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師在培養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中的多重角色

2012-08-15 00:42李紅花
文教資料 2012年15期
關鍵詞:小學教師學習策略動機

李紅花 劉 瑛

(杭州師范大學 初等教育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知識不斷激增和更新的現代社會,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行,傳統的以知識積累為主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教育的重心必須從掌握知識轉到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來,因此,學校應該給予學生比知識更重要的——學習方法。自我調節學習正是這樣一種能滿足時代要求和教育要求的學習方式。

自我調節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增強學習效果,達到學習目標而主動地調節認知、情緒動機和行為的過程。從認知過程看,自我調節學習者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各個階段能夠制訂計劃、設置目標,進行組織、自我監察及自我評價。這些過程有助于學習者了解自己和做出決策;從動機過程看,自我調節學習者認為自己是自主的和受內部動機激勵的,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從行為方面看,自我調節學習者選擇、建構甚至創造最適合學習的社會和物質環境。[1]4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許多人對自我調節學習存有偏見,對培養小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能力缺乏研究甚至產生質疑。小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能力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在可能性,而教師是使這種潛在可能性向現實性轉換的關鍵。

因此,在培養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過程中,小學教師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著多重角色。

一、自我調節學習策略的示范者

自我調節學習的重要條件是學習者使用各種認知和元認知策略調控自己的學習。有效的學習者應該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能使用各種不同的策略儲存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學習策略適合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對自己的學習主動負責。

自我調節學習策略的類型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在認知過程中所采用的編碼、保持、檢索、提取等對信息加工的操作,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對認知過程的調節與控制,包括自我計劃策略、自我監察策略、自我調控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狀態管理策略、社會支持管理策略。[2]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求知”,成為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質。要學會學習,就要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指標,是影響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年齡尚小,學習經驗還不夠豐富,他們對于學習策略的認識及運用還處于較低的水平。他們往往只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學習策略比如復述策略,而對于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還不會靈活運用。

擁有豐富的學習策略并且能夠熟練運用是培養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不可缺少的條件,所以小學教師應該成為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策略的示范者。小學教師應該注重學習策略的教學,教給小學生自我調節的技巧。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多地傳授給小學生各種一般性的和具體的學習策略,并進行示范,讓小學生在模仿中學會不同的學習策略;二是提供多個范例,講明策略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并組織多種適宜的學習活動,給予小學生充分的策略練習機會,使之熟練運用,讓小學生對學習策略的運用由模仿水平上升到自我控制水平。此外,小學生在學習中要想自覺地運用自我計劃策略、自我監察策略、自我調控策略,以及有效地運用時間,并選擇有利于學習的環境,運用合理的歸因方式面對成敗,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反復訓練的過程。

二、目標定向的引導者

目標理論的研究者將人的成就目標分為兩類:一類學習目標是追求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水平,稱之為 “掌握性目標”;另一類學習目標是追求證實自己能力水平和獲得成就感,稱之為“表現性目標”。大量研究證實:具有掌握目標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挑戰性的任務,更多地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更傾向于運用深加工策略,進行合理歸因,并對學習具有積極的情感。而具有表現性目標的學生喜歡選擇即使學不到新技能,但能證實自己能力的任務。較多地運用復述等簡單加工策略,學習一旦失敗就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不能進行正確歸因。[3]

小學生往往傾向于選擇表現性目標,他們往往為了得到教師或家長的好評而努力學習,教師或家長的夸獎和獎勵時常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這種由于外在獎勵而開展的學習是難以持久進行的,一旦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很有可能中斷甚至放棄,還會導致小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錯誤判斷,認為自己能力差,進而影響自己下一次的目標制定。

因此,小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形成掌握性目標,突出學習本身的價值,對順利完成某項學習活動的學生進行贊揚時要指向其在完成學習任務中所付出的努力,并與學生一起分析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學生所運用的策略類型和學習后的收獲。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小學生制定具體的近期目標和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堅持的遠期目標。這樣,即使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也會堅持下去,因為他們此時的學習目標是提高能力和理解水平,而不是證實自己能力水平的高低。

