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教師是當代教育的迫切需求

2012-05-10 02:11梁強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新課程教材活動

梁強

摘要:我國教師的職業歷來所擔負的工作主要是傳習性的,按部就班,重復傳遞的特點。教師的教學注意力被固定在照本宣科和教學方法的外顯表演形式上,形成了傳統教師的意愿歸宿,固化了教師成為“教化者,傳遞者,教書匠”的職業形象。限制教師的自身發展。我國開展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教師轉變觀念,重塑形象與新課程共同發展,本文從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轉變角色做新型教師兩方面進行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轉變;新型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出現,在實施當中發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對傳統的教法和學生學的方式產生了挑戰。教師依然是關注自己的教法,總是在琢磨自己該怎樣,講得流利、講的到位、學生聽得懂;這種以教代替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已不適應新課堂教學改革取向,束縛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要掙脫種種束縛,各種老套子,以新的思路、新的形象立足于學生學習活動之中,對此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則圍繞著教師轉。這種一教定學,讓學生來配合或強迫學生適應教師的教。如此恰好與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相矛盾;實現每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是我們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要求教師是一位技術設計員,以新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面前,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就要充當技術顧問員,引導學生質疑、合作、調查、研究,促使學生動手、動腦。給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然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如果師道尊嚴舍不得放下,一切為我是從,這就形成了權威與服從的師生關;教師在課堂上主宰一切,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忽略學生怎樣學,往往適得其反,有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轉變角色,做新型教師

以往的課堂教學是立足于教,而現在立足于學,所以,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和學生的活動過程,參與學生的活動之中,了解學生的情況,充分做好學生的學習的顧問。因此教師的角色要轉變,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學習方式方法,一切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進行組織教學活動,從傳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向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如何實現這一轉變呢?

(一)放下權威,真誠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由于受到以往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原因,強化了對學生任意灌輸,學生沒有了學習的自主權,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權威和唯一的表演者,習慣地指揮著學生的學習活動,總是讓學生圍繞著教師團團轉;把學生視為一個知識的容量,學生的個性確實得不到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由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和合作者;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適時指導組織學自主探究。教師要舍得放下主宰一切的思想包袱,以合作者的姿態參與學生的活動過程,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他人合作共同處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此的話,我們教師輕松了,學生解放了,效率也提高了,何樂而不為呢?

教師以平常的心態與學生交流合作,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多鼓勵,多關懷,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他們就會感受到,其實老師并不是遺棄他們,也不是高高在上指揮一切,而是自己的伙伴,參與自己的學習活動中,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由單純的傳道授業,轉化為創新型的教師。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技巧在于教師不斷創新。隨著現代網絡的普及和社會信息的公開化,單憑教師傳道授業的傳統的教法,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新課程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教師首先要成為創新型教師,教材只為我們教師作參考,要活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充分利用教材靈活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也不要受到教案的設計而定格,根據學生情況及課堂活動進程調整教學方法;一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方式存在不同差異,教師要關注各層次學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善于思考,做有智慧的教師。

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活動,尤其是新課程的改革,教材變了,學生活潑了,課堂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再也不能敷衍了事,草草收場,平時要勤于思考,多收集資料機智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以自己的智慧和幽默的語言進行組織教學,學生必然會欣然相接,樂此不疲。

在處理問題學生時,教師也要有智慧,譬如: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暴跳如雷,挖苦諷刺;更不要用法西斯手段。我們要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遵循“誨人不倦”的原則,分析事因,找準教育的切入點,循循誘導,使學生明辨是非,知曉美丑。

(四)樹立服務意識,做學習型教師。

教育者是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所以教師要有服務意識;“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號,是社會對教師殷切的期待;教師肩負著為國育才的重任,一桶水和一杯的關系這種思維定式要打破,如果教師的這桶水沒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補充就成為死水;所以教師要不斷的通過學習自覺修煉,豐富知識,充實自己的內涵,只有我們不斷學習,才能增長知識與時俱進,在教育教學上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五)善于總結,做反思型的教師。

我們每經歷一件事都要善于回頭看看,想一想,找出優點和缺點。教學也不例外,通過總結就會明白一節課下來的收獲與失誤;善于反思總結,不斷改進,教書匠也會變成教育專家。

總之,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我們教師要自覺適應時代要求,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不斷學習,善于總結經驗;做新型教師,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2010年第3期(A) 《廣西教育》 廣西教育雜志社編輯出版.

[2]李彥福主編.《聚焦課堂教學》 廣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歡
新課程教材活動
“活動隨手拍”
教材精讀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