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2012-05-10 02:11麥永祿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教育均衡共享資源配置

麥永祿

摘要: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發展。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們對教育公平問題的關注程度顯著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是關系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整體戰略問題。教育均衡,實質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機構和教育群體之間,相對的平等地分配教育資源,達到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并最終落實在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在發展均衡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以及非均衡教育的表現,造成非均衡教育的基本原因,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種問題,以達到相對均衡發展。

關鍵詞:教育均衡;資源配置;共享

教育均衡就是受教育者的權利和機會的均等,指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以及全面發展;從學校來看,教育均衡是指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以及各類教育之間教育資源配置是否均衡;從社會上來看,教育均衡是指教育所培養的社會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當前大多數人所關注的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是指我國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同一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同一學校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問題?;蛘哒f,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保障問題,教育的民主與公平問題。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國家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規和政策,都要體現在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的基礎教育資源,必須均衡配置;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在具體進行教育活動和教學活動中,要為每一個受教育者提供相對均衡的教育和發展機會。從教育資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設施,包括每生平均教育經費、校舍、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體育活動等的配置,教育的“軟件”,包括教師、圖書資料等的配置是否均衡;從教育目標來看,包括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從教育的功能來看,是指教育所培養的社會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表現為“八大均衡”,即:入學權利和入學機會實現均等發展,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讀的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學生,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區域之間實現的均衡發展,即在省域之間、市域之間、縣域之間、鄉域之間統籌規劃;城鄉之間實現均衡發展;校際之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學校布局和規模均衡合理,教育經費投入、學校設備設施、師資配備、每生平均教育資源、學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學生之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校內各班級在設施、師資、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不同類別、不同級別教育之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基礎教育內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均衡發展;教育質量實現均衡發展,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水平和效果的均衡;教育結果在學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之間實現均衡發展?;A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是學校的均衡發展,因為學校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實施機構?;A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一、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根本原因

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表現在:從空間結構看,反映在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具有不同經濟背景的家庭之間,具有不同學習潛質的學生之間所得到的教育資源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對待的差異的存在與擴大;從時間進程來看,表現在學生接受教育的起點、過程和效果方面。

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原因:教育資源供給短缺和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國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兩個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從教育供給的角度來看,我國是一個具有超大規模教育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教育經費供給不能充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教育資源供給的總量性短缺將長期存在;而從教育資源配置的角度看,長期以來,我國的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城市與農村、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在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上存在著明顯的失衡現象。

教育政策失當也是造成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級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示范性高中,以及所謂的重點學校,而基礎教育投入的職責基本上由基層政府承擔,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縣財政承擔。特別是西部學校,中央和省級政府對義務教育只承擔補助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責任,造成基礎教育資金嚴重匱乏。農村的普通高中的建設基本上由學校來承擔,有些地區的農村高中還有五六十年代的瓦房教室,其他的基礎設施更不用說了。東部學校好于西部學校的,這樣也是造成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原因之一。

二、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

如何在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上,面對學校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形成更多的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特色學校;如何處理好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教育創新發展與教育均衡發展。

(一)以政府為主導保障充足的經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前提。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前提是有充足的經費,政府不但要在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中占有主要地位,并且要建立規范的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同時,轉移支付的額度應建立在完整、準確的統計數據基礎上,使經費的投入更科學合理。在經費投入和資源配置上,強化對困難地區和學校的政策傾斜,少搞“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

(二)尋求區域內均衡發展,是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中,既要抓區域之間的均衡,也要抓同一區域內的均衡,對弱勢給予更多的政策和照顧。尋求區域內均衡發展,是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措施。

(1)在辦學條件上實現均衡: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相當明顯地表現在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上。所以首先要在辦學條件上實現均衡,調整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扶持薄弱學校。具體來說,學校的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建筑面積、生均圖書和儀器設備大體相當;通過整合區域教育資源以實現一定區域內的資源共享,如:學校布局調整,資源重組;收歸兼并,把城郊學?;蚓邆湟欢l件的私立學校并入力量雄厚的學校,辦成分校;建設區域性教學樓和宿舍樓,勞動科技實踐基地等。即改造薄弱學校,努力縮小校際差距,從根本上逐步解決非正常的擇校問題。

我們強調的區域內學校要均衡發展,不等于平均發展,不是說每所學校都是同一個模式,同一發展水平。教育均衡只能是一種相對的均衡,教育均衡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要做的不是降低優質學校和優質教育的標準,而是政府提供的辦學條件要相對基本均衡,大力扶持薄弱學校,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2)在師資隊伍上實現均衡:

①加強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培訓使每位教師都樹立起現代教育價值觀,并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具有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②建立教師定期輪崗制度以及優秀教師共享制,促進學校師資均衡。教師隊伍素質是決定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為了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采取教師定期交流制度是一項基本的策略。規定教師在一個學校連續工作超過一定年限,必須輪換調整。通過師資輪換調整,可保證各校間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相對均衡。弱勢群體教育與教育均衡發展。弱勢群體教育包括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的教育、殘疾兒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勢群體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難點,也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還要通過建立相互競爭機制,不斷激活學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階段發展,是教育均衡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在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才能帶動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斷向深度、廣度和高水平階段拓展,必須抓住教師隊伍這個核心,通過制度創新,激發教師和校長的職業活力、專業創造力和教育教學熱情;必須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不斷增強學校的發展動力、活力,激勵學校之間、區域之間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標發展。

③制定城市、縣,鄉鎮辦學條件、教師福利待遇統一的標準。如果制定統一標準并加以落實,可以促進師資流通的順暢。這對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將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三)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最終落實在受教育者的均衡發展上。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所追求的教育公平和權利平等,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受教育者的均衡發展,促進受教育者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自建國以來我們經歷了四次教育改革,新世紀之初又大力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然而基礎教育的現狀與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要求還有相當距離。中國教育仍以高考為指揮棒,基礎教育最終只是為了高考服務,這就使得“德、智、體、美、勞素質教育”成為口號,穿著“新課程改革”的新鞋走著應試老路的現象比比皆是。在應試教育下的學生高分低能、學用脫節,自私冷漠,大學生走出社會無所適從。應試教育的頑疾使中國廢止一千年的科舉制度大有抬頭的趨勢。中國教育如果再不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但浪費了很多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而且還斷送了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前程,甚至阻礙中國現代化的建設!

猜你喜歡
教育均衡共享資源配置
如何發揮企業家精神推動經濟增長
強抓學校管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中國僵尸企業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掛羊頭賣狗肉的“共享”營銷
基于教育均衡發展大環境下的高中語文“平等”教學
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環境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