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低認同度的對策研究

2012-10-15 03:37王建平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認同度高職對策

王建平

摘要:產學合作教育是將高等院校和雇主企業的資源加以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著重從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學校、學生與雇主企業相互關系,雇主企業對待自身利益三個角度,分析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認同度較低的原因,并結合當前高職教育實際,從完善法律法規、建立產學合作教育聯盟、改革人才培養計劃等方面,探討提高雇主企業認同度的相應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產學合作教育;雇主企業;高職;認同度;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168-03

一、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合作教育的低認同度的原因分析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我?!保┊a學合作教育是學校辦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它為高等教育辦學模式、拓寬辦學思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廣大學生通過參加產學合作教育,在專業技能、科研意識、文化學習、人際關系、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近年來,作為產學合作教育的重要一方的雇主企業,在對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方面,雖然有了較大的改善,但與實際需要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尤其是對高職學生在接納、認同度上更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對產學合作教育的支持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

高等教育推行產學合作教育,已經成為從事高教人士及相關教育部門的共識。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在有關高校大力推廣產學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國產學合作教育協會和上海的高教系統有關協會也積極倡導,引導有關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大膽改革,力爭造就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院校,培養一代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人才。

開展產學合作教育,需要學校、雇主企業、學生各方面齊心協力,主動擔當,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出眾的人才。作為把產學合作教育作為重要的辦學特色的我校高職學院,在推進產學合作教育的教學模式上,盡管已經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下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依然感到困難重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推行產學合作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無法在推進產學合作教育教學模式時采取積極的、主動的姿態。尤其是在與雇主企業交往的過程中,缺乏底氣,往往遷就于雇主企業。我校高職學院的學生所學專業大都為工科類的專業,在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保證的前提下,雇主企業在接納高職學生時往往也顧慮重重。

因此,在缺乏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學校的主動性、學生的參與性、雇主企業的接納性都無法得到保障。雇主企業出現對學校開展產學合作教育的低認同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2.學校、學生與雇主企業的相互關系不明確

在產學合作教育的培養模式中,要求高職學生以一名真正的“職業人”的身份進入雇主企業,與其他員工一樣參加真實的崗位工作,使高職學生在“實戰”中學習、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與其他員工一樣獲得相應的報酬。這就牽涉到以下二個關系的問題:①高職學生與雇主企業存在什么性質的用工關系;②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存在什么形式的合作關系。

第一、高職學生與雇主企業是什么性質的用工關系。高職學生進入雇主企業參加產學合作教育,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①通過企業招聘,兼職人員進入雇主企業工作。②通過學校推薦,進入雇主企業工作。③通過社會上各種人脈關系介紹,進入雇主企業工作。在上述三種情況中,都存在著高職學生與雇主企業或簽訂、或不簽訂臨時用工的勞動協議情況。而現實情況是,相當一部分雇主企業錄用高職學生是不簽訂臨時用工勞動協議的。這就直接導致高職學生與雇主企業的勞動雇傭關系不明不白,各方利益更得不到有效保護。在這樣一種性質不明確的雇傭關系下,學生很難以真正的“職業人”身份在雇主企業里發揮作用并獲得自身利益,雇主企業也很難對學生有一個客觀的接納態度,也就直接影響了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度。

第二、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存在什么形式的合作關系。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之間一般有以下幾種合作關系情況:①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簽訂協議,使雇主企業成為高職院校開展產學合作教育的基地。②雇主企業不是高職院校開展產學合作教育的基地,但與高職院校有著比較長期的畢業生就業招聘的合作關系。③雇主企業通過其它各種途徑,在社會上直接進行招聘,雇用高職學生做兼職工作,雇主企業不與高職院校直接聯系,也不存在合作關系。在上述三種情況中,除了產學合作教育基地是雇主企業與高職院校雙方之間有基地簽約協議書、明確兩者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之外,在其它兩種情況中,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雙方都沒有相互制約關系,甚至相互之間都沒有任何的接觸關系。由于這種實際狀況的存在,導致只有少部分到產學合作教育基地的高職學生會得到雇主企業的認同,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參加產學合作教育過程中,是很難得到雇主企業真正的接納和認同的。

學校、學生與雇主企業的相互之間關系不明確狀況的存在,致使以工科類專業為主的高職學生期望以一名真正的“職業人”的身份參加產學合作教育,且能夠被雇主企業接納、認同,難度確實不小。

