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2012-05-10 02:11方永瓊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自主閱讀能力培養小學語文

方永瓊

摘要:《新課標》提倡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呢?本文從創設情境,為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改進思想,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及時糾誤,為學生指明自主閱讀的方向;課外延伸,給學生開拓自主閱讀的廣闊天地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

《新課標》強調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積極倡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言文字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需要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讓學生慢慢感受、領悟;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讀說為主線,組織各項訓練活動。因此,真正的閱讀教學是要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地位,培養自主探究的精神,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出自己精辟的意見,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潛能,鍛造學生的人格,又能發展學生獨特的語言思維能力和語言感受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創設情境,為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

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體,教學中應以促進學生自能學習、自主發展為宗旨,以《新課標》為指導,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伙伴,讓學生愉快地學習。

(一)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學生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不同,對文章內容的喜好程度也不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將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例如,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有的學生喜歡“桂林的山”,有的喜歡“桂林的水”,就讓他先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對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得有情有感,說得有根有據,學得有滋有味,收到了理想的閱讀效果。其他課文如《蝙蝠與雷達》、《捉摸春天》等課文的教學,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

(二)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在閱讀中,學生讀到動情處,有的喜歡大聲朗讀,有的喜歡靜靜思考,有的喜歡提起畫筆,也有的喜歡帶著自己的感受演一演,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理解和感悟課文。例如教學《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文,教師問:和平與戰爭你最贊成哪一種?為什么?如果是戰爭,你會怎樣做?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戰爭問題。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有大聲朗讀體會的,有無聲默讀思考的,有的三、五人一小組議論紛紛的,有的向老師詢問答案的。體現了學生學習方法的自主性、多樣性。教師從中相機指導、點撥、評述。

(三)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

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可打破原有有序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選擇學習伙伴朗讀、討論、辯論、表演,互相探討,合作交流,共同解決疑問。學習伙伴之間情感上的距離拉近了,更容易爆發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改進思想,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

教師在創設寬松愉快的環境后,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就會產生千奇百怪的問題和答案,此時,我們就應該把學生腦中個性化的見解和感受及時地釋放出來。

(一)讓提問更自由。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學而有疑,疑則有異。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幾種現象:有時是問題還未解決已經下課了;有時是學生對討論的問題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教師事先沒有想到而無定論的;有時學生的質疑是與本課關系不大,解決起來費時,但確有意義的問題。當課堂中出現了其中任何一種情況,我們教師不要將問題擱置,也不要“快刀斬亂麻”下個結論,應采取存疑的方法,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給學生留下探索的余地,引導他們課后通過翻閱相關書籍、查閱資料、動手實踐等途徑去研究,留到恰當的時機交流解決。這樣就尊重了學生語文實踐中的感受,呵護了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予了學生自由閱讀的時空,使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學習真正成了他們生命的歷程。這樣,學生才能學有動力,學有激情,學有創新,才能感到自己是個新知的發現者、研究者。在教學《修鞋姑娘》時,有學生問:課文中的“我”第二天找不到修鞋姑娘,修鞋姑娘不在原來的地方修鞋也有一定的責任?,F在“我”把責任全部歸于自己,是不是太“傻”啦?對于這一問題的提出,我沒有笑話他,而是大加贊賞:“你問得好,老師和你有同感,由此可見你對本課的內容理解的很透徹?”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對學生來說確是莫大的震撼,因為它代表了老師對他的肯定。我深知:那些極有個性化的提問是學生思維擴散的極好契機,教師何不好好利用并加以鼓勵,以促使他們提問的個性更加鮮明,以便更有效地幫助他們理解課文。

(二)讓表達更盡興。

語文教學要真正體現“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想要說的話,而且盡量讓他們說得盡興。比如《中彩那天》一文學后,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析,學生對課本中庫伯的看法出現了爭議:

學生甲:庫伯太自私了,這么富有還不會照顧他人。

學生乙:應該把這輛車讓給“我”家。

學生丙:庫伯應該把車與“我”爸爸平分……

(教師帶頭鼓掌,教室頓時響起一片掌聲,這時話匣子打開了,教師索性由學生去想象,去“創作”。)

三、及時糾誤,為學生指明自主閱讀的方向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薄叭绻麑W生親自去研究和發展某種東西,親自去把握具體的事實和現象,那么這種駕馭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加強烈?!敝灰獙W生積極參與就予以鼓勵,不要怕學生失誤,而是要千方百計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上進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學生的智能與情感和諧發展。

當然,學生雖然能夠極其踴躍地發表個人的見解,但難免也有出錯的時候,學生的理解往往與文章意義大相徑庭,鬧出一些笑話來。必須依賴教師的引導,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還以《中彩那天》為例,學生對庫伯的做法往往會引起爭論。文章的意義在于告訴我們,生活要像爸爸一樣,做人要誠實,有信用。但部分學生會簡單的理解為:爸爸太傻。出現這種錯誤性的解讀,我們老師首先要寬容,尊重學生的見解,允許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產生錯誤,其次,對學生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對錯誤的解讀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為了課堂的活躍,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錯就是錯,要及時讓學生明白錯在哪里,告訴他們對這些話題不能簡單的用對或不對來評判。

四、課外延伸,給學生開拓自主閱讀的廣闊天地

學習語文要更新觀念,打開思路,應認識到課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謝覺哉說:“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死書庫?!币虼?,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教材,教完一篇課文后,應該賦予文章更多的內容,要讓學生把學得的知識或經驗用于實踐,要在學生的學習中注入新鮮的生活源泉從而“盤活”知識,在實踐中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教學古詩《春曉》后,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上課時,請學生把這些詩介紹給大家。這樣不僅鞏固了已學到的內容,而且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巧妙地把課內教學和課外學習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新課標》教學觀。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豐富的情境,為學生架起一座閱讀對話的橋梁;要善于細心呵護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熱情鼓勵學生的創造和智慧;要善于給學生一塊寬松、和諧、民主、激勵的土地;要善于不斷地為學生創設新的語境,讓學生多說、多議,說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多種個性,說出絢麗多彩的課堂教學,從而使閱讀真正成為一門飛揚學生個性、靈性的藝術。

猜你喜歡
自主閱讀能力培養小學語文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策略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