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4%的教育經費看我國高校的負債辦學機制

2012-10-15 03:37沙陽生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教育經費校區債務

沙陽生

人們對教育經費占GDP的4%的企盼,終于在已經落幕的“兩會”上成為現實。據國務院提交人大審議的預算報告顯示,2012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計劃為3781億元,地方預算教育支出17800億元,總支出按國民生產總值的4%將超過2萬億元。

這是一個盼望已久的福音,還是一份意味著更大壓力的責任?對此,很多人大代表不客氣地指出:“要把錢投到教育的軟件和‘人身上,而不是建房子、買設備?!薄敖逃度霊撚小靼踪~,讓家長、社會知道這些錢是怎么花的?!薄瓣P鍵要看這么多錢怎么用,能不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p>

其實,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是學校、社會和民眾的共同期盼。但是,這種期盼又是充滿矛盾的。就高等教育而言,自從教育改革以來,特別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以來,高等教育改革的進程及其結果和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甚至相反。運行模式的畸型變異,教學質量的急劇下降,學生就業的嚴重不足,高額貸款的嚴峻風險,都警示著人們,我國的高校正面臨著辦學機制的異化、教育定位的缺失、教學目標的迷惘和投入產出的相悖??梢院敛豢鋸埖卣f,現在的高校,越來越像前十年那些破產的國有企業,“缺錢銀行借,還款下一屆,政府來買單,品質大滑坡”。

僅就與教育經費相關的現象而言??蓺w納為以下幾種:

一是債臺高壘,積重難返。早在五年前,也就是上一屆政府履新之際,我國高校的貸款狀況就已經到了瀕臨深淵的地步!據北京大學《高等院校負債問題的專題研究》報告稱,截至2005年底,全國高校貸款額總額達2500億元,且有擴大趨勢。如果計入工程建設方墊付的資金,保守估計,全國高校債務應為4000億元。其中,央屬的76所高校貸款總額已高達336億元,校均貸款額4.4億元,平均年度增幅達到76%。到了2011年末,這種趨勢更是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僅以高等教育并不領先的山東省為例,78所公辦高校銀行貸款199.3億元,校均2.6億元。

二是本末倒置,避實就虛。巨額的貸款支撐下,高校的教育質量不升反降。許多大學除了多了幾棟氣派的大樓,多了幾處豪華的花園,還是沒有大師,還是沒有培養出實用的人才?;蚴窍裱蚶阂粯拥教幨切^,如果有難以承擔的債務就“拆西墻補東墻”;或是兼并弱小,賣地還債;或是賣了舊樓再蓋新樓。設計壽命為100年的“西湖第一高樓”浙江大學湖濱校區教學主樓,建成僅13年就被實施爆破,然后又去重建新樓。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認為:“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痹握憬髮W校長的竺可楨先生則認為:“大學之大,乃求是‘研究之大?!闭门e出了當前我國高校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層面。

三是被動應對,盲目擴張?!板X不夠,靠擴招”的做法,是學生和學校為教育大眾化共同付出的代價。一方面,不少高校的債務往往是由于被動應對招生規模的擴大,不惜代價地貸款征地、擴建新校區、購置教學儀器設備、完善基礎設施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債務被自覺不自覺地轉嫁到學生(家長)身上,“收費年年漲,質量天天降”已成為難以擺脫的怪圈。受教育者付出的是“精英學費”,得到的卻是“大眾教育”,畢業后不僅到不了“精英崗位”,就連維持生計的職業都“一票難求”。老百姓在如此高的投入下對高等教育抱有更高的期望是無可非議的。而大學生就業的現實,又讓老百姓對當前高等教育的華而不實怨聲載道。甚至可以說,高教投入越多,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四是領導錯位,政府負重。據報載,山東省省長姜大明近日對政協委員們吐露:“現在不是教育家辦學而是房地產商在辦大學?!薄案咝5膫鶆諊乐赜绊懥烁咝5陌l展?!薄艾F在不少高校校長都背著一身債,滿腦子想的就是債務,被人追得跟楊白勞一樣,哪有心思去想辦學的事兒?!边@一說法,可以說是對高校管理體制和領導職能的絕妙諷刺。先借債,再找政府要政策,久而久之,政府就是再加大投入,也會不堪重負。不難設想,一位高校校長,腦子里成天思考的不是如何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有用人才,想的是如何通過重組資產、擴招收費來化解債務,想的是如何把高校辦得更像產業、更像企業,追求的不是人才培養最優化而是籌款牟利最大化。上行下效,這樣的校長,怎么能帶領全校上下引起對人才培養的普遍重視?據調查,在985高校、211工程院校這類所謂“研究型”和“教學研究型”大學中,教授不上講臺,已經是多年的頑癥。

光靠政府投入,對緩解高校債務只能是“杯水車薪”,甚至會導致高校的“金融崩盤”。從根本上解決痼疾的良方只能是:優勝劣汰,正本清源,對我國高等教育行政化的管理氛圍、急功近利的政策思路和本末倒置的辦學機制的徹底否定。

猜你喜歡
教育經費校區債務
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不知情配偶是否應承擔另一方因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的所謂夫妻共同債務?
債務危機離我們有多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