3.雇主企業立足于企業自身利益的保護

我校高職學院的學生所學專業大都以工科為主,主要有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設備設計與制造、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等等。這些專業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實際操作過程及經驗的積累。受學習經歷的限制,高職學生在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往往成為他們在專業知識運用方面的短板。而雇主企業需要的是高職學生到了崗位上就能運用專業知識頂崗操作。對于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的高職學生,雇主企業往往是不敢大膽錄用的。因為,一旦錄用了這些學生,雇主企業就將承擔高職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勞動力報酬、材料損耗、師傅帶教等成本,以及可能出現的設備損壞、工傷事故、經濟損失等一系列影響生產和效益的負擔。而這些成本、負擔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種損失,高職學生本人是基本無力承擔的。

因此,在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面前,雇主企業往往會立足于企業自身利益的保障,面對高職院校的產學合作教育常常退避三舍,這種態度和做法直接影響了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接納和認同。

二、提高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認同度的對策分析

由于缺乏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持,加之高職院校、學生與雇主企業之間相互關系的不明確,以及雇主企業立足于自身利益的保護等方面的因素,導致目前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認同度較低。要改變這種狀況,吸引眾多雇主企業參與到高職院校的產學合作教育中來,提高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度,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1.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促進產學合作教育發展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大眾化,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興起,制定和完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促進產學合作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任務已是迫在眉睫。

高職院校開展產學合作教育,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高等職業院校推行、雇主企業參與和高職學生的身體力行,牽涉到各方面利益,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確保各方面多贏,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做保障。產學合作教育的根本屬性是“教育”,確保學校實施教育的權利、確保高職學生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權利,是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的基礎。雇主企業在產學合作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提供著開展產學合作教育的基本條件,確保雇主企業的利益,是提高雇主企業參與產學合作教育積極性的前提。在法律法規上,要在參與雇主企業的資格認定、用工合同、財務稅收減免、經濟補貼、人才使用等方面加以保障。只有從法律法規的層面加以確認,雇主企業才會認同產學合作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開展產學合作教育才能有寬廣的前景。

2.搭建平臺,建立產學合作教育聯盟

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作保證的前提下,有關高職院校要依據學校的發展,結合學校專業方向,依托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接社會產業鏈,搭建高職學校與雇主企業的“教學”和“產業”合作的大平臺,吸引更多的雇主企業加入到產學合作教育過程中來。在這一過程中,要協調各方利益,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夠進一步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畢業生能成為雇主企業用工和人才招聘的來源。同時,要讓雇主企業成為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基地的同時,也使其能通過參與產學合作教育擴大企業知名度。應該讓高職院校與雇主企業在“教學”與“產業”兩大領域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惠互利,在搭建大平臺的過程中,建立起符合社會發展的產學合作教育聯盟。

只有讓高職院校和雇主企業緊密聯合,各自從中獲得利益并促進自身的發展,雇主企業在參與度越來越高的基礎上,才會提升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程度。

3.制定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計劃

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否滿足社會的需求,能否受到雇主企業的歡迎,都直接影響著雇主企業參與產學合作教育的積極性。高職院校在制定學生培養計劃時,要依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要結合雇主企業需求狀況,要在培養學生的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切合實際,要緊密結合產學合作教育。同時,還要依據市場的變化,搭準雇主企業發展的脈搏,發揮雇主企業在產學合作教育中的作用,制定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受雇主企業歡迎的人才培養計劃。

只有在科學的培養計劃指導下,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才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只有雇主企業從招聘錄用的員工身上看到了企業的未來,才會進一步地認同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

綜上所述,要提高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度,國家相關部門要研究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創造良好的環境,創建有效的機制,鼓勵和支持雇主企業更多地接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提高雇主企業對高職學生參加產學合作教育的認同度。這樣,高等教育的發展就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符合企業需要的、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l]諸葛鎮.深化產學合作教育面臨的幾個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1999,(3).

[2]孫懷玉.對產學合作教育機制的認識[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2,(2).

[3]張煉.產學合作教育中的企業行為分析及相關策略[J].大學教育科學,1994,(4).

[4]張民輝.合作教育發展模式特征和功能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00,(3).

[5]樊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產學合作教育的科學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1996,(1).

猜你喜歡
認同度高職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提升航海類專業認同度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普通群眾中的認知與認同度研究
大學生對中醫藥的認知度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