛桑學子無不得益于此,認為這是作為一位酒店職業經理人必不可少的條件。團結敬業是職業學校的靈魂。這是洛桑成功培養國際服務行業一流人才的要訣[12]。

三、地方院校旅游本科教育發展與改革建議

(一)細分專業

“旅游”是一個大的范疇,旅游專業也應細分。大致有以下三種分類方法劃分專業:(1)按旅游構成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購、娛”;(2)按學生未來就業方向,比如酒店方向,旅行社導游方向,景點景區方向,省市縣旅游政府行政部門,等等。(3)按工作技能類型,比如基層操作和管理型,中高層管理型,學術研究型,旅游教育教學型,等等。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必有其核心競爭力;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個人只有具有了核心競爭力,才能得到較好的回報。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挖十口井不如深挖一口井”,“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等。只有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到頂尖,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旅游專業片面追求所謂的“寬口徑”,將很難出真正的、拔尖的人才。

(二)增加面試環節,提高學生實踐經驗

允許旅游專業等屬于服務行業的專業自主招生,增加面試環節,對自身條件不合格及并不是出于對旅游專業有興趣而報考的學生,進行嚴格的把關。這樣既是對學生的前途的負責,同時也是對生源質量的保障,有利于學校培養旅游人才。比較發現國外高校對于學生的工作經驗還是很看重的,但限于我國國情,目前大學新生中絕大部分都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很少有相關工作經驗。有過工作經驗的學生學習起來興趣更足,發揮理論聯系實際的優勢,進而可以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國應對旅游專業的入學新生給與一些實際的行業認識和行業工作經驗,帶著興趣和經驗學習效果更好。

(三)理論與實踐并重,豐富課程體系

1.真正的“理論聯系實際”

旅游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無論是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還是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上,仍然重視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式的理論教學,忽視專業實踐和實際能力的培養,這種單向度的理論型人才很難滿足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

荷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企業實習時,基本是能應付實踐操作要求的,當他們處于實際工作環境中時,必然會親身經歷一些和管理相關的問題,也會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再學習理論課程時,就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尋求一些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盲目接受知識的灌輸。同時,企業也會提供很多學生實習的反饋信息,學院能夠清楚地了解教學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及時在后面的時間里進行針對性彌補[8]。以上這段話真正說出了廣大學生的心聲。他們不是不愿意學習理論課程,只是理論與實踐的先后次序搞錯了,如果讓他們先去實踐,在實踐中自然會遇到很多問題,然后同學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這樣的效果絕對事半功倍。不斷實踐,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然后去實踐,如此反復,才是“真正的”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豐富課程形式,注重與業界交流

向康乃爾酒店管理學院取經,定期邀請旅游界資深人士或著名人士來校講座,有條件的話,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與這些旅游界精英一同進餐,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活動給學生帶來的將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收獲,更是心靈和人生的洗禮。邀請旅游業一線人士教授部分專業課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他們有很多真實的案例和親身的體驗,與沒有經驗的老師空談理論不同,這種形式更利于同學獲得第一手經驗,甚至可以直接用在工作崗位上。

3.不一定要從基層做起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經驗告訴我們,畢業生可以不用從基層做起。因為洛桑學院堅持的三原則可以確保學生已經具備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知識,畢業后可以直接進入管理崗位。畢業的本科學生除了學位之外,一般可以拿到數張專業證書或文憑,如飲食管理證書、酒店高級管理文憑等,這就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反觀我國的旅游專業學生在畢業時往往只有一張文憑或學歷、學位證明(書)。這就使得畢業生,尤其是本科生在擇業時面臨尷尬的境地。

(四)教師定期回歸企業,實行優勝劣汰

旅游管理是一門應用型專業,因此必須規定教師有旅游行業的工作經驗,并且不能持續留在學校,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回到企業,回到市場一線去更新自身知識和閱歷。嚴格落實教師評價體系,實行優勝劣汰,讓教師“流動起來”。Jack Welch的《Winning》一書中講到關于員工的區別考評(differentiation defined)政策,就是排在末位10%的員工應該被淘汰,這樣既能幫助員工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舞臺,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且還能讓更多有才能的人補充進來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這樣的管理方法,同樣適用于大學教師的考評制度。如果被淘汰了,你不是不優秀,而是不合適。邀請企業相關專業負責人來校擔任兼職教師,讓學生及時接受市場最新的知識經驗。

(五)改革教學考核方式,將職業證書的獲取作為一部分學分

1.改革教學考核方式

吸取國外大學的經驗,期末考試應采取多種考核方式,除了傳統的平時成績(出勤率、作業完成情況)和筆試成績外,還可以有課堂表現情況(是否積極主動),寫專題報告,作專題演講,情景模擬表演,案例分析,活動策劃等等方式,大學四年這樣考核下來,學生的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演講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等等,都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符合旅游業外向型的特點。

2.將職業證書計入學分

因為旅游行業的職業證書或從業資格證書有很大一部分與大學里的專業課相重復,把職業證書考試當做培養計劃中的考核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考證的積極性,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還可以提高通過率,同時在畢業時既獲得了學位證書,又獲得了職業證書,理論實踐兩不誤。

大學的開放程度深刻影響著辦學水平和發展空間。雖然國內大部分地方高校旅游專業不可能都像國外高校一樣做到高度的教師和學生國際化,廣大高校的主要任務還是以培養國內人才為主,但我們不可以停止國際化的腳步。學好英語,大量引進國際優秀教師,學習國際優秀辦學經驗,積極參與國際一流的學術活動,掌握行業國際動態,這些適用于旅游教育,是未來獲取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1]國家旅游局.2010年全國旅游教育培訓統計基本情況[EB/OL]. http://www.cnta.gov.cn/html/2011-9/2011-9-14-11-42-61705.html, 2011-9-14.

[2]谷慧敏.中國旅游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旅游學刊,2005(07):22.

[3]周佳明.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供需錯位現象分析與對策[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8:20.

[4]張哲.我國高等旅游教育的發展和模式研究[D].山東:中國海洋大學,2007:33,41.

[5]劉趙平,凱茜·恩茲.康乃爾酒店管理學院核心資源及持續競爭優勢分析—兼議對中國旅游接待業教育的啟示[J].旅游學刊,2006(13):28,31-32.

[6]張祖望.如何解讀酒店職業教育中的“洛?!蹦J絒N].中國旅游報,2003(3.28).

[7]劉寧寧.旅游人才教育模式培養的國際比較[J].魯行經院學報,2003(3).

[8]馬靜卿.高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問題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6):171.

[9]彭青,謝旭東,程露懸.改革國際合作辦學模式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J].旅游學刊,2003(07):156,157.

[10]林偉連.對香港與內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幾點比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3):156.

[11]蔡云清.菲律賓大學教學方式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2(4):328.

[12]楊雁.中外旅游高等教育差異比較[J].旅游學刊.旅游教育???,1998.12:52.

F59

A

1671-7740(2012)03-0054-05

郭旭(1975-),男,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旅游系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海洋旅游。

猜你喜歡
旅游專業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旅游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