三、動機信念的激發者

學生動機信念會影響其目標設定、策略選擇與學習成績。價值、自我效能感與情感是自我調節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動機成分。價值是指學生從事某項特定學習工作的理由,而工作價值是價值成分中的重要因素。工作價值包括學生對特定學習工作知覺的重要性、效用性和興趣。認為特定學習工作重要、有用并具有很高興趣的人,傾向于為自己設定較高的目標,善用內外資源及策略,其學習成績也較好。自我效能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學生對于自己表現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是自我調節學習過程的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者傾向于設定比較高的目標,而且有比較高的目標覺察或投入,能使用各種策略,學生表現較佳。在學習情境中,情感反應通常來自個人對學習結果與自身能力的自我評價。自我調節學習中的情感反應主要是自己對學習表現的滿意度。[1]16

小學生自我評價常常較高,傾向于設定較高的目標,但是在學習中一旦失敗,就往往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而喪失學習的興趣,進而走向自我評價過低這種極端,一開始較高的自我效能感經受不住現實的考驗而只能走向谷底。

小學教師要成為動機信念的激發者,在教學中多給予小學生正面的評價和鼓勵,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讓小學生明確學習的價值、知識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熱情;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增強小學生的興趣,讓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成功與滿意,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這樣,小學生的學習的動機信念被激發了,會在學習中自主地制訂計劃、執行計劃、監控計劃并能對學習做適時的調節與控制,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四、意志控制的訓練者

意志是一種改變個體的努力和堅持程度的心理活動,貫穿于自我調節學習的全過程,因而是一種重要的自我調節策略。目標設定后必須應用意志控制策略和調節策略來保證目標的實現。那些使用意志控制策略應對學業失敗的學生,更易于在后續學習中堅持,逐漸進步;而那些較少或從不使用意志策略的學生在面臨失敗時容易放棄,且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4]31

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吸收、接納事物最快最多的階段,對他們來說,每一件事情都是新鮮的,都想要了解。限于理解能力,他們又不可能對某一件事物保持長久的興趣。如果不能因勢利導地加以引導,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小學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還不強,在學習中,小學生容易受分心物的影響,難以長時間從事某一項學習活動,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難以堅持,不能很好地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和行為進行有效的調節。

因此,小學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意志力。在教學中,在小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創設問題情境,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意志努力和智慧跨越障礙,獲得發展。也可以訓練小學生通過想象、自我提醒、自我獎勵和預設不良后果等方法來增強意志,投入學習。此外,增強小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小學生提前體驗成功等也是增強意志的有效策略。

五、良好環境的營造者

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個體發揮學習策略、目標導向、動機信念、意志的積極作用,而且需要物質性環境和社會性環境的支持。環境因素對自我調節學習的影響主要包括模仿學習、社會性援助、學習任務和學習情境等。模仿學習是通過觀察他人的有效學習策略改進自己的學習。社會性援助包括向教師、同伴、父母等求助。此外,學習任務的難易和學習情境是否安靜對自我調節學習都有影響。[4]30

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不僅要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且需要小學教師提供外在的支持,給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小學教師自身自我調節學習的榜樣示范作用不容忽視。小學生好勝心也較強,在學習中,小學教師可以利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和競爭機制,促進小學生通過模仿他人的自我調節學習策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根據個體差異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小學生體驗到成功感,以及創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都需要小學教師親力親為。促進小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的提高。

因此,小學教師應該給學生創設開放式的課堂,讓小學生對學習活動有一定的選擇性,提供給小學生豐富的學習材料、綜合性的課堂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師生、生生之間良性互動??梢杂尚W生自己設計方案,進行小組討論并制定標準,甚至可以和老師討論等,共享有效調節的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學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小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調節學習發展特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5.

[2] 劉儒德.學習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溫少梅.自我調節學習的影響因素及促進策略[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4).

[4] 陳友慶,趙之華.自我調節學習探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1.

猜你喜歡
小學教師學習策略動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棗強縣第一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平凡教學三十載——一名小學教師的自述
一種使用反向學習策略的改進花粉授粉算法
動機不純
論幼兒的動機特點與良好動機的培養
基于微博的移動學習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