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教師個性修養 優化教學風格生成

2012-05-10 02:11朱珺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教學風格內涵理念

朱珺

教師個性修養是教學風格的生成基礎,教學風格則是教師素質的重要因素,優秀的教學風格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強化教師個性修養,優化教學風格生成?自然成為關系到教師成長的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

一、教師個性及修養強化

個性,也可稱之為人格,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參見朱智賢主編,《心理學大詞典》)

有教育專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個性結構是一個由復雜的心理特征的獨特結合構成的多層次、多側面的整體。其層次、特征主要有:

(一)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即“氣質”。

(二)完成活動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

(三)完成某種活動的潛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四)活動傾向方面的特征,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

當然,這些層次、特征并不是簡單的項的疊加,而是盤根錯節、相互聯系、有機融合的在一起,承擔著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的功能。

由于職業的需要,教師的個性具有教育職業的特征,其個性是教師的思想、師德、師風、行為、舉止、氣質、風度、知識和能力等眾多因素的有機融合。承擔著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調節和控制的功能。

教師的個性(這里指的是教師的職業個性,下同)的建構,不是僅僅靠先天的遺傳,而是主要靠教師在教育生涯中修養強化?!叭x”,(即:一是讀書、二是讀人、三是讀事)則是修養強化教師個性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讀書”是我們獲取書本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教師成長的階梯。所謂“名師”,往往不僅僅在于有“名”,更大程度上在于“明”,“名”與“明”互為因果。故此,古人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世事洞明皆學問”。必須具備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科學視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基礎,才能成為真正的優秀教師。

“讀人”是我們獲取人生閱歷的基本方式,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端公學跳神”。讀人就是要追隨名師,拜作“導師”。我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顧冷沅先生曾經說:“我的一生得益于三位名師的指點:蘇步青教授嚴謹繽密的治學風格,劉佛年教授民主寬容的大家風范和呂型偉教授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庇腥苏f“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為人師者一大幸事”,我們換言之:“得天下名師而學之,豈不更是為人弟子的一大幸事”。

“讀事”是我們積累教育教學工作經驗,豐富職業個性內涵的必由之路。所謂的“事”,就是教育教學中的“現象、問題、契機”,要養成“留心處處皆學問”的敏銳,把“現象、問題、契機”作為研究的課題,認真解讀,尋根求源,這就是“讀事”。

“三讀”可以修養強化教師個性,養成教師個性內涵的“三有”,即:有教育理念、有教育成效、有教育影響。

有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職業個性內涵的基礎,修養強化教師個性,養成教師個性內涵,首先就是要做一個“實踐著的思考者”和“思考著的實踐者”。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價值觀為指導,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歸納合乎個人、班級實際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魏書生、于永正、錢夢龍等教育家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有教育成效:修養強化教師個性,養成教師個性內涵,僅僅是有教育理念,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們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所建樹,我們必須把教育理念變成教育實踐,把教育實踐變成教育成效!

有教育影響:修養強化教師個性,養成教師個性內涵,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在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成效之后,還應該善于運用博客、播客、著作、論文、課題、會議、活動等途徑,與教育同行分享,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在影響他人的同時,促進個性內涵的提升。

二、教學風格及生成優化

風格即人格。俗話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實在教學領域,教師的教學風格也如同其人的個性。有的人熱情開朗,激情澎湃;有的人沉著冷靜,思維慎密;有的人機智敏捷,幽默詼諧……不同的個性,就會使得教學的風格各具特色。

例如,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個性中有“溫而不厲”的因素,他的教學風格中,也就有“民主、寬松”的特征。如《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記載。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老師孔子閑聊,說理想、談未來,文中的孔子是一位和藹的長者,同時又是一位智者,當時未對子路等弟子作出點評,只是在他們走了之后,曾皙問起時,才評說他們的理想的不足,曾皙問為什么不當面評說,孔子說他們各說自己的理想,不必評點對錯。從中可以看出,他尊重弟子,保護他們思想的火花,因此,師“誨人不倦”,生“學而不厭”,這種寬松的學習氛圍成就了很多弟子。

教學風格的基本涵義。有學者指出: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個性化的教學風貌和格調。其主要特征:動態生成、難以言說,個人專有、穩中有變。

教學風格的類型主要有: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技能型、自然型等。這些類型教師的教學風格特點是:

“理智型”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環環相扣,論證嚴密,結構嚴謹,用思維的邏輯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課堂教學進程。學生不僅學到知識,也受到思維訓練,還受到教師嚴謹治學態度的熏陶和感染。

情感型教師,講課情緒飽滿,充滿激情。講到動情之處,往往是情緒高漲,慷慨激昂,滔滔不絕,扣人心弦,震撼人心,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訓練價值,還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價值。

幽默型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生動的比喻,開啟學生智慧之門;恰當的幽默,給人以回味和留戀;哲人警句、文化箴言不時穿插其中,給人以思考和警醒。學生心情舒暢,獲得一種心智訓練。

技能型教師,講課時各種教學方法、技巧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恰到好處,絲毫不帶雕琢痕跡。課堂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搭配合理,有條不紊。無論是講解和分析,還是提問和練習,都能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體現出教師對知識重點難點的準確把握。

自然型教師,講課親切自然,樸實無華,沒有矯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在一種平等、協作、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默默的情感交流,把求知和探索融于簡樸、真實的教學情景之中,學生在靜思和老師的首肯中獲得知識。教師講解張弛有度、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給人一種心曠神怡、恬靜安寧的感受。

教學風格的生成優化。教學風格與教師個性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從主觀上看,有“理想、追求、職業素養、個性特征”等;從客觀上看,有“學生類型、學科性質、教學環境”等。

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不僅是一個不斷學習與批判的過程,還是一個不斷實踐與反思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建構與解構的過程。在“破”與“立”交替上升的過程中,就得以形成、鞏固為鮮明的優秀教師個性,外顯則為教師優秀的教學風格。

教師教學風格生成優化的三個階段。教師教學風格生成優化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是:

一是模仿階段。在模仿階段,我們的教師,尤其是剛剛進入教育行業的青年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和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通過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等途徑的學習觀察、博采眾長,模仿適宜的專家名師的教學風格,或借助學校為提高新教師的素質而開展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的機遇,模仿“師傅”的教學風格,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創造階段。我們知道,模仿只是生成、優化教學風格的一個手段,當模仿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時,就需要進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創造階段。在這一階段,經過認真的思辨和探索,就可以依據自己的教學理念、個性特點進行創新性教學,由相對低級的模仿性的教學階段,進入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風格特色的創造階段。

三是成熟階段,當個性教學風格特色的創造和優化,有了相當豐厚的積累,也就進入了教師個性教學風格特色的創造和優化的成熟階段。教師可以將這些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特色,精心的有機地融合起來,并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穩定下來,使之成為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之有效地具有教師個性特色的模式、格調,這就標志著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綜上所述,通過我們對教師個性與教學風格的內在聯系的探討,初步明確了教師個性修養,教學風格的內涵,對如何生成、強化、優化,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有認識只是一個前提,關鍵在于,我們要在把認識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使我們得以提升專業素質與能力,逐步成長為具有優秀的教師個性特色、教學風格的明師和專家名師,進而在教書育人的舞臺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猜你喜歡
教學風格內涵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遵循課程理念,探尋專業成長之路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淺談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用心處事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名師的教學風格與課堂文化
木木相冊
談談教學風格和學習風格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